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兼顾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 湖南印发长株潭生态绿心“一办法两清单”
中国发展网· 2025-05-20 15:41
长株潭生态绿心建设项目准入管理办法 - 湖南省发展改革委印发《长株潭生态绿心建设项目准入管理办法》及配套清单,明确绿心地区建设项目准入标准与审批程序 [1] - 《办法》包含5章15条,涵盖适用范围、行政许可前置属性、空间分区管制内容及审查主体等核心要素 [1] - 按核心保护区和融合发展区划分空间管制区,差异化规定项目准入办理程序 [1] 核心保护区正面清单 - 允许建设四类项目: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项目(含生态保护/修复/治理等5类)、林相提质改造项目(含森林抚育/退化林修复等6类)、符合生态定位的乡村振兴项目(含生态农林/旅游休闲等4类)、违法违规项目整治工程 [2] 融合发展区负面清单 - 禁止高污染高能耗产业,衔接国家污染排放与能耗标准文件,细化限制项目分类 [2] - 禁止不符合绿心详细规划及风貌管控导则的建设项目 [2] 审批流程优化 - 实现全程进窗办理和网上办理,提升行政效率 [1] - 下放融合发展区审批权限至市级,审批时限从20个工作日压缩至10个工作日 [1] 绿心区域概况 - 长株潭生态绿心总面积529.79平方公里,为国内最早探索、世界最大城市群绿心 [2] - 定位为三市交汇中心、生态枢纽与融城核心,兼具生态屏障与高质量发展双重功能 [2]
守正创新,实现秦岭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有机统一
中国环境报· 2025-04-28 08:11
秦岭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 - 秦岭作为横亘我国中部的生态屏障,东西长约1600公里,南北宽约300公里,生态地位极其重要 [1] - 近年来秦岭生态保护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持续向好,但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仍相对薄弱,产业结构单一,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 [1] - 必须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实现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有机统一,走出一条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协同共进的新路 [1] 生态保护措施 - 严格落实秦岭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对核心保护区实施最严格管控 [2] - 加快推进秦岭国家公园、国家植物园的论证和规划,整合现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 [2] - 持续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巩固提升森林、湿地和水源涵养地质量,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建设 [2] - 引入国际领先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修复科技与经验,建设"空天地人"一体的生态环境监测保护系统 [2] 绿色经济发展路径 - 以创新为动力、品牌为导向、项目为载体,培优做强生态友好型产业 [3] - 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和林下经济,扶持周至猕猴桃、柞水木耳等优势产业提质升级 [3] - 引入数智技术、先进能源等新质生产力,做优智慧农业、电子商务和清洁能源项目 [3] - 依托生态和文化资源发展生态康养、文化创意等产业,打造中华生态文化体验廊道 [3] 体制机制创新 - 坚持规划引领,统筹各类规划,用"一张蓝图"引导秦岭保护与发展 [5] - 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 [6] - 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碳汇交易、生态信用等创新模式 [6] - 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成效作为衡量政绩的重要指标 [6] 民生改善措施 - 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持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7] - 大力发展林业碳汇合作项目、生态文旅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支持农民以土地、林地经营权入股合作 [7] - 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小农户对接大市场,把生态农产品通过电商销往全国和全球 [7] - 开发护林员、巡山员、生态讲解员等生态公益岗位,优先吸纳当地群众就业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