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搜索文档
31省份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出炉,11省份超2万
第一财经· 2025-07-17 19:22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体情况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40元 名义增长5.3% 实际增长5.4% [1]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 名义增长4.7% 实际增长4.7% [1]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36元 名义增长5.9% 实际增长6.2% [1] 分省份收入水平 - 11个省份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2万元 上海(46805元)和北京(45144元)突破4.5万元 [2] - 北京工资性收入对居民增收贡献率达71.3% 人均工资性收入29447元 同比增长5.3% [2] - 浙江(37813元)和江苏(30706元)分列第三、四位 天津/广东/福建/山东/重庆/辽宁进入前十 [2] - 内蒙古成为第11个突破2万元的省份 重庆/安徽/湖北/湖南领跑中西部 [2] 区域经济发展特征 - 上海北京因总部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城镇化率高 聚集大量高薪岗位 [2] - 中西部强省会城市加速产业升级 武汉高新技术企业超1.65万家 高新产业增加值占GDP30.4% [3] - 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成型 2024年产量突破135万辆 聚集6家整车厂及500余家配套企业 [3] - 武汉/成都/重庆/西安/合肥等中心城市通过新兴产业吸引人才流入 带动收入快速增长 [3]
每组数据都是王炸
南方都市报· 2025-06-25 07:13
南沙人口与人才发展 - 截至2025年4月南沙全区实时人口达130万人(含常住和流动人口)其中港澳居民占比显著[5] - 2024年5月至2025年4月南沙新增人口11万人政策驱动下累计落户港澳企业3400家集聚港澳居民1.1万名[5] - 人才住房项目11个提供房源3382套(含人才公寓2147套)并通过"五乐"行动计划兑现奖补超3000万元惠及港澳青年超1000人次[6] 港澳青年创业与产学研合作 - 15个港澳青创基地聚集粤港澳企业(项目)超2000个带动三地就业6200个以"创享湾"为龙头形成矩阵[6] - 香港恒生大学(南沙)中心启用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等重大项目落地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6] - 2024年南沙组织80余家企业与高校对接企业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增长1.8倍创新源持续强化[7]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 南沙高企数量从2021年745家增至2024年1310家增速居全市第二港澳企业如晶科电子成功孵化[7] - 南沙科学城管委会和环港科大创新区投入运营2025年计划转化不低于30个科创项目扎根南沙[7] 金融业开放与创新 - 2024年南沙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8%推出超百项金融创新成果[8] - "南沙金融30条"政策发布推动期现货市场规则衔接12家期货机构参与发展依托广州期货交易所[8] - 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覆盖57个国家完成165个境外投资项目备案深化金融制度型开放[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