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端制剂研发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中国百菌清行业产业链、产业现状、重点企业及未来趋势研判:全球百菌清需求量持续上升,终端消费市场发生转移[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14 09:17
行业概况 - 百菌清是一种广谱保护性杀菌剂,化学式为C8Cl4N2,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药效期长等优势 [1][2] - 百菌清分为原药(TC)、可湿性粉剂(WP)及其他类型,其中原药纯度达90%以上,市占率超60%,75%WP是应用最广泛的剂型 [2][12] - 2024年全球百菌清需求量达6万吨(折百),较2012年2万吨增长200%,预计2025年将达7.2万吨 [1][8] 产业链分析 - 上游原材料包括液氯、间二甲苯、液氨等,中游生产商以苏利股份、利民股份、泰禾股份为代表 [4] - 下游应用中蔬菜种植占比30.45%,水果29.36%,花生及谷物27.36%,非农业领域如高尔夫球场占6.22% [6] -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需求量占全球近50%,取代欧洲成为新增长中心 [10] 市场供需 - 供给端受环保政策限制持续收缩,价格从2024年5月1.65万元/吨涨至2025年4月2.8-3万元/吨,涨幅超70% [8] - 需求驱动因素包括巴西大豆锈病暴发、新兴市场种植面积扩大及病害抗性管理需求增长 [1][8] - 欧盟因监管限制需求下降,而东南亚国家无新增限制,成为新增长区域 [10][22] 竞争格局 - 全球产能高度集中,中国CR2企业(利民股份、苏利股份)市占率超80%,形成寡头垄断 [14][21] - 利民股份2024年农药收入38.24亿元(+0.14%),苏利股份农药收入12.91亿元(+21.27%) [17][19] - 行业技术壁垒包括高效催化剂和连续化生产工艺,中小企业因环保成本压力逐步退出 [21] 发展趋势 - 产能集中度将持续提升,环保政策禁止新增产能,头部企业通过参股整合资源 [21] - 巴西及东南亚市场需求强劲,中国企业加速与跨国农化公司合作布局海外市场 [22] - 绿色转型推动纳米悬浮剂、生物降解包衣等高端制剂研发,复配技术延缓抗药性 [23]
圣兆药物(832586):利培酮微球首仿获批,多款高端制剂持续推进
山西证券· 2025-03-13 20: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研究的圣兆药物深耕高端制剂10余年,产品不断获批,多条线进入收获期,高端制剂研发平台定位逐步凸显;公司在多产品进度方面处于行业前列,产品多为大批次量设计规模效应明显,相较同类公司具备一定优势;随着公司产品陆续上市,有望实现盈利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利培酮首仿获批,高端制剂研发再下一城 - 2025年2月26日公司注射用利培酮微球获《药品注册证书》,规格为25mg和37.5mg,是公司获批的第二只高端复杂制剂、第一只微球产品,也是国内首个获批的注射用利培酮微球仿制药 [1][11] - 利培酮微球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等,微球剂型长效缓释特性解决了普通制剂患者依从性差、血药浓度波动大等问题,提高了患者依从性,降低了副作用和复发率 [15] - 缓释微球技术开发、放大有难度,涉及聚合物材料选择、生产工艺选择等,对生产设备和人员技术水平要求高 [15] - 注射用利培酮微球壁垒高,国内市场竞争者少,圣兆药物自研的利培酮微球为唯一一款通过一致性评价且实现首仿的产品 [16] - 国内利培酮微球市场有空间,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可达9.2亿元,该产品已进入国家医保目录乙类 [18] 紫杉醇(白蛋白)、亮丙瑞林微球获进展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申请上市许可并获受理 - 2025年3月10日公司该产品申请上市许可获受理,其生产能力达60,000支/批,产能及成本优势明显,上市后在国家集采中竞争力强 [19] - 该产品用于治疗乳腺癌等,克服了普通紫杉醇难溶于水等问题,提高了临床使用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已进入国家医保目录乙类 [24] - 2022年该产品国内销售额达36.92亿元,2023年全球销售额约13亿美元,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销售规模近30亿元 [24] 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一月制剂)临床BE试验生物等效 - 2025年3月11日公司该产品与参比制剂生物等效 [26] - 该产品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微球载体延长了亮丙瑞林半衰期,降低了注射次数,提高了患者依从性 [27] - 2023年中国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市场规模为51亿元,预计2025年达68亿元,2030年达87亿元 [28] 在研项目丰富、产线批量大,凸显公司竞争优势 多柔比星脂质体兼具质量、成本优势,为公司高端制剂销售开路 - 2023年9月15日公司多柔比星脂质体获批上市,2024年下半年开始产生收入,2024年12月以第二顺位纳入第十批集采 [29] - 公司产品线大批次量生产优势使产品成本优势显著,进入集采有利于提高销量和市场占有率 [29] 多柔比星脂质体已上市 - 截止2025年2月28日,公司储备多条高端制剂产品线,部分产品进展较快,如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等上市申请已获受理,美洛昔康纳米晶混悬型注射液等已通过BE实验,注射用亮丙瑞林微球等已进入BE阶段 [32] - 公司在高端制剂领域有10余年技术积累,研发进度及产品条线处于行业前列,产品陆续获批上市将改善盈利情况 [34] 财务数据 | 会计年度 | 主营收入(百万元) | 同比增长(%) | 营业利润(百万元) | 同比增长(%) | 净利润(百万元) | 同比增长(%) | 每股收益(元) | 同比增长(%)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1A | 26.88 | 35.27 | -130.32 | -7.03 | -131.99 | - | -1.03 | - | | 2022A | 21.59 | -19.67 | -141.63 | -8.69 | -144.46 | -9.45 | -1.13 | -11.81 | | 2023A | 46.08 | 113.37 | -159.81 | -12.83 | -161.06 | -11.49 | -1.26 | - | [4][10] 市场数据(2025年3月12日) - 收盘价13.21元 [6] - 总股本1.28亿股,流通股本0.81亿股,流通市值10.70亿元 [6] 基础数据(2024年6月30日) - 每股净资产1.39元,每股资本公积6.82元,每股未分配利润 -6.29元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