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圈乱象

搜索文档
竞技体育容不得“饭圈”乱象
经济日报· 2025-08-18 05:57
平台是网络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在"饭圈"入侵体育领域的过程中,某些网络平台的失守显而易见。平台 应积极配合执法监管,优化治理措施和手段,主动处置违规内容及账号。对监管部门而言,要创新监管 方式,用好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建立长效机制,压紧压实网络平台主体责任,对问题突出、治理不力的 平台,依法依规采取处置处罚措施。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广大网民要提升网络素养,理性发言,不传播谣言,积极参与监督举报,自觉维护 良好网络生态,让体育精神在清朗环境中得到弘扬。粉丝的关切和质疑,应通过合理渠道反映;对于一 些合理质疑或社会关切,相关管理部门也应有沟通意识,及时向公众披露回应,避免舆论激化。作为体 育爱好者,应聚焦赛场、支持体育活动本身,理性看待运动员的表现和输赢,尽可能给运动员提供更多 正能量的"阳光雨露"。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饭圈"现象起源于娱乐圈,近年来蔓延至体育领域。一些人以"热爱"之名肆意宣泄情绪、制造混乱,将 体育赛场变成"粉黑大战"擂台,把运动员隐私当作商品交易。"大粉""粉头"挑动粉丝拉踩互撕,诱导非 理性应援,甚至打着"维权"幌子恶意举报。这种畸形生态不仅侵害运动员隐私,干扰训练比赛,更严重 扰乱社会 ...
警惕“饭圈”乱象“假正义之名”(新媒视点)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14 06:20
行业监管动态 - 网信、广电等部门持续加大对文娱领域"饭圈"乱象的治理力度 针对拉踩引战、恶意攻击等行为依法查处 网络生态持续向好 [1] - 中央网信办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饭圈"乱象治理的通知》 国家体育总局将治理作为紧迫任务 多部门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 [3] 行业乱象表现 - 部分"饭圈"群体行为变异升级 包括编造谣言、操纵传播路径、制造舆论压力试图"封杀"艺人 [1] - 极端粉丝炮制虚假举报信制造舆情事件 通过"控局式"流量操作使艺人失去工作机会 [1] - 有组织进行"转发打卡""举报打卡"等网络攻势 以规模化操作构建负面声量扰乱市场 [2] 行业影响分析 - 乱象严重扰乱网络秩序 挑战法治精神 损害社会公正 可能影响整个社会治理的规范运行 [2] - 部分"粉头"与自媒体营销号刻意煽动情绪挑起纷争 网络水军制造流量假象损害行业生态健康 [3] 行业治理方向 - 需重构文娱经济运行逻辑 规范明星艺人、经纪公司、社交平台和粉丝群体等多方主体行为 [3] - 需守住法治红线 抵制"饭圈"乱象 斩断"流量挟制"链条 促进行业理性有序发展 [4]
“令人窒息”的围观当休矣(民生观)
人民日报· 2025-06-23 06:10
核心观点 - 北京大学助理教授韦东奕因4秒视频在社交平台涨粉千万,引发过度围观和拍摄行为,突破个人边界感 [1] - 北京市网信办清理盯拍蹭热等信息4699条,获得公众认可 [1] - "饭圈"乱象背后是"流量至上"的利益追逐,将人物化为符号进行恶意营销 [1] 社会现象分析 - 围观行为给当事人带来困扰,韦东奕表示已受舆情影响不再回应 [2] - 跳水运动员全红婵夺冠后老家被网红围堵,家人出行困难 [2] - 大学教授因纠正青年演员错误遭粉丝网暴,部分"饭圈"行为污染网络生态 [2] 法律与治理 - 民法典保护公民名誉权、肖像权,治安管理处罚法对网络暴力形成震慑 [2] - 网信部门加大工作力度,需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推动联合执法常态化 [2] 社会文明与价值观 - 对待青年学者的方式反映社会文明程度,需尊重法律和社会公德 [2] - 新媒体时代人人可能成为焦点,应树立正确价值观避免被流量绑架 [2] - 韦东奕科研项目被提名国家自然科学奖,社会需营造安心创新的氛围 [2]
31人因“饭圈”行为被处罚 民警提示:请文明理性“追星”
环球时报· 2025-06-09 21:30
饭圈乱象现状 - 大量粉丝聚集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二号航站楼12号门附近,对旅客出行造成影响[1] - 粉丝情绪激动时会出现跟踪、围堵明星进行拍照的行为,导致现场拥挤和物品掉落[3] - 两名粉丝在追逐明星过程中发生冲突,被公安机关处以警告的行政处罚[5][7] 公安机关整治措施 - 首都机场公安机关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行为进行处罚[7] - 今年以来已对31名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违法行为人进行行政处罚[11] - 建立"文娱机构-文旅部门-公安机关"协同治理机制,约谈未正确引导粉丝的文娱机构[15] 多部门联合治理 - 网信部门关闭和长期禁言一批低俗炒作绯闻丑闻八卦的违法违规账号[13] - 针对体育"饭圈"问题清理违法违规信息160万余条,处置账号7.6万个[13] - 公安机关提示粉丝追星不能干扰机场运行、旅客出行和航班秩序[16] 行业规范要求 - 首都机场作为交通枢纽,要求粉丝遵守公共场所秩序[9] - 追星行为不能对其他旅客的人身财产安全和机场秩序造成不良影响[9] - 公安机关将依法严厉打击追星过程中的违法行为[15]
聚焦民生“小事” 看民法典如何保护你我权益
新华网· 2025-05-27 17:01
民法典实施五周年典型案例分析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纠纷 - 江苏无锡某小区因加装电梯引发采光权纠纷 业主范某阻挠施工被法院判决停止妨害行为 法官依据民法典相邻关系条款强调"有利生产 方便生活"原则 [2] - 法院判决明确加装电梯对多数业主特别是老人儿童带来便利 相邻业主负有容忍义务 但允许就补偿问题另行协商或诉讼 [2][3] - 法学专家指出民法典为邻里纠纷提供规范指引 是民生和谐的重要法治保障 [3] 职场性骚扰责任认定 - 重庆某公司副总黄某因持续性骚扰女职工被解雇 法院支持公司依据民法典第1010条免除赔偿金 认定性骚扰严重违反规章制度 [4][5] - 民法典首次明确用人单位防止性骚扰的法定义务 为职场管理提供法律依据 典型案例确立"零容忍"司法导向 [5] - 法学专家强调民法典赋予企业清理"害群之马"的权利 有助于营造清正职场环境 [5] 饭圈网络侵权治理 - 明星粉丝魏某诉何某等三人网络名誉侵权案 法院认定发布负面内容(阅读量最高达上万)构成侵权 判令赔礼道歉及精神赔偿 [6][7] - 民法典人格权编成为治理"互撕谩骂"等饭圈乱象的法律依据 判决要求侵权账号置顶道歉声明一周 [7] - 法学专家指出该案破解网络侵权身份认定难题 为规范网络言行提供司法范例 [7] 民法典实施成效 - 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典型案例推动民法典落地 五年来重点解决业主权益 职场治理 网络环境等民生关切领域 [1][7] - 司法机关强调民法典"民有所呼 法有所应"特性 通过个案审理将法律精神融入社会生活 [7] - 法学界认为民法典实施需要多方协同 典型案例具有行为规范指引作用 [3][5][7]
偷拍、跟拍明星!这些账号被查→
证券时报· 2025-04-07 16:36
网信部门打击文娱领域"饭圈"乱象 - 近期网信部门依法关闭和长期禁言一批低俗炒作绯闻丑闻八卦的违法违规账号 包括"超能摄影阳阳""摄影刘大锤""老板王大发"等12个账号 [1] - 这些账号存在偷拍跟拍明星非公开行程 发布未经核实的"爆料"信息等行为 [3] - 部分账号以"知情人"名义编造转发不实信息 或借"标题党"和虚假预告等形式恶意博取流量 [3] - 还有账号使用暗语隐喻等手段无底线炒作明星八卦信息 严重破坏网络生态 [3] 网信部门下一步工作重点 - 将继续压实网站平台主体责任 督促严格落实《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文件要求 [2] - 聚焦泛娱乐化倾向和低俗炒作现象 坚决整治流量至上和"饭圈"乱象 [2] - 加大网络执法力度 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 [2] - 欢迎广大网民积极参与监督举报 共同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2]
国家体育总局乒羽中心发声!
证券时报· 2025-02-27 17:06
国家体育总局乒乓球羽毛球运动管理中心声明 - 国家体育总局乒乓球羽毛球运动管理中心强烈谴责在第34届国际乒联—亚乒联盟亚洲杯比赛现场出现的侮辱、诋毁中国国家队运动员的言行,认为此类言行严重扰乱赛场秩序并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2] - 该中心表示将会同相关部门严厉打击现场辱骂运动员的极端粉丝、借机煽动网民情绪的自媒体博主,以及对运动员、教练员及管理人员进行辱骂、诋毁、诽谤等恶意行为 [2] - 中国乒乓球队声明始终坚决抵制"饭圈"乱象,并将继续专注于训练场和赛场,以优异表现为祖国和人民赢得荣誉并传播体育正能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