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影像

搜索文档
创业板医药ETF(159377)涨超1.2%,GLP-1与器械创新推动行业估值修复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30 14:06
中邮证券指出,2025年国产PFA品牌有望进入商业化快车道,凭借非热消融特性以更短手术时间、更低 并发症风险及更优长期疗效逐步取代传统射频与冷冻消融技术,目前已有6家国产品牌获批。国家药监 局审议通过的《关于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举措》涵盖十方面措施,将推动 医用机器人、高端医学影像设备、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和新型生物材料等高端器械发展。 创业板医药ETF国泰跟踪的是创医药指数,该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从创业板市场中选取从事 医药卫生行业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创业板医药生物相关企业的整体表现。该指数重点 覆盖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及医疗服务等具有高成长性和创新性的细分领域,能够较好地体现创业板医药 行业的投资价值和发展潜力。 医疗设备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25Q2起政策红利有望兑现,AI+影像/手术方向前景广阔。创新药板 块短期震荡但长期看好,出海加速及支付端变革构成核心逻辑。中药板块受集采影响减弱,OTC产品毛 利率提升;血制品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静丙需求向好。零售药店行业出清加速,AI赋能提升运营效 率,门诊统筹带来增量机会。CXO板块业绩逐步企稳,海外投融资恢复驱动行业上 ...
大模型退火之后,AI手机还好吗
36氪· 2025-06-25 08:11
回顾2022年至2023年,由ChatGPT问世点燃的生成式AI浪潮,迅速席卷了整个科技行业,智能手机也不例外。一时间,各大手机厂商仿佛陷入了一场关于 自研大模型的军备竞赛。 从参数规模的比拼,到端侧部署能力的炫技,再到发布会上不厌其烦的"AI含量"强调,厂商们似乎坚信,掌握底层AI能力,特别是自研大语言模型,就能 掌握未来手机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然而,风向的转变比预想中来得更快。2024年下半年,这股曾经汹涌的自研大模型热潮,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退火。市场不再为单纯的参数和算力欢呼, 用户对AI手机的期待也日趋理性。 我们不禁要追问: 喧嚣过后,手机厂商在AI领域的竞争点发生了哪些转变?2025年的AI手机,到底在比拼什么? 01 自研大模型热怎么熄火了? 2023年至2024年,手机行业弥漫着一种对底层AI能力近乎极致的追求与焦虑。华为盘古大模型持续迭代,OPPO推出AndesGPT,vivo祭出蓝心大模型,小 米也积极投入相关研发。发布会上,大模型的参数量、端侧部署能力以及所谓的AI含量成为厂商们竞相标榜的重点。 彼时,AI似乎成了一个无所不包的筐,任何功能只要冠以AI之名,便显得科技感十足,但用户是否愿 ...
逆势突围,联影医疗披露2024年报,高端产品市占率强势提升近5个百分点
全景网· 2025-04-28 19:39
4月28日,联影医疗(688271.SH)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3.00亿元,归母 净利润12.62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0.10亿元,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80元(含税),合计派 发现金红利0.66亿元。 尽管因国内设备更新政策落地节奏变化的影响,联影医疗年度营业收入有所波动,但公司凭借着持续创 新能力及海外拓展速度,依旧取得了不少亮眼的市场成绩。国内在行业整体规模较上年同期有较大收缩 的情况下,公司高端产品市占率提升近5个百分点,2024年度中国影像产品(不含超声和DSA)综合新增 市场占有率排在了绝对第一;公司海外业务收入则实现了连年快速增长,2024年度同比增长超35%,占 总营收比达到了历史性的22%;而整体收入结构方面,由于规模效应与供应链协同降本,叠加数字化赋 能及服务精细化运营,2024年度公司服务收入同比增长超26%,占总营收比同样达到了历史性的13%以 上。 与此同时,伴随国内行业政策的进一步落地,招投标自2024年年末到2025年一季度呈现出了明显的复苏 态势,活跃度不断增加,市场的回暖在联影医疗2025年一季度的业绩数据上也得到了同步反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