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造船业
icon
搜索文档
升级的关税战:历史的偶然与必然
李迅雷金融与投资· 2025-04-05 13:38
关税加码与贸易战升级 - 美国拟对中国加征34%关税,对欧盟、越南等贸易伙伴征收20%-49%不等关税,最低对等税率为10% [1] - 若方案落地,美国进口商品实际关税税率将从2 3%升至26%,达到131年来最高水平 [1] - 2024年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达54%,叠加2018年关税后整体超过70%,远超2018年贸易战水平 [1] - 中国采取克制回应,对原产于美国商品加征34%关税,留有谈判余地 [2] 美国政策的经济影响 - 特朗普政策核心为MAGA:对外加征关税目标收入超5000亿美元,对内精简机构、限制移民、国内减税 [2] - 高关税可能拉高美国物价,加剧通胀,同时限制移民推高薪酬成本 [6] - 美国制造业工人成本是新兴经济体8-10倍,供应链重建难度大,重振制造业面临挑战 [6] - 美国造船业全球份额不足1%,中国超50%,劳动密集型行业难以通过降薪竞争 [7] 全球经济格局与历史对比 - 中国GDP占全球份额从1992年2%升至2024年17%,按购买力平价计算2015年已超美国 [13][14] -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超30%,部分行业产能份额超40%-50% [15] - 1830-1833年中国对英国年均贸易顺差261 5万两白银,占全球出口70%以上,成为鸦片战争诱因 [11][12] 中国出口与内需转型 - 2024年净出口对GDP增长贡献占30%,但2025年高关税下或现负增长 [15][23] - 中国出口占全球份额从2006年8%升至15%,但出口依存度下降,竞争力提升 [19][20] - 消费占GDP比例55 6%,低于全球平均水平17 4个百分点,内需提升空间大 [29] - 居民储蓄达157万亿元,高储蓄率与杠杆率偏高、富裕阶层消费意愿不足有关 [31] 应对策略与区域合作 - 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通过多边主义应对美国单边政策,加强欧盟、东盟等合作 [26][27] - 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2348万吨,从巴西进口量是美两倍多,将加大南美合作 [28] - 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3 0版、CPTPP对接,加快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 [27][28] - 维护巴拿马运河航运权益,巴西90%大豆经此运往中国,节省8000公里航程 [28] 财政与货币政策建议 - 中央政府杠杆率仅25%,存在加杠杆空间,可增发1万亿特别国债促消费 [30] - 美国联邦政府杠杆率超120%,中日英减持美债,国外持有比例跌破24% [30] - 降准降息可缓解企业融资成本,汇率调整或成应对高关税策略 [37][38] - 居民收入再分配改革可提振消费,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占比每提高1%或带来2500亿消费增量 [36]
通用动力:创纪录的积压订单、强劲的利润率和增长动力
美股研究社· 2025-04-02 20:11
文章核心观点 - 通用动力公司2024年增长显著,各业务板块表现良好,积压订单超900亿美元保障未来收入,财务状况平衡,虽面临依赖政府订单和竞争等风险,但仍具强大业务增长动力,股价被低估,有11%增长潜力,获“买入”评级 [1][3][28][29] 公司业务结构 - 公司是技术型企业,四个部门同时运营,航空航天是旗舰,承接高端商务航空业务;造船板块海洋系统公司为美国海军运营,收入增长与潜艇产量增加相关;技术部门分GDIT和任务系统,带来收入且利润率上升;还涉及陆地装甲车制造等业务 [5][7][11] 行业市场情况 - 公司在国防工业和公务航空市场开展业务,国防工业处于活跃周期,全球军费开支预计增长,2024年为2.56万亿美元,2025年将达2.68万亿美元;公务航空市场规模预计从440亿美元增长到2032年的67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约5.4% [8] 公司财务表现 收入利润 - 2024年收入增长至477亿美元,同比增长12.88%,各部门均有体现,航空航天部门贡献大,作战系统部门增长8.8%,技术部门增长1.6%;预计2025年合并收入约503亿美元,同比增长5.5%,分析师预测增长约3.68%至494亿美元 [12][13] - 2024年EBITDA约56亿美元,利润率11.72%,营业利润47亿美元,增长28.65%,净利润37.82亿美元,利润率7.9%;预计2025年EBITDA和净利润增加,营业利润率提高至约10.3% [14][15] 债务情况 - 2024年底净债务/EBITDA比率约1.61倍,公司逐年减少债务负担,全年利息支出3.93亿美元,利息覆盖率>12倍,债务结构主要是长期债务,短期债务部分为15亿美元 [15][16][17] 资本支出与现金流 - 2024年资本支出9.16亿美元,占收入份额降至1.9%,主要投资方向为完成测试中心和生产线、造船厂现代化改造及升级IT基础设施;预计2025年自由现金流达约40亿美元,增长21% [18][19] 股息分配 - 2024年每股股息5.58美元,收益率约2.11%;2025年预计分配约16亿美元股息,每股5.96美元,收益率2.21% [21] 公司估值与评级 - 公司股价过去一年调整7%,被低估,与同行相比,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EV/EBITDA乘数存在较大折价;分析师用DCF、P/E目标值和加权EV/EBITDA目标值三种方法估值,最终公平估值为每股299美元,有11%增长潜力,给予“买入”评级 [22][23][29] 公司面临风险与优势 风险 - 严重依赖政府订单,尤其是美国国防部,预算削减和国会暂时关闭可能影响订单组合 [28] 优势 - 创纪录的积压订单超900亿美元,服务作用日益重要;技术部门利润率上升,可能成为第三大支柱;财务状况平衡,有资金进行资本投资、现金返还和股息 [28]
造船业,怎么就成了最新角力场?
虎嗅APP· 2025-03-11 07:41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出行一客 (ID:carcaijing) , 作者:王静仪, 编辑:施智梁,责编:张生婷,原文标题:《造船业,怎么就成了中美竞争 的最新角力场?》,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特朗普政府瞄准了造船业。 当地时间3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国会联席会议上宣布,将在白宫设立一个新的造船办公室,并提供特殊的税收优惠,以恢复美国作为全球造船大 国的地位。 当前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造船国,已15年蝉联第一,2024年全球每交付两艘船,就有一艘是中国制造。作为对比,美国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美 国仅建造5艘远洋商船左右,同期中国超过1700艘。 以下文章来源于出行一客 ,作者施智梁团队 出行一客 . 衣食住行,我们把"出行"做到极致 为了振兴衰落已有半世纪的造船业,特朗普政府正酝酿一系列措施,除了新设白宫造船办公室,还考虑对进入美国港口的所有中国制造的船只征收高 额港口费,以鼓励航运公司多使用美国制造的船舶。 由于全球现役集装箱船中近29%都是中国制造,一旦开征港口费,将对全球航运业造成深远影响,并直接波及国际贸易。 根据各家航运公司的测 算,每年新增的费用将达到300亿~520亿美元不等,并且转嫁到消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