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N产品战略

搜索文档
广东弘景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19 03:50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光学镜头及摄像模组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包括智能汽车光学镜头及摄像模组和新兴消费光学镜头及摄像模组 [3] - 公司主要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产品应用于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家居、全景/运动相机等领域 [3] - 报告期内前10名股东持股变动系公司权益分派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4股所致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0,113.98万元,同比增长55.72% [4]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52.43万元,同比增长10.22% [4] - 营收构成:全景/运动相机业务占比49.66%,智能家居业务占比22.80%,智能汽车业务占比18.90%,新业务占比7.55% [4] 业务发展 - 公司围绕"3+N"产品战略推进市场拓展,在机器视觉领域取得初步成效,实现割草机器人、体感游戏机等项目批量出货 [3] - 智能汽车、智能家居和全景/运动相机是核心下游领域,行业蓬勃发展带动公司产品需求旺盛 [4] - 公司持续布局工业检测与医疗、人工智能硬件、机器视觉等新业务领域 [6] 研发与技术 - 公司坚持技术驱动发展,已取得境内专利314项(发明专利135项,实用新型专利179项),PCT专利4项 [6] - 落实光学、机构、电子、算法为一体的综合影像解决方案研发理念 [6] 产能与投资 - 报告期内公司光学镜头与摄像模组总产量同比增长,其中摄像模组产量同比增幅超80% [7] - 募投项目进展:"光学镜头及模组产能扩建项目"投资进度34.82%,"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资进度53.75% [7] 市场拓展 - 公司与下游行业领导品牌深度合作,与芯片厂商、图像处理厂商保持定期技术交流 [7] - 通过强化品质管控、加快自动化数字化转型等措施提升市场占有率 [6]
弘景光电(301479):3+N布局丰富光学增长极
中邮证券· 2025-07-16 15:1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深耕光学镜头及摄像模组,践行“3+N”产品战略,2024年实现营收10.92亿元,同比+41.24%,预计2025/2026/2027年分别实现收入15.31/20.45/25.97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8/3.25/4.24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 - 2027年PE分别为32倍、23倍、18倍 [4][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85.41元,总股本0.89亿股,流通股本0.20亿股,总市值76亿元,流通市值17亿元,52周内最高/最低价160.07 / 80.87元,资产负债率44.8%,市盈率24.61,第一大股东为赵治平 [3] 投资要点 - 公司自2012年设立以来专注光学镜头及摄像模组研产销,经历初创、成长阶段后步入快速发展阶段,践行“3+N”战略,2024年营收增长显著,智能汽车类产品营收2.29亿元,同比+30.79%,智能家居和全景/运动相机类产品合计营收8.52亿元,同比+44.49%,新兴业务也有突破 [4] - 智能汽车、智能家居和全景/运动相机三大领域基本盘稳健,在全球车载光学镜头、智能摄像头、全景相机镜头模组市场均有较高占有率,积极布局人工智能硬件等新兴领域,部分研发项目进入验证或落地阶段 [5][7]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分别实现收入15.31/20.45/25.97亿元,归母净利润2.38/3.25/4.24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 - 2027年PE分别为32倍、23倍、18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8]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 2024 - 2027年预计营业收入分别为10.92亿元、15.31亿元、20.45亿元、25.97亿元,增长率分别为41.24%、40.20%、33.57%、27.0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5亿元、2.38亿元、3.25亿元、4.24亿元,增长率分别为41.91%、43.80%、36.61%、30.73% [10]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成长能力方面,2024 - 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41.2%、40.2%、33.6%、27.0%,营业利润增长率分别为39.9%、43.7%、36.6%、30.7%,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41.9%、43.8%、36.6%、30.7% [11] - 获利能力方面,毛利率分别为29.8%、29.1%、28.7%、28.5%,净利率分别为15.1%、15.5%、15.9%、16.3%,ROE分别为28.0%、18.5%、22.8%、26.5%,ROIC分别为23.1%、16.1%、19.6%、23.1% [11] - 偿债能力方面,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4.8%、32.9%、36.2%、37.3%,流动比率分别为1.52、2.43、2.18、2.17 [11] - 营运能力方面,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5.60、5.64、5.57、5.49,存货周转率分别为4.67、4.66、4.71、4.65,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1.20、1.03、0.99、1.09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