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
搜索文档
广东推进国际一流仲裁机构建设成效显著 裁决书与仲裁规则获境外广泛认可
人民网· 2025-07-26 09:30
国际商事仲裁发展成效 - 广东省委依法治省办和省司法厅指导广州、深圳推进国际一流仲裁机构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1] - 广州仲裁委员会(广仲)和深圳国际仲裁院(深国仲)锚定国际一流目标,2024年广仲受案争议金额824亿元(境内第四),涉外案件690宗,争议金额91亿元(同比+80%);深国仲受案争议金额1422.67亿元(全国第二),涉外案件520宗(同比+25.6%),争议金额510.39亿元 [2] - 广仲受理的双方均境外当事人案件同比+67%,深国仲案件覆盖142个国家和地区 [2] 涉外仲裁裁决执行与效率 - 广仲和深国仲的涉外仲裁裁决在美国、新加坡等多法域获承认与执行 [3] - 两家机构平均结案时长<90天,显著短于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13.8个月)和伦敦国际仲裁中心(16个月) [3] 制度创新与国际合作 - 广仲首创"3+N"庭审模式(融合内地、香港、澳门及境外程序特点),已在新西兰、泰国等国家及港澳地区适用 [4] - 广仲牵头搭建大湾区仲裁联盟,《仲裁合作南沙共识》获71家境内外机构认可 [4] - 深国仲仲裁规则入选全球十佳,深圳市跻身亚太五佳仲裁地 [4] - 深国仲参与联合国贸法委会议,在洛杉矶设北美庭审中心,推动中非联合仲裁中心建设 [5] 智能化与技术创新 - 深国仲智慧仲裁系统实现全流程线上办案,2024年首创同步电子送达(覆盖10080宗案件),智能生成中英文文书180714份 [7] - 广仲发布《互联网仲裁推荐标准》,上线全球首个APEC-ODR平台,其"互联网+仲裁"模式入选世界互联网大会案例集 [7] - 广仲推出"云小仲"机器人和AI仲裁秘书"仲小雯",研发L-Code人工智能辅助系统获国际创新大赛金奖 [7] 人才国际化建设 - 广仲外籍及港澳台仲裁员增至260人(覆盖5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125人来自美俄英等6国 [8] - 深国仲理事会境外理事占比60%(9/15),仲裁员覆盖129个国家和地区(境外占比35.12%) [8] - 广仲与27家机构实现秘书共享合作(境外12次),深国仲推出"双城两院双认证"秘书培训(42名境外学员) [8]
22项“全球最优”!上海怎么做到的?
国际金融报· 2025-05-07 20:40
营商环境评估结果 - 世界银行对2189家中国企业的调查显示,中国在电子支付、获得电力、技能培训等12项指标达到全球最优水平,建筑许可、供水、互联网连接、创新等指标达到全球先进水平 [2] - 上海企业在22项测评点中达到全球最优水平,绝大多数指标优于全国及东部地区平均水平 [2][3] - 上海企业在供电可靠性方面停电次数和时长为0次,电子支付费率成本为0,更换互联网提供商感受度得分96.2,商事调解可替代性得分100 [4] 世界银行新评估体系 - 2023年5月世界银行推出营商环境成熟度(Business Ready)新体系,围绕监管框架、公共服务、实践效率三大支柱评估 [3] - 新体系首次引入企业调查项目,企业感受度占评估分值27%,普华永道中国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访谈2189家企业 [3] - 样本覆盖14个行业不同规模企业,地域分布全国六大片区,其中58家为上海企业 [3] 上海营商环境优化举措 - 上海自2018年起连续出台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2024年升级至8.0版,重点聚焦企业感受度 [5] - 行动方案对标世行标准,在市场准入、劳动就业、国际贸易、纳税等10个领域持续优化 [5] - 上海清理超过100项不利于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地方标准,浦东新区推出全国首部公平竞争审查管理措施 [7] 市场竞争与公共服务 - 上海反垄断执法成效显著,查处多起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行政性垄断案件 [6] - 上海制定关键领域公平竞争审查细则,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并设立举报渠道 [6] - 上海将推出"十大攻坚突破任务",进一步聚焦重点领域提升企业感受 [7] 基础设施与服务效能 - 上海电力供应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半导体等高精尖行业受益于稳定电力保障 [4] - 上海纳税时长、贷款申请时长、互联网稳定性等指标达到全球先进水平 [4] - 智慧监管技术将被用于新兴行业的前瞻性监管,以优化监管架构与公共服务效能 [7]
海南打造国际商事仲裁优选地
经济日报· 2025-04-13 06:12
文章核心观点 海南发挥自贸港政策优势打造国际商事纠纷解决“优选地”,赋能仲裁高质量发展,海南国际仲裁院改制后成果显著,且海南完善临时仲裁制度凸显仲裁在自贸港对外开放中的作用 [1][2] 海南国际仲裁院情况 - 是为适应海南自贸港建设需要改制设立的国际商事仲裁机构,截至今年3月有仲裁员1358人,境外仲裁员占比近三分之一 [1] - 改制以来共受理仲裁案件11731件,标的额289.2109亿元,仲裁裁决被法院撤销0件;受理商事调解案件220件,标的额16.5503亿元;受理涉外案件159件,标的额17.84亿元,当事人涉及2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 在全国率先完成机构改制,实现“六个国际化”,2022年海南成全国4个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试点地区之一,该院被最高法纳入“一站式”国际商事纠纷解决机制 [1] 海南仲裁制度改革和创新情况 - 去年率先出台《海南自由贸易港国际商事仲裁发展若干规定》,引入临时仲裁制度,特定企业间商事纠纷可选海南为仲裁地进行临时仲裁 [2] - 2024年11月29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商事调解规定》通过并于今年3月1日实施,海南省仲裁协会制定《海南自由贸易港临时仲裁规则》完善临时仲裁制度 [2] - 海南临时仲裁规则引入调解制度等,超越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相关规则,具有高效率和低成本优势 [2] 仲裁在海南自贸港的作用 - 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当务之急,仲裁作为涉外法治重要部分,在海南自贸港对外开放中作用将日益凸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