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强国
搜索文档
兴智家庭教育荣获国家级认可,成行业合规标杆
搜狐财经· 2025-11-01 14:07
在家庭教育行业从"野蛮生长"走向"规范发展"的过程中,兴智家庭教育凭借其专业实力与服务品质,收获了一系列沉甸甸的荣誉,成为行业合规发展的标杆 企业。 同年12月,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声彻中国"年度教育盛典上,兴智荣膺2024年"教育强国·教育榜样品牌",成为家庭教育领域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 这一来自国家级媒体平台的荣誉,标志着兴智的教育实践与"教育强国"战略同频共振。 2025年8月,兴智再添一项重量级荣誉——荣获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学堂授牌,成为江西省首家获此殊荣的家庭教育企业。此次授牌是对兴智"文化+教育"创 新实践的认可,也标志着兴智成为传承中华优秀家教文化的"先行者"。 从行业影响力品牌到国家级合规认证,从教育强国榜样到传统文化传承,兴智家庭教育的每一项荣誉,都是其对"成就三亿幸福家庭"初心的坚守,也是其推 动家庭教育科学化的有力见证。 2024年,兴智迎来行业里程碑式突破——荣获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合规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成为国内家庭教育行业第一家且唯一一家同时通过合规 管理体系国内国际双标准认证的企业。这意味着兴智在服务流程、用户隐私保护、风险防控等方面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
如何一体推进科技教育人才发展?专家解读“十五五”规划建议
新京报· 2025-10-31 19:23
教育战略定位提升 - “十五五”规划建议全文28次提及“教育”,表明教育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明确定位为支撑和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力量 [1][2] - 教育在“十五五”时期呈现战略性、系统性和全局性布局,涉及战略定位、根本任务、体系构建等,作为国家战略核心的重要地位 [3] 一体推进战略的背景与目标 - 提出“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旨在破解发展瓶颈,解决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存在“各自为政”现象,导致创新链条衔接不畅、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脱节、成果转化率较低等问题 [3] - 另一目标是应对国际竞争,在一些核心技术层面面临科技“卡脖子”压力,需要形成合力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3] - 一体化改革是统筹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和关键路径,为2035年实现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动力 [4] 一体化推进的着力点与机制 - 一体化推进核心在于激发教育、科技、人才三大要素协同合作,需要打通体制机制壁垒、优化资源配置、改革评价机制、促进人才流动 [5][6] - 具体措施包括建立跨部门、跨领域的高层级协调合作机制,改变三者“各管一段”的割裂局面,强化规划衔接、政策协同与资源统筹 [7] - 优化资源配置与促进人才流动,着力破除体制壁垒以促进人才良性流动,畅通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人才流动通道 [7] - 改革评价体系以激发创新活力,在科技领域突出技术突破和实际应用价值,在教育领域将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核心指标 [7] 高校的角色与实施路径 - 高校是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的重要力量,建议从内外两方面入手,外部积极深化与外部单位融合,构建协同育人新生态 [9] - 内部可设立跨部门的协调机构,统筹教育资源、科研平台与人才培养,破除各院系各部门间的“孤岛效应” [9] - 高校具体可从四个方面协同推进:优化学科布局强化需求导向、深化产教融合创新育人模式、强化有组织科研服务国家战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 [10]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央宣讲团在教育系统宣讲
新华社· 2025-10-30 21:36
新华社北京10月30日电(记者王鹏)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央宣讲团10月30日在教 育系统宣讲,中央宣讲团成员,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作宣讲报告。 30日下午,怀进鹏到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与基层教育工作者、教师代表互动交流。 报告会上,怀进鹏围绕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深 刻领会"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全面准确理解"十五五"时期的战略任 务和重大举措,全面把握好、贯彻落实好全会关于教育改革发展的新部署新要求,迅速掀起学习 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等方面作了系统宣讲和深入阐释。他在宣讲中表示,要把思想和行动统 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全会精神,不折不扣抓好贯 彻落实,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统领,以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 题,聚焦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精心谋划一批重大战略任务、重大政策举措和重大工程 项目,扎实推进"十五五"教育改革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断把强国 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推向前进。 ...
锚定航向育栋梁
广西日报· 2025-10-30 10:21
连日来,一股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热潮在八桂校园澎湃涌动。全区教育战线上的广 大教师、青年学生结合自身教学、科研和工作学习实际,谈认识、抒感悟、话担当,纷纷表示要将全会 精神转化为推动广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为建设教育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广西教育力 量。 全会提出,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交汇点, 必须更好发挥交汇点和主力军作用。"对此,广西大学党委书记李国忠有着深切的感受。 他表示,广西 大学要将国家战略需求与学校发展实际深度融合,科学谋划并编制好学校的"十五五"规划,通过优化学 科布局,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加强有组织的科研工作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深度融合,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高校的智慧与力量。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南宁研究院院长、广西人工智能学院院长杨巨成表示,全会提出"一体推进教育 科技人才发展,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为广西人工智能学院发展赋予了新的使命,也提供了更加广 阔的舞台。"我们将强化'桥头堡'功能,立足区位优势,深度融入'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的发 展路径,聚焦高层次人才培 ...
把“会读书的人”培养成“会创造的人”(现场评论)
人民日报· 2025-10-30 06:41
有人这样比喻:"会读书"变为"会创造",是从"填满水桶"到"点亮火种"的过程。近年来,浙江的探索步 子越迈越坚实。以浙江大学为例,学校把人工智能作为更好培养"会创造的人"的抓手,不仅设有人工智 能本科专业、通识课程等,更注重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改革,让各种学科背景的学生都能学习、使 用人工智能,以便更好培养复合交叉人才。人工智能快速发展,既对人才培养提出挑战,又带来机遇。 只有不断突破原有教育模式、机制的限制,持续探索新手段,才能让培养出来的人才跟上时代、增长本 领、赋能发展。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课题。把"会读书 的人"培养成"会创造的人",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 接班人,都具有重要意义。 培养"会创造的人",需要不断激发学校自身创新创造的活力与能力。在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既要注重夯 实学生的知识基础,也要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培养其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在高 等教育阶段,高校则应大力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 略需求推进科研创新,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人才培 ...
聚焦“十五五”规划建议丨推动高等教育提质扩容 扩大优质本科教育招生规模
新华网· 2025-10-29 08:40
"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的征途上,高等教育发展既要实现量的合理增长,更要注重质的有效提升。"教 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副所长曾天山说。 曾天山认为,《建议》的明确部署,有助于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更广泛群体覆盖,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 提升并举,也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注入了新动力。"在抓好《建议》贯彻落实过程中,各高校应该紧 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促进形成与国家战略相匹配的学科、专业布局,增强人才培 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切实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责任编辑:张紫祎) 10月28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推动高等教 育提质扩容,扩大优质本科教育招生规模。 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十四五"时期,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毛入学率 达60.8%,累计向社会输送5500万人才。高校获得75%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55%以上的 科技进步奖。 "高等教育质量已成为决定国家人才供给和人力资源水平的关键因素。"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研 究所所长张男星表示,"近年来,我国通过实施优质高校本科生招生扩容计划,稳步扩大高水平大学招 生规 ...
聚焦“十五五”规划建议|推动高等教育提质扩容 扩大优质本科教育招生规模
新华社· 2025-10-29 00:17
"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的征途上,高等教育发展既要实现量的合理增长,更要注重质的有效提升。"教 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副所长曾天山说。 曾天山认为,《建议》的明确部署,有助于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更广泛群体覆盖,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 提升并举,也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注入了新动力。"在抓好《建议》贯彻落实过程中,各高校应该紧 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促进形成与国家战略相匹配的学科、专业布局,增强人才培 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切实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记者王鹏)10月28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 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推动高等教育提质扩容,扩大优质本科教育招生规模。 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十四五"时期,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毛入学率 达60.8%,累计向社会输送5500万人才。高校获得75%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55%以上的 科技进步奖。 "高等教育质量已成为决定国家人才供给和人力资源水平的关键因素。"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研 究所所长张男星表示,"近年来,我国通过实施优质高校本科生招生扩容计划,稳步扩大高水 ...
浙商证券宏观联席首席分析师廖博:发展新质生产力将是政策的重中之重
新浪财经· 2025-10-28 21:15
浙商证券宏观联席首席分析师廖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十五五"时期,"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 效"位列第一,是最主要目标,这意味着"十五五"时期的政策主线仍然延续当前基调,继续推进经济结 构转型,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在高质量发展优先的基调下,提高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发展新质生产力 将是政策的重中之重。廖博认为,相关政策将围绕新质生产力开展。例如:应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解 决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无序竞争问题;应推进共同富裕,解决产业升级后的就业与民生问题;统筹教育强 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解决产业升级过程中的人才供给问题,发 挥人才红利。(上海证券报)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10-28 17:32
"十五五"规划核心观点 -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巩固拓展优势、破除瓶颈制约、补强短板弱项[5] - 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10] - 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全要素生产率稳步提升,居民消费率明显提高,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主动力作用持续增强[13]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17] - 推动重点产业提质升级,巩固提升矿业、冶金、化工、轻工、纺织、机械、船舶、建筑等产业全球竞争力[17] -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17] - 前瞻布局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未来产业[18] - 促进服务业扩能提质,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18] - 适度超前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推进信息通信网络、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等集约高效利用[19] 科技创新发展 - 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21] -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提高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22] - 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健全数据要素基础制度,建设开放共享安全的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25] - 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加强人工智能同产业发展、文化建设、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相结合[25] 国内市场建设 - 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扩大优质消费品和服务供给,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27] - 保持投资合理增长,优化政府投资结构,提高民生类政府投资比重[28] - 坚决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卡点堵点,消除要素获取、资质认定、招标投标等方面壁垒[29]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31] - 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保障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31] - 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功能完善的资本市场[32] - 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33] 高水平对外开放 - 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以服务业为重点扩大市场准入和开放领域[35] - 推动贸易创新发展,优化升级货物贸易,拓展中间品贸易、绿色贸易[35] - 塑造吸引外资新优势,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促进外资境内再投资[36] -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深化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36] 农业农村现代化 - 加力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38] - 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39] - 健全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40] 区域协调发展 - 增强区域发展协调性,促进东中西、南北方协调发展[42] - 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强化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43] - 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科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44] 文化产业发展 - 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培育优秀文化企业和品牌[47] - 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引导规范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等健康发展[47] - 推进旅游强国建设,丰富高品质旅游产品供给,提高旅游服务质量[48] 民生保障改善 -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完善人力资源供需匹配机制,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50] -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51] -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加快发展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53] - 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53] 绿色低碳转型 - 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58] - 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持续提高新能源供给比重,构建新型电力系统[59] -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实施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59] - 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动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60] 重点领域安全 - 加强重点领域国家安全能力建设,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63] - 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63] -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64] 国防军队建设 - 加快先进战斗力建设,推进新域新质作战力量规模化、实战化、体系化发展[67] - 推进军事治理现代化,深化战建备统筹,强化作战需求牵引[68] - 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同新质战斗力高效融合[68]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我市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
南京日报· 2025-10-28 10:23
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审议通过了《中 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连日来,我市各界党员干部认真学习 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大家一致认为,全会对未来五年发展描绘的宏伟蓝图、作出的决策部 署,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家纷纷表示,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 央决策部署上来,坚持发展实体经济,坚持民生为先,坚持创新驱动,以接续奋进的实干精神为开创中 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贡献力量。 壮大实体经济,在高质量发展中显担当 从部署的战略任务看,全会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放在突出位置,提 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等具体要求。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宗仁表示,南 京交通部门将系统谋划好实施好"十五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推动全会精神在交通运输领域落地见效。 我市交通部门将锚定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战略目标,实施一批重大标志性工程,完成一批宁镇扬、宁 马滁同城化项目,打造都市圈城际轨道和快速干线"双快"体系,提升南京都市圈辐射带动能力,确保"十 五五"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规模与"十四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