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保护
搜索文档
 完善跨区域跨部门协同机制呼和浩特构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网络
 内蒙古日报· 2025-05-16 10:00
 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建设   - 呼和浩特市完善跨区域跨部门协同保护机制,显著提升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结案效率 [1]   - 建立《加强呼和浩特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备忘录》等跨部门合作机制,与6个地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1]   - 2024年办理商标侵权案件90件罚没款89.85万元,假冒专利案件3件罚没款9.236万元 [1]     纠纷化解与司法联动   - 成立"知行青城"调解工作室常驻法庭,提升诉前诉中调解效率 [2]   - 联动基层部门召开"行政+司法"协调保护推进会,组织40余家企业观摩商标侵权巡回庭审 [2]   - 创新"司法+普法"形式,现场普及侵权救济途径 [2]     海外维权能力提升   - 获批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分中心,制定联动工作方案 [3]   - 建立海关、贸促会等多部门信息互通机制,在留学人员创业中心设联络点 [3]   - 开展企业海外纠纷应对培训,畅通涉外维权渠道 [3]
 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地方分中心落户中山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5-14 15:46
 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 - 国家知识产权局同意设立中山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28家单位为第五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地方分中心 标志着中山市"1+1+N"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进一步完善 [1] - 中心将依托省市联动协作机制 建立贴合中山实际的资源共享 信息报送 协调联动和培训指导机制以及分中心业务运行模式 [2] - 中心将做好海外知识产权信息的收集与报送 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的咨询与指导等工作 为经营主体提供更加高效 便捷的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范和纠纷应对服务 [2]   中山市外贸表现 - 2024年中山市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2840.6亿元 同比增长10.3% 排名全省第5位 [1] - 有进出口记录的经营主体数量达到6855家 同比增长23.9% 再创新高 [1] - 中山制造出海之路走向更高层次 全球化属性日渐突出 [1]   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 - 中心依托健全的维权援助机制和丰富的专利侵权纠纷处理工作经验 加大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工作力度 积极探索新路径 [1] - 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中山)分中心揭牌后两个月内成功办理6宗涉及中山市经营主体的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援助事项 [2] - 经营主体面临维权成本高 专业能力弱等难题 对高效 专业的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服务需求迫切 [1]
 河南新增3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地方分中心 护航河南企业“走出去”
 河南日报· 2025-05-09 07:34
 地方分中心建设   - 河南省新增漯河市、南阳市、周口市3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地方分中心 全省地方分中心总数增至5家 [1]   - 新增地方分中心旨在加强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 更好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1]   - 3家新设地方分中心将配合国家中心构建资源共享 信息报送 协调联动和培训指导工作机制 [1]     分中心职能   - 新设分中心将承担海外知识产权信息收集与报送 纠纷应对咨询与指导工作 [1]   - 分中心将结合本地产业特色探索创新业务运行模式 提升社会主体海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与应对能力 [1]     后续规划   - 河南省知识产权维权保护中心将持续推进机构建设 优化工作体系 强化纠纷应对机制 [2]   - 计划打造覆盖全省 辐射周边的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控网络 助力企业海外市场发展 [2]
 我市设立国家级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地方分中心 护航企业“出海”有底气有保障
 镇江日报· 2025-05-08 08:15
 知识产权保护升级 - 我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获批设立国家级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地方分中心,标志着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再度升级,为企业出海提供更有力的保障[1] - 近年来我市外向型经济持续推进,今年一季度进出口总值达254 1亿元,同比增长6 5%,首次突破250亿元大关[1] - 随着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海外知识产权纠纷日益增多,2023年至今已监测跟踪80余起相关案件[1]   海外知识产权纠纷案例 - 美国专利商标局指控3家深圳知识产权代理公司在商标申请中涉嫌伪造签名和提供虚假信息,拟撤销4 2万余件由其代理的商标,涉及我市8家企业[1] - 涉案商标涉及大量在亚马逊平台备案的中国商家,企业可能面临商标被追溯无效和产品下架的风险[1] - 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第一时间与企业取得联系,帮助其积极应对[1]   应对措施与机制 - 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联合扬州分中心开展线上指导培训,进行案情回顾和风险预判,向涉案企业提供应对策略[2] - 通过海外维权专家库资源共享,帮助企业应对知识产权纠纷成效明显[2] - 将对接市贸促会,进驻大型展会和赛事,通过线上线下方式指导参展商自查,预防侵权纠纷[2]   未来工作方向 - 以此次获批为契机,进一步破解企业海外维权成本高和专业能力不足等问题[2] - 推动构建海外知识产权信息收集和发布渠道,提供更高效便捷的风险防范和纠纷应对服务[2] - 围绕"876"创新引领工程,开展知识产权布局和预警,鼓励企业通过多种方式获取高质量海外知识产权[2]
 湖北构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体系 去年查处1476件假冒商标案
 长江商报· 2025-04-22 08:24
 知识产权保护成效 - 连续三年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检查考核获优秀等次 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绩效考核全国排名第五 [1] - 建成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979家 其中省级保护工作站达100家 [2] - 法院新收知识产权案件14299件 审结15627件 检察机关批捕284人起诉510人 同比分别上升5.5%和31.1% [3] - 公安机关侦办侵权假冒案件656起 抓获1618名嫌疑人 捣毁263处窝点 [3] - 市场监管系统查处假冒专利案件112件涉案93.61万元 商标案件1476件涉案1.29亿元 地理标志案件101件涉案50.26万元 [3] - 知识产权系统办理专利纠纷案件2587件 结案率99.3% 行政裁决案件222件结案率91.89% [3] - 海关查获侵权商品1079批共14865件 [3]   制度体系建设 - 出台首部地方性法规《湖北省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条例》 [2] - 形成司法保护、行政保护、仲裁调解协同机制 建立跨区域跨部门保护协作体系 [2] - 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开展生物和新材料领域专利预审服务 [2]   战略实施举措 - 实施"两行动两工程"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 [4] - 建设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 打造全国高价值专利密集区 [4] - 按市场化机制建设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 推动平台互联互通 [4][5] - 开展"知识产权运营+投贷联动"业务新模式 探索价值实现路径 [5] - 计划培育500家以上国家专利产业化样板企业 2025年前实现高新技术企业专利备案全覆盖 [5] - 高标准建设武汉知识产权保护高地 加强海外知识产权布局 [5] - 通过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培育区域品牌 加强地理标志运营体系建设 [5]   发展目标 - 推动知识产权综合竞争力走在全国前列 建成中部引领、全国一流的知识产权强省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