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辅助医疗

搜索文档
股市必读:国际医学(000516)9月11日董秘有最新回复
搜狐财经· 2025-09-12 02:41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11日收盘 公司股价报收5.14元 单日上涨0.39% [1] - 当日换手率0.99% 成交量21.91万手 成交额1.12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296.71万元 占总成交额11.6% [4] - 游资资金净流入214.02万元 占总成交额1.92% 散户资金净流出1510.73万元 占总成交额13.52% [4] AI与智慧医疗布局 - 公司已上线医院信息系统、电子病历系统、医技报告解析、预问诊系统和智能辅助诊疗系统 [2] - 应用场景包括达芬奇机器人、消化内镜精灵、心血管影像人工智能系统等智慧医疗业务 [2] - 智慧医疗应用提升诊断效率与质量 降低重复性劳动时长 使医生更专注于诊疗活动 [2] - 未来将根据技术成熟度持续丰富智慧医疗应用场景 深度融入数智医疗变革 [2] 脑机接口技术进展 - 旗下医疗机构引进脑机接口结合外骨骼机器人或功能性电刺激等康复训练系统 [2] - 已开展脑深部电刺激手术、脊髓神经电刺激手术、迷走神经电刺激手术等相关手术 [2] - 与相关院校及科研单位开展脑机接口方面的研究合作 [2] 老年护理服务 -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老年护理院依托三级综合性医院医疗优势 提供就医、急危重症多学科诊疗、优先转诊绿色通道等服务 [2] - 入住时长灵活可选 生活照护费用自理 就医或慢性疾病治疗可享受医保及慢病政策优惠 [2] - 费用根据房间类型和护理级别有所差异 具体可通过医院公众号了解 [2] 医院运营情况 -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已基本完成建设 [3] - 近期在院使用床位数约3200-3600张 预计使用率将持续增长 [3] - 已与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泰康保险等多家商业保险机构建立合作 [3] 质子治疗与商业保险 - 质子治疗费用支付取决于患者购买的保险产品条款是否包含质子治疗条款 [3][4] - 医院将与商业保险机构积极对接 推介质子治疗优势和技术先进性 拓展合作范围 [3][4] 政策应对与经营状况 - 公司将深入研究国家政策 积极应对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2] - 经营规模不断扩大 医疗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根据发展需要灵活调整经营策略 [2] - 目前不存在因财务类指标触及退市的情形 [2]
议程发布!第二届医疗器械研发创新论坛
思宇MedTech· 2025-09-11 11:20
论坛基本信息 - 第二届医疗器械研发创新论坛将于2025年9月25日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行[2] - 论坛由思宇MedTech与Informa Markets旗下Medtec China团队联合策划[2] - 会议包含全天议程 上午从09:30开始 下午从13:30开始[3][4] 演讲主题与内容 - 研究型医院医工融合创新与转化工作探索由四川西部医药技术转移中心理事长雷娟主讲[3] - 介入新技术及相关专利由环心医疗CEO曹刚毅分享[3] - 巴塞尔药谷的多层次医疗科技集群实践由瑞士PSI科学家王翰轩介绍[3] - 外科手术超声能量器械创新由世格赛思医疗科技CEO冯耿超探讨[3] - 血管损伤修复与再生材料由南开大学研究员王恺讲解[3] - 时控降解镁合金Chro-Mg™的研发与转化由英诺科CEO时晨介绍[3] - 医疗器械研发全流程及海外案例由思宇MedTech创始人赵清分享[3] - 医疗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体系由中检华通威总经理苏小军阐述[4] - PDRN在医美植入剂领域的应用由北京丽徕科技总经理周贵介绍[4] - 糖尿病膝下动脉全降解支架介入治疗由北京海盛医疗联合创始人韩晨讲解[4] - 医疗器械创新孵化起点探索由血管魔方孵化平台CTO张博纬分享[4] - 血管减容技术发展趋势由金泰医疗总经理王泱探讨[4] - AI辅助结构心介入手术规划由析心医疗副总经理刘洋介绍[4] - 植介入医疗器械高分子生物材料应用由海望医疗研发总监管增港讲解[4] 参会方式 - 观众参会免费 需通过指定链接或二维码填写报名表[4] - 报名链接为https://docs.qq.com/form/page/DUGpWVmtya1JxVkRK[4]
多家红杉医疗成员企业携最新进展亮相全球顶尖学术会议|Healthcare View
红杉汇· 2025-06-04 18:14
强联智创AI导管塑形机器人 - AI导管塑形机器人全球首次手术直播演示在东方脑血管病会议2025上进行[2][3][6] - 该产品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顾宇翔教授团队、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张鸿祺教授团队联合强联智创研发[5] - 已获批中国首张"AI+治疗"创新医疗器械三类注册证[5] - 展示AI辅助下脑血管病介入手术新术式,能自动完成导管塑形并在复杂血管路径中"自动认路"[6] 基因治疗领域进展 - 凌意生物在ASGCT2025发表针对肝豆状核变形病(LY-M003)和戈谢病I型(LY-M001)的基因治疗药物临床研究成果[8] - 华毅乐健发布治疗苯丙酮尿症(PKU)的基因治疗候选药物GS1168,采用创新双效治疗机制[11][12] - 新芽基因公布DMD碱基编辑疗法GEN6050X积极生物标志物数据,显示在骨骼肌和心肌中抗肌营养不良蛋白恢复潜力[13][14] 细胞治疗与CAR-T疗法 - 西比曼生物公布C-CAR168一期IIT数据,该双特异性CAR-T疗法针对狼疮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多发性硬化[15] - 早期临床结果显示有望使患者停用免疫抑制治疗并显著降低疾病活动度[15] 医疗器械创新 - NyokAssist®9Fr人工心脏在ISHLT2025会议发表临床成果,该微型轴流泵可通过9Fr动脉通路提供5L/min流量[16][18] - 浩微医疗自主研发的可吸收栓塞微球LifeSpheres™完成首批受试者入组,是国内首个用于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产品[26] 干细胞与合成生物学 - 士泽生物异体通用iPSC衍生亚型神经细胞新药获NMPA批准开展渐冻症治疗临床试验[20] - 衍微科技与清华大学共建的重组蛋白合成生物制造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正式运行,聚焦重组蛋白底盘细胞设计与制造[22][24] 投资布局 - 红杉中国在医疗健康领域投资超过200家企业,覆盖创新药、医疗器械等多个细分领域,其中45家已完成IPO[27][28]
【新华社】人工智能+超声技术为基层医疗赋能
新华社· 2025-05-06 08:19
人工智能辅助医疗技术发展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医疗机器人团队联合医疗企业研发智能超声技术和超声机器人,为患者提供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1] - 超声技术可用于精准评估颈动脉、甲状腺、乳腺等器官病变,是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早期筛查的重要工具 [1] - 传统超声设备操作复杂且高度依赖医生专业性,在偏远地区常因诊断不当耽误病情治疗 [1] 技术创新路径 - 研究团队提出"机器人+AI+掌上超声"的技术路径,实现人工智能影像分析、操作动作分析和机器人运动自主决策的深度融合 [1] - 研发的甲状腺、颈动脉专用桌面级轻量化机器人可通过人机混合智能实现扫查路径引导与质量实时监控 [1] - 操作者仅需跟随机器人提示即可完成标准化扫查,降低操作难度 [1] 人工智能诊断系统 - 团队基于大量超声影像数据开发人工智能诊断引擎,提升病灶鉴别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2] - 将超声探头与处理系统集成至手机大小,配合云端智能分析系统 [2] - 实现"设备进社区、专家在云端"的新型医疗服务模式 [2] 技术应用现状 - 该技术已落地10余家基层医疗机构 [3] - 已完成近10万人次颈动脉超声筛查 [3] - 团队正将技术拓展至乳腺、肝脏等更多脏器筛查 [3] - 目标是通过长期技术攻关让优质医疗资源"沉得下、用得起" [3]
人工智能+超声技术为基层医疗赋能
新华社· 2025-05-01 23:28
人工智能辅助医疗技术发展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医疗机器人团队联合医疗企业研发智能超声技术和超声机器人 提供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1] - 超声技术可用于精准评估颈动脉 甲状腺 乳腺等器官病变 是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早期筛查的重要工具 [1] - 传统超声设备操作复杂 高度依赖医生专业经验 偏远地区患者常因诊断不当延误治疗 [1] 技术创新路径 - 研究团队提出"机器人+AI+掌上超声"技术路径 实现人工智能影像分析 操作动作分析和机器人运动自主决策的深度融合 [1] - 研发甲状腺 颈动脉专用桌面级轻量化机器人 通过人机混合智能实现扫查路径引导与质量实时监控 [1] - 操作者仅需跟随机器人提示即可完成标准化扫查 降低操作难度 [1] 人工智能诊断系统 - 团队基于大量超声影像数据开发人工智能诊断引擎 提升病灶鉴别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2] - 将超声探头与处理系统集成至手机大小 配合云端智能分析系统 [2] - 实现"设备进社区 专家在云端"的服务模式 [2] 技术应用现状 - 该技术已落地10余家基层医疗机构 [3] - 已完成近10万人次颈动脉超声筛查 [3] - 正在将技术拓展至乳腺 肝脏等更多脏器筛查 [3] 未来发展目标 - 通过长期技术攻关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沉得下 用得起" [3] - 致力于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问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