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hina Plus One
icon
搜索文档
外资行加码中国—东盟战略,从服务制造业到助力新消费出海
第一财经· 2025-06-12 20:42
过去东盟主要是制造业的中转地,但现在已演变为各行各业竞争发展的热土。 过去几年,随着地缘局势不确定性增加、全球供应链重构,大量中国制造业、互联网企业加快了出海步 伐,向越南、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转移并拓展市场。 今年5月,中国—东盟经贸部长特别会议以线上方式举行,双方共同宣布全面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3.0 版谈判,向签署升级议定书的目标迈出关键一步。 在全球金融监管趋严、资本回报压力上升的背景下,欧美银行近年来在亚太的业务重心更加"审 慎"和"成本控制"。相比之下,那些东盟本土或区域性强的外资银行,在中资企业出海东南亚过程中, 更能提供"本地化、灵活、可落地"的金融解决方案。 近期,渣打银行企业及投资银行业务联席全球主管兼东盟及南亚区行政总裁高恕年(Sunil Kaushal)在 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东盟有望成为全球增长新前沿,中国与东盟总人口超20亿,东盟GDP总和已 突破4万亿美元,而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这一合作 框架对双方而言是显著的"双赢协议"。他称,除了制造业和互联网企业,当前也有更多新消费企业在加 速拓展东盟市场。渣打在东盟10国均已建立深 ...
奥特斯中国朱津平:中国业务是全球战略支点
中国经营报· 2025-05-23 15:57
中经记者 李立 上海报道 在价格压力增大与全球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加剧的情况下,半导体封装载板与印制电路板制造商奥特斯 (AT&S)日前发布的财报显示,2024/2025财年公司总收入15.9亿欧元,同比增长3%。 奥特斯首席财务官Petra Preining表示:"过去的财年面临诸多挑战,得益于较早启动的转型计划,公司 得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价格压力,并实现了营收增长。"她补充道:"我们战略性地出售了韩国工厂, 并聚焦核心业务,因此本年度每股收益达到1.86欧元。" 奥特斯新任首席执行官Michael Mertin进一步表示:"计划利用今年的利润重回盈利增长轨道,进一步提 升公司价值。" 与上一财年相比,奥特斯2024/2025财年的合并营收小幅增长至15.9亿欧元(上一财年为15.5亿欧元)。 报告期内,出货量增长,缓解了印制电路板和半导体封装载板面临的价格压力。 财报显示,奥特斯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同比增长97%,从3.07亿欧元增至6.06亿欧元。这一 盈利提升主要得益于出售韩国工厂的交易。 报告期内,奥特斯大力推进全面的成本优化与效率提升计划,以应对持续严峻的市场环境下的价格压力 与通胀影 ...
“去美元化”预期升温,亚洲货币掀起涨势
日经中文网· 2025-05-08 14:23
亚洲货币走强原因 - 新台币对美元升值创2022年以来约3年新高 韩元升至1美元兑1365韩元区间创2024年10月以来新高 马来西亚林吉特刷新2024年10月以来高点 [3] - 市场预期美国在贸易谈判中要求相关国家或地区提高本币汇率 推动升值预期 台湾韩国马来西亚作为替代中国大陆的进口来源地 扩大对美贸易顺差 [3] - 特朗普政府要求扭转美元升值背景下 汇率作为贸易摩擦调节手段成为议题 [3] 去美元化影响 - 4月后持续去美元化推动亚洲货币上涨 香港金管局时隔3年半再次卖出港元买入美元进行外汇干预 [4] - 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动摇美元信用 全球投资者重新审视偏重美国的投资配置 资本外流趋势或持续 [5] - 巴菲特警告偏重美元投资风险 称不会投资"走向崩盘"的货币 最担心美元 该言论导致周初美元走弱 [5] 对日元汇率影响 - 亚洲货币急剧上涨产生拉低美元效应 推动日元走高 交易量较小的亚洲货币开始影响主要货币走势 [7] - 5月1日日银货币政策会议后日元对美元下跌 5月2日一度贬值至1美元兑145.90日元创3周最低 随后亚洲货币上涨使日元贬值暂缓 [7]
Matson(MATX)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06 05:3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一季度合并运营收入同比增加4520万美元至8210万美元,海洋运输运营收入增加4600万美元,物流运营收入减少80万美元 [19] - 第一季度利息收入为940万美元,较去年增加60万美元,主要因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增加;利息支出同比减少50万美元,因未偿债务减少 [19] - 第一季度净收入同比增长100.3%至7230万美元,摊薄后每股收益同比增长109.6%至2.18美元,摊薄加权平均流通股数量同比减少4% [20] - 过去十二个月,公司运营现金流为8.202亿美元,用于偿还债务3970万美元、维护及其他资本支出1.828亿美元、新船资本支出1.612亿美元、现金存款及利息收入存入CCF 6550万美元、其他现金流出1350万美元,通过股息和股票回购向股东返还2.637亿美元 [21] - 第一季度回购约50万股,总成本6920万美元;第一季度末总债务为3.908亿美元,较2024年第四季度末减少1010万美元 [22] - 预计第二季度海洋运输和物流运营收入均低于2024年同期,全年合并运营收入也低于上一年 [22][23] - 预计全年折旧和摊销约2亿美元,利息收入约3100万美元,利息支出约700万美元,其他收入约900万美元,有效税率约23%,干坞付款约4000万美元 [24] - 2025年维护及其他资本支出范围下调2000万美元至1亿 - 1.2亿美元,新船建造里程碑付款预计不变,为300 - 500万美元 [24][25]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海洋运输 - 中国业务第一季度运费率同比显著提高,但货运量同比下降1.4%;4月实施关税后,集装箱货运量同比下降约30% [5][8] - 夏威夷第一季度集装箱货运量同比增长3.2%,排除竞争对手船只干坞因素,货运量同比基本持平;预计全年货运量与2024年相当 [6] - 关岛第一季度集装箱货运量同比下降14.3%,主要因零售和食品饮料行业需求下降;预计2025年货运量接近去年水平 [16] - 阿拉斯加第一季度集装箱货运量同比增长4.8%,因北行货运量增加,部分被去年同期额外航次抵消;预计2025年货运量与去年相当 [17] - SSA码头合资企业第一季度贡献660万美元,同比减少620万美元,主要因吊装量增加;预计2025年贡献低于去年的1740万美元 [17] 物流 - 第一季度运营收入为85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减少80万美元,主要因货运代理和运输经纪业务贡献降低,部分被供应链管理业务贡献增加抵消;预计2025年运营收入低于2024年 [18]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夏威夷经济保持稳定,失业率低、建筑活动强劲、旅游业稳定,但人口增长、高通胀和高利率带来挑战;国际游客 arrivals 仍远低于疫情前水平,毛伊岛游客 arrivals 缓慢恢复 [7] - 跨太平洋市场4月需求显著下降,市场仍在适应新的市场环境,运费率波动较大 [9][39]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将跟随客户在亚洲重新定位和扩大制造基地,实施集水区战略,预计不确定环境将加速亚洲集水区多元化 [10][11] - 第一季度宣布开通胡志明市至CLX和MAX上海出发的新直达服务,预计近期越南转运业务量将增加 [10][11] - 公司认为自己处于美中贸易谈判初期,预计双方会达成协议,但时间不确定 [27] - 公司将继续保持船舶运营可靠性,为客户和社区提供高质量服务,寻求有机或收购式增长机会 [28] - 行业方面,部分海洋运输公司为应对货运量下降,取消了一些中国航次,调整服务;部分公司增加其他亚洲港口停靠、提高运力分配 [12]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由于关税、全球贸易、监管措施、美国经济走势和其他地缘政治因素的重大不确定性,公司下调2025年展望 [6] - 公司对长期前景保持信心,因其业务和现金流多元化、专注服务利基市场、资产负债表强劲,业务有韧性,能抵御短期波动并创造长期股东价值 [27] 其他重要信息 - 4月17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宣布对中国船东、运营商和中国建造船只征收新的目标港口费用,公司因船只规模获豁免;USTR还提议对船岸起重机、集装箱和某些底盘加征关税,可能影响公司设备采购 [14][15] - 公司预计2028年才需向CCF进行下一次现金缴款用于新船建造里程碑付款;第二季度预计从CCF支付约3600万美元里程碑付款,第三、四季度预计分别支付约7100万美元和1.18亿美元 [25]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1:越南业务的运力及承接更多货运量以抵消中国业务下滑的能力 - 目前每周约20%的货运量来自越南,公司有能力根据市场情况增加越南业务量,新开通的胡志明市服务也与柬埔寨有良好连接 [33][36] - 越南虽发展迅速,但存在电力和劳动力短缺问题,短期内扩大规模有挑战,公司会跟随客户需求调整 [34][35] 问题2:4月以来中国集装箱货运量下降30%是仅指直接来自中国的货运量,还是包含越南业务增长的影响 - 最初所有货源地货运量都下降,随着时间推移,越南货运量回升至关税讨论前水平 [37] 问题3:关税和货运量下降对运费率的影响 - 国际海洋运输公司为适应货运量和需求下降,取消大量航次,部分公司维持运费率,部分公司提高非中国货源地运费率,也有市场运费率下降情况,市场仍在调整中 [39][40] - 公司预计第二季度和全年运费率和货运量都将下降,但仍能保持高于市场的溢价 [40][41] 问题4:是否考虑暂时取消部分MAX航次 - 公司目前不考虑取消航次,认为客户库存耗尽后货物仍需运输,公司品牌强调准时到达、不取消航次;若经济情况变化,会再评估 [47][49] 问题5:上周取消最低免税额豁免的影响及预期变化 - temu取消从中国的直接运输,将业务模式转变为类似亚马逊的模式,导致航空货运需求和运输量显著减少,部分航空货运转向海洋运输,这对公司可能是长期机会 [50][51] 问题6:4月宣布关税后中国货运量30%下降对海洋运输业务运营收入的影响 - 公司未给出具体数据,建议参考去年第二季度数据,假设4月同比下降30%,再自行估算该季度剩余时间及增量贡献对合并运营收入的影响 [74][75] - 目前不确定30%的下降是否会改善,中美可能调整关税,情况存在不确定性 [76] 问题7:是否考虑从越南直接发货 - 公司通过与当地支线合作伙伴的合作,从海防和胡志明市经上海支线连接到美国西海岸的服务最快,且现有支线港口服务出色,无需直接发货 [77][78] - 越南大型港口拥堵,公司与当地无长期合作关系,自有船只运营效率和可靠性可能不如现有支线港口 [80]
Matson(MATX)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06 04: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一季度合并运营收入同比增加4520万美元至8210万美元,海洋运输运营收入增加4600万美元,物流运营收入减少80万美元 [20] - 第一季度利息收入为940万美元,较去年增加60万美元,主要因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增加;利息支出同比减少50万美元,因未偿还债务减少 [20] - 净利润同比增长100.3%至7230万美元,摊薄后每股收益同比增长109.6%至2.18美元,摊薄加权平均流通股数量同比减少4% [21] - 过去十二个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8.202亿美元,用于偿还债务3970万美元、维护及其他资本支出1.828亿美元、新船资本支出1.612亿美元、现金存款及利息收入6550万美元、其他现金流出1350万美元,通过股息和股票回购向股东返还2.637亿美元 [22] - 第一季度回购约50万股,总成本6920万美元;第一季度末总债务为3.908亿美元,较2024年第四季度末减少1010万美元 [22] - 预计2025年全年折旧和摊销约2亿美元,利息收入约3100万美元,利息支出约700万美元,其他收入约900万美元,有效税率约23%,干坞付款约4000万美元 [24]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夏威夷航线 - 第一季度集装箱运输量同比增长3.2%,主要因竞争对手船只进坞维修;若排除该因素,运输量同比基本持平 [5] - 预计2025年全年运输量与2024年相当,反映夏威夷经济适度增长和稳定的市场份额 [6] 中国航线 - 第一季度运费率同比显著提高,因2024年第四季度的高运费延续至本季度;运输量同比下降1.4% [7] - 4月关税实施后,集装箱运输量同比下降约30% [8] - 预计第二季度和全年集装箱运输量和平均运费率同比下降 [9] 关岛航线 - 第一季度集装箱运输量同比下降14.3%,主要因零售和食品饮料行业需求下降 [17] - 预计2025年运输量接近去年水平 [17] 阿拉斯加航线 - 第一季度集装箱运输量同比增长4.8%,因北行运输量增加,部分被去年同期额外航次抵消 [18] - 预计2025年运输量与去年相当 [18] SSA码头合资企业 - 第一季度贡献660万美元,同比减少620万美元,主要因装卸量增加 [18] - 预计2025年贡献低于去年的1740万美元(不考虑2024年第四季度1840万美元的减值费用) [18] 物流业务 - 第一季度运营收入为85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减少80万美元,主要因货运代理和运输经纪业务贡献降低,部分被供应链管理业务贡献增加抵消 [19] - 预计2025年运营收入低于2024年,因所有业务线面临挑战 [19]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夏威夷市场 - 经济保持稳定,失业率低、建筑活动强劲、旅游业稳定,但面临人口增长挑战、高通胀和高利率问题 [6] - 建筑活动活跃,公共和私人项目众多,包括毛伊岛野火后的重建工作,对建筑工人需求旺盛 [6] - 国际游客 arrivals 仍远低于疫情前水平,毛伊岛游客 arrivals 恢复缓慢 [6] 中国市场 - 4月跨太平洋市场需求显著下降,集装箱需求能见度有限 [9] - 自4月关税实施以来,集装箱运输量同比下降约30% [8] 越南市场 - 目前每周约20%的运输量来自越南,随着胡志明市新服务的推出,有能力显著增加该地区运输量 [34]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将继续跟随客户,在亚洲实施集水区战略,随着客户调整和扩大制造布局,公司将相应调整业务 [10] - 第一季度宣布开通连接胡志明市至CLX和MAX上海出发港的新直达服务,体现公司在亚洲的品牌认可度和服务能力 [10] - 公司认为自己处于中美贸易谈判初期,预计最终会达成协议,但时间不确定;尽管当前存在不确定性,公司对长期前景仍有信心,因其业务和现金流多元化、专注服务利基市场、资产负债表强劲 [27] - 公司致力于维持船舶运营的可靠性,为客户和社区提供高质量服务,历史上在供应链中断期间表现良好 [28] - 公司将继续通过股息和股票回购向股东返还资本,股票回购计划是资本配置战略的核心 [28]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由于关税、全球贸易、监管措施、美国经济走势和其他地缘政治因素的重大不确定性,公司下调2025年展望 [5] - 目前跨太平洋市场需求下降,集装箱需求能见度有限,预计第二季度和全年集装箱运输量和平均运费率同比下降 [9] - 公司认为自己目前因船只规模获得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豁免,但未来可能面临更高的集装箱设备成本,同时仍受运输量下降和客户支付商品关税的负面影响 [15] - 尽管当前存在不确定性,但公司对长期前景保持信心,因其业务和现金流多元化、专注服务利基市场、资产负债表强劲 [27] 其他重要信息 - 4月17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最终确定根据301条款采取的行动通知,对中国船东、运营商和中国建造的船只征收新的目标港口费用,公司认为自己作为小型船只运营商获得豁免;USTR还提议对船岸起重机、集装箱和某些底盘加征关税,该提议正在征求意见,最终形式可能影响公司设备采购 [14] - 随着提姆(Timu)取消或停止从中国的直接运输,将业务模式转向类似亚马逊的模式,航空货运需求和运输量显著减少,部分航空货物转向海洋运输,这可能是公司的长期机会 [51]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1: 越南地区的运输能力及能否弥补中国业务下滑 - 目前约20%的运输量来自越南,公司有能力显著增加该地区运输量,与亚洲支线合作伙伴保持定期沟通,他们可根据需要更换更大船只;但越南面临电力和劳动力短缺问题,短期内扩大规模的程度不确定;胡志明市新服务也可连接柬埔寨,公司将跟随客户需求调整业务 [34][35][37] 问题2: 4月中国运输量下降30%是否包含越南增长影响 - 最初所有来源地运输量都下降,随着时间推移,越南运输量回升至关税讨论前水平,部分因胡志明市新服务的推出 [38] 问题3: 市场对关税和运输量下降的价格反应 - 市场情况复杂,国际海运公司为应对运输量下降取消大量航次,部分公司维持费率,部分公司提高非中国来源地费率,也有市场费率下降情况;公司预计第二季度和全年运输量和费率都将下降 [40][41] 问题4: 是否考虑临时取消MAX航次 - 公司品牌理念是不取消任何航次,认为4 - 8周后客户库存耗尽,货物仍需运输;目前客户正在就关税成本分担进行谈判,公司希望在客户眼中保持准时到达、无取消航次的形象;若经济情况需要,会再评估 [48][49] 问题5: 取消最低免税额豁免的影响及预期 - 提姆(Timu)取消从中国的直接运输,将业务模式转向类似亚马逊的模式,导致航空货运需求和运输量显著减少,部分航空货物转向海洋运输,随着电子商务持续增长,这可能是公司的长期机会 [51][52] 问题6: 取消最低免税额豁免是否是长期抢占航空货运市场份额的机会 - 公司认为最低免税额豁免不会在与中国的最终协议中恢复,这将增加海洋运输市场份额,随着电子商务增长,可能是公司的长期机会;短期内航空货运市场将出现过剩产能,需要重新调整 [56][57] 问题7: 4月以来中国运输量是否有变化 - 零售客户、进口商和制造商正在就定价和成本分担进行谈判,随着时间推移,货物运输量将增加;一些大型客户开始重新安排货物运输;预计在关税稳定前,运输量不会恢复正常,但随着传统旺季到来,货物仍需运输 [60][61][63] 问题8: 能否采取措施减轻当前影响 - 公司已审查资本支出,推迟部分项目,实施招聘冻结,削减开支;希望美国经济避免衰退,若进入衰退,将采取更多成本控制措施;公司希望保留恢复业务的灵活性,以便在市场反弹时抓住机会 [68][69][70] 问题9: 4月运输量下降30%对海洋运输业务运营收入的影响 - 公司未提供具体数据,建议参考去年第二季度数据,假设4月下降30%,并自行估算其余季度情况;同时,关税可能在季度末前调整,情况存在不确定性 [72][73][74] 问题10: 是否考虑从越南直接发货 - 公司通过与当地支线合作伙伴的合作,可通过海防和胡志明市实现最快服务到美国西海岸;越南大型港口存在拥堵问题,公司与当地港口无长期合作关系,自有船只运营效率和可靠性可能不如目前的支线服务 [75][77]
UPS(UPS)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4-29 20: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合并收入215亿美元,同比下降0.7%;合并运营利润18亿美元,同比增长0.9%;合并运营利润率8.2%,同比上升20个基点;摊薄后每股收益1.49美元,同比增长4.2% [7] - GAAP结果包括8300万美元的净费用或每股摊薄后0.09美元,其中包括4400万美元的税后转型战略成本和4900万美元的非现金税后减值费用,部分被1000万美元的所得税估值备抵部分转回收益所抵消 [3] - 第一季度产生23亿美元的运营现金流,自由现金流为15亿美元;支付13亿美元股息给股东,并回购1亿美元股票,完成年度股票回购目标 [43]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美国国内业务 - 第一季度总ADV下降3.5%,地面平均每日体积同比下降2.5%,总航空平均每日体积下降9.6%;排除亚马逊的体积下降后,总航空ADV增长6.2% [32] - B2B平均每日体积同比增长1.5%,B2C平均每日体积同比下降7%;SMB客户ADV增长4%,占总美国体积的31.2% [33][34] - 第一季度收入145亿美元,同比增长1.4%,每票收入同比增长4.5%;总费用增加0.2%,每票成本增加3.7% [35][37] - 运营利润10亿美元,同比增长19.4%,运营利润率7%,同比增加110个基点 [38] 国际业务 - 国际平均每日体积连续第二个季度增长,总国际ADV增长7.1%,国际国内平均每日体积增长4.8%,出口平均每日体积增长9.3% [38] - 第一季度收入44亿美元,同比增长2.7%,每票收入同比下降;运营利润6.54亿美元,同比下降4.1%,运营利润率15% [39][40] 供应链解决方案业务 - 第一季度收入27亿美元,下降4.71亿美元,主要因2024年剥离Coyote业务;航空和海洋货运收入与去年持平,核心物流收入增长5.1%,UPS数字业务收入增长32.5% [40][41] - 运营利润9800万美元,运营利润率3.6%,同比下降320个基点 [41]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美国进口量约为每天40万件,占全球总ADV的不到2%;去年中美贸易航线收入占国际总收入的11%,其他贸易航线到美国的收入约占国际总收入的17% [21] - 小型包裹托运商中,超95%的客户预计维持当前商业模式,其余考虑贸易转移、运输方式转移或退出业务;货运代理客户在可能的情况下,正从航空货运转向海洋货运 [2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加速亚马逊体积下滑计划,到2026年6月将其在网络中的体积减少超50%,第一季度亚马逊ADV下降略超计划,预计上半年末回到计划进度 [12][13] - 内包SurePost最后一英里配送业务,本月用GroundSaver取代SurePost,这是一种新的国内经济型服务 [17] - 开展效率重塑计划,旨在通过改进业务方式节省10亿美元,第一季度进展良好,预计第二季度加速受益 [17][18] - 专注改善收入质量,在医疗保健、国际、B2B和SMB等市场增长;上周达成收购Ann Lower医疗集团协议,预计2025年下半年完成,以增强在加拿大的医疗保健能力 [18][19] - 本季度重新推出带有货运定价的UPS地面服务,为超过150磅的货物提供卓越价值 [2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市场存在不确定性,公司继续模拟不同情景以应对业务快速变化;目前不提供合并全年展望更新,专注可控事项,执行战略和财务目标 [26][27] - 基于4月结果和对本季度剩余时间的预期,提供第二季度指导;预计第二季度合并收入约210亿美元,运营利润率约9.3% [27][52] - 公司对作为全球物流值得信赖的领导者的地位有信心,凭借集成网络的灵活性、广泛覆盖范围、服务组合和贸易专业知识,能够帮助客户应对不断变化的贸易环境 [28]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正在进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网络重新配置,第一阶段将在6月前完成164项运营关闭,包括73座建筑关闭,预计今年节省35亿美元费用 [14][43][45] - 公司开发下一代经纪技术和全球结账产品,帮助客户应对关税变化,提供保税仓储和对外贸易区解决方案 [24][25][26]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全年35亿美元成本节省如何在年内构建,是否能完全抵消亚马逊收入减少,以及对2026年的影响 - 可变成本和半可变成本将随亚马逊体积下降而减少,固定成本约60%集中在下半年;2026年上半年将有增量成本减少,效率重塑计划今年节省约5亿美元,到2026年增至10亿美元 [59][60][66] - 公司进行结构性变革以提高利润率,去除的成本多于失去的收入 [65] 问题: 公司测试机器人和仓库自动化的努力,以及如何融入效率重塑计划和长期成本节省预期 - 作为未来网络计划的一部分,公司将对400个设施进行部分或完全自动化,应用AI等新技术减少对劳动力的依赖,最终关闭200个设施;目前64%的体积通过自动化枢纽,同比增长约4.5% [70][72][75] 问题: 35亿美元成本节省在第一季度已实现多少,以及为何第二季度国内利润率改善减速 - 第一季度已实现约5亿美元成本节省;第二季度因考虑关税影响,企业和SMB业务量减速,特别是SMB缺乏应对工具,同时关闭7%的美国建筑会产生混乱成本 [79] 问题: 剔除亚马逊因素后,国内和国际体积增长的长期观点,以及考虑供应链从中国转移的情况 - 年初预计美国小型包裹行业体积为低个位数增长,价值包括GRI增长为个位数;美国以外市场规模990亿美元,预计为中个位数增长,其中医疗保健市场180亿美元,预计为高个位数增长 [86][87] - 医疗保健业务在第一季度表现良好,平均每日净收入同比增长近5%;公司凭借全球网络能够跟随供应链转移 [88][89] 问题: 35亿美元成本节省在2026年的年化数字,以及SurePost内包后价格上涨是否导致业务流失 - 预计2026年成本节省与2025年类似;GroundSaver体积本季度下降约8.5%,主要是有意减少低质量业务,预计第二季度也会如此;内包是因为公司提供的可靠性,第一季度准时交付率近97% [93][94][97] 问题: 第二季度国际业务利润率处于中高个位数是否是合理水平,以及是否有特定因素影响 - 第二季度预计中美贸易航线下降不到25%,但将被中国到其他地区和其他地区到美国的增长所抵消;长期来看,国际业务利润率有望回到中高个位数 [103] - 第一季度利润率受欧洲周末配送投资影响,后期这些投资将带来利润率扩张 [104] 问题: 国际业务中最低免税额影响、货物流动以及关税解决后是否会有反弹 - 中国关税问题是不确定性的关键,最低免税额变化将影响SMB;公司在清关方面有优势,约85%的货物无需人工干预即可清关 [108][109] - 消费者情绪较年初有所下降,但仍健康;库存下降后预计会反弹,可能来自不同国家;国际业务有抵消贸易流,美国客户基础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112][115] 问题: 客户减少库存对业务量的影响,以及库存减少的持续时间 - 库存减少短期内会对业务量造成压力,但贸易航线正在转移,预计第二季度国际业务不会有太大变化;预计中美贸易航线下降近25%,将被中国到其他地区40%的增长所抵消 [126][127][128] - 公司可根据客户需求灵活调整网络,美国国内航空体积下降将释放运力用于国外业务 [130][132] 问题: 与客户讨论旺季准备情况,以及供应链中断情况下是否会出现供应紧张 - 公司已开始与客户讨论旺季计划,大型企业零售商有财务能力应对关税,部分小型零售商重新考虑旺季订单;公司正在考虑各种情景以应对不确定性,旺季规划已开始,会根据业务量灵活调整资源 [140][141][143] 问题: 供应链转向“中国+1”战略的速度,以及美国以外地区到美国业务的抵消情况,还有资本分配优先级和重组现金成本 - 美国以外地区到美国的业务占国际收入的17%,总业务的3%,目前欧洲、亚洲部分国家到美国的出口增长良好;SMB正在考虑近岸采购,但大公司优先获得制造商资源 [149][150] - 公司资本分配政策不变,资产负债表状况良好,债务与EBITDA比率为2.26倍,低于2.5%的目标,年末资产负债表上有50亿美元现金,30亿美元商业票据计划未发行;重组计划费用约60%为现金,40%为非现金,该数字将随业务进展更新 [152][153][154] 问题: 大规模网络调整是否会降低公司应对宏观需求下降的灵活性 - 公司认为通过减少亚马逊业务,增加了财务灵活性和业务敏捷性;公司正在评估约50个运营点,未来将继续优化网络;向自动化网络整合将提高效率,使公司能够更好地应对业务量变化;专注医疗保健业务有助于公司在经济衰退中保持增长 [161][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