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estment Banking

搜索文档
CBHH's Charles Cameron on Financing The Next Generation of Critical Infrastructure - On Navatar's A-Game Podcast: Sector Focus, Growth Infra, Cross-Border M&A Execution and CRM Value
GlobeNewswire News Room· 2025-07-01 13:30
公司业务模式 - CBHH专注于"核心+或增值基础设施"领域,包括数据中心、光纤宽带部署、电动汽车和重型货车充电基础设施、能源发电和存储以及智能城市技术 [1] - 公司业务定位为"下一代基础设施"资产,介于风险投资和传统基础设施之间,这些企业规模对大型投资者过小但对早期基金又过于资本密集 [2] - 通过理解单位经济(如光纤采用率或电动汽车充电利用率)来评估增长潜力,与传统基础设施类似 [3] 欧洲市场战略 - 通过与德国精品投行Herbst Hilgenfeldt Partners合并,公司实现了对欧洲两个最活跃基础设施市场的实时覆盖 [4] - 在欧洲市场,脱碳和数字基础设施是公共优先事项,公司定位为技术中心基础设施规模扩张的首选顾问 [4] 客户服务与执行 - 公司与客户建立长期关系,从最早的机构轮融资到大规模战略退出全程参与,并曾与客户共同投资 [5] - 公司采用传统商业银行原则与现代并购执行相结合的方式,为客户提供支持 [5] - 公司强调持续性和承诺,部分客户已合作9或10笔交易,并从一开始就共同投资 [6] 竞争优势 - 尽管规模较小,但公司经常击败全球投资银行赢得业务,归因于高级团队的全球银行背景和交易经验 [6] - 公司成功基于深厚的行业知识、持续的高级合伙人参与以及在复杂交易中的敏捷性 [6] - 公司规模与大型投行的行业团队相当,但更专注、更协调且更贴近客户 [7] 技术与知识管理 - 公司选择Navatar的CRM平台将个人关系转化为全公司范围内的机构知识 [7] - Navatar的CRM工具专为公司这类机构设计,提供类似大型投行平台的功能 [8] - Navatar帮助公司展示和扩展其机构知识,使每位员工在每笔交易中都能受益于同事的见解 [9] 行业趋势与展望 - 公司关注"智能城市"基础设施和"自然资本"机会,同时保持对电信和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的传统关注 [13] - 公司由前高盛、摩根士丹利和瑞银银行家组建,专注于为面临快速增长和大规模资本需求的下一代企业家提供服务 [10]
高盛交易台:股票头寸及持仓关键指标
高盛· 2025-07-01 10: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专业投资者推动股市上涨,美联储政策是宏观投资者对美国股市乐观情绪的重要驱动因素,油价下跌和鲍威尔国会证词提升9月降息预期,鼓励投资者增加美国股市净多头头寸,本周散户对股票或ETF买入力度未显著增加 [77][80] 各部分总结 CTA角落 - 模型显示CTA持有670亿美元全球股票多头仓位(61百分位),上周卖出92亿美元,在美国持有220亿美元多头仓位,未来一周预估主要在美国卖出,在上涨和平盘情景下未来一个月转为买入 [2] - 未来不同成交情况和时间段的资金流动有不同表现,如未来一周平盘成交买入额84.4亿美元(18亿美元流入美国)等,还给出SPX关键支撑位,短期5918、中期5846、长期5598 [5] 高盛做市商 - 高盛股票基本面多空表现预估2在6月20日至6月26日期间上涨1.65%(同期MSCI世界总回报指数上涨2.20%),贝塔贡献1.16%,阿尔法贡献0.49%,主要受多头收益推动;高盛股票系统性多空表现预估2同期下跌0.07%,贝塔贡献 - 0.34%,阿尔法贡献 + 0.27%,基本抵消 [2] 回购 - 上周交易量较轻,企业在财报发布前处于禁售期,上周交易量为2024年年初至今日均交易量的0.5倍,2023年年初至今日均交易量的0.6倍,交易集中在金融、科技和医疗保健板块,预计本周超85%公司处于禁售期,周末达88%,7月通常交易量轻,预计下周因美国独立日假期交易缓慢 [54] 高盛主要经纪业务 - 整体账簿总杠杆率上升0.6个百分点至295%(五年高点),净杠杆率上升2.5个百分点至79.7%(一年第92百分位),整体账簿多空比率上升1.7%至1.740(一年第35百分位);基本面多空总杠杆率下降2.5个百分点至203.7%(一年第83百分位),净杠杆率上升2.1个百分点至52.3%(一年第25百分位) [38] - 全球股票五周以来最大净买入(+1.6个标准差,一年),主要由多头买入推动,除欧洲外主要地区均净买入,北美和新兴亚洲领跑 [38] - 宏观产品占总名义净买入的70%,由多头买入和空头回补推动,单一股票连续七周净买入,主要由多头买入带动;11个全球行业中6个净买入,金融、信息技术和工业领跑,能源、通信服务和房地产净卖出最多 [40] - 对冲基金连续八周净买入美国股票(1年期标准差 + 1.3),主要由多头买入推动,空头回补程度较小;本周美国金融板块名义净买入为2016年12月以来最大、过去十年第二大,对冲基金连续五周净买入该板块 [40] - 全球能源股自2024年9月以来最大规模净卖出、过去十年第二大,因对冲基金在以色列 - 伊朗停火及油价下跌背景下加大做空力度;Prime组合目前在能源板块相较MSCI世界指数低配0.3%(上周超配0.3%) [41] - Prime组合在新兴市场亚洲配置较MSCI世界指数超配4.5%(一年第44百分位、五年第66百分位),在发达市场亚洲低配0.4%(接近五年高点,第96百分位);亚洲(新兴市场 + 发达市场)自2024年9月以来最大净买入,主要由多头买入推动 [41][42] 焦点图表 - 涉及情绪指标、美国恐慌指数、风险偏好指标、标普500指数与单只股票偏斜、看涨期权偏斜与看跌期权偏斜、标普期货流动性、资金利差与标普500指数对比等图表 [4] - 情绪指标衡量零售、机构和外国投资者股票持仓与过去12个月相比情况,低于 - 1.0或高于 + 1.0的读数表示极端立场,对预测未来回报有重要意义 [65]
高盛交易台:上半年资金流动报告
高盛· 2025-07-01 10: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末见证了有史以来最快的超15%抛售后的反弹,自三月底以来标普500指数上涨10%,反弹将在接下来几周继续,但到八月将减弱 [2] - 纳斯达克100指数短期看涨期权顶价相较标普500指数过低,看好上涨机会,建议买入QQQ 7月11日到期、行权价为103%的看涨期权 [3] - 未来两月硬数据将走弱,想对冲又不想被波动率偏斜影响可选择回溯看跌期权 [4] - 随着SPX和NDX回撤至高点,Russell 2000指数仍比其高点低11.5%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季节性 - 即将进入标普历史上表现最强劲的7月,自1928年以来平均回报率为1.67% [6][7] - 7月上半月表现更佳,从当天起至7月15日平均回报率为2.43%,是全年最好的两周,预计7月17日左右达峰值后回调,7月“风险事件”可能使回调提前 [10][11] - 7月3日为标普历史上带来第二佳单日报酬,达48个基点,仅次于10月20日的57个基点 [14] 波动率 - 波动率崩盘,今日跨式期权报价44个基点无意义 [17] - 恐慌指数显示恐慌情绪下降,对平值期权需求增加,投资者寻找“翼状”期权覆盖极端尾部风险 [20] - 市场恐慌情绪下降主因SPX期限结构,1个月波动率相较3个月极低,其他指标仍处第50百分位,有进一步下跌空间 [21] 系统性策略 - 持续低波动率使系统性资金重新活跃,预计未来一个月全球股票需求约800亿美元,其中440亿美元来自美国市场,下周开始需求增长 [26] - 未来一周平盘成交买入额84.4亿美元,其中18亿美元流入美国;上涨成交买入额78.9亿美元,其中11.8亿美元流入美国;下跌成交卖出额184.6亿美元,其中24.9亿美元流出美国 [26] - 未来1个月平盘成交买入额822.3亿美元,其中224.4亿美元流入美国;上涨成交买入额872.0亿美元,其中209.8亿美元流入美国;下跌成交卖出额1252.2亿美元,其中404.7亿美元流出美国 [27] 清算事件/养老金 - 罗素指数再平衡当天收盘时成交量异常放大,再平衡当天成交量较前一日增长约42% [34][35] - 2025年6月30日月末与季度末,美国养老金预计出售330亿美元美国股票,卖出规模在过去三年买卖估计绝对美元价值中排第89百分位,回溯至2000年1月排第93百分位 [36] - 2025年6月30日季度期权到期,做市商的伽玛在市场下跌时变长,反弹时变短,到期将释放部分指数伽玛资金,允许市场更多波动 [37] 流动性 - 标普顶级订单流动性为1248万美元,较一年前平均值增长21%,较年初至今平均值增长近55%,近期反弹中快速转移风险能力促进健康交易 [41] - 近期事件助于提升流动性,将持续到7月上半月,预计8月流动性下降,该月通常流动性不足、交易面临挑战 [42] 广度 - 标普上周创下自2月19日以来又一历史新高,以标普成分股中位数与52周高点的百分比定义,市场广度变窄 [47] RINO交易 - 现在是RINO季节,市场叙事转变,恐错过情绪盛行,周期性股票买盘回升,对增长前景兴趣重燃 [51] - 高盛周期股与防御股对比指数为0.94,10年最高为0.99,10年平均为0.81 [51] 零售业 - 零售需求下降与标普指数下跌相关联,两者走势在过去几周更相似,需持续关注 [54]
摩根士丹利:全球经济-需考量的全球关税时间表
摩根· 2025-07-01 10:2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关税对经济的影响时间受关税实际实施和谈判结果影响 [4] - 贸易谈判通常需数年,近期谈判结果可能是框架协议或狭义协议,7月和8月或为谈判重要节点 [8] - 预计政府会推迟7月9日关税截止日期,基础情景是关税总体稳定,若预测错误可能因市场高估政府提高关税的顾虑 [11] - 贸易谈判结果在与美国存在贸易逆差的国家可能更具争议性 [14] - 双边谈判如何融入替代关税框架是重要结果,最终关税水平不确定,影响经济预测 [16] - 国家和部门关税的混合使双边谈判和经济影响难以预测,存在时间权衡 [27] - 关税实施的不确定性导致难以预测其对经济数据的影响,模型预测通胀和增长受关税影响有时间滞后 [3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贸易谈判时间线 - 一系列关税截止日期临近,7月聚焦与美国、日本、印度、墨西哥和加拿大等国的谈判,8月转向中国,同时进行的贸易谈判速度和广度史无前例,结果难以预测 [9] 基础预期与风险 - 预计政府会推迟7月9日截止日期,基础情景是关税总体稳定,若预测错误可能因市场高估政府提高关税的顾虑 [11] - 选民未察觉关税负面影响,政府可能认为提高关税政治风险小;关税经济影响未在硬数据中体现;软数据反弹可能使政府认为提高关税经济风险小;标普500反弹,利率稳定,政府可能认为提高关税市场风险小 [13] 英国协议案例 - 英国与美国的贸易协议是框架协议,范围狭窄,由行政命令颁布,英国是美国少数有商品贸易顺差的国家,该案例对预测其他国家谈判结果参考价值有限 [12] 关税框架与不确定性 - 双边谈判如何融入替代关税框架是重要结果,最终关税水平取决于国家和部门的最终关税,目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 [16] - 国家和部门关税的过渡是谈判结果的关键焦点,Section 232关税在贸易关系中可能具有优先地位,其实施时间长但法律框架更清晰 [21][27] 历史经验与案例 - 自由贸易协定谈判通常需数年,美国以往谈判平均耗时3年,程序和法律问题仍待解决 [22] - 2018 - 19年中美关税谈判持续超18个月,经历多轮加征关税和报复,最终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协议 [26] 关税实施与影响 - 关税实施的不确定性导致难以预测其对经济数据的影响,模型预测通胀约需四个月、增长可能需八个月才能完全体现关税影响 [30] - 美国进口关税可能6月才完全实施,4月官方关税率约6%,通胀传导延迟可能是技术原因 [31] 企业决策与成本分配 - 企业在确定关税成本分配前需要更多信息,关税持续时间的不确定性给企业决策带来挑战,明确关税相关问题有助于确定全球供应链成本分配 [34]
摩根士丹利:每周世界观-最棘手的问题 - 从北京到柏林
摩根· 2025-07-01 10:2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处于通缩周期,财政政策以基础设施等供给侧措施为主,消费刺激不足,需求刺激政策待加强,预计政策仍以供给为中心 [4][5][8] - 美国关税和限制移民或导致经济放缓和通胀上升,关税对通胀的影响约需三个月显现,预计未来两次通胀数据将呈上升趋势,且认为美联储今年不会降息 [9][10] - 欧洲市场对财政刺激的预期过高,德国国防和基础设施支出的实际投资可能滞后于目标,若政府按计划支出,可能存在更多上行风险 [8][1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国经济情况 - 中国处于通缩周期,当前产能过剩与2015 - 2017年不同,更分散,包括高科技企业,减少过剩产能可能影响出口 [4] - 消费刺激约450亿美元,在18万亿美元的经济中效果不足,政策制定者传统上更重视资本支出而非消费刺激 [5] - 预计中国政策刺激仍以供给为中心 [8] 美国经济情况 - 美国政府征收关税和限制移民或导致经济放缓和通胀上升,但目前CPI数据中关税影响不明显,预计未来两次通胀数据将呈上升趋势 [9] - 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产出价格与核心通胀有一定历史相关性,支持通胀上升观点,但时间不确定,认为美联储今年不会降息 [10] 欧洲经济情况 - 市场对欧洲财政刺激预期过高,德国2029年核心和非核心国防支出预计占GDP的3.2%,低于政府计划的3.5%,基础设施支出预计增长缓慢 [15] - 若德国政府按计划支出,可能存在更多上行风险 [15] 其他信息 - 提供截至2025年6月27日的各国宏观经济数据预测 [16][17] - 列举全球各地的关键经济研究报告 [21][22][23]
摩根士丹利:全球宏观策略-关税关键节点
摩根· 2025-07-01 10:2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关税并非零和博弈,美国进口商已开始支付关税且规模可观,这使分析师看好美国国债、看空美元 [1][8] - 关税对美国企业利润和经济增长有负面影响,经济风险偏向下行,建议做多美国国债、做空美元 [26][3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关税影响分析 - 6月年化关税收入达3270亿美元,占1Q25名义GDP的1.1%,相当于2024年企业所得税的65%、预扣个人/FICA税的10%、非预扣个人税的32% [12][16][17] - 若企业承担全部关税,1Q25利润率将从13.8%降至11.7%,低于15年移动平均的12.2% [26] - 航空公司客运量5月较2024年5月下降1.7%,经济风险偏向下行 [30] 各策略观点 美国利率策略 - 建议买入1m10y vs. 6m10y波动率,维持0QU5看涨蝶式期权,关注经济数据而非股市 [35][37][38] G10外汇策略 - 预计USD/CAD今年下跌,但加元可能跑输其他G10货币,量化并排名G10货币与贸易条件的关系 [44][45][36] 欧元区利率策略 - 荷兰养老金改革将导致久期大幅缩减,分析债券和衍生品交易可能性及市场影响 [42] - 提出德国互换利差长期公允价值模型,认为当前利差过窄,未来可能走阔 [47] 英国利率策略 - 提出英国互换利差长期公允价值框架,认为短期和中期利差便宜,长期利差略贵 [55] 日本利率策略 - 维持对10年期日本国债的多头头寸,对长期国债持谨慎态度 [46] 央行观点 英国央行(BoE) - 维持利率不变,三位成员投票降息,预计8月降息 [57][59] 挪威央行(Norges Bank) - 意外降息25个基点,开启降息周期,预计今年再降息两次 [58] 美联储(FOMC) - 维持观望态度,预计今年通胀上升,今年维持利率不变 [61] 日本央行(BoJ) - 决定从2026年4月起放缓日本国债购买缩减步伐,认为关税负面影响下半年显现 [62] G10货币观点 - 看空美元兑欧元、日元等货币,看多欧元、日元,对英镑、瑞郎等持中性态度 [64][65][66] 交易策略 - 包括RX/UB ASW陡峭化、做多希腊国债等多种交易策略,并分析了各策略的入场水平、日期、理由和风险 [76][77][78]
摩根士丹利:中国经济-财政发力强劲,出口动能趋缓
摩根· 2025-07-01 10:24
June 30, 2025 04:03 AM GMT We thus expect real GDP to come down from 5%Y in 2Q to 4.5%Y in 3Q, given 1) fading exports front-loading to the US and cumulative tariff impact, and 2) muted stimulus in the late July politburo meeting given 2Q growth strength. We believe Beijing may introduce a modest Rmb0.5-1trn supplementary fiscal stimulus in late 3Q/early 4Q when it sees 2-3 months of weaker hard data. | M China Economics Asia Pacific Momentum | Morgan Stanley Asia Limited Harry Zhao Economist Jenny.L.Zheng@ ...
摩根士丹利:中国经济-二季度表现稳健,增长动能趋缓,秋季或推刺激政策
摩根· 2025-07-01 10:2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中国经济二季度表现稳健但势头减弱,秋季可能出台刺激政策,各领域呈现不同态势,包括零售、出口、房地产、建筑等,同时推进“5R”再通胀战略,人民币国际化面临挑战与机遇,香港房地产市场有望好转 [1][2][3] 各部分总结 政策展望 - 深度结构性改革是持续再通胀的关键,未来几周可能使用政策性金融工具补充基建项目种子资金,7月政治局会议基调可能谨慎,三季度末和四季度初预计出台5000亿 - 1万亿元补充预算 [3] - 结构性改革包括社会福利改革、债务重组、财政和国企治理改革以及重振私营部门信心 [3] 零售销售 - 6月上半月汽车和家电销售强劲,可能是需求前置,但非以旧换新计划内的消费品销售低迷 [5][7] 出口情况 - 6月出口可能进一步放缓,尽管对美航运有所反弹,但整体集装箱吞吐量在6月大幅下滑 [10][12] 房地产市场 - 住房市场持续低迷,二手房销售在6月进一步走弱,主要税收收入和土地销售未达预算,社保支出远高于预算 [15][20] - 香港住宅市场在七年后有望好转,房价可能已触底,主要驱动因素包括CCL滞后于恒生指数、工资增长提高购房能力、土地供应减少和额外印花税取消、低利率和正利差 [42][44] 建筑活动 - 建筑活动疲软,螺纹钢和水泥需求低迷 [21][23] “5R”再通胀战略 - 进展缓慢且不均衡,包括再通胀、再平衡、重组、改革和重振等方面,各方面有不同的预期进展和政策措施 [26] 人民币国际化 - 香港和美国出台了关于稳定币的法案,稳定币短期内可能强化美元主导地位,同时介绍了内地 - 香港支付连接的相关情况以及人民币跨境结算的路线图 [27][28][33] - 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份额在过去三年下滑,主要是由于投资者对中国3D挑战的担忧增加 [37]
摩根士丹利:全球宏观展望-外国投资者是否在逃离美国资产?
摩根· 2025-07-01 08: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建议全球股票等权重配置,超配美国股票 [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国风险和无风险资产相对全球其他地区仍具吸引力,美国股票盈利修正广度优于其他地区,是偏好美国股票的主要原因之一 [9] - 未来12个月美元持续疲软仍是市场展望的核心主题,预计美元因利率和经济增长向同行收敛而继续走弱,政策不确定性增加强化了这一观点,投资者关注外汇对冲,丹麦央行数据显示丹麦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4月持有的美国资产对冲比率增加5个百分点 [10] 投资流动情况 股票市场 - 理柏全球股票ETF和共同基金周度数据显示,国际投资者在解放日之后的几周和5月大部分时间是美国股票净买家,但今年以来购买速度较2024年放缓,不过仍远高于2021 - 2023年同期,同时美国投资者是净卖家,表明他们正在从美国股票重新配置资产 [3] - 美国财政部TIC数据显示外国需求放缓,但没有显著净卖出 [3] - 日本财务省数据显示2025年日本净买入的美国股票比TIC数据显示的更多 [3] - 全球股票基金区域配置方面,美国股票在全球股票基金投资组合中的权重下降,与非美国股票权重增加大致成比例,但这并不等同于美国股票净流出,美国股票投资组合权重下降与股票基准权重变化一致,反映美国在基准中占比略降,没有证据支持外国投资者从美国股票重新配置资产的说法 [4] 债券市场 - 美国债券基金净资金流入为正,但速度慢于一年前,非美国债券基金净资金流入下滑,美国和非美国债券基金资金流入在4月底触底后反弹,TIC数据显示外国投资者总体仍是美国债券净买家,没有证据表明美国债券有大量资金流出 [5][8] 本周关注经济数据 6月30日(周一) - 预计日本5月工业生产月增3.6%、年增1.2% [12] - 预计日本5月新屋开工年化总数为74万套 [13] - 预计中国6月制造业PMI升至49.7 [13] - 预计德国6月整体CPI通胀年率升至2.35% [13][14] - 预计美国达拉斯联储制造业指数维持在48.5 [15] 7月1日(周二) - 预计日本央行6月短观调查中大型制造业企业景气判断指数微降至+11,大型非制造业企业商业前景微降至+33,大型企业所有行业资本支出计划2025财年增长10.6% [16] - 预计日本6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为33.2 [17] - 预计欧元区6月整体通胀年率升至2.1%,核心通胀稳定在2.3% [17] - 预计美国6月制造业ISM指数维持在48.5,建筑支出月降0.2%,4月职位空缺从3月的720万升至739.1万,预计汽车销售大幅放缓,年销售率为1500万辆,为过去一年最慢 [18][19] 7月2日(周三) - ADP数据对美国官方劳工统计局私营部门就业人数估计不是有用的逐月指标 [20] - 预计波兰央行维持利率不变,但为9月降息留门 [20] 7月3日(周四) - 预计美国6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14万,私营部门就业人数增加12万,失业率维持在4.2%,平均时薪月增0.3%、年增3.9% [21] - 预计美国5月商品贸易逆差扩大100亿美元,整体贸易平衡类似恶化 [21][22] - 预计美国新申领失业救济人数变化不大,持续申领失业救济人数部分逆转 [23] 7月4日(周五) - 预计日本5月实际家庭消费支出年增1.4% [24] - 预计德国5月制造业订单月降0.3% [24]
高盛:中国本土客户如何看待经济形势-2025 年 6 月
高盛· 2025-07-01 08: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境内客户对中国近期增长前景不再那么悲观,降低了宽松预期,对美国债务可持续性和美元更加担忧,预计人民币兑美元升值,认为中国股市和人民币有上行空间,重大价格变动需宏观催化剂,三季度是中国市场重要窗口期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对中国近期增长前景不再那么悲观,但对增量政策宽松更持怀疑态度 - 与4月下旬相比,境内客户对中国近期增长前景不再那么悲观,因宏观数据比预期更有韧性,且中国在贸易谈判中展现出一定议价能力 [2] - 客户认为上半年出口和制造业投资高于市场预期,房地产市场和物价通胀弱于预期,上半年实际GDP增长可能降低近期大幅政策刺激的紧迫性,但下半年仍需进一步财政扩张 [2] 2. 对中美关税路径和未来关系信心不足 - 在贸易谈判截止日期前,境内客户对潜在结果信心不足,认为回到4月极端情景可能性较小,但中美达成协议可能复杂且不会很快完成,因涉及诸多非贸易相关问题 [3][8] - 客户对当前美国对中国约39%的有效关税今年维持现状的假设基本无异议,但关注关税影响何时及多大程度被中美经济感受到,以及两国如何应对超预期影响 [8] 3. 出口、消费、通胀和房地产行业 - 境内客户认为中国2024年和2025年初的强劲出口不可持续,但下半年及以后出口可能比担忧的更有韧性 [9] - 客户认为中国房地产行业和PPI通缩没有快速解决方案,虽下行空间变小,但需更多政策努力和时间才能显著改善 [9] - 部分客户指出旅游和客运流量良好,但消费降级下物价低迷、高档餐厅冷清,还对汽车行业“价格战”、美团和京东竞争、“公务禁酒令”及部分地区消费品以旧换新项目资金短缺表示担忧 [9] - 2025年通胀预测略低于共识(CPI:0.0%;PPI: -2.4%),基线假设一线城市房价2026年下半年企稳,PPI同比通胀2027年转正 [9] 4. 增量宽松的潜在触发因素 - 几乎所有客户预计中国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速将放缓,但对这是否足以触发重大政策抵消信心不足 [10] - 其他潜在触发因素包括中美紧张局势迅速升级、青年失业率急剧上升、房价下跌和信贷风险增加、耐用品销售同比增长暴跌 [10] - 客户提到一些潜在的促增长和市场友好政策措施可能未被充分定价,如为多子女家庭提供长期全国性财政补贴、向受关税影响的企业和家庭提供更多转移支付、完善社会保障网、为消费品以旧换新和设备升级项目提供额外预算外资金 [10] 5. 人民币和中国利率 - 与两个月前相比,境内客户更担忧美国政府债务可持续性,预计美元进一步贬值,因此同意人民币兑美元进一步升值的预测(高盛预测美元兑人民币汇率3/6/12个月分别为7.1/7.0/6.9) [11][12] - 央行5月“双降”后,境内客户预计进一步货币宽松,但认为步伐将是渐进的,且财政扩张(尤其是需求端)对振兴中国经济比货币宽松更重要 [12] - 多数境内客户预计中国利率将长期维持在低位,中美利差将保持较大,还对香港银行同业拆借利率近期大幅下降和香港市场充裕的流动性状况感兴趣 [12] 6. 与境外客户的差异 - 境外投资者更关注7月政治局会议潜在信号和中国政策制定者如何使经济向消费再平衡,境内投资者更强调稳定房地产行业、缓解PPI通缩、重建信心和提高地方政策执行激励的政策措施 [13] - “公务禁酒令”和加强“八项规定”执行增加了境内投资者对消费复苏和政策宽松措施执行效率的担忧 [13] - 境内和境外投资者都认为中国股市和人民币(兑美元)上行空间大于下行空间,认为重大价格变动需宏观催化剂,视三季度为中国市场重要窗口期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