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P

搜索文档
昭衍新药(06127) - 海外监管公告
2025-08-26 20:27
业绩总结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68,575,211.14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1.28%[35][119][174] - 利润总额80,119,573.75元,上年同期为 - 177,351,107.31元[3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932,399.37元,上年同期为 - 169,742,640.65元[3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62,772,994.83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21%[35] - 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8,104,696,831.48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32%[35] - 期末总资产9,473,462,262.30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82%[35] - 基本每股收益0.08元,上年同期为 - 0.23元[3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75%,较上年同期增加2.83个百分点[36] 用户数据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61,199户[159] 未来展望 - 政府在2025年3月明确支持创新药发展并首次写入创新药目录[62]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完善视听平台建设,开发优化多种眼科疾病模型及评价指标[76] - 建立不同种属动物的听觉功能评价等耳科药物评价方法和技术[76] - 蛋白质平台可实现300 - 500mg级的抗体瞬时表达[82] - 小分子体外筛选及功能测试一体化平台针对20余个潜在靶点完成筛选,发现十多个候选小分子[83] - 建立GLP - 1R/GCGR/GIPR靶点药物的系统性非临床评价方法[78] - 在分析检测平台建设上针对不同药物建立多种检测方法和平台技术[79] - 自2018年起尝试将AI技术与药物非临床研究技术结合,已应用于部分专业领域[101] - 在老龄非人灵长类疾病模型开发上取得重大突破,涵盖多种老年疾病模型[103] - 创新药物评价技术,完善耳科、眼科等药物评价方法,增加精神类药物新模型和行为学评价方法[100] - 搭建先进检测平台,在小分子药物、寡核苷酸药物、ADC药物等领域建立多种先进检测方法[100] - 建立数字病理辅助分析系统,提升病理诊断速度与精准度,提升类器官研究检测效率[101] 市场扩张和并购 - 苏州昭衍II期20000平方米设施及20000平方米配套设施陆续投入使用[97] - 广州设施进入竣工验收阶段[97] - 公司认购无锡金易赋新生物医药创业投资合伙企业29900万元,本报告期出资5980万元,期末累计出资8970万元[125] 其他新策略 - 2025年上半年完成400余场专业技术相关培训[96]
下半年生命科学与医疗保健领域的关键辩论-Key debates for H2_ Life Sciences & Healthcare
2025-08-11 10:58
生命科学与医疗保健行业关键要点总结 行业与公司概述 - 纪要主要涉及生命科学与医疗保健行业,特别是发达市场的生物制药、生命科学工具和医疗技术领域[1] - 重点公司包括:罗氏(ROG SW)、诺和诺德(NOVOB DC)、礼来(LLY US)、辉瑞(PFE US)、默克(MRK US)、阿斯利康(AZN LN)、赛诺菲(SAN FP)等大型制药企业[3][6][12] 核心观点与论据 行业情绪与投资策略 - 医疗保健行业情绪低迷,投资者持仓处于近年最悲观水平,主要受MFN(最惠国待遇)、关税和IRA(通胀削减法案)等因素影响[2] - 投资者关注美国MFN和关税政策即将明朗化,寻找可能表现良好的个股和主题[2][10] - GLP-1类药物近期表现令人失望(口服GLP数据不佳),肥胖症治疗领域的增长预期减弱[3] - 投资焦点可能从GLP转向生命科学工具(LS Tools)、肿瘤学或免疫学领域[4][5][6][10] 细分领域分析 **生命科学工具领域** - 呈现连续复苏态势,订单出货比(book-to-bill)良好[5] - 尽管需警惕由消耗品带动的复苏(库存积累导致需求前置),但防御性销量增长和相对容易的比较基数可能使该领域在2025年第四季度重回结构性增长轨道[5] - 升级周期和倍数扩张的倾向最大,但投资者需根据终端市场敞口进行选择性投资[5] **治疗领域** - 肿瘤学和免疫学领域许多股票交易倍数合理,GARP(合理价格增长)策略可能吸引更多关注[6] - 价值型股票(特别是面临重大专利悬崖的公司)在获得催化剂路径明确前可能难以吸引注意力[6] - 列举了多个关键临床催化剂,包括: - 艾伯维(ABBV US)的Rinvoq治疗斑秃的III期数据[21] - 阿斯利康(AZN LN)的Dato-DXd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III期数据[21] - 礼来(LLY US)的orforglipron治疗肥胖症的III期数据[21] **支付方/PBMs领域** - 受到医疗损失比率警告和结构性审查增加的影响,特别是在维持美国高药价方面[4] - 短期内盈利增长和升级周期或倍数扩张的论点可能难以奏效[4] 重要数据与估值 公司表现 - 生物制药公司2024-2030年收入复合年增长率(CAGR): - 礼来(14.4%)和诺和诺德(10.6%)位居前列 - 拜耳(-4.9%)、百时美施贵宝(-2.8%)和辉瑞(-2.7%)表现最差[15] - 近期股价表现(截至2025年8月7日): - 生物制药:拜耳(YTD +31.4%)、吉利德(+19.4%)表现最佳;诺和诺德(YTD -50.5%)、礼来(-17.0%)表现最差[36] - 生命科学与医疗保健:BrightSpring(YTD +20.1%)、Lab Corp(+13.4%)表现最佳;United Health(YTD -51.6%)、Align(-33.4%)表现最差[37] 估值指标 - 生物制药2026年市盈率范围:百时美施贵宝(7x)到礼来(23x)[28] - 生命科学工具2026年市盈率范围:BrightSpring(19x)到Sartorius Stedim Biotech(31x)[51] - 风险溢价:生物制药覆盖股票的收益率比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高出0-8%[48][50] 其他重要内容 近期业绩亮点 - 吉利德(GILD US):Q2 HIV业务表现超预期5%,毛利率增长90个基点(预期下降40bp)[19] - 礼来(LLY US):Q2收入超预期5%,营业利润超12%,主要受Mounjaro/Zepbound推动[19] - 默克(MRK GR):生命科学业务增长超预期,电子业务低于预期[19] - 诺和诺德(NOVOB DC):H1自由现金流33.6亿丹麦克朗,全年指引35-45亿[19] - 辉瑞(PFE US):Q2收入超预期9%,主要受Eliquis、Paxlovid和Comirnaty推动[20] 印度市场 - 印度制药公司表现: - Divi's Laboratories预计2025-27年收入CAGR达15%[51] - Sun Pharma预计收入CAGR达10%[51] - 印度医院: - Apollo Hospitals预计收入CAGR达20%[51] - KIMS预计收入CAGR达29%[51] 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医疗技术公司对中国宏观经济疲软和关税影响的担忧似乎有所减轻,被视为相对工业股更具防御性的板块[44] - 印度医药市场中,定制合成(CS)前景被看好(Divi's Laboratories)[13] - 多项关键临床试验数据即将公布,可能对相关公司股价产生重大影响(详细列表见文档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