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磷酸(锰)铁锂
icon
搜索文档
当升科技(300073) - 2025年11月2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1-27 16:14
磷酸(锰)铁锂业务 - 磷酸(锰)铁锂业务发展迅速,出货量大幅提升,已成为公司营业收入的重要来源 [2] - 目前主力产品为三代与四代产品,四代产品占比稳步提升,正在加快五代产品开发,预计2026年下半年进入量产 [2][3] - 采用一次烧结极简工艺降低生产成本,2025年三季度已实现稳定盈利 [3] - 攀枝花生产基地总体规划30万吨,首期年产12万吨项目已建成投产,但面临产能不足问题 [4] - 产品主要应用在储能领域,终端应用市场以海外为主,已跻身国内磷酸铁锂电池主流厂商战略供应商行列 [5] - 磷酸(锰)铁锂材料已批量导入中创新航、亿纬锂能、中汽新能、瑞浦兰钧等国内主流储能及动力电池客户 [6] 技术研发与突破 - 针对磷酸锰铁锂的锰溶出问题已开发相应解决方案,在能量密度、低温特性、快充性能等方面有所突破,已实现小批量出货 [7] - 钠电正极材料覆盖层状氧化物与聚阴离子两大路线,已批量应用于下游项目,并正开发多家头部电池客户,产品进入批量验证阶段 [8] - 固态电解质全方位布局硫化物、氧化物、卤化物等路线,已开发出氯碘复合新型硫化物电解质,产品在头部客户进入批量验证阶段 [9] - 全固态电池用超高镍多元材料和超高容量富锂锰基材料截至2025年前三季度已实现20吨级以上批量供货,高镍多元材料可满足超过400Wh/kg电池能量密度需求,富锂锰基材料可使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到500Wh/kg [10] 产能与国际布局 - 欧洲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总体规划50万吨,包括多元材料20万吨,磷酸(锰)铁锂30万吨,将分阶段建设 [13] - 一期年产6万吨高镍多元材料项目加快建设中,预计2026年下半年建成投产 [13] - 芬兰工厂已于2025年上半年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26年下半年建成投产,以响应国际大客户本土化供应需求 [12] 供应链与原材料 - 通过与上游核心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采取多元化采购策略等方式,持续优化供应链管理体系,保障原材料供应安全和成本优势 [5] - 公司正在推进上游磷、锂、钴等资源布局,构建长期可持续且具备成本优势的战略供应链保障体系 [5] 三元材料业务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多元材料产品销售同比增长,国际客户销量同比大幅上升 [11] - 与LGES、SKon签订的战略供货协议顺利履行,已成为公司未来三年业绩稳定增长的重要贡献来源 [11]
四季度近70家公司收获大订单,股价获提振
环球网· 2025-11-18 13:19
文章核心观点 - A股市场四季度出现由重大合同驱动的强劲动能 近70家上市公司披露的战略合作与重大经营合同成为点燃市场热情和催化股价上涨的关键力量 [1] - 重大合同公告为投资者提供了最直观可靠的业绩确定性 资金倾向于追逐有基本面支撑的标的 反映出市场投资理念从概念炒作向价值发现回归 [5] 市场表现 - 近70家公司在公告发布后首个交易日股价平均涨幅达1.45% 同期沪深300指数平均下跌0.09% [2] - 从公告日至最新收盘日 这些公司股价平均涨幅已超过6% 远超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0.95%的表现 [2] - 海博思创 霍普股份 兆新股份等6家在公告当日强势涨停 海科新源自10月23日以来股价累计涨幅近180% [2] 行业与公司合同分布 - 收获大订单的公司广泛分布于机械设备 电力设备 建筑装饰和汽车等18个行业 机械设备与电力设备行业成为大单聚集地 [1] - 宏英智能全资子公司签署总价高达6.16亿元的独立储能电站项目合同 [1] - 兰石重装与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签订5.81亿元的核能项目主工艺设备合同 [1] - 博迈科斩获价值约1.9亿至2.4亿美元的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船项目订单 [1] - 海博思创与宁德时代签订未来三年不低于200GWh的储能合作协议 [2] 机构投资者关注 - 截至11月17日 上述公司中有20家在10月以来获得机构调研 其中15家公司获得超过10家机构的密集拜访 [4] - 当升科技因与博苑股份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吸引超过150家机构的目光 [4] - 机构一致预测当升科技 雷迪克 兰剑智能等7家公司2025年与2026年净利润增幅持续超过25% [4] - 金固股份与回天新材的2025年净利润增幅预期超过100% [4]
重大合同成股价“催化剂” 四季度以来近70家公司收获大订单
证券时报· 2025-11-18 01:06
重大合同/协议与股价表现 - 四季度以来近70家A股公司签订重大合同或战略合作协议,公告后至最新收盘日股价平均涨幅超过6%,同期沪深300指数平均下跌0.95% [3][4] - 有6家公司公告当日涨幅不低于10%,海科新源自10月23日公告以来累计涨幅近180%,*ST松发、盛新锂能等11只个股累计涨幅均超过10% [1][4] - 海科新源10月以来签订多份电解液溶剂及添加剂供货协议,总采购量约79.62万吨,同时其湖北生产基地的添加剂产能已于2025年顺利释放 [5] 行业分布与典型案例 - 签订重大合同的公司广泛分布于18个行业,其中机械设备、电力设备行业均有10余家,建筑装饰、汽车行业公司数量也居前 [3] - 典型案例包括:宏英智能子公司签订6.16亿元独立储能电站项目合同,兰石重装签订5.81亿元核能项目设备合同,博迈科签署金额1.9亿至2.4亿美元的FPSO项目合同 [3] - 海博思创与宁德时代签订2026年至2028年不低于200GWh的合作协议,吉大正元与景嘉微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4] 机构关注与业绩预测 - 上述公司中有20家获得机构调研,其中15家获10家以上机构调研,当升科技、百利天恒、雷迪克均获得百余家机构调研 [6] - 机构一致预测当升科技、雷迪克等7家公司2025年、2026年净利润增幅持续超过25%,金固股份、回天新材2025年净利润预测增幅均超过100% [2][7] - 当升科技在磷酸(锰)铁锂技术路线有雄厚储备,2025年前三季度该产品销量同比大幅提升,连续多月出货量近万吨 [6][7]
仅7只!签重大合同或战略合作协议 机构重点关注的绩优潜力股出炉
证券时报网· 2025-11-17 07:36
合作协议与重大合同 - 海博思创与宁德时代签订2026年至2028年不低于200GWh的战略合作协议,公告后股价出现“20cm”涨停及显著上涨 [1][6] - 宏英智能全资子公司参与的联合体签署独立储能电站项目PC总承包合同,总价款为6.16亿元 [2] - 海科新源与昆仑新材签署战略合作暨原材料供货协议,协议期内昆仑新材向海科新源购买电解液溶剂预计59.62万吨 [2] - 博迈科及子公司签署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船项目合同,合同金额约为1.9亿美元至2.4亿美元 [3] - 海科新源与合肥乾锐签署协议,约定2026年初至2028年末购买电解液溶剂及添加剂20万吨 [7] - 当升科技与博苑股份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9] - 金固股份与九号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初步框架协议 [10] 市场表现 - 10月以来A股市场近70只个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或重大合同,公告后首个交易日平均涨幅为1.4%,同期沪深300指数平均跌幅为0.09% [5] - 自公告发布至最新收盘日,近70只个股平均涨幅超过6%,同期沪深300指数平均跌幅0.46% [5] - 6只个股在发布公告当日涨幅不低于10%,包括海博思创、霍普股份、兆新股份、吉大正元等 [5] - 海科新源自10月23日发布公告以来股价累计涨幅超过160% [7] - 部分个股公告以来累计涨幅居前,包括海科新源163.79%、*ST松发54.23%、博苑股份28.98%、盛新锂能28.08% [8] 行业分布与公司动态 - 签订重大合同或战略合作的个股广泛分布于18个行业,机械设备、电力设备、建筑装饰、汽车行业数量居前,其中机械设备及电力设备行业均有10余只个股 [2] - 当升科技在磷酸(锰)铁锂技术路线有雄厚技术储备,2025年前三季度该产品销量同比大幅提升,连续月度出货量近万吨 [9] - 雷迪克车用丝杠及人形机器人行星滚柱丝杠生产线等设备已陆续到厂并开始组装调试 [9] - 回天新材现有负极胶、导热胶等产品可用于半固态电池,并正布局全固态电池相关产品研发 [11] - 电解液添加剂碳酸亚乙烯酯10月30日报价达到5.7万元/吨,相比9月初价格上涨超23% [7] 机构关注与业绩预测 - 近70只个股中,10月以来获机构调研的个股有20只,获10家以上机构调研的有15只 [9] - 当升科技、百利天恒、雷迪克均获得百余家机构调研,当升科技获得150余家机构调研 [9] - 机构一致预测7只个股2025年、2026年净利润增幅持续超过25%,包括当升科技、雷迪克、兰剑智能、回天新材等 [9] - 金固股份、回天新材获机构一致预测2025年净利润增幅均超过100% [10] - 具体预测数据显示,金固股份2025年净利润增幅预测为189.02%,回天新材为131.45%,当升科技为60.44% [12]
A股三季报业绩暖意足电子有色金属等行业增长明显
中国证券报· 2025-10-27 05:06
A股三季报整体业绩概况 - 截至10月26日,A股共有1311家上市公司披露三季报,其中773家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58.96% [1] - 在已披露公司中,635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10%,437家超过30%,183家超过100% [1] - 10月26日晚间,223家公司披露三季报,其中100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增幅超过10% [1] 行业业绩表现 - 建筑材料、钢铁、电子、有色金属、电力设备、非银金融、计算机、商贸零售等板块业绩增长明显 [1][3] - 建筑材料、钢铁、电子等板块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50% [3] - 普钢、渔业、动物保健、工程咨询服务、光学光电子、水泥、焦炭、风电设备等子板块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100% [4] - 半导体、农产品加工、玻璃玻纤、电视广播、通信设备、种植业、食品加工等子板块业绩表现不俗 [4] - 房地产、美容护理、传媒、轻工制造、煤炭、汽车等行业前三季度净利润出现同比下滑 [4] 上市公司分红情况 - A股共有60家上市公司发布2025年三季度分红方案,其中42家公司每10股拟派发现金股利超过1元(含税) [1] 重点公司业绩亮点 - 正海磁材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49.73亿元,同比增长30.54%,实现归母净利润约2.28亿元,同比增长20.46% [2] - 正海磁材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19.16亿元,同比增长50.76%,归母净利润为1.15亿元,同比增长189.72% [2] - 宝丰能源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355.45亿元,同比增长46.43%,实现归母净利润约89.5亿元,同比增长97.27% [2] - 寒武纪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46.07亿元,同比增长2386.38%,实现归母净利润约16.05亿元,同比大幅扭亏 [3] - 华工科技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0.38亿元,同比增长22.62%,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3.21亿元,同比增长40.92% [5][6] 公司业绩增长动因 - 正海磁材业绩增长主要系主营业务销量增加及稀土价格上涨所致 [2] - 宝丰能源业绩变动原因为内蒙古烯烃项目投产,产能增加,烯烃产品产销量增加 [2] - 寒武纪业绩变动主要系公司持续拓展市场,积极助力人工智能应用落地,使得收入大幅增长 [3] - 当升科技磷酸(锰)铁锂产品销量同比实现跨越式提升,连续月度出货量近万吨,产品具有高能效、长寿命、高安全等性能特点 [4] - 华工科技激光+智能制造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6.53亿元,大功率激光设备收入利润增长明显,客户结构持续优化,产品竞争力加强 [6] 市场反应与公司动态 - 部分千亿市值绩优股如宝丰能源、同花顺、洛阳钼业、紫金矿业、东方财富等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50% [2] - 部分千亿市值绩优股发布三季报后,股价出现较为明显的上涨 [2] - 宝丰能源在10月24日收盘股价报18.1元/股,涨幅4.62%,市值为1327亿元,年内累计涨幅12.12% [2] - 寒武纪在10月24日收盘股价报1525元/股,涨幅9.01%,市值为6431亿元,年内累计涨幅131.76% [3] - 部分公司发布三季报后,获机构密集调研,机构关注业绩增长原因、产品市场前景及竞争力等问题 [4]
当升科技首次覆盖报告:正极龙头全球化布局,卡位固态关键材料|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10-23 14:22
公司业务与产能 - 公司是锂电正极材料龙头,业务涵盖多元材料、磷酸(锰)铁锂、钠电材料、钴酸锂和多元前驱体等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拥有锂电材料产能7.4万吨,多元材料产能国内领先 [2] - 公司在建产能包括攀枝花基地年产8万吨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产线和芬兰基地年产6万吨高镍多元材料产线 [2] 技术实力与产品布局 - 公司技术实力业内领先,已在高镍、超高镍、中镍高电压、磷酸铁锂、钴酸锂及下一代电池材料等领域形成完整产品布局 [2] - 公司高镍和超高镍多元材料技术持续领跑行业发展 [2] - 公司系统布局氧化物、硫化物、卤化物等固态电池材料体系,全固态正极材料已批量出货 [2] 市场与客户 - 公司多元材料产品深度绑定优质国内外客户,海外市场与LGES、SKon、三星SDI、Murata等国外客户深度合作,进入海外高端新能源车企供应链 [3] - 国内市场方面,高镍、中镍高电压产品批量导入亿纬锂能、比亚迪等国内主流动力电池厂商 [3] - 公司积极拓展磷酸(锰)铁锂业务,深度绑定中创新航、中汽新能、瑞浦兰钧、宜春清陶、Power Co等国内外客户,在动力、储能及EV领域实现应用 [3] 财务预测 - 预测2025-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02.99亿元、133.72亿元、154.6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5.6%、29.8%、15.7% [3] - 预测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92亿元、8.72亿元、9.8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6.6%、26.0%、13.2% [3] - 预测2025-2027年公司EPS分别为1.27元/股、1.60元/股、1.81元/股,2025年10月22日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50.57倍、40.12倍、35.45倍 [3]
当升科技(300073) - 2025年10月1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0-13 08:58
固态锂电材料技术布局 - 公司多年前已布局固态锂电材料研发,涵盖硫化物、氧化物、卤化物等技术路线,涉及半固态与全固态材料 [3] - 全固态正极材料包括高镍单晶、多晶系列,能量密度超过400瓦时/公斤,性能接近液态电池水平 [3] - 半固态正极材料采用超高镍体系,已实现千吨级出货,应用于无人机、eVTOL、人形机器人等领域 [3] - 开发硫卤化物电解质,将全固态电池使用压力降至5MPa以下,并适配高电压富锂锰基材料 [5] - 提供"固态正极材料+固态电解质+专用界面层"完整解决方案,产品已批量供应客户 [5] 电解质技术突破与产业化 - 成功开发氯碘复合新型硫化物电解质,属行业首创,可降低制造成本,已进入头部客户批量验证阶段 [6] - 通过工艺控制碘含量及其他元素比例,形成可规模化应用的技术方案 [6] - 已完成氧化物电解质百吨级中试线和硫化物电解质数吨级小试线建设,实现吨级稳定制备 [9] - 开发高纯度、低成本硫化锂制备技术,保障原材料规模化供应 [10] 富锂锰基材料进展 - 富锂锰基材料比容量远超当前高镍多元材料,具备高压实密度、长循环寿命及良好电解质兼容性 [6] - 产品适配液态与固态电池场景,覆盖头部锂电厂商和车企,已实现十吨级出货并进入放量阶段 [6][7] 界面层技术与市场应用 - 专用全固态电池界面层可稳定正极与电解质结构,降低界面阻抗,抑制副反应,提升充放电效率 [8] - 2025年上半年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专用正极材料实现吨级出货,产品导入清陶、卫蓝、辉能等多家固态电池客户 [12] - 全固态钴酸锂、富锂锰基材料卡位比亚迪、一汽、中科固能等顶级客户 [12] 磷酸铁锂业务与产能 - 2025年上半年磷酸(锰)铁锂产品销量大幅提升,连续月度出货量近万吨,应用于储能与动力领域 [14] - 攀枝花首期一阶段4万吨产能已建成投产,二阶段8万吨产能预计2025年底投产,总自有产能将达12万吨 [15] 国际市场与政策影响 - 产品批量供应中国、日韩、欧美等全球锂电巨头及车企,2025年上半年国际客户占比持续提升 [13] - 欧洲电动车市场复苏,公司加快芬兰基地建设以满足本土化政策要求 [13] - 出口管制政策不影响公司多元正极材料出口,主要市场为欧洲、日韩及东南亚动力市场 [15]
行业最新研判:储能“黄金”发展期已至
上海证券报· 2025-10-10 07:52
行业增长前景 - 未来五年全球新型储能装机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0%至40% [1][8] - 到2030年,全球新型储能装机预计超过500吉瓦,投资总规模预计达6000亿美元 [8] - 到2030年,中国储能装机规模有望实现近10倍增长,氢能产业将步入爆发式成长期 [7] - 2035年中国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总量预计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 [6] 行业定位与驱动因素 - 储能产业定位从配套升级为核心,市场应用从试点推向刚需 [1][7] - 新型储能已从新能源的合规性要求,跃升为新型电力系统的经济性资产 [4] - 储能系统正成为算力核心基础设施,到2030年算力构成中95%为推理算力,对电网实时平衡能力提出高要求 [1][4] - 构建多能融合的生态系统成为关键,需坚持铅锂氢钠等多种技术路线并举以应对多元场景需求 [7][8] 技术发展与材料创新 - 储能产业发展的问题主要是材料问题,关键在于源端材料的突破 [5] - 协鑫集团开发GCL-PHY法制备正极材料磷酸(锰)铁锂,可将工艺成本和能耗指标降低50% [5] - 协鑫集团是全球最大硅烷气制造商,使用硅烷气加多孔碳制造硅碳负极,并发力碳纳米材料以满足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需求 [5] - 公司电池材料已实现向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海辰储能等客户的批量供货 [5] 市场现状与挑战 - 截至今年8月,中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为16.9亿千瓦,已达到“十三五”末的三倍以上 [6] - 风光发电贡献了“十四五”以来80%的新增电力装机,发电量占比以年均提高2.2个百分点的速度攀升 [6] - 新型电力系统面临电力保供和系统稳定两大安全挑战,新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性、波动性和间歇性 [7] - 电力系统呈现高比例新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双高”特性,系统韧性和安全水平亟待提升 [7] 具体应用与项目 - 协鑫集团正探索在中东地区搭建“风光储算”一体化平台,电价仅约0.15元 [4] - 单次大模型训练耗电量相当于3000辆特斯拉绕赤道一圈,需配套50毫瓦时储能系统保证供能 [4] - 当前可行的基准方案为每1吉瓦新能源装机容量,按照30%比例配备4小时时长储能,需1.2吉瓦时储能容量,即两者比例1:1.2 [4]
当升科技(300073):三元构筑盈利基石,固态材料实现关键卡位
东吴证券· 2025-09-26 09:1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8] 核心观点 - 三元正极材料构筑持续盈利基石 铁锂业务后发优势逐步凸显 [8] - 固态锂电材料实现关键卡位 三大五新产品体系实现技术突围 [8] - 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上调2025-2027年盈利预测至8.0/10.5/13.7亿元(原预期7.0/8.4/11.4亿元) [8] 业务进展与产能规划 - 三元正极材料:预计2025-2027年出货6/8/11万吨 同比增长50%/33%/38% 国际客户占比60% 主供LG、SK、村田等 [8] - 芬兰基地:首期6万吨NCM预计2026年11月建成 二期LFP/LMFP预计2027年12月建成 [8] - 铁锂正极材料:采用一烧极简工艺 预计2025-2027年出货11/20/30万吨 同比增长90%/100%/50% 主供中航、瑞浦、欣旺达、亿纬等 [8] - 钴酸锂正极材料:2025年上半年倍率型市占率超50% 预计2025-2027年出货0.6/0.85/1万吨 同比增长100%/42%/18% 主供实达、亿纬、豪鹏、锂威、冠宇等 [8] 固态电池材料技术突破 - 固态电解质:硫化物体系与比亚迪、吉利、一汽、中航等合作 预计2025年出货50吨 2026年超百吨级出货 与宁德时代有望合作突破 [8] - 开发氯碘复合硫化物电解质:离子电导率达10mS/cm 满足<5Mpa压力使用 已实现稳定制备并具备规模化供应能力 [8] - 全固态NCM正极:2025年实现十吨级出货 与主流厂商均有合作 2027年有望实现千吨级出货 [8] - 富锂锰基材料:2025年实现吨级出货 与卫蓝、清陶、欣界、辉能、一汽等合作 2027年有望实现百吨级出货 [8] - 开发液态LRM中高容量产品(220-250mAh/g)和固态LRM高容量产品(>280mAh/g) 综合性能行业领先 [8]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4年营业总收入7,593百万元 同比下降49.80% 预计2025-2027年分别为12,293/16,670/19,999百万元 同比增长61.90%/35.61%/19.97% [1][8][9] - 2024年归母净利润471.83百万元 同比下降75.48% 预计2025-2027年分别为803.67/1,050.88/1,367.65百万元 同比增长70.33%/30.76%/30.14% [1][8][9] - 2024年每股收益0.87元 预计2025-2027年分别为1.48/1.93/2.51元 [1][8][9] - 毛利率从2024年12.38%提升至2027年13.76% 归母净利率从2024年6.21%提升至2027年6.84% [9] - ROE从2024年3.58%提升至2027年8.48% ROIC从2024年2.38%提升至2027年7.16% [9] 市场数据 - 当前股价63.81元 一年最低价31.80元 一年最高价66.66元 [5] - 当前市盈率73.61倍(2024年) 预计2025-2027年分别为43.22/33.05/25.39倍 [1][8][9] - 市净率2.25倍 总市值34,731.38百万元 流通市值32,286.03百万元 [5][6]
调研速递|当升科技接受东吴证券等30家机构调研,锂电材料进展成焦点
新浪财经· 2025-09-24 22:07
固态锂电正极材料 - 已实现10吨级批量出货 采用超稳定快离子导体修饰工艺 在全固态电池体系中实现超高容量与长循环寿命 [1] - 布局氧化物和硫化物等固态电池材料体系 导入清陶和卫蓝等多家固态电池客户 [1] 富锂锰基材料 - 解决关键技术问题 材料压实密度等性能指标处于行业领先 [2] - 开启车用化进程 在全固态电池应用上产品综合性能领先 客户覆盖中韩欧美头部锂电企业 [2] 固态电解质 - 成功开发高离子电导率硫化物电解质及氯碘复合硫化物固态电解质 实现稳定制备 具备规模化供应能力 [3] - 完成氧化物电解质年产百吨级中试线及硫化物固态电介质吨级小试线建设 获下游多家重点客户认证及导入 [3] 三元材料业务 - 海外与LGES和SK on等国际巨头建立深度合作 签订超百亿元三年订单 产品配套海外高端车企 [4] - 国内高镍和中镍高电压产品批量导入国内主流动力电池厂商 配套多家新能源车企 [4] 钴酸锂产品 - 高倍率产品在电子烟等领域占据主导 高容量高电压产品性能突破 改善结构稳定性及界面副反应 [5] - 2025年上半年在数码高端产品和头部锂电厂商实现批量供货 对锂威实现百吨级出货 [5] 磷酸(锰)铁锂 - 2025年上半年销量大幅提升 连续月度出货量近万吨 绑定国内外客户 在多领域实现应用 [6] - 攀枝花首期一阶段4万吨已建成投产 二阶段8万吨产线预计下半年建成 届时总产能达12万吨 [6] - 储能型磷酸(锰)铁锂具有高能效等特点 采用极简工艺降低成本 出货量增长 产线满负荷运行 [6] 国际市场与芬兰基地 - 2025年上半年国际客户占比持续提升 产品供应多国全球锂电巨头及车企 [7] - 欧洲芬兰基地于2025年上半年开工建设 响应国际大客户本土化需求 巩固国际业务优势 [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43,249.77万元 同比增长25.17% [7]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31,115.43万元 同比增长8.47% 经营业绩回暖 重新步入增长周期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