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成本获客模式
icon
搜索文档
高成本获客能走多远?从巨头崛起看行业适配本质
搜狐财经· 2025-11-15 14:49
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前提 - 互联网思维指通过免费策略或用户补贴获取海量用户,培养使用习惯后实现变现 [1] - 该模式成功的前提是补贴获客后必须形成强大的网络效应或双边平台效应,以维持用户黏性 [1] - 淘宝、支付宝、微信、滴滴、美团等互联网巨头均符合该特征 [1] 可持续高成本获客模式的特征 - 产品需具备高频次使用特征,例如淘宝是网购高频应用,微信具有高社交使用频率 [2] - 用户养成使用习惯,例如打车首选滴滴、点外卖首选美团,成为下意识行为 [2] - 高频使用与用户习惯相辅相成,共同强化平台依赖性 [4] - 需形成网络效应或双边平台效应,使平台在无补贴时仍保持用户活跃度 [1][2] 不可持续高成本获客的案例特征 - 二手车电商行业通过巨额广告投放获客,2015年获得超20起投资,但超15家平台倒闭 [4][5] - 优信二手车2016-2019年毛利率达35%-66%,但连续亏损,2017年归母净利润亏损27.23亿元 [6] - 优信2017年营销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超100%,2016-2019年营销费用为7.94亿元至26.87亿元 [6] - 房产中介爱屋吉屋采用1%低佣金模式,一年三个月内完成3.5亿美元融资,但快速败落 [10] - 爱屋吉屋2015年12月将佣金提至1.5%,2016年后未获资本注入,导致业务萎缩 [10] 行业属性对互联网思维的制约 - 二手车交易属低频大额交易,用户成交后长期无二次需求,难以培养使用习惯 [7][9] - 二手车平台缺乏明显网络效应,无法通过烧钱驱逐所有竞争对手 [7] - 房地产交易为重资产低频业务,线上无法完全替代线下信任环节 [11] - 低频交易行业无法满足高频使用和用户习惯培养条件,导致高成本获客逻辑错误 [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