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治疗
搜索文档
 FDA反转!公司股价暴跌…
 新浪财经· 2025-11-04 11:21
(来源:一度医药) 转自:一度医药 积极的数据表现曾推动uniQure股价暴涨300%,也让该疗法成为陷入困境的基因治疗领域的重要提振。 AMT-130的审批受阻并非个例,近期FDA对细胞和基因疗法的监管态度正呈现收紧态势。今年7月, Capricor Therapeutics治疗杜氏肌营养不良相关心脏疾病的细胞疗法因"有效性证据不足"遭FDA拒绝; Replimune的黑色素瘤溶瘤病毒疗法也因类似原因被驳回加速审批申请,尽管该公司后续重新提交申请 已获受理。 去年年底,uniQure还与FDA达成协议,获准基于这一1/2期临床试验数据,通过加速审批通道提交BLA 申请。 此次FDA的立场转变完全超出预期。uniQure首席执行官Matt Kapusta表示,FDA的最新反馈与此前提供 的指导意见"存在巨大差异",公司对此感到意外。FDA认为,仅依靠外部对照组的1/2期数据不足以支 撑上市申请,这与双方此前达成的共识相悖。 受此消息影响,uniQure股价在11月3日盘前交易中暴跌66%。 曾被业内寄予厚望的亨廷顿舞蹈症基因疗法AMT-130,近日遭遇美国FDA的审批急转弯。研发企业 uniQure于11月3 ...
 康弘药业20251029
 2025-10-30 09:56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为医药行业,具体聚焦于眼科、肿瘤、精神神经等治疗领域 [2] *   纪要涉及的公司为康弘药业 [1]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36.2亿元,同比增长6.23%,归母净利润为10.33亿元,同比增长6.08% [4] *   公司预计全年收入和利润增长5-15%,但第四季度面临较大压力 [5][17] *   分板块看,生物药板块(以康柏西普为主)收入20.4亿元,同比增长11.36% [2][6] *   中成药板块收入11.38亿元,同比增长8.87%,主要贡献来自松龄血脉康和疏肝解郁 [2][5] *   化学仿制药板块收入4.4亿元,同比下降14.2%,主要受氢溴酸伏硫西汀被纳入第十批集采影响 [2][6] *   研发投入方面,费用化研发支出同比略有下降,但资本化研发支出同比增长近50%,主要由于阿兹海默症KH10项目进入临床三期 [4]   核心业务进展与管线更新   眼科领域 *   核心产品康柏西普仍是中国眼底病抗VEGF市场领导者 [18] *   高浓度康柏西普(KH902/R10项目)正在进行糖尿病黄斑水肿二期试验,即将进入三期,预计2028年获批 [2][21] *   基因治疗第一代产品KA7631用于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中国二期已完成18例受试者,美国一期完成19例受试者给药 [7] *   基因治疗第二代产品KH658也用于NAMD,中国大陆地区二期预计年底前完成32例受试者入组,美国一期已完成6例受试者给药 [7] *   KA7631和KH658的中国大陆地区临床二期数据预计在2026年第二季度末或第三季度初披露,美国一期临床试验预计在2025年底完成 [5][25] *   基因治疗平台产品预计2030年获批 [5][21] *   公司已建立满足商业化需求的基因治疗GMP体系和产能基地,正在进行GMP认证 [15]   肿瘤领域 *   合成生物平台产品KH617用于晚期实体瘤及成人弥漫性胶质瘤,二期临床试验已入组两例受试者,显示对多种实体瘤良好作用,预计2026年上半年完成全部二期入组 [2][8] *   ADC平台首个产品KH815(全球首个进入临床的双载荷ADC)已在中国和澳大利亚进入临床一期,完成15例受试者入组,正进行剂量爬坡 [2][10] *   KH815预计若临床一二期连做,到2026年底或2027年上半年将完成数百例受试者入组 [2][10] *   ADC平台第二个品种KH922预计2026年上半年将在中国和澳大利亚获批临床试验 [19]   精神神经领域 *   KH607用于重度抑郁的二期临床已入组100多例(约90例已给药),用于产后抑郁的二期已入组十余例(近10例已完成给药),预计2026年第三季度完成入组 [2][11][12][24] *   KH702(BA片类镇痛药)一期临床显示安全性良好,已完成66例受试者入组及给药 [3][12] *   舒肝解郁已完成焦虑症三期临床试验,阿兹海默症治疗药物KH110处于三期临床阶段 [22]   市场竞争与行业趋势 *   中国大陆眼底病市场竞争加剧,自2025年1月起多个原研及类似物进入医保目录 [18] *   眼科领域发展趋势仍以抗VEGF方案为主,研发方向朝向更长机制、更低注射频次发展,基因治疗被视为全新一代产品 [13] *   中国眼底病市场以公立医院为主,公司药品通过商业端配送,院内支付端变化对公司影响不明显 [16][21] *   公司计划通过创新产品投放、学术推广团队建设、探索新给药方式(如脉络膜上腔注射)应对市场竞争 [18][21]   发展战略与未来展望 *   公司未来继续专注于精神神经、眼科和肿瘤领域,推进创新研发成果进入收获阶段 [9] *   公司对新技术持开放态度,在非眼科适应症(如心血管、中枢神经、代谢肿瘤)也有布局,并考虑国际合作与授权 [14]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是基于对新技术平台成药性及全球竞争可能性的积极评估 [26] *   公司计划通过专业学术推广团队,从融合蛋白到高浓度产品再到基因治疗,不断细分患者群体,实现业务持续增长 [21]
 康弘药业(002773) - 2025年10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0-29 16:43
 2025年1-9月财务业绩 - 实现营业收入36.24亿元,同比增长6.23% [1] - 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0.33亿元,同比增长6.08% [1] - 中成药营业收入11.38亿元,同比增长8.72% [1] - 化学药营业收入4.41亿元,同比下降14.21% [1] - 生物药营业收入20.40亿元,同比增长11.36% [1]   研发管线进展 - KH902-R10(高剂量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处于临床Ⅱ期 [1] - 基因治疗产品KH631与KH658(治疗nAMD)中国处于临床Ⅱ期,美国处于临床I期 [1][2] - 合成生物技术产品KH617(治疗晚期实体瘤)处于临床Ⅱ期 [2] - 抗体偶联药物KH815(治疗晚期实体瘤)中国、澳大利亚处于临床Ⅰ期 [2] - 中成药KH110(治疗阿尔茨海默症)处于临床III期 [2] - 中成药KH109(舒肝解郁胶囊新增焦虑症)处于临床III期 [2] - 小分子创新药KH607(治疗抑郁症)处于临床II期 [2] - 小分子创新药KHN702(治疗急性疼痛)处于临床I期 [2]   眼科领域战略与竞争格局 - 抗VEGF药物仍是全球nAMD治疗主流,美国市场体量最大,中国市场排名第二 [2] - 康柏西普产品已是国内抗VEGF市场的领导者 [4] - 公司通过康柏西普、高浓度康柏西普和基因治疗药物布局,覆盖不同患者群体 [2] - 预计2028年高浓度康柏西普获批,2030年左右基因治疗眼底病产品获批 [7] - 未来将在给药方式上优化,包括脉络膜上腔给药等创新 [4]   非眼科领域规划与技术合作 - 公司聚焦慢性病领域,包括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代谢和肿瘤等 [3] - 对新技术持开放态度,会根据项目特点与市场需求选择授权合作开发的时机与方式 [3] - 在基因治疗递送方式和手段上持续创新,已建立满足商业化需求的GMP体系及生产基地 [3]   业绩展望与市场关注 - 公司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净利润与2024年审计后数据同比增长5%-15% [4] - 暂无2026年业绩指标 [4] - 公司不直接对接医院,无院内医保支付和回款相关数据 [4]   精神神经领域管线布局 - 聚焦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睡眠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焦虑症及阿尔茨海默症等高发疾病 [8] - KH110(治疗阿尔茨海默症)处于临床III期 [8] - KH109(舒肝解郁胶囊新增焦虑症)处于临床III期 [8] - KH607(治疗抑郁症)处于临床II期 [8] - 公司致力于构建多药联合疗法基础,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 [8]   肿瘤领域管线规划 - 后续将在抗体偶联、合成生物及化学小分子药物方面开发肿瘤管线新品种 [5] - 包括现有和即将进入临床的品种适应症拓展 [5]   临床数据读出预期 - KH631和KH658国内Ⅱ期临床数据预计明年获得,今年不会有相关数据 [8]
 Intellia Therapeutics (NasdaqGM:NTLA)  Update / Briefing Transcript
 2025-10-27 21:30
 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公司为Intellia Therapeutics (NTLA) 一家专注于基因编辑疗法的生物技术公司 [1] *   涉及的临床项目包括用于治疗ATTR淀粉样变性的NexSieve (NTLA-2001) 和用于治疗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的Lonvozic (NTLA-2002) [5][7][21]   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安全事件概述与应对措施** *   公司在NexSieve的III期临床试验magnitude中发生一起安全事件 一名80多岁的ATTR心肌病患者在9月30日接受给药后约24天因腹痛入院 [4][5][15] *   患者实验室数据显示AST和ALT水平超过正常值上限3倍 总胆红素超过正常值上限2倍 符合海氏定律标准 [5][34][56] *   根据试验方案规定 公司主动暂停了magnitude试验的患者给药和筛查 并主动暂停了magnitude 2试验 [5][36] *   公司已采取行动 包括与临床研究者和外部专家协商 要求临床站点在给药后初期增加实验室检查频率 并与独立数据安全监测委员会及监管机构合作制定后续计划 [6][48]  **2 对NexSieve项目的影响与评估** *   截至会议日 magnitude试验中已有超过650名ATTR心肌病患者入组 magnitude 2试验中有47名ATTR多发性神经病患者入组 其中估计超过450名患者已接受NexSieve给药 [7] *   此次事件与之前报告的一起事件有相似之处 均表现为给药后约3-4周出现转氨酶升高 但本次事件更为严重 患者出现症状并需要医疗干预 而之前事件为无症状且自行缓解 [15][16][17][42] *   公司认为此事件可能与特定的基因靶点相关 而非由递送载体LNP本身引起 因为典型的LNP类效应发生在给药后最初几天 而本次是延迟反应 [17][27][28] *   公司仍在收集信息并形成假设 可能的原因包括人口统计学指标或免疫反应 但目前尚无明确结论 [18][41][42]  **3 对其他项目的影响** *   公司明确表示 此次事件不影响另一款产品Lonvozic的III期HALO研究 该研究已完成患者入组 所有患者均已给药 [7][21][37] *   公司认为Lonvozic针对不同的患者群体和不同的基因靶点 目前观察到的发现仅限于TTR项目 [21][22]  **4 后续步骤与时间线** *   公司强调此次暂停是方案规定的、公司主动采取的措施 并非监管机构发出的临床暂停 [36][37][67] *   恢复入组的下步计划包括与数据安全监测委员会和监管机构合作 确定适当的监测和风险缓解策略 预计需要数周时间 [68][69] *   公司对NexSieve的获益风险特征仍持积极态度 并计划在11月初的学术会议上公布其I期试验的长期数据 [8][69]   其他重要内容 *   患者目前情况稳定 正在接受监测 [5][34] *   现有方案中 患者在给药前一天和给药当天接受地塞米松和抗组胺药预处理 之后没有常规的后续类固醇给药 [52][53] *   公司拥有RMAT资格 预计将与监管机构进行积极高效的沟通 [48][68] *   公司计划在11月初公布Lonvozic的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 [7][46]
 基因治疗公司Adverum(ADVM.US)盘前跳涨!获礼来(LLY.US)收购要约
 智通财经网· 2025-10-24 21:32
 收购交易核心条款 - 礼来计划以每股3.56美元的价格收购所有已发行的Adverum Biotechnologies股票 [1] - 交易附带或有价值权 若满足特定里程碑条件 每股可额外获得最高8.91美元 使交易总潜在价值达到每股12.47美元 [1] - 若要约收购成功完成 礼来将通过第二步合并收购所有未在要约中被涉及的Adverum股份 收购价格与要约条件一致 [2]   市场反应与交易进程 - 收购消息使Adverum周五美股盘前一度涨近29% 截至发稿涨幅缩窄至逾6% [1] - 该交易预计将在2025年第四季度完成 需满足惯常的交割条件 [1]   收购标的与战略协同 - 被收购公司Adverum专注于开发玻璃体腔内单次给药基因疗法 旨在研发可恢复视力、防止失明的功能性治愈方案 [1] - Adverum的核心产品候选药物Ixo-vec是一种用于治疗湿性老年黄斑变性的玻璃体腔内基因疗法 [1] - 此次收购旨在结合礼来的基因药物研发能力与Adverum在眼科基因疗法领域的技术优势 拓展基因疗法在减轻年龄相关疾病负担方面的潜力 [1]
 特宝生物20251023
 2025-10-23 23:20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为生物制药行业,具体聚焦于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治疗领域、生长激素市场以及基因治疗等前沿方向[1][2][3] *   公司为特宝生物,其核心产品为派格宾(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注射液),并涉及生长激素产品易培生及其他在研管线[2][3]   核心观点与论据   财务与经营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4.8亿元,同比增长26.85%,净利润6.66亿元,同比增长20.21%,扣非净利润6.73亿元,同比增长15.91%[3] *   核心产品派格宾收入持续增加,但新上市长效生长激素产品易培生处于早期市场推广阶段,对整体利润尤其是当季利润造成影响[3]   核心产品与研发突破 *   派格宾联合核苷酸类似物用于成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乙肝表面抗原持续清除的增加适应症上市许可申请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标志着慢乙肝治疗向临床治愈目标迈进[2][4] *   临床治愈的生物学状态表现为感染或整合的肝脏细胞显著减少,派格宾停药24周后90%以上患者实现持续表面抗原清除,停药52周和104周后仍有超过90%患者维持清除[2][9] *   公司预计生长激素产品易培生将于2025年底参与国家医保谈判,目前医保主要覆盖GHD(生长激素缺乏症)患者,谈判结果将影响市场覆盖和患者年费负担[2][6]   市场推广与商业化进展 *   公司从2025年五六月份开始积极组建技术团队,提升产品及服务质量,预计2025-2026年销售收入将逐步显现[2][10] *   慢乙肝临床治愈门诊已在全国超过千家医院设立,适应症获批有助于打破核心专家推荐局限,让更多医学界及社会层面接受明确治疗目标[2][11] *   绿洲项目数据显示派格宾可显著降低85%以上的肝癌发生率[11]   合作与未来战略布局 *   公司与Alex合作反应核酸项目,并将在欧美肝病会议上发布相关研究[2][11] *   公司关注糖代谢和脂代谢异常领域,与腾济药业、康宁杰瑞合作推进相关研究[2][11] *   2025年第三季度完成对九天基因财务并表,将基因治疗视为未来重要方向,九天基因拥有国内申报批准临床的SMA项目和美国获得孤儿药认证的眼科产品[2][12] *   对于新疗法(如小核酸、衣壳抑制剂),公司关注其药物作用机制是否基于清除病毒感染细胞,并持联合治疗态度[7][13]   行业格局与患者数据 *   全球仍有约7,500万慢乙肝感染人群,每年约有37.8万与乙肝相关的肝癌病例[11] *   现有接受抗病毒治疗人群估算约500万,现有适应症集中在表面抗原低于1,500的人群(约占1/3甚至更高),但目前渗透率仍较低,仅个位数水平[14] *   通过派格宾治疗,一年内可使超过1/3甚至40%以上患者达到表面抗原小于1,500,小三阳免疫控制条件下治愈率可达50%以上[14][16] *   干扰素联合治疗能显著加快患者向优势状态转化,传统核苷类药物单独使用需5-10年使约60%-70%患者表面抗原小于1,500[17][19] *   表面抗原水平低于100时,临床治愈率可达60%左右甚至更高[18]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认为科学界对于治疗终点定义存在混用,但停药24周作为观察点的重要性基于其代表主要药物作用基本消失,新型药物因较长半衰期需解决核心问题以优化方案[7][8] *   深圳获批乙肝临床治愈适应症具有标志性意义,标志着乙肝表面抗原清除可以作为真正治疗目标,但认知改变过程漫长[14]
 复星医药参投基金孵化企业达成超4亿美元海外授权,聚焦眼科创新性基因疗法
 新浪证券· 2025-10-15 15:30
 合作交易概述 - 苏州星明优健与英国生物科技公司AviadoBio达成战略合作,就创新光遗传学基因疗法UGX202的海外开发与商业化签署独家选择权协议 [1] - AviadoBio获得大中华区以外市场的独家开发及商业化权利,星明优健有望获得包括首付款、里程碑付款及销售分成的多重收益 [1] - 合作潜在交易总额超4亿美元 [1]   产品技术与潜力 - UGX202是一款"通用型"光遗传学基因治疗产品,突破传统疗法受限于特定基因突变的瓶颈 [1] - 产品可广泛适用于视网膜色素变性、Stargardt病、无脉络膜症及晚期干性年龄相关黄斑病变等多种眼科疾病 [1] - 产品显示出在罕见病及常见病治疗领域的巨大潜力 [1]   公司背景与行业地位 - 星明优健源自复星医药发起设立的复健资本新药创新基金的孵化平台,聚焦眼科疾病创新性基因疗法 [2] - 复健资本新药创新基金自2020年成立以来,已投资孵化星赛瑞真、星核迪赛、星联肽等十余家高科技企业,覆盖干细胞、RNA疗法、基因编辑、核酸药物等前沿方向 [2] - 复星医药通过自主研发、合作开发、许可引进、基金孵化、产业投资的多元化创新模式,强化其在生物医药前沿领域的策源能力 [2]   行业趋势与影响 - 今年以来,中国生物科技领域的对外授权交易持续活跃,反映出中国医药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并日益获得全球市场认可 [1] - 此次合作为中国创新药企参与全球竞争提供了重要范本,将推动UGX202的全球临床与商业化进程 [2] - 随着以基因治疗、细胞治疗为代表的新一代疗法进入临床与市场,具备源头创新能力与全球资源整合能力的企业将在未来医药格局中占据核心位置 [2]
 饶毅创办,红杉、腾讯投资,「华毅乐健」血友病基因治疗药物加速出海|项目报道
 36氪· 2025-10-14 08:03
龚云涛介绍,虽然罕见病药物开展临床时的可选合作医疗机构和专家资源都比较有限、分散,且缺乏公 众的疾病教育,往往会给招募造成一定难度。但在血友病领域,患者组织联盟发展相对成熟,各类医 学、药品甚至是研究信息都能比较及时地传播。 华毅乐健由生物学家饶毅在2019年时创立,主要从事基因治疗药物开发,进展最快的一款基因治疗药物 用于治疗血友病A。这是人类最早发现的罕见病之一,主要由凝血因子Ⅷ或Ⅸ基因突变引起,患者的关 节和肌肉反复出血可导致终身残疾。目前,血友病的标准疗法虽仍以凝血因子替代治疗为主,但随着近 年以来多款基因治疗药物在全球范围内获批,这种"一次治愈"式的治疗方式也逐渐为患者群体所了解。 具体到华毅乐健,公司自主研发的GS1191是国内首个获批临床的血友病A(占比达到80%以上)腺相关 病毒(AAV)载体基因治疗药物,III期临床预计在今年内完成全部患者入组;同期,该产品也在探索 沙特、巴西等海外市场。 龚云涛表示,出海首站之所以选择沙特,一方面是考虑到其血友病患者较多。沙特总人口虽只有数千 万,但血友病患者达到千例之多;此外,经济水平较高、本国公民享受免费医疗的特点,也为高价新药 商业化提供可行性。国内 ...
 佐力药业20251013
 2025-10-13 22:56
 行业与公司 *   涉及的行业为医药行业,具体为中成药与基因治疗领域 [1] *   涉及的公司为上市公司佐力药业及其参股公司灵云生物 [1]   核心观点与论据 **财务业绩表现强劲** *   公司上半年利润增速约为28%,扣除股份支付费用后归母净利润增速超过30% [2] *   2025年第三季度收入环比上半年和第二季度有所改善,预计第四季度收入增速将进一步加快 [4] *   鉴于去年第三、四季度基数较低以及中成药集采全面落地,预计全年收入和利润完成率将非常高 [2][4]  **核心产品乌灵胶囊增长稳健** *   乌灵胶囊2025年院内销售实现双位数增长 [2] *   院外销售占比较低(不到10%),但增速更快 [2][5] *   公司正采取考核药店发货与纯销及小包装换大包装策略推动院外市场未来几年快速增长 [2][5]  **百令系列产品迎来放量机遇** *   百令片原有销售体量为2亿元,预计随第三批中成药集采恢复销售,销量将进一步扩大 [2][5] *   百令胶囊于2023年底上市,2025年下半年开始贡献业绩,预计明年带来更大贡献,目前已完成医院确认签约执行 [2][5][6]  **参股公司灵云生物具高成长潜力** *   灵云生物从事AAV腺病毒载体2.0版本基因治疗药物研发,佐力药业持有其3%股权 [2][7] *   针对帕金森症的管线将在2025年四季度启动IRT临床研究,并计划明年进入IND阶段 [2][7] *   灵云生物未来三年复合增速预计为28-30% [2][7] *   若按PE估值法测算,明年对应25倍PE可达210亿市值,后年可达270亿 [2][7]  **公司提供稳定股东回报** *   公司分红比例高,约80-90%,股息率超过4% [2][7]   其他重要内容与投资建议 **建议投资者关注的关键节点与因素** *   重点关注公司10月份发布的三季度业绩 [3][8] *   关注四季度灵云生物帕金森症管线IIT启动 [3][8] *   关注百令胶囊院内销售情况及乌灵胶囊院外增长潜力 [3][8] *   关注灵云生物后续数据披露及可能带来的弹性收益 [3][8]  **可能被忽略的细节** *   百令胶囊因赶上集采,2024年基本没有销售 [5] *   百令胶囊后续需观察终端发货与纯销情况 [6] *   公司可能会根据灵云生物的临床数据进一步增资或控股 [7]
 研判2025!中国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及重点企业分析:医保政策扩围提升用药可及性,人口老龄化驱动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需求激增[图]
 产业信息网· 2025-10-11 09:20
 行业概述 - 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用于治疗以原发性神经元变性为基础的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主要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亨廷顿病和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 [2] - 中国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行业市场规模在2024年达到约105.5亿元,同比增长24.12% [1][5] - 行业发展历经从1990年代至2010年的起步阶段,到2010-2020年的发展阶段,再到2020年至今的创新阶段,呈现从仿制到创新、政策技术双轮驱动的转型态势 [3]   市场驱动因素 - 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口比例持续上升,神经退行性疾病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导致药物需求显著增加 [1][5] - 中国政府不断完善医保政策,将更多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并提高用药可及性,推动市场规模增长 [1][5] - 以帕金森病为例,2022年中国帕金森病出院人数为9.75万人次,同比增长33.68%,反映出患病人数增多的趋势 [4]   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上游包括有机化工原料、医药中间体、基因治疗材料、药用辅料、细胞培养基、重组蛋白与抗体等原材料,以及生物反应器、层析柱等研发生产设备 [4] - 产业链中游为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的研发生产环节 [4] - 产业链下游主要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亨廷顿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疾病的治疗 [4]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行业竞争格局呈现“本土创新崛起破局、跨国药企高端制衡”的特征 [6] - 先声药业采取合作为主、自研为辅的策略,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35.85亿元,同比增长15.14%,毛利为28.94亿元,同比增长17.54,未来五年计划投入20亿元聚焦神经与肿瘤领域 [7] - 恒瑞医药拥有广泛的研发管线,2024年营业收入为279.85亿元,同比增长22.63%,研发投入为82.28亿元,同比增长33.79% [9]   行业发展趋势 - 创新研发将加速推进,生物技术、基因编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将显著提升研发效率,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等前沿技术将逐渐成熟 [11] - 市场竞争格局将更加激烈且多元化,国内药企将通过提升自身实力和技术创新与国际药企展开竞争 [12] - 政府将继续出台政策支持研发和产业化,同时加强监管,并有望将更多药物纳入医保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