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M模型

搜索文档
4M模型解析小米汽车,造车新人雷军如何引爆商业奇迹
搜狐财经· 2025-07-16 20:21
新能源汽车营销模型 - 传统4P营销理论(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在剧烈变动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面临挑战,需要更动态的营销体系[1] - 4M模型在4P基础上增加关联性、敏捷性和动态性,包含四个阶段:MVP(可以买)、PMF(值得买)、GTM(想要买)、MTU(推荐买)[3] - MVP阶段考验基础产品设计和制造能力,PMF阶段注重用户需求洞察和产品优化,GTM阶段强调商业化价值传递,MTU阶段聚焦持续运营和口碑转化[5] 行业阶段与用户划分 - 行业用户可分为2.5%创新者、13.5%早期采用者、34%早期大众、34%晚期大众和16%落后者[7] - MVP阶段对应创新者主导,PMF阶段由早期采用者推动,GTM阶段需赢得早期大众,MTU阶段转化保守用户[7] - 理想汽车增程品类发展符合4M模型阶段划分,而小米汽车SU7和YU7的市场表现与阶段预期存在偏差[9] 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 - 2025年1-5月新能源车渗透率达48.28%,全年预计53%-55%,20-30万价格段渗透率57.27%-57.42%[12][15] - 0-5万市场新能源渗透率82.4%但规模小,5-15万市场新能源处于下风,20-30万市场新能源占比近60%且月销超15万台[14][15] - 小米SU7和YU7切入20-30万优势市场,该市场已进入GTM或MTU阶段而非早期MVP/PMF[16] 小米汽车竞争优势 - 小米集团通过智能手机+IoT+互联网服务构建生态,智能汽车补齐生态版图,具备用户基盘和粘性优势[19][21] - SU7凭借小米现有能力在MVP和PMF获C评级,GTM获A评级,MTU获L评级;YU7在MVP提升至A,PMF/GTM/MTU均达L级[26][28] - 雷军IP为核心,通过赛道基因塑造、产品情绪价值、多平台话题营销和粉丝叙事构建独特竞争力[32] 产品竞争力分析框架 - PALS策略将产品特性分为L(前10%)、A(前20%)、C(中游40%)、U(下游30%)四个竞争力层级[24][25] - 产品成功需注入企业4M能力组合,用户实质为4M组合价值买单,YU7的"ALLL"评级解释其爆单现象[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