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粤港澳全面合作
icon
搜索文档
三年来五大重点任务全面落地见效 《南沙方案》第一阶段目标基本完成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8-06 16:21
创新动能发展 -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37.8%,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75.9% [1] - 15%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累计减免税额16.2亿元 [1] - 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大湾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场景创新中心落地南沙,推进19个粤港澳联合科技攻关项目 [1] -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建成开学,科创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入驻创新项目32个 [1] 港澳合作深化 - 港澳投资企业增加近1000家,建成港澳青创基地15个,累计孵化企业项目2336个,在孵团队数量年均增长超40% [2] - 港澳社保服务"跨境通办"新模式推出,港澳参保人数年均增长18% [2] - 引入港式"全科门诊"和"港澳居民健康服务中心",累计提供1.2万人次医疗服务 [2] - 覆盖全学段的港式教育体系建立,港澳籍学生入学量增长2倍 [2] 对外开放与贸易 - 广州港南沙港区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2000万标箱,跻身全球单一港区前十 [2] - 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赋能211家企业,广州期货交易所上市3个新能源金属品种 [2] - 广州数据交易所交易额超75亿元,跨境贸易投资试点交易额超500亿美元 [2] - 南沙综保区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全国第一 [2] 人才集聚与就业 - 户籍人口中青年占比超40%,过去一年实有人口新增11万人(青年人才超7万人) [3] - 计划开展"2025寻访揽才高校行"活动,覆盖全国及港澳高校 [3] - 全年将组织超60场招聘活动,提供近2万个工作岗位 [3] 未来发展方向 - 深化"智联通、链联通、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五大联通,推动粤港澳全面合作 [3]
《南沙方案》白皮书重磅发布,第一阶段目标任务基本完成
南方都市报· 2025-08-04 23:27
南沙方案核心成果 - 《南沙方案》2025年第一阶段目标任务已基本完成 围绕"一基地、一平台、一门户、一高地、一标杆"五大任务取得标志性成果 [1][3] - 2024年南沙地区生产总值达2301.3亿元 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4.5%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37.8% [18] - 研发投入强度提升至5.48% 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1300家 年均增长21.5%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增长近11倍至35家 [18] 科技创新产业进展 - 累计立项19个粤港澳联合科技攻关项目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扎根南沙 环港科大创新区加快建设 [12] - 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产值突破300亿元 第三代半导体形成全产业链生态 集聚超400家生物医药企业 [12] - 建成我国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 启动建设首个海陆结合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 [12] 对外开放与航运物流 - 广州港南沙港区2024年集装箱吞吐量2048.9万标箱 位居全球单一港区前列 开辟174条国际班轮航线 [14] - 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协助211家企业完成291个境外投资项目备案 形成104项服务清单 [14] - 2025年上半年外贸进出口完成1479.3亿元 同比增长17.5% 2022年以来实际利用外资336亿元 [19] 金融与规则衔接 - 广州期货交易所累计成交额约25万亿元 落地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1.1万个 [15] - 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累计交易金额超500亿美元 发行全国首单"碳中和"绿色债券 [15] - 15%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累计减免税额16.2亿元 港澳居民个税优惠政策减免税额超1.2亿元 [18] 青年创业与港澳合作 - 建成15个青创基地 累计孵化港澳青创团队1178个 项目年产值30亿元 [13] - 港澳投资企业增加近1000家 新引进港澳青创团队超800个 港澳居民总数达1.1万人 [18] - 266名港澳居民免缴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为623人次香港长者提供医疗券服务 [15] 城市发展与产业布局 - 南沙湾、庆盛枢纽、南沙枢纽3个先行启动区在营企业达5959家 [16] - 规划定位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明确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等4个核心功能 [16] - 深中通道南沙联络线加速建设 承办国际网球赛事和湾区马拉松 2025年灯会吸引71万游客 [16]
《南沙方案》白皮书首次发布,从“新”看见南沙这三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4 22:13
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白皮书核心内容 - 《白皮书》系统总结过去三年南沙落实《南沙方案》的举措与成效 基本完成2025年第一阶段目标任务 [1][3] - 南沙战略定位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 开发开放迎来重大历史机遇 [1] - 围绕"一基地、一平台、一门户、一高地、一标杆"五大任务 推动标志性成果落地 [1][11] 大湾区建设进展 - 依托大湾区产业集群和创新要素 把握深中通道通车机遇 加强南沙与横琴、前海、河套等平台联动 [3] - 发挥南沙香港"超级联系人"和澳门"精准联系人"作用 推进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机制"软联通" [4] - 联动港澳构建与国际规则衔接的制度体系 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 增强国际合作优势 [4] 科技创新产业成果 - 累计立项19个粤港澳联合科技攻关项目 港科大(广州)扎根南沙 [12] - 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产值突破300亿元 第三代半导体形成全产业链生态 [12] - 生物医药企业超400家 形成细胞与基因治疗、高端医疗器械等产业集群 [12] 青年创业就业平台 - 建成15个青创基地 累计孵化企业2336个 其中港澳团队1178个 [13] - 港澳青创项目年产值30亿元 带动就业7115人 [13] 对外开放门户建设 - 境外投资"南沙快线"服务600多家企业 完成291个境外投资项目备案 [14] - 南沙港区2024年集装箱吞吐量2048.9万标箱 国际航线174条 [14] - 广州期货交易所累计成交额约25万亿元 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1.1万个 [14] 城市发展标杆 - 国土规划明确4个发展定位和4个核心功能 [16] - 3个先行启动区在营企业达5959家 [16] - 2025粤港澳大湾区灯会吸引71万游客 [16] 经济发展数据 - 2024年GDP达2301.3亿元 2025上半年同比增长4.5% [19] - 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37.8% 研发投入强度5.48% [19] - 高新技术企业超1300家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5家 [19] - 实际利用外资336亿元 2025上半年外贸进出口增长17.5% [19]
每组数据都是王炸
南方都市报· 2025-06-25 07:13
南沙人口与人才发展 - 截至2025年4月南沙全区实时人口达130万人(含常住和流动人口)其中港澳居民占比显著[5] - 2024年5月至2025年4月南沙新增人口11万人政策驱动下累计落户港澳企业3400家集聚港澳居民1.1万名[5] - 人才住房项目11个提供房源3382套(含人才公寓2147套)并通过"五乐"行动计划兑现奖补超3000万元惠及港澳青年超1000人次[6] 港澳青年创业与产学研合作 - 15个港澳青创基地聚集粤港澳企业(项目)超2000个带动三地就业6200个以"创享湾"为龙头形成矩阵[6] - 香港恒生大学(南沙)中心启用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等重大项目落地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6] - 2024年南沙组织80余家企业与高校对接企业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增长1.8倍创新源持续强化[7]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 南沙高企数量从2021年745家增至2024年1310家增速居全市第二港澳企业如晶科电子成功孵化[7] - 南沙科学城管委会和环港科大创新区投入运营2025年计划转化不低于30个科创项目扎根南沙[7] 金融业开放与创新 - 2024年南沙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8%推出超百项金融创新成果[8] - "南沙金融30条"政策发布推动期现货市场规则衔接12家期货机构参与发展依托广州期货交易所[8] - 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覆盖57个国家完成165个境外投资项目备案深化金融制度型开放[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