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upply Chain Pressure
icon
搜索文档
Volume Up, Price Down: Can AVO Balance Growth With Profitability?
ZACKS· 2025-07-21 22:06
公司战略与市场定位 - 公司作为全球新鲜农产品领域的领导者 正通过以量驱动的策略强化竞争优势 重点布局牛油果 芒果和蓝莓等健康便捷水果品类[1] - 积极扩大关键地区业务规模以把握长期消费趋势 欧洲和英国等新市场成为重点拓展方向[1][2] - 投资催熟中心和包装厂以提升运营效率与规模效应[8] 产品量与价动态 - 牛油果产量将因秘鲁作物恢复性增长而同比飙升超100% 芒果创纪录产量和蓝莓种植面积扩大共同推动总产量提升[2] - 全球供应增加导致牛油果价格面临10-15%同比下滑 墨西哥采购挑战和关税成本加剧毛利率压力[3][8] - 尽管第二季度单位售价上涨 但量增带来的利润侵蚀风险显现 需效率提升支撑[3] 行业竞争格局 - 主要竞争对手Calavo拥有从种植到分销的全产业链优势 其增值产品组合(如鳄梨酱)和稳定供应能力构成竞争壁垒[4][5] - Fresh Del Monte通过垂直整合模式控制供应链 重点发展高毛利鲜切产品和新兴市场 其牛油果业务因基础设施投资快速扩张[4][6] 财务表现与估值 - 股价近三个月上涨15.1% 略超行业14.2%的涨幅[7] - 远期市盈率达23.97倍 显著高于行业平均15.36倍 反映市场对其增长溢价[9] - 2025和2026财年Zacks一致预期盈利同比降幅均为20.3% 近七日预期未作调整[10][11]
2025年4月英国物流市场仪表盘
莱坊· 2025-05-19 15: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2025年4月英国物流市场展开分析,涵盖投资、占用、行业贸易等方面,指出投资市场有增长但受美国政策影响,占用市场租赁增长、空置率稳定,行业贸易中制造业面临挑战、线上零售有发展机遇 [3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投资市场 - 2025年Q1投资总额达16亿英镑,较去年Q1增长10%,Q2交易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39] - 美国资本去年占英国工业投资市场33%,今年活跃度下降,占比27% [39] - 2025年3月10年期国债收益率降至4.57%,4月底升至4.44%,工业等效收益率从2月的6.20%微降至6.22% [39] - 2025年第一季度末投资总额达16亿英镑,较去年同期增长10%,Q2交易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39] 占用市场 - 2025年Q1占用量达630万平方英尺,英国空置率稳定在7.3% [39] - 英国工业平均租金持续增长,截至2025年3月年增长率为5.4%,月度租金增长0.49% [39] - 预计2025年租金增长放缓,年增长率为4.0%,后续年份增速平稳 [18][39] 行业、贸易和制造业 - 2025年3月英国制造业PMI为45.4,制造商对未来产出预期不佳 [25][39] - 全球供应链压力指数接近0,红海航运问题致远东到北欧和地中海运费分别上涨39%和68% [26][39] - 2025年3月在线零售渗透率达26.0%,符合长期趋势,推动零售商和物流商扩张 [29][39] 市场评论 - 2025年3月英国工业资本增长加速至5.23%,年度总回报率升至10.40% [36] - 2024年新增约2000万平方英尺库存,2025年预计完成730万平方英尺 [37] - 英国物流市场对美国投资者有吸引力,或吸引更多美国资本流入 [39]
杀到汽车供应链
投资界· 2024-12-16 15:37
供应链降价压力 - 头部自主车企通过实时竞价系统迫使供应商连续降价,最终报价比首轮低十多个百分点,一年参与四次竞价 [4] - 车企打破行业"年降"惯例,要求供应商每半年或季度降价,降幅从3%-5%升至15%-20%,比亚迪要求供应商明年降价10%引发行业关注 [4] - 采购部门设定整体降价目标后,优先针对底盘、车身等高价值零部件谈判,因大额零部件降本效果更显著 [4] - 合资车企更换总经理后立即要求供应商降价10%-12%,部分车企要求供应商提供成本明细作为谈判依据 [6][7] 车企压价手段 - 引入五供、六供机制加剧供应商竞争,部分供应商为扩大规模接受薄利,退出者被视为"少了个竞争对手" [7] - 推行"寄售"制度转移库存压力,升级版要求供应商承担仓储成本及库存过剩风险,结算延迟至零件使用后 [7] - 直接审查供应商水电费发票、产线人员配置,要求一级供应商公开二级供应商清单以压低整体报价 [7] - 采购人员考核加入"竞争力指标",车企内部强调"价格统治"以掌握绝对定价权 [7] 供应商应对策略 - 技术壁垒高的三电、智能化领域供应商议价能力较强,纯制造类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至极限 [9] - 降本主要来自运输包装优化(如专车改拼车)、替换低价原材料、削减人工成本 [10] - 部分供应商砍掉200多家下级供应商,通过与剩余300家深度绑定分摊压力 [10] - 精密模具制造商原材料成本占比达80%,面对15%年降目标预计实际仅能降2%-3% [10] 账期与现金流影响 - 比亚迪应付账款周转天数达180天,吉利、长城账期为丰田大众的2-3倍,新势力普遍超150天 [15][16] - 宁德时代应收账款从2014年3.7亿元激增180倍至667亿元,德赛西威等企业应收账款十年增长10倍以上 [12] - 比亚迪推行"迪链"凭证支付,供应商可转让或融资但需支付0.2%手续费,账期实际兑付存在不确定性 [19]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20大车企中国占6席,但零部件20强仅宁德时代1家,12%中国零部件上市公司亏损创六年次高 [22] - 供应商面临两极分化:成为福耀玻璃式龙头或出海,但海外市场同样存在中国公司竞价 [23]
车企大战,供应链来到极限时刻
晚点LatePost· 2024-12-03 22:35
供应链降价压力 - 头部自主车企通过实时竞价系统迫使供应商逐轮降价,最终报价比首轮低十多个百分点,一年参与四次竞价[5] - 车企打破行业"年降"惯例,要求供应商每半年甚至每季度降价,降幅从3%-5%提升至15%-20%,比亚迪要求明年供货价格降10%引发行业关注[5] - 采购部门将整体降价目标分解至零部件大类,优先针对销售额最大的供应商谈判,因大额零部件降本效果更显著[6] 车企降价策略 - 传统年降比例从3%升至5%,近两年10%成为常态,部分车企更换总经理即发起新一轮10%-12%降价谈判[7] - 车企要求供应商提供成本明细作为谈判依据,审厂时核查人员配置,甚至直接对接二级供应商压价[8] - 采购部门考核加入"竞争力指标"权重,强调"价格统治"理念,通过引入五供、六供机制强化议价能力[8] 库存与账期管理 - 车企推行"寄售"制度,要求供应商自建库房并承担库存风险,部分车企升级为用完存货再结算[8][9] - 比亚迪应付账款周转天数达163天高位,长城153天,上汽177天,是丰田大众的2-3倍[17] - 蔚来通过应付账款及票据环比增长22.8%至302亿元实现当季自由现金流转正[17] 供应商应对措施 - 供应商通过缩减包装层数、改用低价运输方式、替换原材料和降低人工成本实现降本[13] - 车身结构件上市公司将供应商从1000多家缩减至300家,与下级供应商绑定共担压力[11] - 精密模具制造商原材料成本占比已达80%,面对15%年降目标预计最终仅能降2-3个百分点[11] 行业数据表现 - 德赛西威、拓普集团应收账款10年增长10倍,福耀玻璃、华域汽车增长3倍,宁德时代从3.7亿增至667亿[14] - 2023年12%的A股汽车零部件公司亏损,为近六年次高,全球20大零部件企业中国仅宁德时代上榜[24] - 供应商普遍认为只有技术壁垒高的三电、智能化领域企业能保持议价权,纯制造类利润空间几近消失[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