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碳纤维
icon
搜索文档
营收增长59.23%!中复神鹰发布三季度报
DT新材料· 2025-10-24 00:04
【DT新材料】 获悉,10月22日晚间, 中复神鹰 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称,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 实现营业收入61530.81万元,同比增长59.2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100.48万元。 | | | 本报告期比上年 | | 年初至报告期末 | | --- | --- | --- | --- | --- | | 项目 | 本报告期 | 同期增减变动幅 | 年初至报告期末 | 比上年同期增减 | | | | 度(%) | | 变动幅度(%) | | 营业收入 | 61. 530. 81 | 59. 23 | 153.692.60 | 37.39 | | 利润总额 | 5. 385. 98 | 不适用 | 6. 469. 17 | 不适用 |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 | 5. 100. 48 | 不适用 | 6. 293. 46 | 不适用 | | 润 | | | | |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 | 4.764.58 | 不适用 | 4. 946. 92 | 不适用 | | 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 | | |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 | -4. 079. 34 | ...
碳纤维圈必看!160+专家名录发布,免费领取
DT新材料· 2025-10-24 00:04
| | 北京化工大学 | | | --- | --- | --- | | 姓名 | 职务/团队等备注 | 研究方向 | | 徐樑华研究员 | 国家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主任、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研 | 高性能聚丙烯腈碳纤维科学技术研究:碳纤维应用工艺 研究 | | | 究所所长 | | | 曹维宇研究员 | 高性能碳纤维科技创新团队 研究生院副院长 | 主要研究领域为高性能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围绕聚丙 烯睛基碳纤维及其原丝的制备科学基础与技术、复合材 料界面构筑等方向开展研究工作 | | 高爱君副研究员 | 高性能碳纤维科技创新团队 | 从事聚丙烯睛基碳纤维制备及其应用技术开发,包括超 高强、新型高强高模碳纤维及其原丝制备技术,碳纤维 表界面结构构筑技术,高性能纤维结构、性能表征评价 | | | | 技术,以及碳纤维在工程、能源、医学等交叉领域的应 用技术 | | 李常清副研究员 | 高性能碳纤维科技创新团队 | 高性能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及原丝技术研究;功能性及特 | | 重元建副研究员 | 高性能碳纤维科技创新团队 | 种聚丙烯腈纤维研究 高性能碳纤维:主要研究聚丙烯腊基碳纤维及其原丝在 制备过程中组成、结构 ...
(活力中国调研行)江苏企业“创新+绿色”双轮驱动 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
中国新闻网· 2025-10-23 11:16
中新网南京10月23日电 题:江苏企业"创新+绿色"双轮驱动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 作者 唐娟 孙权 指尖轻点即可查看16天连续血糖波动曲线的AI智能穿戴设备、车间屋顶绵延数万平方米的光伏板阵 列、中药药渣变身清洁能源的循环系统……10月20日至22日,第二批"活力中国调研行"江苏主题采访团 深入镇江、泰州两地产业一线,近距离体验传统产业与新兴技术深度融合的鲜活场景,解码以"科技创 新"和"绿色发展"为核心引擎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鱼跃医疗的工作人员(左二)向采访团成员介绍新产品。孙权 摄 科技创新筑牢产业升级"硬支撑" 走进镇江丹阳的鱼跃医疗智能制造工厂,机械臂精准完成零部件装配,车间电子屏实时更新生产数据, 彰显其在智转数改领域的显著成效。在技术创新方面,该企业今年4月推出的Anytime5系列持续葡萄糖 监测系统(CGM),凭借皮下埋置柔性传感器实现每三分钟采集一次数据,16天的血糖波动曲线可实时同 步至手机,打破传统指尖采血局限。 鱼跃医疗副总经理郑洪喆介绍,目前,该公司正加速构建"硬件+软件+数据"一体化健康管理生态,推 动AI、大数据等技术与健康管理全流程深度融合,持续拓展医疗器械服务用户生活的边界。 ...
中复神鹰(688295.SH):拟将“碳纤维航空应用研发及制造项目”募投项目的节余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格隆汇APP· 2025-10-22 19:05
格隆汇10月22日丨中复神鹰(688295.SH)公布,鉴于公司"碳纤维航空应用研发及制造项目"已建设完 成,为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并提升公司经营效益,公司拟将该募投项目的节余资金永 久补充流动资金,以支持公司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公司将在该募投项目完成结项后,把募集资金专户中 的节余资金3,675.63万元(实际金额以资金划转当日专户余额为准)划转至公司自有资金账户,用于永 久补充流动资金。前述计划中尚需支付的款项,将继续存放于募集资金专户,专项用于后续支付。 ...
上海石化/长盛科技/ 顶立科技/航天703所/时代新材...邀请您参加碳纤维高端装备制造大会
DT新材料· 2025-10-22 00:05
大会时间:2025年12月9-11日 大会地点: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N2馆 大会主题: 创新应用打破国内碳纤维行业"内卷"格局 随着我国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的不断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业加速崛起,航空航天、汽车工业、风电叶片等领域对高性能材料的需求快速增长。 "黑色黄金"碳纤维, 凭借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已成为高端装备领域不可或缺的战略性新材料。 当前,碳纤维行业正处于 技术转型与产业重塑 的关键时期, 应用端作为碳纤维产业链的核心驱动力,对行业振兴具有决定性作用 。近年来,以 eVTOL为代表的低 空经济 快速兴起, 新能源汽车市场 持续扩大, 风电、光伏、氢能等绿色能源 不断释放增长潜力,这些方向均为碳纤维带来了广阔的需求空间,助力碳纤维行业迸 发出新的活力。 为此,Carbontech碳纤维高端装备制造大会 以"创新应用打破国内碳纤维行业'内卷'格局"为主题 ,立足宏观视角, 系统阐述碳纤维的市场现状、产业布局与技术迭 代,并深入探讨碳纤维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及绿色能源等领域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提升我国碳纤维的核心竞争力,推动碳纤维行业迈入新一轮高质量增长期。 01 大会信息 嘉宾阵容更新 ( 排名不分先后,持 ...
中复神鹰(688295):公司简评报告:Q2单季度利润扭亏为盈,行业及公司经营拐点出现
首创证券· 2025-10-21 19:16
投资评级 - 报告对中复神鹰的投资评级为“增持” [1]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公司及行业经营拐点出现,Q2单季度利润实现扭亏为盈 [4] - 公司作为全球碳纤维行业重要生产商,有望受益于碳纤维新一轮景气周期 [6]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7/1.78/2.9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12/0.20/0.32元 [6] 2025年中报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2亿元,同比增长25.86%,实现归母净利润0.12亿元,同比下降52.23% [6] - 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20亿元,同比增长83.15%,环比增长29.36%,实现归母净利润0.57亿元,同比增长439.98%,环比增长226.38%,扭转了连续四个季度的亏损局面 [6] - 2025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为15.31%,同比下降8.01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为1.29%,同比下降2.12个百分点 [6] - 第二季度盈利能力显著改善,毛利率同环比提升至24.54%,净利率同环比提升至11.00% [6] 公司产能与产品销售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拥有碳纤维产能2.9万吨/年,在建产能3.1万吨/年,产能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6] - 2025年上半年,公司3K丝等小丝束产品销量同比增长77%,高强高模系列产品销量同比增长53% [6] - 新能源领域(风、光、氢)产品销量同比增长63%,其中风电领域同比增长超200% [6] 碳纤维行业分析 - 国内碳纤维价格自2022年下半年起持续下跌,2023/2024/2025H1均价分别为118.33/90.10/83.75元/kg,同比降幅分别为-32.61%/-23.85%/-11.26%,降幅逐渐趋缓 [6] - 自2024年底至今,碳纤维价格维持在83.75元/kg水平,筑底迹象明显 [6] - 2025年1-8月,在下游风电行业需求带动下,国内碳纤维产量为5.46万吨,同比增长45.85%,表观消费量为5.68万吨,同比增长47.21%,市场供需两旺 [6] - 需求量的增长有望带动碳纤维价格以及行业景气度触底反弹 [6]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20.30/25.30/30.30亿元,增速分别为30.4%/24.6%/19.8% [5]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7/1.78/2.90亿元,增速分别为186.2%/66.2%/62.7% [5]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销售毛利率分别为23.9%/26.7%/30.5%,净利率分别为5.3%/7.0%/9.6% [7] - 当前股价26.00元,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217/131/80倍 [5]
碳纤维齐聚Carbontech2025:上海石化/顶立科技/美兰德/光大同创/德鸿碳纤维/飞纳激光......
DT新材料· 2025-10-17 00:05
行业趋势与市场机遇 - 碳纤维凭借轻质、高强、高模、耐腐蚀、抗疲劳等特性,成为支撑航空航天、风电叶片、体育用品、建筑工业等领域发展的关键材料[2] - 低空经济、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折叠屏手机等新兴应用的快速崛起,持续释放轻量化与高强度需求,为碳纤维带来更广阔的市场机遇[2] - 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应用步伐加快,具有成本优势的大丝束碳纤维技术加速突破,以拓宽更多民用场景[2] - 碳/碳(陶)制动材料在高端刹车盘领域的渗透开始提速,为碳纤维产业链注入新的增长动能[2] 技术挑战与产业升级 - 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复杂、产业链长、技术壁垒高,从原丝制备到预氧化、碳化,再到复合与成型等环节均对制品质量稳定性起决定性作用[2] - 对于碳/碳复合材料,致密化和抗氧化处理成为材料性能表现的关键所在[2] - 国内企业正加快碳纤维生产线迭代升级,在关键热工装备性能提升、复合材料成型工艺优化、智能化制造体系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2] 产业链主要企业及产品 - 中国石化上海石化拥有24K、48K、60K等不同丝束规格近20种型号碳纤维产品生产能力,形成通用型+高性能、大丝束+小丝束产品全谱系,其60K大丝束碳纤维为国内首创[4] - 陕西美兰德新材料专注于炭/炭复合材料、碳陶复合材料、高温设备、碳素产品的研发设计与生产销售[5][6] - 浙江德鸿碳纤维拥有完整碳碳复合材料生产工艺链,产品包括碳/碳保温毡、隔热板、异形件等,应用于光伏、高温冶金、半导体及新能源等领域[7][8] - 苏州神鹰碳纤维产品包括PA6、PA66等多种预浸带及热塑板材,广泛应用于汽车、无人机、航天航空、风电叶片等行业[9][10] - 深圳光大同创主要产品包含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制品,正推动新材料在3C、新能源、家电、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创新应用[11][12] - 内蒙古京航特碳科技专注于等静压石墨、石墨电极、碳纤维高温热场材料等产品,涉及半导体、电子、医疗器械领域[13][14] - 浙江英洛华装备制造致力于研发、生产和销售碳纤维轮椅车架、自行车车架等制品,自2018年进入碳纤维医疗器械领域[15][16] - 湖南常骏新材料科技从事石墨及碳素制品制造、石墨烯材料销售、碳纤维再生利用技术研发等[17][18] 关键装备与技术支持 - 湖南顶立科技专注于特种材料及特种热工装备研制,其超大型化学气相沉积装备、大型立式真空油淬炉等实现了关键装备自主可控[19][20] - 山东华信工业科技主营真空烧结炉、高温纯化炉、真空热压炉等,是国内热工装备头部企业[21][22] - 山西中电科电子装备致力于碳基材料纯化装备、化学气相沉积装备研发制造,装备应用于半导体、锂电、航空航天等领域[23] - 湖南烁科热工智能装备专注于CVD、PVD、PVT三大专有技术和热工、真空两大通用技术攻关[24][25] - 江苏盐能电热装备设计制造高温隧道炉、碳纤维生产线、台车炉等加热设备[26][27] - 湖南碳源科技具有超大型、高温、高纯、高精密、智能化热工装备定制开发能力[28][29] - 沈阳三特真空科技以各种真空应用设备为主导产品,包括化学气相沉积炉系列、真空感应熔炼炉系列等[30][31] - 山东鑫正达机械制造致力于真空(高压)浸渍类设备设计生产,产品包括浸渍炉、碳化炉、热压罐等[32][33] - 株洲众亿科技研发产品广泛应用于新材料高温处理、电池、石墨等行业,主营高温烧结炉、石墨化炉等[34][35] - 株洲红亚电热设备致力于高温电炉设计与生产,是行内生产3000℃高温炉的厂家之一[36][37] - 江苏集萃华科智能装备面向高端装备制造行业从事数字化智能化制造技术研发[38][39] - 宁波飞纳激光科技专注于激光精密微加工领域,为各种复合材料提供激光加工解决方案[40][41] - 河南绿邦精细化工主营乙烯、乙烷等高纯碳氢气体,产品广泛应用于碳/碳复合材料、碳/陶复合材料等行业[44][45] - 无锡聚合高新材料致力于聚合物衍生陶瓷前驱体树脂开发,该树脂是国外对中国封锁的关键原材料之一[49][50] 环保与废气治理 - 苏州安速效环保科技主要产品包括蓄热式氧化炉、催化氧化炉等,在碳纤维新材料、医药、化工等行业有丰富经验[46][47] - 恩国环保科技提供碳纤维制造业工艺废气治理系统,如蓄热式焚烧炉和多段式直接燃烧焚烧炉[48]
复材龙头,暴涨2242.56%
DT新材料· 2025-10-16 00:04
过去两年,楚江新材逐步由传统铜合金深加工企业向高端复合材料与先进装备制造领域延伸,通过内生升级与外部整合, 构建了涵盖"金属+碳材"的双主 线业务结构。 铜加工业务仍是现金流的基础,但碳纤维及高温装备业务的比重显著提升,成为驱动利润快速增长的关键变量。 从业务结构来看,楚江新材的战略调整已初步完成由"铜为主"向"铜与碳协同"的产业格局转型。 公司旗下天鸟高新与顶立科技两大子公司分别在碳纤维材 料制造与高温装备技术上形成互补,构成了完整的上中游联动体系。 天鸟高新深耕碳纤维及其织物、预浸料等中下游环节,是楚江新材碳纤维业务的核心载体。过去两年,天鸟高新完成了新一代高性能碳纤维生产线建设, 部分项目已进入稳定运行阶段,具备规模化供货能力。随着下游风电、氢能储罐、轨道交通及高端工业装备的需求恢复,公司碳纤维复合材料销售持续增 长。目前,该公司 是 国内唯一量产飞机碳刹车预制体的企业,也是 C919 碳刹车预制体的唯一供应商。 另一方面,顶立科技在高温装备制造领域的稳步推进,为楚江新材碳纤维业务的纵深扩展提供了支撑。 顶立科技专注于高温热处理装备、碳纤维碳化炉及 复合材料固化炉的研发制造,覆盖从前驱体预氧化到高温碳化 ...
国泰海通建材鲍雁辛一周观点:内需避险或是TACO交易都只是价值发现的一个过程-20251015
海通证券· 2025-10-15 21:51
行业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报告对建材行业整体持积极态度 投资逻辑围绕"内需避险"和"TACO交易"两条主线展开 认为两者都是价值发现的过程 旨在加速景气度高、估值有空间标的价格发现[2] - 核心观点认为建材行业基本面已进入右侧 内需政策发力预期增强 外需涨价信号明确 反内卷政策持续超预期 行业盈利修复领先于营收增长[11][12][13][27] 细分行业投资观点 消费建材 - 消费建材基本面进入右侧 地产销售和开工数据筑底 Q3开始营收企稳改善预期出现 价格战缓和及降费降本成效显现[19][25][26] - 防水行业首次在原材料未涨价背景下三大龙头企业同步提价 行业盈利能力进入确定性底部[26] - 推荐东方雨虹(Q3营收有望转正)、悍高集团(高景气度)、三棵树(利润率拐点)、北新建材(Q3压力环比减小)、兔宝宝(Q3投资收益明显)[2][10][28][30][31] 水泥 - 政策执行和治理改善有潜力 海外拓展带来成长机会 反内卷政策方向确定 限制超产是重要抓手[34][35][36] - 新疆基建需求强劲 十四五期间重点工程带动水泥需求超2000万吨 年化增量400万吨 占新疆产量10% 供给格局稳固价格高于全国[7][8] - 水泥出海节奏加快 华新水泥尼日利亚项目并表后成为25H2和26年盈利增长最确定公司之一 26年海外盈利预计贡献20-25亿元[16][17][40] - 推荐海螺水泥(成本优势)、华新水泥(海外成长)、天山股份(新疆龙头)、青松建化(南疆龙头)[2][9][37][38] 玻璃 - 建筑玻璃价格磨底 环保标准提升或成反内卷抓手 新标准带动技改成本上升可能加速冷修[46][47] - 浮法玻璃行业亏损加剧 成本对价格支撑增强 企业现金流紧张程度甚于过往周期[47][48] - 推荐信义玻璃(高分红)、旗滨集团(光伏玻璃提价)[46][49][50] 光伏玻璃 - 短期反内卷提价成效显著 9月新单价格提至13元/平 环比+2元/平 头部企业单平净利修复至1-1.5元[54][56] - 中期海外布局是胜负手 马来西亚单平米价格高出国内3-4元 出口退税调整预期催化组件出口[54][56] - 推荐福莱特、信义光能、旗滨集团等具备成本优势和海外产能的头部企业[56] 玻纤 - 电子布涨价落地 7628布主流报价4.4-4.5元/米(涨价前4.1-4.2元/米)提价0.2-0.3元/米[5][57] - AI需求预期重塑低介电布产品紧缺 Rubin CPX推出带动PCB和玻纤布新增需求 池窑法成本比坩埚法低40%[14] - 推荐中国巨石(厚布产能9-10亿平米最大 提价带来2-3亿元净利润弹性)、中材科技(低介电布领先)、建滔积层板(覆铜板涨价)[3][6][15][61] 碳纤维 - 风电需求环比修复 但增量有限 民用市场盈利压力大 原丝价格维稳为主[62] - 主要企业中报进入盈亏平衡附近 碳丝价格低位维稳 吉林碳谷原丝价格保持稳定[62] 重点公司更新 - 中国巨石:25Q2粗纱单吨净利超900元 电子布单平盈利约0.6元/米 市场预期25-26年盈利35亿、40亿元 对应PE19倍、16倍[6][61] - 华新水泥:25H1归母净利润11.30亿元同比+51.05% 25Q2水泥吨毛利103元同比+38元/吨 尼日利亚项目并表后26年海外盈利预计超10亿元[17][40][45] - 海螺水泥:25H1归母净利润43.68亿元同比+31.34% 25H1吨毛利70元同比+18元/吨[44] - 旗滨集团:25H1归母净利润8.91亿元同比+9.77% 光伏玻璃9月提价盈利快速修复[50] - 东方雨虹:静态经营性业绩可展望20亿元左右 对应静态PE不到15倍 海外业务全球布局推进中[28]
全球首个万吨级碳纤维生产基地清洁能源使用率突破76%
中国新闻网· 2025-10-15 17:09
项目核心信息 - 中复神鹰青海西宁年产2.5万吨高性能碳纤维项目是全球海拔最高、单体最大的高性能碳纤维生产基地 [1] - 项目清洁能源使用率突破76%,吨产品碳排放量达到行业标杆水平 [1] - 项目自投产以来已累计供应近5万吨高性能碳纤维,产品远销多国 [5] 生产运营与工艺 - 相比传统化石能源供电模式,绿电规模化使用使吨产品碳排放显著下降 [5] - “绿电替代+工艺优化”是清洁能源使用率突破76%的关键所在 [5] - 项目利用绿电资源和高海拔低温环境,构建能源与资源高效利用体系 [5] - 通过废水深度处理回用、废气余热梯级利用、固废资源化处置等方式实现生产 [5] 产品与应用 - 碳纤维是一种直径5至7微米、含碳量高达90%以上的新型高科技材料 [3] - 碳纤维被称为“新材料之王”、“黑色黄金”,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交通、能源、体育休闲等领域 [3] - 项目生产的“低碳绿色”碳纤维可规模化应用于风电装备、氢能储运等新能源领域 [5] - 项目致力于打造“绿色循环”产业协同范式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