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茶叶
icon
搜索文档
父亲卖茶叶年入16亿,子女在福建豪门联姻
盐财经· 2025-08-04 17:53
作者 | 莫奈 编辑 | 江江 视觉 | 诺言 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的毕业生王文礼,在上世纪90年代去深圳发展,做了记者。此时,深圳到处涌动着 经济奇迹,这让王文礼经历了一件令他难忘的事。 在领到第一个月工资900块钱后,王文礼请朋友吃饭,账单上的金额让他傻了眼。一杯咖啡要卖20多 块,但是自己家乡的铁观音茶味道也并不差,一斤才卖几块钱。两者区别怎么就这么大? 王文礼出生在福建安溪西坪镇尧阳村,那里有大片茶田,他的父辈都在国有茶厂里工作。从小受到茶文 化熏陶的王文礼,在深圳受到了咖啡商品化的冲击,他动了回乡创业的决心。他在1993年创办了安溪西 坪溪源茶厂,不久就注册了"八马茶"的商标,并且拉上了哥哥、弟弟和堂兄弟一起开始创业之路。 "有面子"的茶 "这个牌子的茶叶不用洗茶,而且老板挺懂茶的,做得挺好。"退休的邝阿姨今年70多岁,她是八马茶业 的老顾客。 7月29日,盐财经到访广州的一家八马茶业门店,在门店里,邝阿姨告诉盐财经,自己住在附近,经常 来买茶叶,"上次这里的店员推荐了龙井,买完回去后发现真的很好喝,跟闺蜜一人分了一半"。这一 次,她打算再次回购龙井,还新购入了一罐碧螺春。 八马茶业董事长王文礼/图源 ...
八马茶业赴港IPO,仍有三大悬念待解
搜狐财经· 2025-08-04 13:01
同样是在7月17日,八马茶业于今年1月17日向港交所递交的招股书,失效了。部分媒体将其解读为,八马茶业赴港IPO失败。 事实并非如此。 根据港交所2023年3月实施的新规,内地企业赴港上市可以先向港交所递表,再向中国证监会申请备案,要拿到"备案通知书"后,方可进入聆讯环节。而 之前是要先备案再递表。 可见,八马茶业1月17日递交港股IPO申请时,尚未获得证监会的"全流通"备案通知书,因此无法进入聆讯环节,招股书也因超过6个月有效期自动失效。 已获得备案的八马茶业在进入聆讯前,需更新招股书。根据相关规定,公司只需在未来3个月内更新财务数据及补充最新资料后重新提交申请,便可延续 审核流程。 对于八马茶业而言,取得中国证监会备案,意味着其已跨过境内监管最关键的一道关口。 然而,它接下来的上市进程,仍有三大悬念。 八马茶业赴港IPO,又有新进展。 7月17日,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司发布了八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八马茶业")的《境外发行上市及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备案通知书》。这 意味着,八马茶业已具备进入港交所聆讯环节的资格。 备案信息显示,八马茶业计划于香港联合交易所发行不超2913.34万股境外上市普通股 ...
科技驱动产业跃迁
经济日报· 2025-08-04 06:00
安溪铁观音的产业腾飞,核心引擎在于全链条的科技创新,精准覆盖了从茶园到茶杯的每一个环节。 下游营销创新,拓展市场空间。安溪拥抱数字浪潮,构建了茶叶电商生态,年销售额达125亿元。同 时,利用数字技术创新营销模式:茶企线上打造专业直播间深耕品类,线下建设文化体验场景,并通过 大数据精准把握消费趋势。物流体系高度智能化,拥有全国产茶县中最高效率与最低成本的物流网络, 有力支撑了全渠道营销生态的构建。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上游智能管理,筑牢品质根基。安溪将现代科技深度植入茶园管理。以"物联网+智能绿色虫害防治系 统"为核心,构建了声光电装备联动的立体防控网络,显著减少农药依赖,提升生态效益。更依托中科 星桥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实现"天空地一体化"茶园生态种植与全流程监测,为高品质原料生产提供坚实 保障。 中游智能制造,提升效能品质。科技创新深刻变革了茶叶加工环节。以八马茶业自主研发的第六代智能 化生产线为代表,实现了从加工到包装的全流程自动化,生产效率提升了20倍,能耗降低30%。安溪县 还推动茶机械研发,铁观音智能化精加工流水线、闽南乌龙茶智能工厂等智能生产线不断涌现,茶叶真 空包装机、烘干机等产品占据全国80 ...
深挖茶叶市场消费密码 助力都江堰茶产业升级
搜狐财经· 2025-08-01 20:32
团队由商旅学院的学生组成,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分工明确、协同高效。他们综合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随机抽样方法,线上借助社交媒体群组、专业 调研社区广泛发放电子问卷,突破地域限制;线下深入都江堰当地多个茶叶销售点、茶馆、社区等地,针对不同年龄、职业的消费者进行问卷发放与实地 访谈,确保样本的多样性和代表性。经过不懈努力,最终成功收集到105份有效问卷。随后,团队运用专业统计软件SPSS,对数据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 析,涵盖描述性统计、信度效度、相关性和回归分析等,进而撰写了详细且专业的调查报告。 调查结果显示,都江堰地区茶叶市场呈现出鲜明的特征。在消费群体方面,女性和18-25岁的年轻消费者(尤其是学生群体)占比较大,且月收入(或生 活费)3000元以下的消费者居多。消费习惯上,多数消费者喜爱喝茶,但整体饮茶频率有待提升;在家自饮和社交聚会是主要喝茶场景,绿茶最受欢迎, 购买预算集中在300元以下,超市/便利店、茶叶专卖店和电商平台是主要购买渠道,口感风味是影响购买决策的首要因素,价格也起着关键作用。在认知 层面,消费者获取茶叶知识主要依赖网络文章/视频,对茶叶功效的了解程度一般,对产地和品种较为关注,多数人认为年 ...
大益发布“高端普洱黄金标准”重塑行业价值,「大益传奇1975」震撼面世!
品牌战略升级 - 大益集团在广州白云国际会堂举行"传奇引领 再创巅峰"品牌活动 正式发布全球升级战略 以"转型之势 转型之器 转型之证 转型之盟"四大篇章勾勒普洱行业全新蓝图 [1] - 公司首次系统阐释使命升级 将以引领者姿态发布"高端普洱黄金标准" 开启重塑行业价值 共启普洱茶"黄金纪元"的伟大征程 [1] - "高端普洱黄金标准"包含工艺法典 年份契约 生态之选 传承刻度四大维度 旨在打造可量化 可传承 可追溯 可感知的价值体系 [1] 行业标准建设 - 公司将联合权威机构筹备成立"普洱茶年份价值研究院" 为"年份契约"建立科学基石与行业公信力 [2] - 大益将全面透明践行"黄金标准" 开放部分核心数据模型与工艺参数 与行业分享经验共同推进标准完善 [2] - 公司计划对高端普洱茶进行全面规范 终结市场乱象 推动行业走向规范健康 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2] 战略新品发布 - 「大益传奇1975」作为"高端普洱黄金标准"载体正式亮相 以年份 原料 工艺 文化四大维度打造价值标杆 [1][4] - 新品生茶严选15年陈料 熟茶严选10年陈料 精选勐海高山海拔1700米及以上黄金产区群山古树原料 [6] - 采用"三极九鼎"制作技艺108道工序 从原料到产品极致严控 成就高端普洱茶价值典范 [7] 市场地位与展望 - CIC灼识确认大益在高端普洱茶市场的领先地位 授予"连续十年高端普洱茶销量第一"认证 [3] - 公司全新广告形象已登陆北京大兴机场 广州白云机场等交通枢纽 向世界宣告普洱茶"黄金纪元"开启 [10] - 大益将与合作伙伴共同推动普洱茶市场繁荣发展 让普洱茶崭新价值闪耀更广阔世界舞台 [9][10] 历史与文化价值 - 1975年是普洱茶行业转折之年 诞生了7572 7542等标杆产品 构建了行业价值体系与文化认同 [6] - 「大益传奇1975」命名传递"传奇之上再创传奇"文化势能 与高端普洱茶品牌领导者定位充分契合 [7] - 公司85年历史深刻烙印在中国茶业发展主航道 持续引领普洱茶乃至中国茶产业发展方向 [5]
长沙出口茶叶2.3万吨 占全省出口量超八成
长沙晚报· 2025-07-29 10:15
出口总量与增长 - 2025年上半年湖南省出口茶叶2.8万吨,同比增加33.6%,出口总值5.4亿元,增长30.4%,量值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长沙茶叶出口占全省超八成,民营企业出口占比超九成 [1] - 出口茶叶实绩企业数增加9家,龙头企业湖南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口额占42.9%,保持39.6%的快速增长 [1] 企业类型与出口表现 - 民营企业出口茶叶2.6万吨,增加34.3%,占湖南省出口总量的93.7%,货值5亿元,增长31.4%,占出口总值的93.4% [1] - 国有企业出口茶叶1297.5吨,增长28%,货值2250.8万元,增长11.9% [1] - 外商投资企业出口茶叶463.7吨,增加13.3%,货值1299.4万元,增长31.2% [1] 地区分布与增长 - 长沙市出口茶叶2.3万吨,增加31.5%,占83.1%,货值4.5亿元,增长25.2%,占84.2% [2] - 益阳市出口茶叶3088.3吨,增加44.5%,货值4980万元,增长38.4% [2] - 湘潭市出口茶叶864.6吨,增加24%,货值1930.7万元,增长164.8% [2] - 常德市、怀化市、邵阳市、郴州市今年恢复茶叶出口 [2] 主要出口市场 - 摩洛哥是湖南茶叶最大出口国,出口5062.4吨,增加76.1%,占18.1%,货值1亿元,增长98.1%,占19.2% [2] - 俄罗斯出口4706.4吨,货值7750.1万元 [2] - 利比亚出口2637.1吨,增加193%,货值5166.4万元,增长137.7% [2] 茶叶品种与出口结构 - 绿茶出口2.4万吨,增加36.4%,占86.6%,货值4.5亿元,增长30.7% [2] - 红茶出口3729.1吨,增加17.5%,货值8565.7万元,增长28.9% [2] - 乌龙茶、茉莉花茶、普洱茶、白茶、黑茶分别出口1779.6万元、1687.5万元、759万元、133.4万元、33.8万元 [2]
日照|茶产业“小散弱”咋破?“双社双链”给出答案——1000余“小舢板”组成联合舰队
大众日报· 2025-07-29 08:51
日照市岚山区巨峰镇李家大村69岁的茶农李其朴种了近40年茶,以前最愁两件事:一是鲜叶卖不上 价,二是有了病虫害打药不对路。 "今年加入'双社'托管以后,这些愁事全没了!"李其朴乐呵呵解释,"鲜叶采摘下来直接送到合作社 收购点,每斤收购价比市场价高,不用再跟商贩讨价还价;联合社免费供药供肥,有了病虫害'茶医 生'还会上门,用什么药、用多少、停多久才能采,说得明明白白,再也不怕农残超标被退货。今年我 有一亩茶园出现茶橙瘿螨,就是镇农技站站长上门给指导的用药。" 李其朴的舒心,源于巨峰镇今年创新推出的茶产业"双社双链"模式。作为"江北绿茶第一镇",巨峰 镇虽坐拥8万亩茶园,年产干茶4500吨,但也长期被"小散弱"困住脚步:茶农"各管几亩地",既不懂科 学管理,又没有议价权;加工企业"各找各的料",鲜叶质量参差不齐,品质难稳定;村集体"想帮难插 手",产业红利难共享。如今,"茶香巨峰联合社+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双社"联动,像一根纽带把分 散的茶园、茶农和企业"串"了起来,再加上"党建链"牵线、"产业链"发力的"双链"协同,曾经让巨峰镇 头疼的茶产业"小散弱"难题,正一步步化解。 "过去最大的问题是'散'。破解'散 ...
普洱巨头推百元新品!大益茶“亲民”背后,高端茶叶集体转身
南方都市报· 2025-07-28 17:28
行业现状与挑战 -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导致消费趋于谨慎,市场收缩,普洱茶行业面临寒流 [1] - 高端茶叶的"奢侈品光环"褪色,行业从收藏投资转向日常消费 [1][6] - 普洱茶收藏市场遇冷,增量收藏人群培育受阻,活跃收藏客户规模收窄 [7] - 行业乱象频发,包括年份造假、信息混乱、金融炒作等,严重侵蚀消费信任 [2][12] 公司战略转型 - 大益茶推出战略新品"大益传奇1975",价格带锁定1000元以下,生茶998元/饼(357克),熟茶508元/饼(357克) [2] - 推出轻量袋装产品,生茶238元/盒(16袋×5克),熟茶198元/盒(16袋×8克),迎合更多消费场景 [4] - 战略重心从20%的藏客转向80%的普通消费者,产品逻辑从稀缺性转向品饮价值和性价比 [1][6] - 小罐茶推出平价产品线"小罐茶园"(单罐五六十元)和"茶几味",并进军5元瓶装即饮茶市场 [13] - 八马茶业推出子品牌"万山红",瞄准年轻消费者和女性群体,核心产品价格带集中在300-800元 [13] 市场数据与竞争格局 - 中国普洱茶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94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278亿元,健康消费和全民饮茶带来机遇 [9] - 高端普洱茶市场中,大益茶市场份额从60%提升至近80%,其余头部品牌份额均不及15% [11] - 新茶饮市场规模预计2024年突破2000亿元,远超传统原叶茶增速,对传统茶企形成冲击 [14] 行业未来方向 - 普洱茶消费从"一轮驱动"(收藏)转向"四轮驱动"(收藏、商务、礼品、自饮) [9] - 品牌需通过标准化管理、文化内涵挖掘和品牌故事提升附加值,重建消费信任 [12] - 高端茶叶核心价值从投资收藏转向日常饮用,产品需关注口感、健康、便捷性和设计美感 [17] - 品牌需构建真实可感知的消费体验,如线下茶空间、沉浸式品鉴等,提升价值认同 [18]
好茶鉴定有了硬指标!“高端普洱黄金标准”发布,「大益传奇1975」首发登场
搜狐财经· 2025-07-27 17:38
7月26日下午,中国茶叶领导品牌大益集团在广州白云国际会堂举行"传奇引领 再创巅峰"品牌活动,正式发布大益品牌全球升级战略。这场汇聚政府、行 业、科研、市场多方力量的盛会,以"转型之势、转型之器、转型之证、转型之盟"四大篇章,勾勒出普洱行业从标准重塑到生态共建的全新蓝图,标志着大 益引领普洱产业破圈的战略布局全面落地。 大益集团董事长张亚峰以"普洱茶行业破局重生"为核心,首次系统阐释大益的使命升级:大益将以引领者的姿态,发布"高端普洱黄金标准",正式开启重塑 行业价值、共启普洱茶"黄金纪元"的伟大征程!而作为"高端普洱黄金标准"的载体和具象化表现,战略新品「大益传奇1975」在本次活动中正式亮相,以年 份、原料、工艺、文化4个维度无法撼动的优势,打造中国高端普洱茶的价值标杆! "高端普洱黄金标准"发布重塑行业价值体系 "高端普洱黄金标准"指的是:工艺法典——可量化、可传承的极致匠心;年份契约——可追溯、可信任的时光价值;生态之选——可量化、可持续的自然馈 赠;传承刻度——可感知、可共鸣的文化资产。 年份价值是普洱的灵魂,但必须建立在科学与诚信的契约之上。为彻底夯实"年份契约"的科学基石与行业公信力,大益将联合 ...
小小茶农趣研学
经济日报· 2025-07-27 06:27
茶产业与文旅融合 - 海青镇茶园面积约3.5万亩,积极探索茶产业与文旅融合的新路径 [3] - 打造海小青"趣"研学品牌,推动茶区变景区、茶山变'金山' [3] - 累计接待国内外各类研学活动200余场、3万余人次 [3] 研学活动内容 - 研学项目包括采茶、手工炒茶、茶艺学习,体验茶叶从一片叶到一杯茶的变化 [2] - 打造了4处研学实践基地,涵盖茶文化、农耕、瓜果采摘、花馍制作、非遗剪纸等项目 [3] - 学生们参与采茶、制茶、品茶等环节,体验茶文化的全过程 [1][2][3] 茶文化传承 - 海青镇是上世纪60年代山东'南茶北引'战略第一镇,建有山东省第一座茶厂 [2] - 国家级茶艺师和制茶师傅亲自指导学生体验采茶、杀青等制茶工艺 [1][2] - 茶艺师向学生介绍茶具名称和用途,示范泡茶过程,学生参与洗茶、泡茶、奉茶等环节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