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辅助医疗

搜索文档
多家红杉医疗成员企业携最新进展亮相全球顶尖学术会议|Healthcare View
红杉汇· 2025-06-04 18:14
强联智创AI导管塑形机器人 - AI导管塑形机器人全球首次手术直播演示在东方脑血管病会议2025上进行[2][3][6] - 该产品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顾宇翔教授团队、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张鸿祺教授团队联合强联智创研发[5] - 已获批中国首张"AI+治疗"创新医疗器械三类注册证[5] - 展示AI辅助下脑血管病介入手术新术式,能自动完成导管塑形并在复杂血管路径中"自动认路"[6] 基因治疗领域进展 - 凌意生物在ASGCT2025发表针对肝豆状核变形病(LY-M003)和戈谢病I型(LY-M001)的基因治疗药物临床研究成果[8] - 华毅乐健发布治疗苯丙酮尿症(PKU)的基因治疗候选药物GS1168,采用创新双效治疗机制[11][12] - 新芽基因公布DMD碱基编辑疗法GEN6050X积极生物标志物数据,显示在骨骼肌和心肌中抗肌营养不良蛋白恢复潜力[13][14] 细胞治疗与CAR-T疗法 - 西比曼生物公布C-CAR168一期IIT数据,该双特异性CAR-T疗法针对狼疮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多发性硬化[15] - 早期临床结果显示有望使患者停用免疫抑制治疗并显著降低疾病活动度[15] 医疗器械创新 - NyokAssist®9Fr人工心脏在ISHLT2025会议发表临床成果,该微型轴流泵可通过9Fr动脉通路提供5L/min流量[16][18] - 浩微医疗自主研发的可吸收栓塞微球LifeSpheres™完成首批受试者入组,是国内首个用于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产品[26] 干细胞与合成生物学 - 士泽生物异体通用iPSC衍生亚型神经细胞新药获NMPA批准开展渐冻症治疗临床试验[20] - 衍微科技与清华大学共建的重组蛋白合成生物制造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正式运行,聚焦重组蛋白底盘细胞设计与制造[22][24] 投资布局 - 红杉中国在医疗健康领域投资超过200家企业,覆盖创新药、医疗器械等多个细分领域,其中45家已完成IPO[27][28]
【新华社】人工智能+超声技术为基层医疗赋能
新华社· 2025-05-06 08:19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加速迭代,AI辅助医疗的场景日益增加。记者近日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 所了解到,该所医疗机器人团队联合业内医疗企业研发的智能超声技术和超声机器人,可为患者提供便 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同时,团队基于大量超声影像数据开发了人工智能诊断引擎,提升病灶鉴别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 性。并将超声探头与处理系统集成至手机大小,配合云端智能分析系统,实现"设备进社区、专家在云 端"的服务模式。 目前,该技术已落地10余家基层医疗机构,陆续开展了近10万人次颈动脉超声筛查。 针对这一问题,研究团队提出了"机器人+AI+掌上超声"的技术路径。"在机器人系统的设计中,我 们将人工智能影像分析、现场操作人员的动作分析、机器人的运动自主决策深入地融合在一起,实现了 基于影像、位置、力觉信息等多模态信息的融合和决策。"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超声项目 负责人王双翌说。 王双翌介绍,团队所研发的甲状腺、颈动脉专用桌面级轻量化机器人,可通过人机混合智能实现扫 查路径引导与质量实时监控,操作者仅需跟随机器人提示即可完成标准化扫查。 "团队正在将技术拓展至乳腺、肝脏等更多脏器筛查,通过长期技术攻关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沉得 ...
人工智能+超声技术为基层医疗赋能
新华社· 2025-05-01 23:28
人工智能辅助医疗技术发展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医疗机器人团队联合医疗企业研发智能超声技术和超声机器人 提供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1] - 超声技术可用于精准评估颈动脉 甲状腺 乳腺等器官病变 是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早期筛查的重要工具 [1] - 传统超声设备操作复杂 高度依赖医生专业经验 偏远地区患者常因诊断不当延误治疗 [1] 技术创新路径 - 研究团队提出"机器人+AI+掌上超声"技术路径 实现人工智能影像分析 操作动作分析和机器人运动自主决策的深度融合 [1] - 研发甲状腺 颈动脉专用桌面级轻量化机器人 通过人机混合智能实现扫查路径引导与质量实时监控 [1] - 操作者仅需跟随机器人提示即可完成标准化扫查 降低操作难度 [1] 人工智能诊断系统 - 团队基于大量超声影像数据开发人工智能诊断引擎 提升病灶鉴别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2] - 将超声探头与处理系统集成至手机大小 配合云端智能分析系统 [2] - 实现"设备进社区 专家在云端"的服务模式 [2] 技术应用现状 - 该技术已落地10余家基层医疗机构 [3] - 已完成近10万人次颈动脉超声筛查 [3] - 正在将技术拓展至乳腺 肝脏等更多脏器筛查 [3] 未来发展目标 - 通过长期技术攻关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沉得下 用得起" [3] - 致力于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问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