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D技术

搜索文档
2025年非车载大尺寸LCD行业词条报告
头豹研究院· 2025-08-14 20:18
行业投资评级 - 非车载大尺寸LCD行业已进入成熟期,出货量周期性大于增长性,预计均价将跟随全球CPI波动呈现稳定态势 [4] 核心观点 - LCD与OLED技术路线之争趋于缓和,LCD在中低端市场仍具竞争力 [4] - 2021年多个换机周期共振及远程办公和线上教学需求飙升,推动LCD出货量及价格上涨至历史高位 [4][41][42] - 面板技术成熟使LCD涨价能力有限,未来出货量将主要受换机周期和人口规模影响 [4][43][45] 行业定义与分类 - 非车载大尺寸LCD行业涉及7寸及以上LCD的加工和制造,采用以销定产模式,具有周期性特征 [4][5] - 按光源位置可分为反射型LCD(低耗电)和透射型LCD(需背光模组) [7][8][9] - 按产品类型可分为液晶电视面板、笔记本电脑面板、平板电脑面板和液晶显示器面板 [10][11][12][13][14][15] 行业特征 - 行业具备较强周期性,终端产品换机周期通常为3-5年 [17] - 主要采用以销定产模式,供给不太可能成为行业发展限制因素 [18] - 技术路线之争趋于缓和,LCD在特定领域仍具不可替代性 [19] 产业链分析 上游环节 - 偏光片行业利润分化明显,日东电工净利率达13.54%,而中国深纺织A和三利谱光电分别为4.29%和2.64% [24][30] - 液晶材料企业议价能力高,德国默克毛利率达59%,中国八亿时空和诚志股份分别为42.47%和52.72% [24][31] 中游环节 - 中游LCD厂商毛利率普遍较低,京东方A显示器件业务毛利率12.76%,惠科股份低至11.18% [25][34] - 出货量呈现明显周期性,2020-2024年依次为8.14、8.90、7.90、7.18和7.80亿片 [25][26][35] 下游环节 - 中国平板电脑厂商掌握定价权,在面板价格下行背景下仍实现销售均价从2640元/件升至2673元/件 [27][38] - 液晶电视面板价格逆势上扬,导致下游电视厂商成本压力骤增 [27][39] 行业规模与预测 - 2020-2024年市场规模从515.56亿美元降至413.50亿美元,预计2025-2030年将回升至477.91亿美元 [40] - 2021年市场规模爆发主要受换机周期共振和远程办公需求激增影响 [41][42] - 未来市场规模变化将受面板技术成熟度和市场成熟度影响 [43][45] 政策环境 -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将新型显示列为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发展领域 [48] - 《电子信息制造业2023-2024年稳增长行动方案》重点培育75英寸及以上大尺寸显示器 [48] - 《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24年版)》推动LCD产线核心材料国产化 [49] 竞争格局 - 第一梯队为京东方、TCL科技、夏普公司和松下集团 [50] - 夏普凭借早期技术积累和全球化布局取得优势地位 [51] - 京东方通过技术创新和政府扶持形成产业集群 [52] - 行业集中度预计将进一步提升,中小型企业面临淘汰风险 [53][54]
如何看显示技术迭代对黑电格局和盈利的影响?
长江证券· 2025-06-10 09: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评级;重点推荐黑电龙头海信视像和TCL电子,投资评级均为买入 [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复盘上一轮显示技术变迁,韩企通过逆周期投资面板产业实现对日企的超越,而技术路线偏差会导致资源错配与盈利能力损伤,海信通过前瞻布局LCD技术实现产品结构升级与毛利率持续提升 [7][82] - 当前Mini LED技术升级已进入加速渗透阶段,基于面板产能向中国转移的产业格局,叠加中国企业在Mini LED显示技术研发上不断加码,中国黑电企业在本轮技术迭代中盈利能力和全球份额的提升具备可持续性 [6][7][8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上一轮显示技术变迁中,行业格局与企业盈利能力如何变化 格局:显示技术迭代推动行业龙头变迁 - 黑电显示技术演进路径为“CRT→背投→PDP→LCD(LED背光)→OLED→Mini/Micro - LED”,从技术参数对比来看,Micro LED有望成为显示技术终极解决方案 [16][20] - 20世纪90年代日本企业主导全球黑电产业,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日本企业收缩战略,韩企选择逆周期投资LCD面板产业,1997年末三星在LCD面板领域超越日企,1999年三星、LG分别位居全球LCD面板产能市占率第一、第二,2006年韩企超越日企成为全球液晶电视市场销售额份额第一 [5][32][43] - 四川长虹在CRT技术向平板显示升级的关键期选择押注等离子技术,导致战略转型困难,而海信视像技术升级节奏领先,实现平板电视市占率连续7年第一、LED电视市占率超30%的领先地位 [48][56] 盈利:技术迭代带来产品结构优化,企业毛利率持续提升 - 2000 - 2011年海信视像电视业务毛利率从8.15%提升至22.33%,主要受益于准确把握LCD渗透率提升契机,持续推出高端产品优化产品结构 [5][59] - LCD电视在市场普及过程中价格虽不断下降,但整体仍高于CRT电视 [5][66] 如何展望本轮Mini LED升级对行业格局与企业盈利的影响 - Mini LED成为下一代主要显示技术的趋势较为明确,2024年全球Mini LED背光电视出货量达620万台,同比增长100%,市场份额升至2.9%,中国市场Mini LED电视销量规模556万台,销售量占整体彩电市场的18.0% [6][67] - 海信、TCL等中国企业持续加码Mini LED技术研发,在2025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上均展出突破性产品,未来技术先发优势有望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6][73][74] - 大陆面板厂份额进一步扩大,产能转移趋势明显,且Mini LED电视产品面板成本占比更低,黑电龙头议价能力增强 [6] - 当前Mini LED渗透率仍较低,基于产业格局和企业研发投入,中国黑电企业在本轮技术迭代中盈利能力的提升具备可持续性 [6][80] 投资建议:把握结构升级与盈利提升的黑电龙头 - 重点推荐黑电龙头海信视像和TCL电子,认为中国黑电企业在本轮技术迭代中盈利能力和全球份额的提升具备可持续性 [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