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鸟击防范
icon
搜索文档
民航上海监管局指导浦东机场研讨鸟害整治中长期方案
中国民航网· 2025-07-25 13:02
行业动态 - 民航上海监管局联合十余家科研院所及华东地区机场代表共商浦东机场及周边区域鸟害整治中长期实施方案,旨在构建立体化生态安全防线 [1] - 研讨会由浦东机场主办,目的是落实上海市交通委相关要求,推动成立"浦东机场周边区域鸟害防治技术指导组" [1] - 会议研究编制《浦东机场鸟害防范工作指引》,为机场核心区及周边区域提供技术支撑,构建鸟击防范长效机制 [1] 技术方案 - 科研单位披露了《鸟击防范工作指引(框架)》编制进展及浦东机场鸟击防范中长期实施方案构想 [2] - 专家围绕工作指引优化、关键鸟类穿场行为研究、跨部门数据共享机制等核心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2] - 方案强调需细化分区技术标准,因地制宜制定精准防治措施,打造可复制的"浦东方案" [2] 管理机制 - 机场处监察员肯定技术指导组的专业素质,指出其成立是落实属地责任、凝聚多方合力的重要举措 [2] - 强调需利用技术指导组平台完善实施方案及工作指引,持续协调地方政府推进工作 [2] - 要求浦东机场统一思想,提高站位,认识鸟击防范工作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2]
伊犁伊宁国际机场为夜鸟戴“追踪器”,精准防范夜间鸟击风险
中国民航网· 2025-06-16 13:34
行业动态 - 中国民航局近期加强鸟击防范工作,特别关注夜行性鸟类防控[1] - 伊犁伊宁国际机场联合科研单位开展夜行性鸟类追踪研究,重点针对长耳鸮[1] - 研究旨在精准掌握夜鸟活动规律,为夜间鸟击防范提供科学支撑[1] 研究项目 - 研究团队为长耳鸮佩戴轻量化卫星追踪设备,重量严格低于其体重的3%[1] - 追踪设备将持续记录长耳鸮活动轨迹、飞行高度、栖息地偏好等关键生态数据[1] - 研究重点分析长耳鸮在机场邻近区域夜间的活动范围、高峰时段、飞行路径[1] 技术应用 - 研究成果将直接服务于机场夜间鸟击防范策略的优化升级[1] - 科学数据将助力机场更科学地部署夜间驱鸟设备,优化场区生态环境治理[2] - 研究团队正持续接收并分析追踪数据,后续将形成专项研究报告[2] 行业影响 - 此项研究是响应民航局"防大鸟、防鸟群、防夜鸟"总体工作的具体实践[2] - 研究成果将为国内其他机场提升夜鸟防范水平提供科学支撑[2] - 研究有助于降低夜行鸟类引发的航空安全风险,保障航班全天候运行安全[2]
常州机场科扎实推进鸟防工作 筑牢飞行安全“生态屏障”
中国民航网· 2025-05-09 14:41
鸟击防范措施成效 - 4月以来观测鸟类947只 鸟情同比下降20% [1] - 通过生态调研 环境整治 设施升级与科技应用四维联动降低鸟击风险 [1] 生态调研与治理 - 每月至少1次外围鸟情观测 深入周边农田树林沟塘摸排鸟类活动规律 [3] - 4月开展飞行区虫害调研2次 喷洒杀虫剂14687万平方米 虫害密度下降60% [3] - 8公里范围内完成2次生态环境调研 识别潜在迁徙鸟类并提前部署驱赶措施 [3] 环境整治协作 - 联合驻场部队清理护场河7公里 提升泄洪能力并消除鸟类筑巢隐患 [4] - 军民联合工作组排查周边社区村庄 宣传净空法规规范家鸽养殖行为 [4] - 推进《常州机场周边生态环境和净空管控方案》制定 构建长效管理机制 [4] 科技设备应用 - 现有拦鸟网226扇 鸟杆227个 煤气炮25台 风棱镜220个 声波驱鸟器8台 [5] - 引入无人驱鸟机器人 采用激光声波技术智能驱鸟 提升效率并降低人力成本 [5] - 全向声波驱鸟器续航从7天延长至14天 阴雨天气可正常运行 [5] - 使用植保无人机抛洒草籽喷洒矮壮素21万平方米 改变植被结构减少鸟类栖息 [5] 未来规划方向 - 加大科技投入 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控 完善鸟击防范体系 [7] - 强化与社区政府合作 推动鸟防从机场单点向区域协同升级 [7] - 加强人员培训 提升专业技能与应急处置能力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