硅碳负极

搜索文档
碳纤维、碳/碳、硅碳负极、电容炭、多孔碳... 就在Carbontech2025能源与装备碳材料展
DT新材料· 2025-09-15 00:05
3、设备端: 高温炉、预氧化炉、碳化炉、石墨化炉、化学气相沉积炉、切割机、铺丝设备、研设备、纤维缠绕机、拉挤成型设备、碳纤维热压成型机、 RTM成型技术、碳纤维生产线、回收技术与设备、超声加工设备等;包覆设备、筛分设备、除磁设备、过滤设备、真空设备、净化设备、干燥设备、研分 散设备、包装机、流延机、手套箱、均质设备、除磁设备、粉碎设备等; 随着国家对科技创新和前沿技术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 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机器人、人工智能、风光氢 等战略性产业加速崛起。作为承载国之 重器的关键基础材料,高性能碳材料凭借其优异的综合性能,正在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 在能源与装备应用场景中,碳材料更是展现出了广阔的发展 前景与市场潜力 。 为此,Catbontech 2025第九届国际碳材料大会暨产业展览会隆重举行,展会特设 能源与装备碳材料馆(N2馆) ,汇聚全球碳材料研发、生产及应用企业,集中 展示碳材料在风光氢、空天、电池等高端领域的最新成果与应用 。 展品涵盖 石墨、硅碳、硬碳、电容炭、多孔炭、碳纤维、预制体、复合材料、碳/碳(陶)复 合材料 等 ,同时还将展出系列碳材料产业链中的 生产及加工设备、 ...
每日速递|先导智能集中交付干法设备
高工锂电· 2025-09-12 19:07
电池 - 英力股份拟斥资4.68亿元收购优特利能源77.9385%股权以布局笔记本电池模组业务[2] - AI PC市场爆发式增长推动笔记本电脑电池性能及容量需求提升[2] 材料 - 道氏技术最新一代硅碳负极直接将单壁碳纳米管包覆在硅碳颗粒表面以提升性能并降低成本[2] - 该技术通过单壁碳纳米管形成稳定导电网络并约束硅基材料体积膨胀 目前已完成小样制备[2] - 恩捷股份隔膜产品获下游客户认可 需求及订单稳定增长 产能利用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3] 设备 - 先导智能向国内外电池制造商及车企交付多套适配固态电池产线的干法混料涂布设备[5] - 其干法设备机械速度最高达100m/min 可满足单线5-8GWh生产需求 兼容2-6条幅极片生产[5] - 曼恩斯特推出固态电池电解质双面薄涂系统 采用正反面独立涂覆工艺避免材料互混[6] - 该系统涂布速度达60m/min 可实现1~15μm干膜厚度控制 通过砂磨工艺提升浆料分散性[6] - 华自科技已向头部企业交付多条半固态电池自动产线 全固态电池热压夹具样机预计四季度交付[7][8] - 公司深度参与固态电池试验线 在关键技术及设备提前布局[8]
道氏技术:公司最新一代硅碳负极直接将单壁包覆在硅碳颗粒表面,进一步实现性能提升
证券日报网· 2025-09-12 17:42
技术突破 - 公司最新一代硅碳负极直接将单壁碳纳米管包覆在硅碳颗粒表面 实现性能提升[1] - 单壁碳纳米管包覆层可有效约束硅基材料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 提升电池循环性能[1] - 已完成小样制备 正在加速研发与产业化进度[1] 成本优势 - 单壁碳纳米管包覆技术使硅碳颗粒与周围石墨颗粒形成稳定导电网络 无需额外添加单壁碳纳米管[1] - 技术降低硅碳应用成本 助力产品在动力等领域应用[1]
五矿证券25H1锂电财报点评:新周期有望开启 关注固态电池等新技术
智通财经网· 2025-09-12 13:55
智通财经APP获悉,五矿证券发布研报称,2025Q2锂电行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27%,连续2个季度转 正,盈利继续边际改善;从25Q1开始行业资本开支连续2个季度同比增长,尤其电池在25Q2加速; 25Q2行业现金流首次同比增速转正;政策上,叠加反内卷政策后续深入,有望强化产业供给侧"负反 馈"。当前库存水平相对合理,24Q4起全行业库存/总资产同比增速连续3个季度为正。2025年1-7月我国 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销量为786.2GWh,累计同比增长60.6%。伴随着储能经济性拐点的逐步到来,需求 有望继续增长。 1)电池板块:电池板块格局较好,储能电池板块更占优。2)固态产业:产业关键环节在设备、固态电解 质等,全固态电池厂产线的搭建有望带动设备厂后续出货;固态电解质环节则涉及硫化物、卤化物材料 等。3)负极板块:伴随硅碳负极的降本,建议关注其在消费电池市场的渗透率的提升。从政策端看,反 内卷政策或将加速产业回归合理盈利。2025年7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依法依规治理企 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总的看,锂电材料板块盈利低点或 已过去,新周期有望开启。 风险提示 ...
道氏技术(300409) - 300409道氏技术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2
2025-09-12 09:06
业务板块与财务表现 - 公司四大业务板块包括碳材料、锂电材料、陶瓷材料和战略资源,形成协同发展格局 [2]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30亿元,同比增长108.16% [3] - 锂电板块化解高价存货压力,碳材料板块成为新增长极,战略资源板块扩大产能,陶瓷板块巩固行业地位 [3] 战略资源板块 - 刚果金基地阴极铜产能达6.5万吨/年,2025年底预计提升至7-7.5万吨/年 [3] - 新建3万吨阴极铜及2710吨钴项目,计划2026年底投产 [3] - 钴产品受益市场价格上涨,低成本优势提升毛利率 [3] 固态电池材料布局 - 布局单壁碳纳米管、高镍三元前驱体、富锂锰基前驱体、硅碳负极、硫化物/氧化物电解质、金属锂负极等关键材料 [5] - 目标成为固态电池全材料解决方案提供商 [5] 单壁碳纳米管进展 - 已向多家电芯客户批量供货,性能与进口产品相当 [6] - 2026年第一季度实现50吨/年产能,一年内完成120吨/年产能建设 [7] - 规模化制备技术突破,生产成本将进一步下降 [7] 硅碳负极进展 - 累计向30余家客户送样,部分客户已批量出货 [8] - 2025年底完成300吨/年产能建设,1000吨项目已签约 [8] - 新一代产品采用单壁碳纳米管直接包覆,提升性能并降低成本 [9] 金属锂负极技术 - 创新采用液相涂布技术制备超薄锂负极 [11] - 成本低、结合力强、电化学性能优异 [11] - 与电子科技大学李晶泽教授团队合作推进产业化 [12] 硫化物电解质进展 - 与头部企业合作送样测试,性能指标处于行业先进水平 [14] - 部分客户已通过测试,正推进产能建设 [14] AI+材料战略布局 - 参股芯培森公司,APU芯片计算速度比CPU/GPU提升1-3个数量级,能耗降低2-3个数量级 [16] - 赫曦智算中心2025年底建成200台,整体规划千台 [17] - APU芯片已被30多家单位使用,正推动头部企业验证测试 [5] 市场前景与商业模式 - AI4S市场规模潜力达595亿美元,目前渗透率不足1% [21] - 头部锂电池企业年研发投入百亿量级,算力需求可达十亿量级 [22] - 芯培森商业模式包括服务器销售、算力中心建设方案和服务方案 [22] - 赫曦算力中心为多行业提供原子级科学计算服务 [22] 客户协同优势 - 多板块布局可共享电芯厂客户资源,缩短开发周期 [19] - 材料供应+研发赋能双重价值深化客户合作 [19] - 已与苏州能斯达达成战略合作,拓展AI+碳材料在电子皮肤/肌肉领域应用 [20]
汽车早餐 | 2025年服贸会在京开幕;法拉第未来上市地位恢复正常;小米汽车核心人员履新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1 09:27
国内政策与产业动态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数智领航 服贸焕新"为主题 聚焦人工智能、医疗健康、智慧物流等数字化领域 [2] - 工信部强调深化工业互联网应用 拓展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 加速新技术新产品落地 [4] - 市场监管总局联合生态环境部就机动车检验机构排放评审规范公开征求意见 反馈截止2025年10月8日 [5] 国际经贸与产业投资 - 韩国设立150万亿韩元(1080亿美元)公私合营基金 投资AI、芯片、机器人、生物制药等高科技产业 规模较原计划增加50万亿韩元 [6] - 加拿大农业部长表示正讨论放宽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 迫于国内油菜籽行业压力审查现行税率 [7] - 特朗普声称愿对中国和印度大幅加征关税 以迫使俄罗斯谈判 中方反对动辄拿中国说事及经济施压 [3] 汽车产业技术发展 - 大众汽车计划至2030年投资10亿欧元布局AI技术 重点聚焦车辆研发、工业应用与IT基础设施 预计2035年创造40亿欧元效益 [8] - 福特汽车因倒车影像故障在美召回约150万辆汽车 涉及后视摄像头图像倒置与黑屏问题 [9] - 潍柴动力开展60Ah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研发 同步推进低成本电解质材料开发与试制线建设 [15] 企业战略与产能布局 - 道氏技术签订年产1000吨硅碳负极项目投资协议 完善固态电池材料产业布局 [10] - 赛力斯申请注册"问界之家""问界车家"商标 国际分类涵盖橡胶制品、灯具空调等 注册资本约106.37亿元 [11] - 小米汽车任命樊家麟为销售运营部副总经理 推动人车家生态业务融合 [13] 企业经营状况 - 众泰汽车T300车型生产线被法院强制拆除 2025年不具备复工复产条件 持续经营能力存不确定性 [12] - 法拉第未来通过纳斯达克一年合规监督期 恢复正常上市公司地位 [14]
再读固态电池投资机会-正负极&集流体发展方向
2025-09-10 22:35
固态电池行业研究关键要点 行业与公司 * 行业聚焦于固态电池技术发展 包括正负极材料、集流体和电解质 [1][9] * 涉及公司包括正极材料领域的厦钨新能、容百科技、丹森科技和振华新材 负极材料领域的天铁科技、英联股份、道氏技术和中毅科技 集流体领域的嘉元科技、诺德股份、中一科技和永航精密 [9] 核心观点与论据 **固态电池优势与挑战** * 固态电池主要优势为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 固态电解质替代可燃液态电解质提升安全性 能量密度理论上可超过500瓦时每千克 但面临固态电解质离子电导率低和固固界面性能差的技术瓶颈 目前半固态电池已量产 全固态电池仍处技术攻关阶段 [1][2] **正极材料发展方向** * 正极材料向高比容量和高压平台演进 短期内高镍三元材料主导市场 2030年后富锂锰基和镍锰酸锂等新型材料兴起 富锂锰基理论克容量320毫安时每克 电压平台3.7伏至4.6伏 瓦时成本未来可能接近磷酸铁锂 镍锰酸锂具4.7伏高压平台 成本低于磷酸铁锂 [1][3][4] **负极材料演变路径** * 2030年前硅碳负极成为主流 理论比容量4200毫安时每克 是石墨负极10倍 但存在体积膨胀问题 通过碳包覆和金属氧化物包覆技术优化 添加比例有望提升至30%以上 500瓦时每千克以上能量密度阶段将转向锂金属负极 理论比容量3860毫安时每克 [1][5] **锂金属负极挑战与解决方案** * 锂金属负极面临无限体积膨胀、死锂和枝晶生长引发短路风险 理想厚度为5~6微米 主流压延法产品厚度普遍超过20微米 蒸镀工艺能控制沉积厚度、防止枝晶、提高纯净度并增强结合力 减少循环损伤 [1][6] **集流体发展趋势** * 多孔铜箔适配锂金属负极固态电池 具快充性能、高能量密度和抑制枝晶能力 但硫化物电解质易腐蚀铜箔 未来可能转向镍基或不锈钢集流体 镍基集流体为镍铁合金 表面氧化层隔绝硫离子腐蚀 机械强度高于铜 不锈钢集流体由东洋钢板公司开发 三星SDI预计2027年前量产 [1][7][8] **硫化物电解质应用挑战** * 硫化物电解质与铜集流体反应生成硫化亚铜或硫化铜 导致电子传导阻断和界面失效 镍基和不锈钢集流体成为替代方案 镍基集流体表面致密氧化层避免副反应 维持结构完整性和导电性 [8] **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建议** * 固态电池行业发展趋势为设备先行 其次硫化物电解质 再到第一代固态电池生产 2027年预计小批量量产 正极关注高电压、高比容材料如富锂锰基、超高镍、镍锰酸锂 负极在400瓦时每千克前依赖硅基负极 之后转向锂金属负极 [9] 其他重要内容 * 蒸镀工艺作为气相沉积法 能增强锂金属负极的致密性及均匀性 减少副反应 [6] * 多孔铜箔通过特殊结构设计提升安全性与循环寿命 并减轻集流体重量 [7] * 日本东洋钢板公司2024年底开发专用于全固态电池的铁箔及铁镍合金箔产品 [8]
【研选行业+公司】AI服务器拉动单台需求增8倍,2只潜力标的浮出水面
第一财经· 2025-09-10 20:08
点击付费阅读,解锁市场最强音,把握投资机会! 前言 券商研报信息复杂?机构调研数据过时?屡屡错失投资机会?那是你不会挖!想知道哪份研报有用?什 么时候该看?《研报金选》满足你!每日拆解热门产业链或核心公司,快市场一步的投研思维+严苛的 研报选择标准+几近偏执的超预期挖掘,游资私募都在用! 一、 AI服务器拉动单台需求增8倍,HVLP铜箔迎爆发期 ! 国产替代加速+需求激增双重催化,高 端PCB铜箔赛道的2只潜力标的浮出水面; 二、ROE行业最高+整包占比超80%!这家公司凭全产业链优势打造高粘性壁垒,同时布局AI芯片和 硅碳负极,把握新兴科技增量。 ...
每日速递|宁德时代召开枧下窝矿复产会议
高工锂电· 2025-09-10 18:36
电池 - 宁德时代控股子公司宜春时代新能源矿业召开枧下窝锂矿复产工作会议 推进采矿权证及采矿许可证进展顺利 预计很快复工复产[2][3] - 耀石锂电与MattVerse Limited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基于电池设计自动化平台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池材料研发等核心环节的产业应用[4] - 星恒电源与京东汽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联合推出大容量锂电池适配市场主流电动车型 提供免费上门安装与旧电池回收服务[5][6] - 固态离子能源科技在武汉经开区建设总部项目 总建筑面积9978平方米 将建设小试与中试线并落地1条0.2GWh产能大试线实现软包加方壳电芯批量生产[7][8] 材料 - 道氏技术签订年产1000吨硅碳负极项目投资协议 正积极推进项目落地以完善固态电池材料产业布局[10] 设备 - 京山轻机全资子公司三协精密获得锂电龙头企业客户采购订单 总金额约10.05亿元含税 合同标的为锂电设备生产线[11][12] - 福勒尔数智绿能与东南亚企业签署锂电池整线项目战略合作协议 整合前中后段核心技术装备致力于锂电装备研发与整线集成[13] - 先惠技术与清陶能源组建固态电池先进工艺装备联合实验室 聚焦五大重点任务攻克固态电池核心制造工艺与装备技术[14][15]
道氏技术:年产1000吨硅碳负极项目已和恩平当地政府签订协议
巨潮资讯· 2025-09-10 16:45
项目投资与产能建设 - 公司年产1000吨硅碳负极项目已签订投资协议 首期投资1.5亿元[3] - 现有300吨年产能正在建设中 预计2025年底落地[3] - 项目可根据市场需求动态扩大至年产5000吨规模[3] 技术进展与客户合作 - 硅碳负极已累计向30余家客户送样 涵盖消费、数码和动力电池领域[3] - 部分客户实现批量出货 与多家企业开展评测合作[3] - 研发突破和技术成熟推动产业化进程[3] 战略意义与市场前景 - 项目有助于完善固态电池材料产业布局和扩大业务规模[3] - 下游客户需求持续快速增长 市场发展空间可观[3] - 项目获当地政府高度认可与支持 为提升盈利能力和综合实力奠定基础[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