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短剧商业化
icon
搜索文档
AI短剧批量走红,抖音快手“赛马”,品牌方投放谨慎,商业化难题仍待解
齐鲁晚报· 2025-08-14 11:33
AI短剧行业现状 - AI短剧如《九尾狐男妖爱上我》播放量达1.8亿,部分团队如"LT小狗日记"收入增长显著但未达传闻中的月入50万 [1] - 多数AI短剧团队尚未实现整体盈利,行业仍处于"烧钱圈地"阶段 [1][3] - 高质量AI短剧受困于人物和场景一致性的技术难题,资金和时间成本或远超真人短剧 [3] 创作者与商业化 - 创作者如"AI小宝"和"夫子AI"通过教学卖课和广告合作获得收入,但AI短剧业务仍未盈利 [3][4][6] - "LT小狗日记"因高质量内容获得宠物零食和大众品牌广告植入,商业化能力领先 [12] - 数字艺术家博主"土豆人"以高端调性视频接到赫莲娜、雅诗兰黛等品牌商务投放 [12] 平台竞争与用户规模 - 抖音旗下即梦AI月活用户达893万,快手旗下可灵AI月活180万但年化营收突破1亿美元 [3][7] - 即梦以流量扶持吸引创作者,可灵以现金激励和电影级质感内容吸引B端用户付费 [6][7] - 抖音对AI视频包容性高,快手流量结构下沉,小红书和视频号对AI视频有限流 [8] 技术挑战与变现难题 - AI短剧面临人物建模和空间一致性问题,全球尚无工具能完全解决 [10] - 低质量AI短剧同质化严重,商业价值低,高质量内容才能通过接广变现 [9] - 品牌方对AI视频接受度提高,但部分仍要求"无AI感",技术卡顿导致项目耗时超传统动画 [13] 行业趋势 - 快消品牌倾向效果广告模式,拆分投放AI短视频以触达细分市场 [12] - 行业需待技术成熟后跑出现象级作品,谷歌Gemini 3世界模型正聚焦空间一致性解决方案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