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频交易策略
icon
搜索文档
东方高端制造基金第12次发布清盘预警!李瑞2283%换手率难阻颓势
搜狐财经· 2025-05-16 12:25
东方高端制造混合基金清盘风险 - 基金资产净值连续40个工作日低于5000万元 距离触发终止条款仅剩10个交易日 [1] - 2023年3月成立以来已发布12次清盘风险提示公告 募集规模仅2.28亿元且成立3天即破净 [1][4] - 截至5月14日A类份额净值0.764元 C类0.755元 年化回报亏损超10% 总规模缩至2808.15万元 [4] 基金业绩与运作问题 - 净值增长率持续落后业绩比较基准 机构投资者占比降至2.25% [4][6] - 换手率高达2283% 全年买入/卖出超2%的股票分别达314只和312只 佣金支出102.34万元超管理费2倍 [6] - 2023年四季度规模跌破警戒线 2024年起预警频率升至每月一次 陷入"预警-回血-再预警"循环 [8] 基金经理及公司背景 - 李瑞管理4只基金总规模89亿元 占公司权益规模47.85% 但东方高端制造任职总回报-23.6% [9][10] - 东方基金权益类产品规模仅186亿元占比18% 债券型占比76% 40%产品规模低于5000万元 [11] - 公司成立21年管理规模未破千亿 控股股东东北证券持股57.6% 权益投资存在系统性短板 [11] 基金运作策略调整 - 2025年3月修改合同延长预警披露期限 删除"连续30/40/45日规模不足"强制条款但未扭转颓势 [8] - 高频交易策略失效导致净值波动加剧 投研体系脆弱性问题暴露 [6][11]
【寻访金长江之十年十人】 茂源量化郭学文:国内量化“卷”出世界水平,未来将涌现万亿规模机构
券商中国· 2025-05-09 09:35
公司概况 - 茂源量化成立于2013年,2020年启动资管业务,当前管理规模两百多亿元,2021年突破百亿规模后曾封盘,2024年重新开放募资[2][13][14] - 公司特点包括强大的技术团队(技术/投研人员比例1:1)和注重组织管理,强调通过投研平台实现"1+1=2²"的规模效应[7][21][30] - 创始人郭学文拥有跨界背景,14岁考入清华,博士后研究气候变化大模型,曾创立两家被收购的科技企业[2][7] 量化方法论 - 量化研究无法一劳永逸,存在"信号消灭论"——强信号被大量资金交易后失效,必须持续快速迭代[3][11] - 多弱信号叠加成强信号是基础理论,但需通过组织管理(如共享文化、投研平台)实现高效迭代[11][21] - 气候研究与量化模型的相似性在于预测逻辑,但科学规律恒定而市场规律会被消灭[7] 行业发展趋势 - 国内量化在股票研究已达世界先进水平,高频策略迭代速度是典型案例,未来增长点在于低频策略、多资产配置和国际市场[5][16][23] - 预计中国将出现千人体量、万亿规模的量化私募,低频策略(如月/季度预测)可支撑更大资金容量[4][15][17] - 国债、外汇等新资产类别及宏观配置领域存在发展空间,国际市场拓展是必然方向[17][24][26] 技术布局 - 公司每年算力投入超九位数,投研平台建设是技术团队核心任务,可提升研究员效率(如1个月工作缩短至1周)[21][27] - 国产芯片在大模型推理接近国际水平,但高精度浮点运算仍有差距,行业替代需生态支持[22] - 量化本身就是AI细分应用,与通用大模型(如DeepSeek)属于技术同源不同方向[20] 人才战略 - 招聘标准强调热爱量化(非单纯逐利)和创新能力,需具备跳跃式思维而非流程化思维[6][28][29] - 团队稳定性依赖协作文化(策略研发需多人叠加贡献)和高效平台带来的工作满足感[27][28] - 国际化挑战包括熟悉海外规则和全球化团队管理,现有平台基础可支持海外扩张[24][25] 竞争格局 - "内卷"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中国用10年完成海外几十年发展路径,未来将诞生世界顶级量化公司[19][23] - 量化行业存在"不可能三角"(规模/业绩/回撤),市场有效性提升使长周期策略竞争力增强[12] - 量化能力是国家金融安全组成部分,强大量化机构可提升国际市场风险应对能力[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