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License - out(海外授权)
icon
搜索文档
辉瑞73亿美元收购Metsera 当创新药BD预期降温 板块估值逻辑变了吗?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9 07:20
BD交易驱动创新药行情 - 今年以来A股和港股创新药企因潜在BD预期被投资者追捧,股价节节攀升,尤其被视为跨国药企合作或收购潜在标的的企业涨幅居前 [2] - 全球医药交易数量从2015年的358笔增至2024年的743笔,年复合增长率8%,总交易金额从569亿美元跃升至1874亿美元 [3] - 中国医药交易增速远超全球,交易数量从55笔增至213笔,总金额从31亿美元飙升至571亿美元,今年以来恒瑞医药与GSK签署了创纪录的125亿美元BD协议 [3] 市场对BD交易的预期变化 - 过去企业仅透露“正在洽谈BD”就可能推动股价大幅拉升,如今投资者更倾向于审视交易细节,如首付款比例、合作方能力及未来收益分成,缺乏实质性保障的“预告式BD”已难打动市场 [4] - 出现多起BD不如预期导致股价下跌案例,例如荣昌生物因海外授权协议首付款仅4500万美元且买方质地较差,消息披露后H股盘中跌超25% [4][5] - 恒瑞医药与印度药企签署授权协议,首付款1800万美元,最高里程碑付款10.93亿美元,但公告后股价高开低走,市场表现平平 [5] BD热潮的可持续性与新机会 - 随着过去几年高价授权和并购交易落地,投资者担忧BD热潮是否接近尾声,以及中国Biotech以BD为核心的估值逻辑是否会面临重构 [7] - 行业观点认为机会仍在不断涌现,跨国药企约每隔5到10年调整一次研发战略,当前ADC和双抗等新技术崛起带来新的BD机会 [7] - 跨国药企有明确的“采购清单”,中国Biotech企业若能针对高需求方向开发资产则更容易达成交易 [7] 跨国药企战略转向与投资偏好 - 辉瑞拟斥资73亿美元收购减肥药物开发商Metsera,被视为其重返减肥药赛道的重要信号,但导致A股多家减肥药概念股股价承压 [2][5] - 交易项目类型显示,ADC和双抗药物已成为国产创新药出海主力,同时海外授权项目研发阶段趋于早期,表明跨国药企对中国企业研发能力认可度提升 [8] - 跨国药企为构建产品组合,不再仅关注临床阶段项目,开始投资更早期项目,例如辉瑞收购Metsera即是为了获得其在减肥药和降糖领域的广泛管线布局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