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碳材料

搜索文档
碳纳米管、石墨、石墨烯、硅碳、多孔碳、电容炭... 你关心的都在【能源与装备碳材料馆】
DT新材料· 2025-08-24 00:05
行业背景与战略意义 - 高性能碳材料成为推动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机器人、人工智能、风光氢及储能电池等战略性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 [2] - 碳材料在能源与装备应用场景中展现出广阔发展前景和市场潜力 [2] 展会概况与定位 - Carbontech 2025第九届国际碳材料大会暨产业展览会特设能源与装备碳材料馆(N2馆),实现碳材料产业链全覆盖 [2][3] - 展会汇聚全球碳材料研发、生产及应用企业,集中展示碳材料在风光氢、空天、电池等高端领域的最新成果与应用 [2] - 展会预计展出面积20000㎡,汇聚全球800余家领军企业,吸引50000+专业观众、1000+行业CEO、2000+终端用户、1000+科研团队、3000+企业及500+政府园区与投资机构参与 [11] 展品与技术覆盖范围 - 材料端涵盖石墨(石油焦、沥青焦等原料)、石墨烯、碳纳米管、硅碳、硬碳、电容炭、多孔炭、碳纤维、预制体、复合材料及碳/碳(陶)复合材料 [2][5] - 设备端包括高温炉、预氧化炉、碳化炉、石墨化炉、化学气相沉积炉、切割机、铺丝设备、纤维缠绕机、拉挤成型设备、碳纤维热压成型机及回收技术与设备 [5] - 分析仪器覆盖XRD、TEM、SEM、比表面积测试仪、热重分析仪、粒度仪、光谱仪、电导率仪及电阻率仪 [5] - 应用场景涉及航空航天(eVTOL)、压力容器、新能源汽车、制动系统、风电叶片、光伏热场、机器人、锂电/钠电、超级电容器及环境治理 [5] 市场数据与增长趋势 - 2024年全球金刚石市场接近1000亿美元,其中合成金刚石在工业与高科技领域市场规模达数百亿美元 [10] - 2024年全球碳纤维市场规模超过43亿美元,需求量为15.6万吨,十年CAGR接近12% [10] - 中国2024年碳纤维产能达13.55万吨,占全球需求的87% [10] - 多孔碳市场需求高增,预计2030年需求量达4.85万吨,市场空间超70亿元 [10] 参展企业代表 - 部分参展企业包括圣泉集团、中电科电子、元力新能源、木林森活性炭、厦门华碳、NETZSCH耐驰、林德气体、儒佳科技、五矿集团等 [5] 同期活动与论坛 - 展会同期举办金刚石全场景应用拓展、超精密加工与制造、新能源碳材料(多孔炭/硬碳/硅碳/电容炭)、先进电池(动力/储能/eVTOL/具身机器人电池)等专题论坛 [12] - 特色活动包括新品发布、供需对接、科技成果展示、应用产品展示及用户端巡馆 [12]
高性能碳材料研发商「中欣新碳」完成A轮融资,实现中间相沥青规模化稳定制备|36氪首发
36氪· 2025-02-27 18:31
公司融资与背景 - 中欣新碳完成A轮融资 投资方为厦门高新科创天使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融资将用于扩大产能、技术研发、市场推广及连续长丝产线建设 [3] - 公司成立于2022年 专注于高性能碳材料研发与生产 主要产品包括中间相沥青、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碳碳复合材料等 [3] - 已实现高模量、高导热、高可纺性的中间相沥青50吨/年规模化稳定制备 以及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和碳碳复合材料的小规模制备 [3] - 核心团队成员来自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中山大学、华侨大学等高校 技术人员占比超过50% 创始人李四中博士具备丰富研发和产业化经验 [3] 行业与技术突破 - 碳纤维按原材料分为聚丙烯腈基(PAN)碳纤维、沥青基碳纤维、粘胶基碳纤维 PAN基碳纤维市场占有率超过90% [5] - 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模量通常高于800GPa 导热率能达到1100W/m·K 优于PAN基碳纤维的模量(低于300GPa)和导热率(不超过150W/m·K) [5][6] - 中间相沥青被誉为高性能碳材料之母 全球仅索尔维、三菱化工、日本石墨纤维三家企业可以量产 美日长期实行出口限制 [6] - 中欣新碳从分子设计角度突破 解决了稠环芳烃大小与流动性矛盾的问题 实现中间相沥青50吨/年规模化稳定制备 技术指标与三菱公司纺丝级沥青相当 [8] 市场现状与战略 - 2019-2023年中国碳纤维产能翻了近五倍 2024年新增投产项目进入冷静期 PAN基碳纤维需求放缓导致部分企业亏损 [11] - 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作为关键性、战略性材料 国内市场需求亟待满足 但面临市场验证挑战 行业对稳定量产保持观望态度 [11] - 公司采取民用和军用双领域策略 民品领域聚焦5G通讯、光通讯、智算中心等场景 力争三年突破上亿元销售 军工航天领域预计2-3年获得量产订单 [12] - 沥青纤维线建设正在推进 预计今年8月实现运转 未来将坚持技术研发与市场拓展并进策略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