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电商的应用
搜索文档
双十一“四大新趋势”
36氪· 2025-10-15 07:14
文章核心观点 - 双十一大促的战略重心已从追求单日交易峰值转向构建长期经营能力,平台通过延长促销周期、聚焦爆品运营、融合即时零售和普及AI工具,推动电商竞争维度向供应链韧性、用户留存和品牌价值等深层能力演变 [1][14] 双十一周期演变 - 平台普遍将促销周期显著延长,京东活动期从10月9日持续至11月14日,淘天、拼多多、小红书等平台也采用分阶段预热与正式期安排,将现货期延伸至11月中旬 [3] - 延长周期旨在缓解物流与技术峰值压力,为商家提供更多试错窗口,并将节日流量转化为可追踪的长期经营指标,淘天在618后推行每月两次的"88大促",为商家提供高频实战调整机会 [3] - 商家考核体系随之调整,将"加粉/用户池规模"上升为核心指标,平台激励政策转向提升履约保障、流量倾斜和免佣等,推动竞争从"单点爆发"重构为"长期经营" [4] 运营策略聚焦爆品 - 用户偏好转向简单直接的优惠形式,平台推广"官方立减/单件直降"等直观优惠,降低决策成本,消费动机从囤货转向按需购买 [5] - 直播电商价值凸显,抖音双十一首日店播出现大量破百万元、破千万元单品,内容生态能快速集中注意力缩短转化路径 [6] - 小红书"种草直达"产品全面开放,实现跨平台一键跳转购买,资源与补贴向内容易点燃且渠道可快速承接的单品集中 [6] - 爆品策略要求品牌供应链与履约能力高度同步,内容话术需可复制,但可能引发单品同质化竞争和价格战风险 [7] 即时零售生态扩容 - 平台将线下门店和前置仓作为流量承接与履约节点,商品页增加"小时达"入口和门店可选项,促销活动整合门店库存 [8] - 线上流量分配逻辑变化,从"峰值挖掘"转向"长期灌注",形成"线上曝光→种草→下单→门店履约"的新链路 [8] - 即时零售依赖前置仓布局和门店库存系统化接入,要求品牌供应链转向小批量、多频次补货,并关注近场转化率等新指标 [9][11] AI技术渗透与影响 - AI工具在消费端普及,如淘宝"AI万能搜"通过对话式搜索帮助用户筛选商品,减少比价工序 [12] - 企业端智能营销工具升级,AI Agent可自动化处理数据分析、预算拆解和异常巡检等任务,降低策略执行门槛 [12][13] - 效率提升使得曝光频次优势减弱,竞争壁垒回归产品力、履约能力和用户口碑等软实力,平台通过数据回流帮助品牌掌握心智渗透程度 [13]
今年双11 ,将有千量级品牌入驻淘宝闪购
第一财经网· 2025-09-12 22:17
电商平台双11战略布局 - 电商平台进入双11筹备阶段 具体节奏尚未公布但竞争策略已初步显现[1] - 阿里妈妈举行双11增长策略发布会 重点关注AI与即时零售的创新应用[1] - 双11活动呈现常态化趋势 平台聚焦通过技术突破实现新增长[1] AI技术赋能电商生态 - 淘宝上线"AI万能搜"产品 结合大模型深度分析用户购物偏好[1] - AI技术降低用户搜索精准度要求 转向理解搜索背后的购物行为趋势[1] - 阿里妈妈升级商家工具至万相台AI无界版 强化人货场智能连接[1] - AI技术预计为广告营销和电商内容创造新机遇[1] 即时零售业务表现与规划 - 淘宝闪购业务8月前三周带动APP月活同比增长25%[3] - 闪购用户订单数同比提升200%[3] - 平台计划在双11期间引入数千家品牌入驻淘宝闪购[3] - 未来三年目标通过百万品牌门店入驻实现1万亿交易增量[4] - 平台将整合商家线上线下资源与货盘 头部品牌积极接入闪购体系[3] 线上线下融合创新 - 淘宝推进"远近场结合"模式创新 用户可在旗舰店选择快递或即时配送[4] - 该模式预计带动平台流量和效率快速上涨[4] - 品牌需应对物流履约、库存分发及线上线下协同的新要求[4] - 天猫品牌线下门店将积极接入淘宝闪购体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