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生成内容检测

搜索文档
学者三年田野调查被判AI代笔,论文AI率检测如何避免“误伤”?
央广网· 2025-05-18 08:57
今年4月,江西某高校的大四毕业生杨同学,在某论文检测平台对论文查重,查重日期仅相距一天,在同一平台对同一文档的AI检测率却截然不同。此 前AI检测通过了的内容却在次日AI率检测时被标注成疑似AI片段,导致AI检测率上升。 央广网北京5月18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管昕)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AI生成 论文的能力越来越强,从简单的文本润色到完整的学术论文撰写,AI工具已经能生成逻辑清晰、结构完整的学术内容。这一现象引发了学术界和教育界的 广泛讨论。 部分高校也提出要求,学生的毕业论文除了要通过查重外,还需检测AIGC(AI生成内容)工具使用情况。这意味着,若论文的AI生成率过高,学生可 能面临重新修改、二次答辩甚至无法毕业的情况。但有学者和学生反映,自己经过田野调查撰写的论文,竟被检测系统判定为"高AI率"。如何避免AI检测论 文造成的"误判"? 这位副教授直言,AI检测工具不应成为判定论文学术性的硬性标准。记者在多个社交平台上,以"论文降AI率"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有不少经验分享 帖,还有一些应届毕业生在评论和留言中称,自己为了降低AI率花费达上百元 ...
论文AI率检测如何避免“误伤”
中国青年报· 2025-05-17 06:41
"论文疑似AI生成率82.54%。" 5月初,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董晨宇将刚刚完成的研究秀场直播产业的论文,提交至某学术论 文检测平台,得到的结果令他哭笑不得。他发现,系统标红的"高度疑似AI生成"段落,是他们研究团队 耗时3年扎根基层、追踪多个真实案例写成的内容。 近期,西南交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湖北大学等多所高校提出,学生的毕业论文除了要通过查重、答 辩外,还需检测AIGC(AI生成内容)工具使用情况。这意味着,若论文的AI生成率过高,学生可能面 临重新修改、二次答辩甚至无法毕业的情况。 有学生反映,自己辛苦撰写的论文被检测系统判定为"高AI率"。还有网友将《滕王阁序》《岳阳楼记》 等名篇输入检测系统,发现AI率超过50%,由此引发公众对相关检测工具准确性和透明度的疑问。 AI检测论文是否会造成"误判" 谈及近期论文被"误伤",董晨宇直言,AI检测工具不应成为判定论文学术性的硬性标准。 日前,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社交平台上以"论文降AI率"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有不少经验分享帖, 还有一些应届毕业生在评论和留言中称,自己为了降低AI率花费达上百元。 西南交通大学3月12日发布《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