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梦AI
搜索文档
AI的中场战事,AQ的极速突进
凤凰网财经· 2025-10-30 13:09
AI应用市场格局转变 - 通用大模型应用增长乏力,豆包第三季度增长率约为8%,DeepSeek出现-1.7%负增长,Kimi下滑4.3% [1] - 垂直类AI应用逆势崛起,即梦AI增长12.1%,豆包爱学增长15.7%,AQ以83.4%复合增长率位居行业第一,远超行业13.5%平均增速 [2] - AI战场从"能聊什么"转向"能搞定什么",用户需求从追求"新奇有趣"转向要求"切实有用" [3][4] 垂直应用成功要素 - 垂直应用凭借场景专注度、专业数据积累和生态协同能力提供更精准解决方案,即梦AI面向视频创作者提供全流程解决方案 [5] - AQ依托支付宝生态获得流量和信任,近60%用户来自三线及以下区域,3个月成为中国排名Top7的AI原生应用 [9] - AQ构建"AI技术+医疗资源"深度联动模式,与好大夫在线整合实现智能分诊、专家匹配、问诊挂号场景闭环 [11] 医疗健康赛道分析 - 中国40岁以上慢性病患者多达5.8亿人,75.8%的老年人被1种及以上慢性病困扰,医疗资源城乡差距创造刚需场景 [8] - 蚂蚁集团2024年科技研发投入234.5亿元,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连续三年超10%,为AQ提供技术基础 [8] - 蚂蚁医疗健康生态已聚合超5000家医院、30万注册医生,服务覆盖超8亿用户 [13]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顶尖玩家共同押注垂直类AI,Mayo Clinic部署英伟达DGX B200系统,赛默飞世尔与OpenAI合作,微软与哈佛医学院合作 [16] - 中国市场形成"基础平台"与"垂直尖兵"二元生态,豆包、DeepSeek承担用户教育和通用需求,AQ、即梦AI在特定行业深挖价值 [17] - AI下半场重点从参数堆砌转向行业Know-How编码、供应链重塑和用户信任赢得 [17][18]
AI的中场战事,AQ的极速突进
凤凰网财经· 2025-10-29 20:09
2025 年 10 月 28 日, QuestMobile 的秋季报告像一份体检单,摆在了中国互联网巨头的案头。这份报告清晰地勾 勒出 AI 增长的分野:通用大模型 " 军备竞赛 " 的喧嚣逐渐声消,应用战场则开始了它们的突围。 榜首的豆包和 DeepSeek ,作为月活破亿的 " 双雄 " ,其光环下已显露出巨人的烦恼。第三季度数据显示,豆包增 长率约为 8% , DeepSeek 甚至出现 -1.7% 的负增长, Kimi 也下滑 4.3% 。 然而,在榜单中段,一股新生力量正逆势而上。视频创作工具 " 即梦 AI" (月活 876 万)、教育应用 " 豆包爱学 " (月活 876 万),以及蚂蚁旗下的健康应用 AQ (月活 785 万),分别位列第 4 、第 6 和第 7 。 AI 的战场也正从 " 能聊什么 " ,开始转向 " 能搞定什么 " 。 01 上半场迷思:通用AI的"规模陷阱" 回顾 AI 应用初期的 " 军备竞赛 " ,仿佛所有玩家都在追逐一个 " 万能钥匙 " 的梦想,一度将资源集中于算力和模型 规模的扩张上。然而,随着竞赛的深入,行业逐渐意识到,纯粹的规模扩张不仅成本高昂且难以持续。 ...
QuestMobile2025年三季度AI应用行业报告:移动端AI应用规模突破7亿大关,模型升级加速,MCP助推产业开放
36氪· 2025-10-28 11:26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 2025年三季度AI应用市场情况分析。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止到2025年9月,AI应用市场上移动端和PC端月活跃 用户量分别达到7.29亿、2.00亿,其中,移动端原生APP、In-APP AI及手机厂商AI助手整体规模分别为2.87亿、7.06亿、5.35亿,三季度 复合增长率分别为3.4%、9.3%、1.2%。 增长的背后,与行业发展策略关系密切,过去几个月,各厂商迅速跳过了参数比拼的粗放竞争阶段,竞争焦点转向生态协同模式,一方 面,通过性价比的方式实现精调、优化模型,形成一定的节奏打法,以实现模型能力匹配客户需求、拓展应用场景的目标,例如,百 度、阿里、腾讯、抖音前三季度大模型更新频率分别为3.8天/次、4.6天/次、6.6天/次、8.0天/次;另一方面,各家均通过云和开发者社区 构建自己的MCP服务,截止到10月20日,四大厂商MCP服务已经达到9,384个。 同时,随着不同大模型定价机制持续优化,用户使用黏性持续上升,尤其是"应用插件"模式,已经跃居增长榜首。具体来看,2025年9 月,月活跃用户规模TOP 50的AI应用中,In-App形态的插件应用占到31个,可 ...
QuestMobile2025年三季度AI应用行业报告:移动端AI应用规模突破7亿大关,模型升级加速,MCP助推产业开放
QuestMobile· 2025-10-28 10:01
AI应用市场整体规模与增长 - 截至2025年9月,AI应用市场移动端月活跃用户量达到7.29亿,PC端达到2.00亿 [3] - 移动端细分市场中,原生APP、In-APP AI及手机厂商AI助手规模分别为2.87亿、7.06亿、5.35亿,三季度复合增长率分别为3.4%、9.3%、1.2% [4] - 行业竞争焦点从参数比拼转向生态协同,头部厂商大模型更新频率加快,百度、阿里、腾讯、抖音前三季度更新频率分别为3.8天/次、4.6天/次、6.6天/次、8.0天/次 [4] 应用形态格局与用户行为 - In-App AI插件形态应用在月活跃用户规模TOP 50中占据31席,百度AI搜、抖音AI搜、微信AI搜位列前三 [4] - 月人均使用时长方面,互联网/AI科技企业原生APP保持领先达117.7分钟,AI应用插件、手机厂商AI助手分别为31分钟、5.3分钟 [6] - 全行业TOP20 App中,平均每个有In-App AI落地的App落地2.5个AI应用 [5] 原生APP市场格局 - 原生APP头部格局稳定,豆包月活跃用户规模1.72亿超过DeepSeek的1.45亿,腾讯元宝、即梦AI、Kimi规模分别为3,286万、1,012万、967万 [6] - 垂直领域应用表现突出,豆包爱学(AI学科教育)、AQ(支付宝旗下AI健康顾问)、快对AI(AI学科教育)月活用户分别为876万、785万、647万,其中AQ在三个月内月活近乎翻倍 [6] - 三季度接近60%的原生APP陷入负增长,新入局者独立打造成功原生APP的窗口正在收窄 [34] 手机厂商AI助手发展 - 手机厂商AI助手已成为智能手机标配,自2024年9月起一年内六大厂商AI助手规模合计增长6,500万,同比增长13.9% [50] - 厂商发展策略分化,小米、OPPO进入存量用户运营阶段,而荣耀、vivo处于市场快速渗透期 [52] - AI助手从工具升级为全场景智能入口,通过系统级整合构建生态协同 [54] PC端应用市场表现 - PC网页端应用面临增长挑战,超过85.3%的玩家月活用户量低于50万,仅24.7%实现正增长 [5] - 头部PC网页应用主要来自百度、抖音、腾讯等互联网集团,百度AI助手、豆包、腾讯文档网页端用户规模分别达3,426万、2,572万和1,854万 [62] - PC客户端应用出现"小而活、大而困"现象,75.0%的客户端应用出现负增长,但360AI办公凭借生态协同实现74.8%的正增长 [67] 行业技术演进与商业化进展 - 模型迭代加速推动效率提升,2025年1-9月头部互联网集团共完成182次模型发布/更新/迭代,平均每5.7天一次模型升级 [16] - 人均单次Token消耗下降标志着行业进入以效率提升、成本控制为特征的新阶段 [26] - MCP服务推动生态分工,截至10月20日四大厂商MCP服务达到9,384个,支付能力的打通为AI应用探索可持续商业模式打开大门 [4][85] 垂直领域应用案例 - 健康领域应用AQ以AI健康管家为定位,提供疾病咨询、报告解读等服务,三季度复合增长率达83.4% [38][40] - 电商领域AI应用呈现不同路径,淘宝侧重从"流量"到"决策"的融合,京东侧重从"供应链"到"信息效率"的融合 [75] - 搜索类AI插件增长显著,小宝AI助手、京东京言Q3复合增长率分别达52.9%和34.5% [48]
AI算力正被黑产疯狂收割,部分公司已取消免费试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7 10:13
记者丨 孟荇 见习记者叶红梅 蔡欣佁 编辑丨王俊 AI应用为拉新用户派发的"算力礼包",正成为黑灰产规模化窃取的目标。在算力成本已成为AI 公司生存命脉的行业背景下,这种窃取行为侵蚀着行业的根基。 当普通用户还在精打细算地使用热门AI应用赠送的免费额度时,一场针对"新人奖励"的系统性 窃取同步进行。在淘宝、拼多多、闲鱼等平台,搜索"可灵""即梦AI"等关键词,映入眼帘的是 明码标价的"黑市算力":"可灵AI2200灵感值、27元""即梦AI无限积分无限生成,1.08元""海 螺AI新号,19.8元5000积分"…… 这些价格与官方定价形成尖锐对比。 以文生视频应用"可灵"为例, 用户花916元购买黑金会 员,可获得26000灵感值,而在黑产渠道,相同数量的灵感值仅需319元,仅为官方定价的三 分之一左右。这意味着,AI公司为吸引真实用户投入的补贴,正通过灰色渠道廉价流失。 明码标价的"羊毛":黑灰产全面入场 近期,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调查发现,在淘宝、拼多多、闲鱼等平台上,兜售着AI产品的新人 券,既涵盖可灵、海螺、即梦等热门产品,也包括Vidu等较为小众的产品。卖家通过不同方 式,绕开平台的监控。 针对"可 ...
AI的算力,正被黑产“批量收割”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7 08:20
行业核心问题 - AI应用为吸引新用户派发的“算力礼包”正遭遇规模化黑灰产窃取 侵蚀行业以算力成本为核心的生存根基 [1] 黑灰产运作模式 - 在淘宝 拼多多 闲鱼等平台存在明码标价的AI应用“黑市算力” 例如可灵AI2200灵感值售价27元 即梦AI无限积分售价1.08元 海螺AI新号19.8元可得5000积分 [1] - 黑灰产已形成完善分工的规模化产业链 上游由接码平台 猫池/卡池提供认证资源 中游是使用设备农场的工作室批量注册养号 下游在电商平台完成销售 [3] - 针对不同AI平台 黑产采用多样化技术手段绕过风控 包括使用Cookie资料绕过可灵AI验证 利用临时邮箱批量注册即梦AI国际版 提供“手机号+验证码”一站式服务绕过海螺AI实名认证 [2] 对AI公司的财务影响 - 黑产价格与官方定价形成尖锐对比 例如可灵AI官方26000灵感值售价916元 黑产渠道仅319元 约为官方价格三分之一 海螺AI官方1399元月会员获20000贝壳 黑产渠道仅79.2元 不到官方渠道的6% [1][5][8] - AI公司面临巨大算力成本与普遍亏损 推理成本中算力占比高达95% ChatGPT每日推理开销为70万美元 DeepSeek V3每日推理开销为8.7万美元 [4] - 全球有498只AI独角兽 其中大部分未实现正向现金流 例如Stability AI曾月收入540万美元但成本达800万美元 [4] 对商业运营的冲击 - 黑产廉价账号直接切断平台将免费用户转化为付费会员的核心商业化路径 影响公司变现能力 [8] - 海量黑产账号挤占计算队列 消耗公司按秒计费的GPU云服务成本 并导致真实用户排队时间延长 体验下降 [8] - 黑产为完成裂变任务批量创建的虚假账号留存率极低 导致用户数据严重失真 影响产品长期运营 [8] 行业应对措施与困境 - 部分公司已采取反制措施 如Midjourney停止免费试用 百度严禁测试账号转让并更新会员协议 [9] - 平台风控力度加大使黑产利润受压 单个账号利润被压至几块钱 并面临封IP 封账号等风险 [9] - 行业普遍困境在于初创公司将研发精力集中于产品体验和功能迭代 专门组建团队对抗专业黑产会消耗过多精力且效果存疑 [9] - 对用户增长数字的焦虑可能导致一些平台对虚假用户数据采取选择性放任态度 蕴含法律与合规风险 [10] 建议的解决方案 - 专家建议治理必须前置 平台应在注册和登录环节建立风控关卡 通过识别IP聚集 行为序列异常等特征从源头拦截虚假注册 [11] - 因黑产遭受损失的公司可通过“民事起诉+刑事报案”组合拳维权 对于规模化算力窃取行为可向公安机关报案 [11]
游戏行业当前政策、盈利与估值形成三重支撑,聚焦游戏ETF(159869)布局窗口
搜狐财经· 2025-10-24 10:42
游戏ETF资金流向与规模 - 10月24日早盘游戏板块略微震荡,游戏ETF(159869)现小幅微跌 [1] - 截至10月23日,游戏ETF近5个交易日累计获得资金净流入达2.56亿元,产品规模达111.15亿元 [1] AI应用市场表现 - 9月中国市场苹果端AI APP下载量榜首为豆包,下载量619万次,环比8月下滑2.0% [1] - 即梦AI下载量537万次,环比上涨21.8%,与豆包下载量均超500万次,位列第一梯队 [1] - 腾讯元宝、醒图、星绘和夸克下载量处在300万-400万区间,位列第二梯队 [1] - DeepSeek取得9月下载榜最大涨幅24.7%,下载量达214万次 [1] 游戏行业投资逻辑 - 行业具备明确投资主线,政策、盈利与估值形成三重支撑 [2] - 国内监管政策利好宽松,叠加文化出海定位,虚拟商品属性受关税波动影响小 [2] - 多款新品流水表现强劲,Q3预计巨人网络、世纪华通、吉比特在产品拉动下业绩高增长确定性强 [2] - 多数头部游戏公司估值普遍处于20-25倍区间,AI催化下有望带动估值修复与业绩增长的双重红利 [2] 游戏ETF产品特征 - 游戏ETF(159869)跟踪中证动漫游戏指数,反映动漫游戏产业A股上市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 [2] - 游戏板块具备AI、内容、商业化模式变革多点催化 [2]
单笔融资额超越Manus,LiblibAI瞄向全球化
第一财经· 2025-10-23 16:20
公司融资与估值 - 公司完成1.3亿美元B轮融资,为今年国内AI应用赛道最大单笔融资,超过Manus在4月完成的7500万美元融资额度 [3] - 本轮融资由红杉中国、CMC资本及一战略投资方联合领投,老股东顺为资本、源码资本、明势创投、渶策资本超额增持,远识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3] - 融资将用于加速全球化布局,以期吸引更多付费用户并应对更激烈的市场竞争 [3]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主体北京奇点星宇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5月,旗下产品包括AI图像生成平台LiblibAI、设计Agent Lovart及本土化产品星流Agent [3] - LiblibAI平台日活跃用户达400万,总用户数约2500万,但目前仍处于亏损投入状态 [3] - 公司发布LiblibAI 2.0,升级为模型工具聚合平台,提供AI专业创作工作室,集成图像与视频生成功能于同一界面 [4] - 平台兼容开源与闭源模型,图像方面集成Qwen Image、F.1、Kontext、Seedream4、MidjourneyV7等,视频方面内置Kling、Hailuo、Vidu、WAN等模型,并整合全球最大图片风格开源模型库 [4] 产品运营数据 - 旗下产品Lovart日活跃用户约20万,年化预估收入约3000万美元 [8][9] - 据SimilarWeb数据,Lovart访问量自5月12日开始爆发,7月22日出现激增,9月维持上涨趋势 [8][9] - 公司主平台LiblibAI在9月访问量为273万,环比下滑0.63% [5][8] - 竞争对手字节跳动旗下即梦AI在9月访问量为944.6万,环比上涨27.25% [5][8] 行业竞争与战略 - 公司与字节跳动旗下即梦AI处于同一赛道但策略不同,公司侧重“模型超市+专业工作流”,而即梦AI侧重“自研模型+一键消费级体验” [5][8] - 字节体系为即梦AI提供了算力与社交平台等更多资源支持 [5][8] - 公司创始人认为,面对巨头冲击,创业公司需要更快成长,因为资本正以史无前例的速度聚集 [5][9] - 创始人判断Agent所需token成本将逐渐降低,订阅制将成为基础商业模式,To P(生产者)创业窗口期已接近关闭 [8][9] 行业前景预测 - 创始人预测明年或将成为消费类AI To C应用元年 [1][8][9] - 技术迭代持续发生,行业竞争实时更新 [5][8]
单笔融资额超越Manus,这家AI公司瞄向全球化
第一财经· 2025-10-23 15:58
公司融资与估值 - 公司于10月23日完成1.3亿美元B轮融资,为今年国内AI应用赛道最大单笔融资,超过Manus在4月完成的7500万美元融资 [3] - 本轮融资由红杉中国、CMC资本及一战略投资方联合领投,老股东顺为资本、源码资本、明势创投、渶策资本超额增持,远识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3] - 融资将用于加速全球化布局,以接触更多付费群体并应对更广泛的竞争 [3]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主体北京奇点星宇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5月,旗下产品包括AI图像生成平台LiblibAI、设计Agent Lovart及本土化产品星流Agent [3] - 核心产品LiblibAI日活跃用户达400万,总用户数约2500万,但目前仍处于亏损投入状态 [3] - 10月公司发布LiblibAI 2.0,定位为模型工具聚合平台及AI专业创作工作室,集成图像与视频生成功能,兼容开源与闭源模型 [4] - 平台整合了Qwen Image、F.1、Kontext、Seedream4、MidjourneyV7等图像模型,以及Kling、Hailuo、Vidu、WAN等视频模型,并拥有全球最大图片风格开源模型库 [4] 用户与市场数据 - 据SimilarWeb数据,公司产品LiblibAI在9月访问量为273万,环比下滑0.63% [5][8] - 竞争对手字节跳动旗下即梦AI在9月访问量为944.6万,环比上涨27.25% [5][8] - 公司旗下产品Lovart日活跃用户约20万,年化预估收入约3000万美元,访问量自5月12日开始爆发,并在7月22日出现激增,9月维持上涨趋势 [8][9] - Lovart的增长得益于字节跳动与谷歌发布新模型带动图片类网站访问量上涨,以及官方补贴活动(如充365天会员可免费使用Nano Banana与Seedream 4.0) [8][9] 行业竞争与战略 - 公司与字节跳动即梦AI处于同一赛道但策略不同:公司侧重“模型超市+专业工作流”,即梦AI侧重“自研模型+一键消费级体验” [5][8] - 字节跳动为即梦AI提供了算力与社交平台资源支持,形成竞争优势 [5][8] - 公司创始人认为巨头平台实力强劲且边界模糊,资本正以史无前例的速度聚集,创业公司需要快速成长以应对冲击 [5][9] - 公司通过模型聚合模式获得头部模型技术支持,并孵化了超过2000万AI创作者,但也面临成本压力 [4] 行业趋势与展望 - 公司创始人判断,面向生产者(To P)的创业窗口期已接近关闭 [8][9] - 预计Agent所需的token成本将逐渐降低,订阅制将成为基础商业模式 [8][9] - 明年或将成为消费类AI To C 应用元年 [1][8][9]
季度AI视频生成产品:多模态输入成标配,角逐一站式生成能力 | 量子位智库AI 100
量子位· 2025-10-18 15:33
AI视频生成行业动态 - Sora2在五天内下载量突破百万次,显著提升AI视频生成领域热度[3] - 谷歌推出对标产品Veo3.1,重点布局音频生成技术[4] - 国际厂商竞争聚焦电影级创意能力,国内企业追求秒级生成高清稳定视频并深耕垂直场景[5][6] - 视觉模型与世界模型深度融合,推动3D物理场景逼真化,实现无限一致视频生成[6] 技术演进趋势 - 多模态输入成为行业标配,支持文生视频、图生视频及音画同步生成[7] - 部分产品实现Agent一站式生成,构建全流程视频生成体系[7] - 输出视频时长从数秒延长至数分钟,分辨率提升至2K/4K级别,帧率达60fps[7] - 角色一致性、分镜设计、关键帧控制及口型同步等技术稳定性显著增强[7] 用户数据表现 - 5款产品访问量超20万,包括即梦AI、可灵AI、RoboNeo、海螺AI和Vidu[8] - 即梦AI下载量突破1100万,访问量增长27%至约950万[9] - 可灵AI网页端月访问量超100万,RoboNeo紧随其后[9] - 豆包、通义万相等综合类AI产品均集成视频生成功能[10] 头部产品功能特性 - 即梦AI支持3分钟视频生成,具备首尾帧控制、镜头运动及数字人口型同步功能[15] - 腾讯混元3D通过世界模型实现360°沉浸场景生成,支持物理仿真[18] - 可灵AI提供首尾帧稳定衔接及多图参考角色生成,拥有百余种风格模板[20] - 海螺AI实现2D插画转动态视频,30秒内生成6秒短视频,支持2K高清输出[24] - 绘想提供五种模型选择,支持音视一体化生成及11种特效,适配中文语境[25][27] 创新产品技术突破 - 白日梦Agent可将2000字文案转为6分钟连贯视频,支持角色DNA库与智能分镜[37][39] - Vidu最快10秒生成视频,提供4秒/8秒时长选项,分辨率达1080P[43][44] - SEELE实现零代码3D游戏生成,支持角色控制、场景构建及物理效果[60] - FilmAction支持最高16K视频生成,整合从剧本创作到视频合成的全流程[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