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算命
icon
搜索文档
大模型不懂命理,但她们还是问了
36氪· 2025-04-27 18:10
年初,DeepSeek 上线,18 天内即获得了 1600 万次下载,登顶 140 国下载榜单。让人意料之外而又情理之中的是,AI最火的功能不是翻译、写作,而是 算命。有数据显示,#DeepSeek 算命等话题在小红书上吸引了超过 6600 万次浏览。 用科技推演命运,这听起来非常抽象且赛博朋克,但显然人们着迷于此。然而,AI 算命真的准吗?它和传统算命的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多人愿意把 对命运的推演交给AI? 我采访了命理师、AI 产品经理和AI 算命的用户。在她们眼中,AI 算命不仅是一种新的占卜工具,也是在算法与模型逻辑中,复写古老命理推演的过程, 二者在某些底层逻辑上亦暗自呼应。而当人们把生辰八字和踌躇疑惑输入给 AI 时,真正渴望的,或许是某种来自宇宙的回音。 01 确定感 陈风今年 28 岁,自由职业者。五年前刚进入职场时,她对未来怀有一种模糊的期待:希望"会有好事发生",但到底是什么样的"好事",她并不清楚。那 种感觉就像小时候幻想未来的恋人模样一样,朦胧却无从验证。或许因为对世界和自我缺乏了解,她开始寻找一种更"超验"的方式来理解命运。 一开始,她只是随手刷大众占卜的视频:几组不同走向的塔罗解 ...
东海县水晶,成了年轻人的“精神创可贴” | 一线
吴晓波频道· 2025-03-17 00:48
行业概况 - 水晶产业在年轻人中掀起热潮,成为"现代玄学"和"情绪治愈"的重要载体 [1] - 2025年水晶手串销量超100万,部分水晶克重单价媲美黄金,单串售价轻松上万 [4] - 东海县水晶储量约30万吨,占全国70%,硅含量达99.99%,储量质量全球领先 [9] - 2024年全县水晶交易额突破460亿,4.5亿件制品流向世界 [11] 消费趋势 - 水晶手串市场份额为36.06%,销售额同比上涨319.84% [26] - 水晶购买人群年龄集中在18-30岁,18-23岁偏好度最高 [26] - 年轻人将水晶视为"精神创可贴",填补传统宗教退潮后的精神空缺 [28] - 最畅销水晶品类:黄水晶(财富)、白水晶(健康)、草莓晶(爱情)、超七(事业) [28] 产业链现状 - 东海县从事水晶开采、加工销售的超30万人,占常住人口25% [10] - 产业以小作坊为主,"家门口经济"模式,缺乏大型企业 [42][44] - 上游原料供应紧张,高品质原料被外地资本提前锁定 [45] - 白水晶原料价格去年年底至今翻两番,供不应求 [37] 市场热点 - DeepSeek等AI模型为不同用户匹配"专属水晶",推动热潮 [2][3] - 小红书"DeepSeek玄学"词条已有上万篇笔记 [3] - TikTok上"Crystalhealing"话题作品浏览量近40亿 [7] - 明星直播带货单日销售额达100-250万元 [26] 产业挑战 - "鸡窝厂"模式导致产业分散,难以规模化 [45] - 人力密集型生产难以满足骤增需求,自动化转型滞后 [48] - 天然水晶不可再生,全球开采门槛提高导致供应减少 [37] - 情绪消费波动大,热度持续性存疑 [38] 发展前景 - 当地已建成完整产业链和商业基础设施 [54] - 水晶美学价值赋予长期溢价空间 [55][57] - 需解决资源枯竭后的产业转型问题 [51] - 跨境电商和直播电商为销售注入新动力 [19][54]
AI「算命」,人类的赛博安慰剂
36氪· 2025-03-10 07:55
AI算命现象分析 - 核心观点:AI算命现象反映了用户对情绪价值和娱乐化体验的需求,而非真正追求预测准确性 [4][5][20] - 用户行为:全年龄段用户热衷于向AI提问运势、生活建议等问题,即使结果似是而非也乐此不疲 [2][3][6] - 社交属性:精心设计的算命提示词成为职场社交密码,相关话题在社交媒体引发广泛传播 [6][7] DeepSeek产品特性 - 市场定位:相比ChatGPT更符合中国用户需求,在"百模大战"中凭借文采和推理能力脱颖而出 [6] - 内容风格:输出结果常附带心灵鸡汤式建议,提供情绪价值 [22][23] - 技术特点:R1模型创造性较强但幻觉率较高,容易偏离事实 [14][26] 商业模式观察 - 衍生经济:AI算命带动手串等周边产品销售,黑曜石、海蓝宝等品类被频繁推荐 [21] - 变现尝试:部分博主通过定制AI算命服务收取高额费用,如2888元/次的咨询服务 [21] - 用户教育:平台被用作玄学知识学习工具,帮助理解晦涩专业术语 [18] 行业局限性 - 数据缺陷:玄学领域缺乏足够公开的运算实例数据,影响模型训练效果 [13] - 隐私风险:用户需提供生辰八字等敏感信息,存在数据泄露隐患 [16] - 信任壁垒:重要决策场景下用户更倾向人类专家而非算法建议 [17]
算法占卜时代:当AI算命成为年轻人的“心灵止疼片”
凤凰网财经· 2025-03-09 21:42
以下文章来源于刺猬公社 ,作者刺猬公社编辑部 来源|刺猬公社 作者|冰点 编辑|陈梅希 新学期刚开学的一次家庭聚餐上,五年级小学生林朵听大人们讨论用DeepSeek"算命",她既不懂算命,也没听明白DeepSeek是哪两个单词,但 还是当场问爸爸要来手机, 向那个画着鲸鱼的APP虔诚提问:"您好,请预测我下一次考试的分数。" 很快,对话框里吐出答案:"预测考试成绩需要结合你的学习情况、复习效率、知识掌握程度等多方面因素,而这些信息我目前无法获取。不 过,我可以给你一些科学备考的建议。"紧跟着是一系列诸如"高效计划""番茄工作法""费曼学习法"之类的建议。 林朵大失所望,因为没有得到一个准确的分数;林朵的爸爸在一边吐槽女儿不会设置算命提示词,试图进行教学但被其他人当场阻止;而林朵 的妈妈则对这个答案拍手叫好,让她参考一下D老师推荐的学习方法。 刺猬公社 . 互联网内容行业观察与研究 导语: 用最科学的工具做最玄学的事:我们为何钟爱AI算命? 这不是一个杜撰出来的场景,作为林朵的舅妈,我就坐在林朵对面,观察着一个五年级小学生的大模型应用初体验。 AI玄学在蛇年掀起了一阵 旋风,不论信不信玄学、也不论懂不懂 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