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versal Basic Income (UBI)

搜索文档
深度|ARR过亿美金AI招聘00后创始人:未来最有价值的是拥有“反常识性观点”和“品味”的人,人们最应该优化自己的适应性
Z Potentials· 2025-04-24 11:10
AI赋能人才评估的新范式 - Mercor通过训练模型预测人才胜任力,准确率超越人类判断,自动化简历审阅和面试流程[3] - 系统已应用于顶尖AI实验室招聘数千名工作人员,这些人员正在训练下一代AI模型[3] - 评估范围覆盖所有具有经济价值的技能,从咨询、软件工程到视频游戏领域[5] - 强化学习效率提升使模型能通过学习评估任务掌握新能力,关键在于设计优质评估任务[4] 人才评估的行业变革 - 人类数据市场从众包低技能工作转向筛选顶尖人才,推动模型能力边界[5] - 评估重点从学术化"零样本测试"转向经济价值导向的实际工作能力评估[18] - 软件工程师评估需包含PR写作、跨团队协调等全方位工作表现,远超单一技能测试[18] - 行业表现呈幂律分布,投资业最显著,工厂工作趋近正态分布,软件工程介于两者之间[7][8] 模型评估优势领域 - 文本可测量领域表现超人类,如面试答题记录分析[8] - 高体量标准化招聘流程最易自动化,20人同岗位评估效果优于20种不同岗位[8] - 在线作品信号利用不足,如GitHub项目、个人博客等未被传统招聘充分挖掘[10] - 隐藏信号识别能力突出,如国际背景与协作能力的关联性分析[11] 劳动力市场未来趋势 - 知识型工作替代将引发重大政治问题,可能催生民粹运动[13] - 实体世界自动化速度慢于数字世界,人际互动类工作留存率更高[14] - 适应性学习能力成为保持经济价值的关键,快速转型优于单一技能深耕[15] - 可验证任务最易被攻克,如数学和代码,而"品味"类能力最难自动化[15][20] 评估系统演进方向 - 按行业构建Agent评估体系,客户服务等同质化领域先行[19] - 强化微调(RFT)数据效率极高,几百样本即可实现应用层定制[39] - 模型未来将参与评估标准创建,人类负责验证领域专家制定的基础标准[27] - 医疗等行业出现专家评估反超现象,模型表现可能超越普通医生基准[28] 企业招聘策略建议 - 早期阶段优先人才密度,质量重于招聘速度[45] - 数据驱动分析成功员工特质,建立可衡量的招聘标准[45] - 试用期评估数据共享将提升市场效率,但目前存在隐私壁垒[48] - LinkedIn聚合初级信息,但面试等深层流程尚未实现集中自动化[49] 全球劳动力市场展望 - 消除匹配低效将促成全球统一市场,候选人与公司实现最优匹配[45] - 未来市场由人类与Agent混合构成,共同解决客户问题[45] - 顶尖人才收入呈幂律分布,前沿评估任务创造者价值最大化[30][31] - 平台需提供免费工具(如AI模拟面试)吸引顶尖人才,构建网络效应[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