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外知识产权保护
icon
搜索文档
全市首单 海外知识产权险理赔落袋
每日商报· 2025-07-25 07:13
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险案例 - 杭州灵伴科技成为杭州市首家投保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险的企业,并在投保8个月后成功获得理赔,完成从落地到赔付的闭环[1] - 公司AI、AR产品已进入全球80余个国家和地区,在遭遇美国NPE公司专利侵权诉讼后,通过保险机制承担90%涉诉费用达成和解[1] - 该案例显示海外知识产权环境复杂多变,企业需要应对专利侵权诉讼等风险[1] 科技型企业出海挑战 - 科技型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常因不熟悉海外法律体系及国内外规则差异,陷入侵权纠纷或遭遇"专利流氓"骚扰[2] - 余杭区通过给予最高10万元保费补贴等政策,构建市场化风险分担机制为企业出海提供保障[2] - 相关部门走访20余家重点出口型和技术型企业,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主动投保海外知识产权保险[2] 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 - 余杭区在维权环节提供专业指导与资源对接等支持,协助10余家企业开展商标监测、专利侵权排查等服务[2] - 相关部门系统构建覆盖"预防-保障-维权"全链条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从政策机制创新到服务能级提升[2] - 通过链接省、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资源,帮助企业在产品出海前精准识别风险[2]
余杭以全链条服务护航企业“出海”
杭州日报· 2025-07-23 10:21
公司案例 - 灵伴科技作为杭州市首家投保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险的企业,在投保8个月后遭遇海外诉讼并成功获得理赔,保险公司承担了90%的涉诉费用[1] - 公司成立于2014年,专注于AR眼镜等软硬件产品研发,其AI、AR产品已进入全球80余个国家和地区[1] - 公司在美国北加州地区法院被一家NPE公司以专利侵权为由起诉,通过"积极应诉+谈判"达成和解[1] - 公司在投保时选择了一份涵盖侵权诉讼赔偿和法律费用的保险,在确认产品未构成实质侵权后立即启动保险机制[1] 行业政策 - 余杭区对海外侵权责任险给予最高10万元保费补贴,并构建市场化风险分担机制[2] - 余杭区通过走访20余家重点出口型和技术型企业,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主动投保海外知识产权保险[2] - 余杭区协助10余家企业开展商标监测、专利侵权排查等专业服务,帮助企业在产品"出海"前精准识别风险[2] - 余杭区2024年共组织"赋企航·知识产权高级研修班"等专题培训活动30余场,聚焦海外维权策略、专利布局、风险预警等内容[2] 行业现状 - 科技型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常因对海外法律体系不熟悉而陷入侵权纠纷或遭遇"专利流氓"骚扰[2] - 余杭区正系统构建覆盖"预防-保障-维权"全链条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从政策机制创新到服务能级提升[2]
在深执业知识产权律师新增416名 全市已培育备案商标代理机构3469家、专利代理机构475家
深圳商报· 2025-06-20 04:35
知识产权人才发展 - "十四五"期间深圳新增执业知识产权律师416名 目前全市备案商标代理机构3469家 专利代理机构475家 分支机构146家 专利代理师2824人 均居全省首位 [1] - 系列培训设置国际争议解决等专题 邀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香港资深律师授课 覆盖300余名涉外知识产权律师 [1] - 依托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等高校建立教育实践基地 设立涉外法治人才实训中心 培养国际化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 [2] 海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 搭建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深圳分中心等3个维权服务平台 形成风险预警至资源整合的全链条工作体系 [3] - 累计为2147家深圳企业提供"一对一"应对指导 节省诉讼费用5800万美元 减少经济损失22亿美元 [3] - 构建"国外布站点 国内建基地"新格局 重点服务人工智能 新能源汽车等产业 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 [3] 政策支持与资源整合 - 组建全市涉外法治人才库和海外维权专家库 常态化开展海外知识产权保护培训 [2] - 出台专项指导意见 完善技术调查官和志愿者队伍 提供普惠性市场拓展支持 [2][3] - 深圳大学国家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发挥核心作用 整合全球资源强化人才吸纳能力 [2][3]
中国汽车国际化发展要做好海外知识产权布局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18 10:39
中国汽车海外知识产权保护现状 - 汽车出海是产品力加知识产权力的双重竞争,公司应加强海外知识产权侵权风险的防控预警及应对,加大海外高价值专利布局 [2][3] - 国内企业专利申请总量增速放缓,与国外企业的海外专利布局存在一定差距,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3] - 国内企业海外专利布局仍以进入PCT阶段为主,有效专利占比较低,海外专利布局较集中 [3] - 过去一年,公司海外专利申请同比上升30%,有效专利占比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至47%,但50%的专利尚未进入目标国市场 [3] 全球汽车行业知识产权纠纷 - 全球汽车行业专利诉讼量稳中有降,已决案例占比约80%,主要发生在美国和欧洲,中国正在成为主要专利诉讼发生地 [4] - 汽车产业通信标准必要专利许可成本高企,公司或面临通信SEP许可费占单车利润12%的成本负担 [4] - 非专利实施体在通讯标准必要专利领域诉讼量保持超过500起/年 [4] - 公司专利侵权诉讼多发生在零部件企业,海外诉讼数量少,涉诉专利技术以结构类零部件为主 [4] 知识产权保护重点领域 - 专利侵权是首要风险,一辆智能网联汽车涉及上千项专利,专利布局周密性至关重要 [5] - 商标侵权和商标被抢注是两大主要风险,需提前完成目标市场商标注册 [5] - 版权风险不容忽视,车身线条、车标、内饰设计等创意元素的原创性需重视 [5] 优化海外知识产权布局建议 - 优化海外专利布局策略,实现核心技术产业化,海外专利布局系统化,专利申请策略多元化 [6] - 防范标准必要专利风险,把握前沿技术发展趋势,即时调整企业战略 [6] - 建立风险管理体系,适应国际法律环境,优化知识产权管理 [6] - 积极应对海外专利诉讼风险,增强海外风险防范,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6] - 做好"三个同步":同步摸清当地知识产权环境和政策取向,同步搭好专利预警团队,同步对接海外知识产权资源 [6]
河南新增3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地方分中心 护航河南企业“走出去”
河南日报· 2025-05-09 07:34
地方分中心建设 - 河南省新增漯河市、南阳市、周口市3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地方分中心 全省地方分中心总数增至5家 [1] - 新增地方分中心旨在加强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 更好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1] - 3家新设地方分中心将配合国家中心构建资源共享 信息报送 协调联动和培训指导工作机制 [1] 分中心职能 - 新设分中心将承担海外知识产权信息收集与报送 纠纷应对咨询与指导工作 [1] - 分中心将结合本地产业特色探索创新业务运行模式 提升社会主体海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与应对能力 [1] 后续规划 - 河南省知识产权维权保护中心将持续推进机构建设 优化工作体系 强化纠纷应对机制 [2] - 计划打造覆盖全省 辐射周边的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控网络 助力企业海外市场发展 [2]
我市设立国家级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地方分中心 护航企业“出海”有底气有保障
镇江日报· 2025-05-08 08:15
知识产权保护升级 - 我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获批设立国家级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地方分中心,标志着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再度升级,为企业出海提供更有力的保障[1] - 近年来我市外向型经济持续推进,今年一季度进出口总值达254 1亿元,同比增长6 5%,首次突破250亿元大关[1] - 随着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海外知识产权纠纷日益增多,2023年至今已监测跟踪80余起相关案件[1] 海外知识产权纠纷案例 - 美国专利商标局指控3家深圳知识产权代理公司在商标申请中涉嫌伪造签名和提供虚假信息,拟撤销4 2万余件由其代理的商标,涉及我市8家企业[1] - 涉案商标涉及大量在亚马逊平台备案的中国商家,企业可能面临商标被追溯无效和产品下架的风险[1] - 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第一时间与企业取得联系,帮助其积极应对[1] 应对措施与机制 - 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联合扬州分中心开展线上指导培训,进行案情回顾和风险预判,向涉案企业提供应对策略[2] - 通过海外维权专家库资源共享,帮助企业应对知识产权纠纷成效明显[2] - 将对接市贸促会,进驻大型展会和赛事,通过线上线下方式指导参展商自查,预防侵权纠纷[2] 未来工作方向 - 以此次获批为契机,进一步破解企业海外维权成本高和专业能力不足等问题[2] - 推动构建海外知识产权信息收集和发布渠道,提供更高效便捷的风险防范和纠纷应对服务[2] - 围绕"876"创新引领工程,开展知识产权布局和预警,鼓励企业通过多种方式获取高质量海外知识产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