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强国

搜索文档
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陶川:聚焦“十五五”,谋划新局面
经济观察网· 2025-08-01 15:57
经过五年磨砺,展望"十五五"规划,中国应对复杂局面的战略思维已悄然跃升。与五年前的7月政治局 会议相似,本次会议也预告了全会的召开,10月"十五五"规划《建议》将迎来审议。但与五年前不一样 的是,当前对风险挑战的认知深度已显著提升。2020年强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而当前的描 述为"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风险感知的程度和不可预测性被更突出地强 调。 展望下一个五年规划期,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依旧不改,这从"十五五"前期准备工作中已初见端倪。比如 今年发改委发展战略和规划司征集课题基本均与"十五五"相关,且科技创新是其中最重要的研究议题; 比如今年4月总书记召开了部分省区市"十五五"发展座谈会,提出"'十五五'时期,必须把因地制宜发展 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在外部风险加剧的大背景下,支持科技发展、增强自身产业链 韧性的大趋势并不会发生改变。 与五年前相比,当前更具备战略主动性,从"趋利避害"到"主动亮剑"。2025年会议明确提出要"集中力 量办好自己的事,在激烈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这比2020年"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 勇前进"的表述更具主动进取性和 ...
AI赋能微专业建设 辽宁省本科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加速发展
新华网· 2025-07-16 09:55
辽宁省AI赋能微专业建设推进会 - 会议于7月13日至14日在大连举办 由辽宁省教育厅主办 大连理工大学和大连民族大学承办 超星泛雅集团协办 [1][3] - 会议旨在推动辽宁省教育数字化和AI赋能高等教育 树立新标杆 以"智能向善"为理念 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3] 微专业建设规划 - 大连理工大学将联合省内高校和龙头企业成立"省高校微专业共建行动联盟" 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2] - 教育部要求高校围绕国家战略和产业需求建设急需紧缺型和应用技能型微专业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 [2] - 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通过人工智能与优势学科交叉融合 提升微专业的时代性和精准度 [2] 联盟启动与参与方 - "省高校微专业共建行动"正式启动 由大连理工大学牵头 联合东北大学 辽宁大学等省内高校共同发起 [2] - 联盟将每年组织开展高校微专业建设专项工作 构建面向未来的教育新生态 [2] 专题报告内容 - 南京大学本科生院院长王骏作数智赋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教研共同体建设报告和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实践报告 [2] - 大连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刘志军作推进跨校虚拟教研建设和主微兼修培养范式报告 [2] - 大连民族大学副校长冯林作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建设报告 [2]
激活教育综合改革新动能 教育专家解码“一融双高”深化路径
证券时报网· 2025-07-11 22:01
高校党建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 - 高校党建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一融双高")是新时代高校党建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命题 [1] - "一融双高"是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的必由之路 也是推动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关键所在 [1] 高校落实党的全面领导的战略支撑 - 构建高校落实党的全面领导的战略支撑 抓牢党对学校全面领导的职能配置与体制机制建设 [1] - 以构建自强卓越的高等教育体系为牵引 加强党委对改革发展重大事项的谋划部署 [1] - 把党建工作的成效落实到提高办学育人水平 [1] 激活教育综合改革的核心动能 - 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1] - 探索形成有特色、高水平的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 [1] 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路径 - 持续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与组织功能 培养和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1] - 统筹推进教育综合改革评价 鲜明树立实绩导向 [1] - 以高质量的评价激励体系深化学校治理 [1] 加强和改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 - 提高政治站位 准确把握教育强国建设对高校党建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 [2] - 以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牵引本单位重大任务的推进 [2] - 把握重点环节 持续推进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 引领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 [2] - 积极开展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 以扎实行动落实高校党建"一融双高" [2]
”十五五”规划系列报告(三):从今年高考看“十五五”规划
民生证券· 2025-07-11 15:33
2025年高考与“十五五”规划的关系 - 2025年是“十四五”教育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规划谋划关键年,也是优化调整高校约20%学科专业布点收官年,高考成观测“十五五”战略方向的窗口[2][13] “十四五”时期教育成果 - 教育投入持续增加,经费平稳增长,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跃升,2024年毛入学率达60.8%[16] “十五五”规划教育相关信号 - 决策层强调“教育强国”重要性,提出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要超常布局急需学科,淘汰不适应学科[4][20] 今年高考新趋势 - 本科扩容,报考人数下降但录取率有望提升,未来研究生招生也将扩大[26] - 高校专业设置优化,新增29个本科专业中工学占比34.5%、艺术学27.6%、医学13.8%;近70所新增本科大学中工学占比28.4%、医学13.4%、教育学7.5%,社科及传统专业逐步撤销[5][31][34] - 扩大“双一流”建设范围,名单动态调整,新增专业更向理工科聚集[42] 风险提示 - 数据和信息统计不准确或不完整[45] - 与“教育强国”相关的增量政策力度不及预期[46] - “十五五”时期教育改革方向与预期不一致[46]
“十五五”规划系列报告(三):从今年高考看“十五五”规划
民生证券· 2025-07-11 15:25
2025年高考与规划背景 - 2025年是“十四五”教育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谋划关键年,需完成优化调整高校约20%学科专业布点[1][8] - “十四五”教育投入增加,2024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60.8%[1][9] “十五五”规划信号 - “十五五”规划将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摆在更突出位置,要超常布局急需学科,淘汰不适应学科[2][12] 今年高考新趋势 - 本科扩容,报考人数八年首降但录取率有望抬升,未来研究生招生也将扩大[2][14] - 高校专业设置优化,新增29个本科专业中工学占比34.5%、艺术学27.6%、医学13.8%;近70所新增本科大学工学占比28.4%、医学13.4%、教育学7.5%;社科及传统专业逐步撤销,如复旦文科招生比例将从30 - 40%下调至20%[2][17][20][24] - 扩大“双一流”建设范围,名单动态调整,新增专业更向理工科聚集[3][27] 风险提示 - 数据和信息统计不准确或不完整[3][29] - 与“教育强国”相关的增量政策力度不及预期[3][29] - “十五五”时期教育改革方向与预期不一致[3][29]
民办高校如何在就业竞争中突围
中国青年报· 2025-07-10 06:47
民办高等教育行业现状 - 2024年全国民办高校数量达803所,占高校总数的25.75% [1] - 民办普通、职业本专科在校生1052.24万人,占全国同类在校生的27.04% [1] 民办高校就业特色 - 校企合作是核心就业渠道,哈尔滨华德学院通过该方式就业的毕业生占比超40% [2] - "3+1"模式(3年校内学习+1年企业实习)执行近20年,多数实习生可留任企业 [2] - 哈尔滨剑桥学院创新"2+1+1"模式,企业人员参与授课并带实习 [2] - 黑龙江工商学院产业学院年接收200-300名学生实习,就业转化率达26.7%-40%(70-80人签约) [2] - 校企合作学生直接与企业签约,非劳务派遣 [3] 人才培养机制创新 - 民办高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周期更短(4年全面修订+2年微调),企业深度参与修订 [9] - 哈尔滨剑桥学院新增人工智能应用通识课,要求全校学生学习 [9] - 转专业政策灵活,黑龙江工商学院允许专业大类内转,仅要求大一无挂科 [10] 学生能力建设举措 - 哈尔滨华德学院推行课前5分钟演讲制度,提升学生表达能力和信心 [5] - 黑龙江工商学院自2020年起累计发放28万元就业补贴,分400/600/800元三档 [8] - 该校建立就业家访制度,2023年78名教师走访200多名学生家庭 [8] 行业社会认知挑战 - 民办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歧视,部分用人单位直接拒绝民办学历 [4][5] -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指出需清理歧视政策,倡导教育多样性 [6] - 哈尔滨剑桥学院建议政府开放选调生资格以提升民办高校平等地位 [6] 体制机制优势 - 民办高校采用市场化运作机制,培养方案调整更灵活 [7][8] - 黑龙江工商学院就业补贴审批流程高效,体现决策灵活性 [8]
东北大学举行“讲述·东大人的故事”典型推介会
新华网· 2025-07-04 09:29
东北大学典型推介会活动 - 活动表彰了2023-2025年度"两优两先"集体和个人 通过视频展示 访谈互动 舞台剧等形式展现师生奋斗场景和爱国报国风貌 [1] - 活动包含优秀集体和先进个人宣传短片 现场访谈两部分 突出"国家需要即研究方向""研究真问题"等理念 [3] - 活动自2016年启动以来已举办六届 展示50余个集体与个人故事 形成"典型引领 榜样育人"品牌 [3] 表彰人物与集体 - 朱苗勇教授为连铸机研发"中国大脑" 献身钢铁科研40年 [1] - 岩爆科技攻关小组驻守青藏高原工程一线 开展岩爆监测预警研究 [1] - 秦书生教授深耕思政课讲坛30年 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 [3] - 校友王启明参与"中国天眼"建设18年 担任FAST工程总工艺师 [3] 活动形式与影响 - 采用舞台剧演绎攀枝花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试验组抢险工作等真实案例 [3] - 通过身边人故事和接地气演绎方式 凝聚师生发展正能量 强化使命担当 [4] - 活动被誉为"东大版感动中国" 彰显"自强不息 知行合一"校训精神 [3]
江西南昌:2025民办高中高质量特色发展现场会举行
环球网· 2025-07-03 18:27
民办高中高质量发展会议 - 会议主题为"AI时代背景下的民办高中高质量发展",聚焦人工智能对教育模式、教学方式及人才培养的影响,探讨民办高中多样化发展的新路径[1] -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中分会主办,江西省民办教育协会等协办,江科附中等学校参与,通过主旨演讲、案例分享等形式交流智能化教育转型的创新实践[1] 政策与战略方向 - 胡卫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推进五育并举,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2] - 黄小华提出民办高中应坚持党建引领,拥抱科技变革,深耕五育并举,坚守公益初心[4] - 汪明指出民办高中需发挥体制机制优势,构建多元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式,提升差异化竞争力[6] 教育理念转型 - 唐江澎主张教育理念从"全科优秀"转向"因材扬长",重视学生个性与精神成长,避免"单一应试"导致"全面平庸"[10] - 王烽提出高中教育应回归基础,注重全面发展与社会适应力,破除"唯升学"评价标准,通过综合高中、分类招生等路径推动多样化发展[10] 科技赋能教育实践 - 李哲分享脑机接口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强脑科技致力于将脑科学转化为中学教具和课程体系,赋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13] - 魏振水指出AI推动教学范式重构与教师角色重塑,需以人为本实现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14] - 张雪林介绍明达中学通过"纸笔采集+平板反馈"双系统实现课堂数据可视化与个性化学习路径[15] 学校管理与品牌建设 - 胡云翔总结江科附中"九好"经验,包括政策、管理、定位、师资等,强调"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的文化理念[11] - 黄伟提出品牌长期发展依赖稳定管理团队、师资体系和文化建设,需构建统一视觉体系与课程辨识度[17] - 杨玉红分享海亮学校通过教研强化与年级部管理实现从"被观望"到"被认可"的跃升[16] 特色教育与国际课程 - 潘玲春介绍中山舞蹈学校探索艺术与文化教育融合的"双优"路径[18] - 陶娟娟分享以A-Level为锚点的国际课程创新实践,韩冬探讨AI时代学习者培养策略[19][20] - 刘信生总结民办国际教育的三大突破:课程本土化、AI工具化、双语教育文化自信[20]
以学查改实效检验作风建设成效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7-03 09:16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以下是按照要求格式整理的关键要点总结: 高校立德树人任务落实 - 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需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建设教育强国目标 [1] - 需通过学查改一体化推进作风建设,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保障 [1] 理论学习与思想建设 -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学党的创新理论 [2] - 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3] - 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等多渠道开展学习 [3] - 运用高校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强化纪律规矩意识 [3] 作风问题查摆机制 - 领导班子需带头查摆问题,带动教职工列出问题清单 [4] - 通过自查自纠、问卷调查等形式精准查找问题 [4] - 重点查摆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管理服务三方面问题 [4][5] - 需从理想信念、政绩观等层面剖析问题根源 [5] 问题整改实施方案 - 领导干部需带头整改,传导责任压力 [7] - 围绕立德树人目标实施项目化整改管理 [7] - 结合教育强国建设目标整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7] - 推动整改与高校人才培养、科研等中心工作深度融合 [7]
徐曙海主持召开市政府党组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 用心用情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动真碰硬推进学习教育整改整治
镇江日报· 2025-06-27 07:22
政府会议核心议题 - 强调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要求保持优良作风深化改革 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1] - 提出严格带头过紧日子 腾出资金用于发展和民生 以党风带动社会风气向上 [1] 教育发展部署 -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优化高校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 [2] - 推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质量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水平教师队伍 [2] 安全生产管理 - 重点排查危化品、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等领域风险隐患 强化源头管控和审批安全红线 [3] - 要求完善企业安全防护设施和应急预案体系 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3] 整改整治工作 - 强调整改整治需结合学习教育 通过开门整改让群众看到实效 并健全长效机制巩固成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