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高等教育入学率突破60%,上大学还值不值?
虎嗅· 2025-09-26 09:31
高等教育规模与入学率 - 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2023年首次突破60%,达到60.8%,较2012年的30%提高了一倍多,标志着进入普及化阶段[1][3][6][7] - 全国高等学校总数达3119所,2024年在学总规模为4846万人,其中普通本科在校生2085.91万人,高职(专科)在校生1764.66万人[4][8] - “十四五”期间高等教育累计向社会输送5500万人才,平均每年1100万人,2025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22万人,是20年前的近20倍[2][6] 高等教育结构与质量 - 高等教育体系包含普通本科学校1257所、本科层次职业学校51所及高职(专科)学校1562所,专科院校的持续扩张是毛入学率提升的关键因素[8][11] - 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供给有限且区域分布不均,约70%的“双一流”建设高校位于东部沿海地区,2021年“985”高校平均录取率仅为1.6%[12][13] - 高考考生大学录取率从1998年的34%增至2023年的81%,但本科录取率仅从33%增至37%,一本录取率平均为12.4%,存在显著差异[11][12] 教育回报与长期影响 - 1978年至2020年间,中国宏观教育回报率为20.7%,高于物质资本投资回报率,高中、大学和研究生阶段的回报率分别为27.1%、20.9%和21.6%[16] - 2023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1.05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4年,接受高等教育人口超过2.5亿人[5][17] - 高等教育回报并未下降,但存在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结构性错配,需动态调整专业结构以适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15][17]
新华社快讯: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2%
新华社· 2025-09-23 11:18
教育发展总体成就 - 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2% [1] - 今年学前一年免费政策惠及1200多万儿童 [1] - 基础教育水平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1] 高等教育普及化进展 -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0.8% [1] - 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化阶段 [1]
教育部: “十四五”期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0.8%
北京商报· 2025-09-23 10:56
高等教育发展成就 -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12年的30%提升至60.8%,实现翻倍增长,进入普及化阶段 [1] - 有序实施优质高校本科生招生扩容计划,使更多学生进入高水平大学 [1] - 面向农村和脱贫地区考生的重点高校专项招生计划累计录取123.5万人 [1] 学生资助体系覆盖 - 学生资助实现各学段、各级各类学校及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 [1] - 学生资助体系每年惠及学生约1.5亿人次 [1]
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2%
新华网· 2025-09-23 10:51
教育发展核心数据 - 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2% [1] - 今年学前一年免费政策惠及1200多万儿童 [1] -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0.8% 标志着进入普及化阶段 [1] - 基础教育水平已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1]
教育部: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2%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0.8%
经济观察网· 2025-09-23 10:30
教育事业发展水平 - 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2% [1] - 学前一年免费政策惠及1200多万儿童 [1] - 基础教育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1] -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0.8%,进入普及化阶段 [1]
中国最缺大学的省,疯狂建大专
虎嗅APP· 2025-05-11 17:36
文章核心观点 - 河南省通过大力建设专科院校,使其高校总数在2024年达到174所,成为全国第一,但高校结构严重“偏科”,近三分之二为大专院校,本科及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极度匮乏,这是其应对庞大人口基数和提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无奈之举 [3][7][9][32] 高校规模与结构 - 2024年河南省高校总数达174所,以微弱优势超越江苏省(172所),位居全国第一 [7][8] - 河南省高校结构严重偏向专科,是全国唯一专科院校数量破百的省份,大专院校占比高达65.52%,比江苏、广东高出约十个百分点 [9] - 从2015年到2024年,河南省平均每年新增5所高校,共新建45所,其中仅8所为本科,其余八成以上为大专院校 [13][14] - 2023年河南省新批11所大专院校,占当年全国新设大专总数的约五分之一,刷新本省纪录 [14] 本科教育资源困境 - 河南省本科高校数量为60所,但按近一亿人口计算,平均每千万人仅拥有6.13所,处于全国垫底水平 [18] - 全省仅有郑州大学、河南大学两所“双一流”高校,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稀缺 [19] - 历史原因导致高教基础薄弱,建国初期优质院校被迁往武汉,河南大学被拆解,90年代后部属院校由11所缩减至1所 [21][22] - 全省60所本科高校中,一半由专科升格而来,2000年后新设本科均为独立学院或民办高校,真正新建的公办本科院校数量为零 [24][25] 专科扩张的背景与动因 - 财政投入不足,2009年南方科技大学首期投资14.63亿元,近乎当年河南省级教育财政预算的三分之一,2022年河南生均高教经费仍不足全国生均经费的七成 [23] - 教育部政策限制新建普通本科高校,优先支持高职院校升格,使得河南本科扩建遇阻 [26] - 引进外援受阻,2020年尝试引入部属高校分校未果,因异地办学被叫停 [29] - 提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紧迫任务,河南计划到2025年将毛入学率提升至60%,2024年数据已接近此目标 [31][32] 专科教育质量与毕业生就业 - 河南高职院校质量有待提升,累计获得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仅22项,排名全国第八;在“双高计划”首轮评选中仅6所入围,不及江苏20所的一半 [35][36] - 2024年河南大专毕业生达49万人,比五年前增加17万人 [37] - 大专毕业生本省去向落实率仅为71.57%,远低于广东、浙江等省份超89%的留省比例 [38] - 河南大专毕业生平均月薪约3900元,低于湖北、湖南、安徽等邻省的4200元以上水平,薪资竞争力弱 [39] - 产业层次影响就业质量,河南传统产业占工业体系近一半规模,高技术制造业占比仅14%,远低于江苏、浙江超五成的水平,难以提供高附加值岗位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