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ynthetic Biology
icon
搜索文档
第一波嘉宾剧透!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8月20-22日,宁波)
大会概况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浙江宁波举办,聚焦"AI+生物制造、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五大方向 [1] - 大会目标包括探讨"十五五"生物制造产业趋势、AI赋能产业创新、革新技术产品生命力,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人才挖掘 [1] 组织机构 - 主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T新材料),协办单位包括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和宁波酶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2] - 支持单位涵盖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生物基材料专业委员会、浙江省合成生物产业技术联盟等6家机构 [2] - 大会顾问专家为深圳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院院长张先恩,特别鸣谢单位包括梅特勒托利多科技等11家企业 [2] 嘉宾阵容 产业化专家 - 张先恩: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专注合成生物学领域,担任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 [5] - 薛闯: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在能源化学品生物制造领域取得突破,开发高效纤维素产酶菌株和发酵耦合技术 [6] - 袁其朋:北京化工大学教授,构建高版本芳香族化合物合成底盘,实现20余种重要芳香族化合物的细胞工厂生产 [7][8] - 王丹:重庆大学教授,开发聚酰胺关键单体生物合成技术,与万华化学等企业合作 [10][11] - 杨世辉:湖北大学教授,布局非粮大宗醇酸管线,致力于成为大宗醇酸非粮合成生物制造引领者 [12] 其他领域专家 - 姚远:浙江大学研究员,聚焦基因编辑和蛋白设计技术,与制药企业建立合作 [14] - 于洪巍:浙江大学教授,以生物油脂、维生素A等四大产品线为核心驱动 [16] - 王泽建: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在抗生素、维生素等领域指导20多家企业技术攻关 [18] - 朱蕾蕾: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开发高性能工业酶和C1化合物转化路径 [26][27] 大会议程 - 8月20日:产业高层座谈会(20+行业领袖)和生物制造青年论坛(20+场报告) [36] - 8月21日:开幕式及宏观论坛,专题论坛1(绿色化工与新材料),同期举办AI赋能生物制造蓝皮书闭门研讨会 [36][37] - 8月22日:专题论坛2(AI+生物制造)和专题论坛3(未来食品&农业),同期举办科技成果展示与创新展览 [37] 产业资源 - 提供《中国生物制造产业地图(2025版)》和生物制造产业社群入口 [40][42]
最新!青岛市,合成生物三年行动计划发布!
青岛市合成生物创新发展行动方案核心观点 - 以创新为动力推动合成生物技术在医疗健康、环保、农业、能源等领域的应用,目标是到2027年突破30项关键技术、形成5项国际先进成果、培育30家高成长企业[2] - 重点发展六大产业方向:生物医药、食品大健康、材料与能源、农业与环保,并配套技术攻关、平台建设、金融支持等政策措施[3][4][5][6][7][9] - 计划建立全球海洋宏基因组微生物数据库(10万份)、微生物菌种库(4万株)、海洋糖类化合物库(800个)等基础资源库[3][4][6] 重点任务分解 底层技术迭代创新 - 突破人工生命设计、宏基因组组装、蛋白质结构预测等12项底层技术,建设海洋微生物数据库(10万份)[3] - 目标到2027年引育2个领军团队,产生5项国际先进成果[3] 平台层工具增效创新 - 开发高通量菌株筛选装置(2套)、产物分离纯化平台(1-2个)、千升级中试平台(2-3个)[4] - 建立微生物菌种保藏库(4万株)和海洋菌种库(2万株),新增专利菌株100株[4] 生物医药产业赋能 - 聚焦mRNA疫苗、基因治疗赛道,目标取得5个新药临床批件,突破3-5项关键技术[5] - 建设海洋药用资源中心,培养8家科技领军企业[5] 食品大健康产业赋能 - 开发细胞培养鱼肉、微藻天然产物等技术,目标取得5个化妆品批件,培育10家领军企业[6] - 建立海洋糖类化合物库(800个),实现微生物蛋白等产品规模化应用[6] 材料与能源产业赋能 - 发展可降解生物材料、生物燃料等,目标形成5项标志性产品,培育5家领军企业[7] 农业与环保产业赋能 - 开发生物育种、有机废弃物降解技术,建立特种微生物库(3000株),培育5个农作物新品种[9] 政策支持措施 - 设立市级专项项目资金支持技术攻关,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工程给予资助[10] - 建设重点实验室、中试平台等创新载体,争取国家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布局[11] - 设立合成生物产业基金,采取"招投联动"模式支持成果转化[13] - 鼓励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支持通过FDA、EMA等国际认证[14] - 规划建设专业产业园区,强化用地和能源要素保障[15] SynBioCon 2025大会信息 - 聚焦AI+生物智造、绿色化工、未来食品、未来农业四大主题[17] - 设置3场专题论坛及闭门研讨会,发布《AI赋能生物制造蓝皮书》[19] - 同期举办科技成果对接、创新展览等活动[19]
Senti Bio's Chief Medical Officer, Kanya Rajangam, M.D., Ph.D. to Give Feature Presentation at the BioScience Forum
Globenewswire· 2025-07-21 20:55
文章核心观点 Senti Biosciences公司将在2025年7月23日的BioScience论坛上展示其新型逻辑门控CAR - NK细胞疗法如何杀死白血病细胞并保护健康骨髓[1] 公司信息 - 公司是临床阶段生物技术公司,利用专有基因电路平台开发下一代细胞和基因疗法,为绝症患者开发新一代细胞和基因疗法[1][4] - 公司利用合成生物学平台将基因电路设计到新药中,精准杀死癌细胞、保护健康细胞、增加对靶组织特异性,给药后也可控[4] - 公司全资管道包括用基因电路改造的细胞疗法,针对挑战性的液体和固体肿瘤适应症,基因电路在临床前已证明在NK和T细胞中有效[4] - 公司临床前还展示了基因电路在肿瘤学以外其他模式和疾病中的潜力,并通过合作推进这些能力[4] 论坛展示信息 - 展示标题为“Using Logic Gated CARs to Drive Cancer Treatment”,演讲者为公司总裁、研发主管兼首席医疗官Kanya Rajangam博士,时间为7月23日下午6点太平洋时间[2] - BioScience论坛是为湾区生物技术社区服务的非营利教育论坛,有知名教授、研发和企业高管讨论前沿发现并提供生命科学行业教育见解,话题涵盖肿瘤学、传染病、分子诊断等[2] 信息获取渠道 - 关于论坛更多信息可访问www.biosf.org [3] - 关于公司更多信息可访问公司网站www.sentibio.com,或在X(@SentiBio)和LinkedIn(Senti Biosciences)上关注公司 [7] 投资者联系方式 - 投资者联系JTC Team, LLC的Jenene Thomas,电话(908) 824 - 0775,邮箱SNTI@jtcir.com [8]
华人学者本周发表8篇Cell论文,在AI、脑科学、光遗传学、合成生物学、结构生物学领域取得新突破
生物世界· 2025-07-12 16:30
结构生物学 - 上海科技大学张贺桥/Roger Kornberg团队解析了麻疹病毒聚合酶复合物与非核苷抑制剂结合的结构,揭示了抑制机制,为抗病毒药物设计奠定基础 [2][3][4] AI蛋白质工程 -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高彩霞团队开发了AI蛋白质工程计算模拟方法AiCE,无需专属AI模型即可实现蛋白质高效进化模拟和功能设计,成功优化多种基因编辑工具的效率和精度 [6][7] AI基因组模型 - 浙江大学郭国骥团队开发了超高通量单核ATAC测序技术UUATAC-seq和多任务深度学习模型女娲CE,实现从基因组序列到单细胞调控元件图谱的直接预测,在多项指标超越现有基因组AI模型 [9][10][11] 脑科学研究 - 中科院脑智卓越中心刘真团队鉴定出猕猴大脑细胞类型特异性增强子,建立了灵长类动物大脑神经细胞标记和调控工具集 [14][15] - 中科大毕国强团队首创超高速小鼠全身亚细胞分辨率三维成像技术blockface-VISoR,绘制了精细外周神经图谱 [18][19] - 中科院严军团队首次在单神经元水平重构猕猴前额叶全脑连接网络,发现灵长类神经元高度精细化的结构特点 [22][23] 光遗传学 - Felix Wong团队开发光遗传学平台,从370830种化合物中筛选出能增强细胞死亡但不具毒性的整合应激反应调节剂,展示光遗传学在药物发现中的应用 [26][27][28] 合成生物学 - 帝国理工学院孟凡康团队为酿酒酵母建立工程化原则,使其具备可编程的多细胞行为能力,将酵母从单细胞工厂提升为多细胞系统底盘 [32][33][34]
【公告全知道】数字货币+区块链+华为+数据要素!公司在数字货币方面有较深的技术储备
财联社· 2025-07-08 22:31
数字货币与区块链 - 公司在数字货币方面有较深的技术储备,涉及数字货币、区块链、华为和数据要素领域 [1] PCB与芯片 - 公司与主流PCB制造厂商建立稳定供货关系,业务涉及PCB概念、芯片、光刻胶和光伏 [1] 半导体与新能源 - 公司通过现金收购半导体企业股权,业务覆盖芯片、合成生物、氢能源和储能领域 [1]
Genscript Biotech (01548)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07-02 15:40
业绩总结 - 2021年公司总收入为3.158亿美元,同比增长30.8%[23] - 2021年公司毛利为303,484,000美元,较2020年的255,893,000美元增长了18.6%[81] - 2021年公司净亏损为500,954,000美元,较2020年的281,423,000美元亏损增加了78.0%[81] - 2021年调整后的净亏损为354,606,000美元,较2020年的213,346,000美元亏损增加了66.0%[83] - 2021年税前亏损为496,375千美元,较2020年的281,900千美元增加了76.2%[84] 用户数据 - 2021年细胞治疗部门调整后净利润为424.7百万美元,较2020年增长75.7%[23] - 2021年非细胞治疗部门调整后净利润为223.4百万美元,同比增长18.1%[23] - 2021年生命科学服务和产品的毛利为183,332千美元,较2020年的165,345千美元增长了10.2%[84] 研发与投资 - 2021年研发支出为313.3百万美元,同比增长36.1%[24] - 2021年公司研发费用为358,401,000美元,较2020年的263,401,000美元增长了36.0%[81] - 2021年细胞治疗的资本支出为47.1百万美元,生物制药CDMO为34.5百万美元[29] 市场与合作 - 2021年生物制药合同开发与生产(CDMO)收入同比增长101.5%,订单积压增长108.4%[21] - 公司与Janssen的合作已获得3.5亿美元的预付款和3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未来还有可能获得7.7亿美元的额外里程碑付款[61] - 2021年公司在中国的IND批准数量为6个,涵盖中国、日本和韩国[21] 资产与财务状况 - 2021年公司总资产为2,361,358,000美元,较2020年的1,935,086,000美元增长了22.0%[82] - 2021年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180,971,000美元,较2020年的629,058,000美元增长了87.5%[82] 费用与支出 - 2021年销售和分销费用为167,969千美元,较2020年的107,341千美元增加了56.5%[84] - 2021年管理费用为134,508千美元,较2020年的90,341千美元增加了48.8%[84] - 2021年公允价值损失为139,428千美元,较2020年的6,200千美元显著增加[85] - 2021年股权激励费用为8,193千美元,较2020年的20,158千美元减少了59.4%[85] 人力资源 - 2021年公司员工中超过80%持有学士及以上学位[15] - 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超过1,000名员工,分布在美国、中国和欧洲[61]
3 Promising Genomics Stocks to Keep an Eye On in 2025
ZACKS· 2025-06-27 21:06
基因组学行业概述 - 基因组学在过去十年快速发展 主要研究生物体全部基因及其相互作用和环境关系 [1] - 基因信息用于评估个体对药物的反应 推动靶向治疗发展 开启基因医学革命时代 [2] - 合成生物学将工程原理应用于生物学 产品覆盖药物发现、疾病检测、基因编辑等医疗应用 [3] 行业技术与市场 - 基因组测序成本、时间和精度大幅降低 推动行业关注度提升 [4] - 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可治疗遗传变异疾病 代表公司包括Intellia Therapeutics和CRISPR Therapeutics [5] - 基因组学市场规模预计2033年达1574.7亿美元 合成生物学市场2024年规模162.2亿美元 2025-2030年CAGR 17.30% [6] 重点公司分析 MeiraGTx Holdings (MGTX) - 临床阶段基因医学公司 管线涵盖帕金森病、放射性口干症等疾病 [8] - AIPL1相关视网膜病变治疗有效率11/11 计划向英国和FDA提交上市申请 [9] - AAV-GAD治疗帕金森病获FDA再生医学先进疗法认定 2025年下半年启动后期研究 [10] Beam Therapeutics (BEAM) - 开发基于碱基编辑技术的精准基因药物 可靶向单碱基而不破坏DNA双链 [12] - BEAM-101治疗镰状细胞病获FDA孤儿药认定 同步推进BEAM-103/104用于地中海贫血 [13] Krystal Biotech (KRYS) - Vyjuvek获FDA和欧盟批准 为首个可逆基因疗法治疗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14] - 管线覆盖呼吸、肿瘤、皮肤等领域 Q1末现金及投资7.653亿美元支撑研发 [15]
Senti Bio to Present at the 2025 Synthetic Biology: Engineering, Evolution, & Design (SEED) Conference
Globenewswire· 2025-06-24 20:45
文章核心观点 临床阶段生物技术公司Senti Biosciences将在2025年合成生物学会议上进行展示,介绍公司利用基因电路平台开发下一代细胞和基因疗法的情况 [1] 公司动态 - Senti Biosciences宣布将在2025年6月23 - 26日于休斯顿举行的SEED会议上展示,展示详情为:会议主题是“Building with Biology”,展示标题是“Solving the Grand Challenge of Tumor - Specific Therapies with Logic - Gated Cells”,演讲者是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Timothy Lu,时间为2025年6月24日下午1点20分(美国中部时间) [1] 公司介绍 - Senti Bio是一家为绝症患者开发新一代细胞和基因疗法的生物技术公司,利用合成生物学平台将基因电路应用于新药研发,使药物具有更高的精准度和可控性 [3] - 公司自有产品线包括用基因电路改造的细胞疗法,用于治疗具有挑战性的血液和实体肿瘤适应症,其基因电路在临床前研究中已证明在NK和T细胞中有效,还在肿瘤学以外的其他疗法和疾病中显示出潜力,并通过合作不断提升相关能力 [3] 会议介绍 - SEED会议系列自2014年成立,是合成生物学家展示工作、建立人脉和有意义关系的首要技术活动,每年为分享最新研究、讨论突破性进展和探索合成生物学未来应用提供重要平台,自推出以来有超5000名合成生物学家及相关专业人士参加,已成为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和生物加工领域的重要聚会 [1] 信息获取途径 - 关于2025年SEED会议的更多信息可访问synbioconference.org/2025 [2] - 关于Senti Biosciences的更多信息可访问公司网站www.sentibio.com,或在X(@SentiBio)和领英(Senti Biosciences)上关注公司 [4] 投资者联系方式 - 投资者联系JTC Team, LLC的Jenene Thomas,电话(908) 824 - 0775,邮箱SNTI@jtcir.com [5]
LP周报丨港澳资本入局,广东再设100亿AI基金
投中网· 2025-06-07 12:22
核心观点 - 广东近期设立两支百亿级AI产业基金,分别由国资系与民营资本主导,形成"国资派"与"民间派"双轨并行的发展模式[4][5] - 全国范围内AI、机器人、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密集设立,呈现区域化、专业化特征[9][11][14][17][18] - 产业资本加速布局前沿科技领域,家电企业通过投资方式切入机器人赛道成为新趋势[16] 募资动态 - 朝希资本二期人民币主基金完成7亿元首关,产业LP占比达60%,老LP复投率50%,显示较强市场化特征[7] 新基金设立 人工智能领域 - 广东省智能产业基金规模100亿元(首期20亿),由商汤集团、澳门礼达控股等民营与港澳资本联合发起[9] - 无锡设立1.2亿元人工智能基金,依托当地338家AI规上企业及4199P算力基础,重点布局AI+制造业[13] - 荣耀联合深圳引导基金设立14.4亿元AI终端产业基金,计划五年投入100亿美元构建AI生态[17] 机器人领域 - 湖北省设立50亿元人形机器人产投基金,配套省内6家整机企业和80家核心企业产业链[11] - 方太厨具联合成立6531万元机器人产业基金,家电企业跨界布局机器人成行业趋势[16] 生物医药领域 - 弘晖南京天使基金规模3亿元,聚焦生物药械早期项目,获博瑞医药等产业方支持[14] - 长春星河生物医药基金规模9亿元,重点布局ADC、CGT等创新药赛道,由长春高新等产业方参与[24] - 台州设立3.1亿元医药基金,依托当地126家规上药企(含19家上市公司)的产业基础[20] 其他新兴产业 - 杭州西湖未来基金规模20亿元,由西湖科创投管理,已培育23家独角兽企业,专注早期投资[12] - 常州启航合物基金规模3亿元,聚焦合成生物学,连接中关村技术资源[18] - 前海鼎晖深港共投基金完成备案,形成深港资金联动投资机制[19] 区域产业基金 - 南京浦信嘉农基金规模10亿元,重点支持浦口区39家农业企业打造的"浦食浦味"品牌[21] - 湖北长江荆楚新材基金规模10亿元,服务荆州2427亿元规模的四大主导产业[25] - 湖南高速绿色盐碱基金规模2.2亿元,由交通系与轻化工产业方联合出资[22] GP招募 - 宿城新兴产业母基金规模20亿元,聚焦激光光电、新能源等领域,要求子基金返投1.5倍[27] - 浦口区高质量发展母基金重点布局集成电路、低空经济等方向,母基金出资比例不超30%[28][29]
华安证券:生物制造迎战略机遇期 构建AI+新质生产力新业态
智通财经· 2025-05-29 09:26
合成生物学概述 - 合成生物学是基于工程化设计理念的交叉学科技术,旨在设计和构建新的生物系统以实现特定功能,本质是让细胞为人类工作生产所需物质 [1] - 与传统发酵工程的区别在于对细胞进行定向性干预,大幅提升微生物细胞工厂效率 [1] - 目前可合成的大宗化学品仅几十种,在基础化学品中占比有限,但部分领域应用场景良好,未来提升空间巨大 [1]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AI技术通过建模仿真大幅提升研发效率,国内算法进步将持续赋能合成生物学研究 [1][2] - 国际合成生物学优势力量主要分布在美、欧等地,国内正以省市为单位进行政策布局,未来可能出现新纲领性文件进一步指导行业发展 [2] - 机器学习模型和算法可在短时间内分析大量数据并对生物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减少实验盲目性和重复性 [2] 产业链分析 - 上游工具层企业聚焦使能技术开发,核心壁垒在于技术带来的专业优势 [3] - 中游平台层企业提供赋能型技术平台,核心资产包括生物铸造厂、代码库、全工作流程生物实验室及细胞编程数据库等 [3] - 下游应用企业为各垂直行业带来创新产品,核心技术在于把控大规模生产的成本、批间差及良品率 [3] 行业现状与前景 - 全球合成生物学产业处于高速发展期,产业链环环相扣 [3] - 生物制造正成为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方向,产业链各环节均孕育丰富投资机会 [1][3] - 合成生物学具有战略与商业角度的优势,是生产力转型升级的新方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