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全品类

搜索文档
分歧、踏空与丰收:泡泡玛特背后的基金众生相
格隆汇· 2025-08-22 10:03
核心观点 - 泡泡玛特成为内地公募基金超额收益的核心驱动力 通过重仓新消费赛道而非主流的创新药板块实现突出业绩表现 [1] - 公司凭借国际化战略和IP全品类运营模式实现业绩爆发式增长 2025年上半年营收138.8亿元同比增长204.4% 经调整净利润47.1亿元同比增长362.8% [5][6][18] - 资本市场对泡泡玛特存在估值分歧 但当前市盈率不足50倍 估值与业绩匹配度显著改善 [8][15] 基金持仓表现 - 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混合A以68.29%上半年收益率领先 泡泡玛特连续三个季度稳居其第一大重仓股 [1] - 持有泡泡玛特的公募基金家数连续7个季度增长 从2023年一季度不足50家攀升至2025年二季度311家 [2] - 景顺长城品质长青A上半年收益率21.06% 泡泡玛特为其第一大重仓股 该基金自2024年4月以来净值增幅超117% [4][14] - 富国沪港深业绩驱动A上半年回报26.53% 泡泡玛特为其重要持仓 [4] - 汇添富消费升级A和消费精选两年持有A上半年净值分别增长20.86%和12.61% 于2025年一季度开始买入 [4] 股价表现与市值 - 股价自2024年2月阶段性低点16.68港元累计上涨接近19倍 市值突破4000亿港元 [4] - 上市初期市值突破1500亿港元 但2021-2022年经历20个月调整周期 [10][11] - 2024年2月开启价值修复期 前期坚守的东方红系列基金于2023年二季度清仓 [1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38.8亿元同比增长204.4% 超越2024年全年水平 [5] - 中国市场同比增长135.2% 海外市场成为主要增长引擎 [6] - 亚太市场营收28.5亿元同比增长257.8% 美洲市场营收22.6亿元同比增长1142.3% 欧洲及其他地区营收4.8亿元同比增长729.2% [6] - 毛绒产品营收61.39亿元同比增长1276.2% 占总营收44.2% 成为第一大品类 [18] 业务模式与竞争优势 - 通过"IP+全品类"运营模式拓展收入来源 Molly系列产品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13.57亿元同比增长超70% [17][18] - 建立爆款IP制造体系 通过用户数据洞察、艺术家合作生态与供应链优化持续创造新IP [17] - 将IP价值从潮玩延伸至服饰、主题乐园衍生品等多场景 提升用户粘性与品牌壁垒 [17][18] 资本市场分歧 - 高盛维持中性评级但上调2025-2027年盈利预测 摩根大通将目标价从330港元上调至340港元维持增持评级 [8] - 当前市盈率不足50倍 基于2025年预计净利润超90亿元 估值水平较此前百倍市盈率显著改善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