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价值专利培育
搜索文档
泰安市新增2个省级专利产业化项目
齐鲁晚报网· 2025-10-24 23:27
近年来,市市场监管局从强化创新源头供给、畅通专利转化渠道、提升企业管理能力等方面,不断深化 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目前,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7047件,其中高价值专利2523件,每万人口 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3.18件;累计认定专利密集型产品49件次、产值超80亿元;全市拥有国家级知识 产权示范企业6家、优势企业33家;今年以来,全市专利权质押登记138项,质押金额11.19亿元,知识 产权创造质量与转化效能不断提升。 近日,省市场监管局公布了山东省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等项目承担单位的评审结果,我市2个项目入 选。其中,山东农业大学入选山东省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项目承担单位、山东路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申报的"山东省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专利池"入选山东省重点产业专利池项目。 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作为知识产权领域的重要创新载体,在整合创新资源、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培育高 价值专利、加速专利成果的产业化进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专利池由重点产业链相关企业共同参 与,通过对专利进行联合运营,促进专利技术转化与产业化,提高产业链韧性和整体竞争力。 ...
新修订的《山东省专利条例》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施行——让专利从“实验室”快速走向“生产线”
大众日报· 2025-10-07 08:42
条例共33条,不分章节。围绕推动高价值专利培育,条例对提升专利申请质量,对优秀专利项目给 予奖励、鼓励开展专利申请前价值和市场前景评估等作了规范。围绕激励职务发明进行制度设计,条例 规定,政府设立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对完成、转化职务科技成果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和报 酬。 为促进专利转化运用,让专利从"实验室"快速走向"生产线",条例规定,加强对实施财政资助科研 项目形成专利的跟踪监测和评价引导,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等利用财政资助科研项目形成的专利,自授 权公告之日起满三年无正当理由未实施的,纳入专利公开实施清单。 高价值专利供给不足、专利转化效能不高、维权难等难题,如何破解?翻阅新修订的《山东省专利 条例》,能找到"参考答案"。近日,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举行新闻发布会,对这一条例进行解读。 "随着国家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等上位法修改,我省2013年9月1日施行的专利条例亟须修订完 善。"省司法厅副厅长刘振远介绍立法背景时提到,近年来,专利工作的新情况和新形势不断出现,需 要更加注重专利的质量和转化运用。同时,我省在专利工作中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 也需要总结上升为制度规范。 条例以"全链条治 ...
让专利从“实验室”快速走向“生产线”,新修订的《山东省专利条例》明年施行
齐鲁晚报网· 2025-10-07 08:10
为促进专利转化运用,让专利从"实验室"快速走向"生产线",条例规定,加强对实施财政资助科研项目 形成专利的跟踪监测和评价引导,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等利用财政资助科研项目形成的专利,自授权公 告之日起满三年无正当理由未实施的,纳入专利公开实施清单。 高价值专利供给不足、专利转化效能不高、维权难等难题,如何破解?翻阅新修订的《山东省专利条 例》,能找到"参考答案"。近日,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举行新闻发布会,对这一条例进行解读。 "随着国家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等上位法修改,我省2013年9月1日施行的专利条例亟须修订完 善。"省司法厅副厅长刘振远介绍立法背景时提到,近年来,专利工作的新情况和新形势不断出现,需 要更加注重专利的质量和转化运用。同时,我省在专利工作中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 也需要总结上升为制度规范。 条例以"全链条治理"为核心理念,筑牢专利保护的法治屏障。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刘源说,条例 切实针对问题进行制度设计,对建立高价值专利培育机制、奖励优秀专利项目、鼓励职务发明、建立专 利转移转化机制、加强人才培养等作了规范。 条例共33条,不分章节。围绕推动高价值专利培育,条例对提升专利申请 ...
山东时隔12年修订专利条例,推动专利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齐鲁晚报网· 2025-09-26 23:06
法规背景与目标 - 新修订的《山东省专利条例》于2025年9月26日通过,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施行,旨在保护专利权人权益、鼓励发明创造、促进专利运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并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 - 此次修订是时隔12年后的首次,旨在解决高价值专利供给不足、专利转化效能不高、维权难等难点问题 [2] - 修订工作聚焦专利质量、转化运用比率不高及专利人才匮乏等难点进行制度设计,并将高价值专利培育、专利导航等有效实践经验通过立法予以固化 [2] 高价值专利培育与创造激励 - 条例要求省、设区的市及有条件的县级政府专利行政部门建立高价值专利培育机制,支持建设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围绕重点产业和关键领域培育高价值专利或专利组合 [3] - 规范提升专利申请质量,对优秀专利项目给予奖励,并鼓励开展专利申请前的价值和市场前景评估 [3] - 对政府设立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中完成及转化职务科技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规定了奖励和报酬的标准 [3] 专利转移转化与产业化 - 条例明确要求建立专利转移转化机制,促进专利与产业深度融合,引导和支持相关企业建设重点产业专利池,汇集产业链核心专利以实现技术资源、人才和创新成果共享 [4] - 规定专利权人可通过自主生产、技术合作开发或专利权入股、质押、转让、许可等方式实现专利有效实施,并鼓励通过专利开放许可促进转化运用 [4] - 针对专利创造与市场需求不匹配问题,要求有关部门组织高校和科研机构选取市场前景好的专利定向发布,并构建跨区域专利转化合作机制,制定供需清单向企业匹配推送 [5] - 支持建立概念验证中心等载体,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采取先使用后付费等方式将专利许可给中小微企业使用 [5] 专利保护与服务管理 - 条例健全专利保护机制,明确规定建立健全专利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机制,加强专利行政部门与公安机关、法院、检察院的协调配合,并完善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制度 [6] - 规范展会举办者主体责任,并明确专利权人发现侵权时可向展会所在地专利行政部门申请行政裁决 [6][7] - 要求建立健全专利公共服务体系,设立展示与交易转化平台,加强专利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建设 [7] - 对专利导航作了规范,要求完善专利导航服务,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专利信息进行分析并定期发布成果 [7] - 要求建立并完善专利评议制度,在重大产业规划、政府投资项目立项前对涉及的专利权状况和侵权风险进行分析评议 [7] 海外专利风险防控与人才建设 - 条例明确政府在建立健全海外专利风险防控体系、加强涉外专利人才培养、提供涉外专利培训及纠纷应对指导服务等方面的职责 [8] - 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海外专利布局,建立海外维权联盟,以提升海外专利纠纷应对能力 [8]
每万人口44.15件,高价值发明专利同比涨17.95%
长江日报· 2025-09-18 10:08
9月17日,武汉市政府新闻办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武汉篇章"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介绍武汉 市"加快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言人合影。 武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武汉市知识产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夏蕾介绍,"十四五"时期,武汉持续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以订单式 研发、产学研服融合创新等方式,衔接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联合科技、经信等部门,以"资金驱动+项目牵引+服务支撑"模式构建高价值 专利培育网络,引导创新主体持续提升专利质量。截至2025年6月,全市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4.15件,同比增长17.95%;全 市建有省、市两级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59家,累计培育高价值专利组合46个。 武汉深入实施专利导航工程。2025年,8家园区建成专利导航实验区,累计完成重点产业专利导航报告13份,为91家园区重点企业提 供专利导航服务,形成73份企业专利导航报告,帮助企业培育高价值专利340件,显著提高了企业专利挖掘和布局能力。 武汉充分挖掘平台服务资源。依托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协作湖北中心、湖北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武汉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武 汉(汽车及 ...
浙江省科创企业上市知识产权加速器联动上交所举办“金种子企业”专场活动
全景网· 2025-08-20 19:23
活动背景与目标 - 浙江省科创企业上市知识产权加速器于2025年8月19日举办专利培育融资培训会 旨在增强企业高价值专利创造能力并打通科技创新-知识产权-投融资价值链条 [1] - 活动由钱塘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与财政局联合主办 得到上海证券交易所支持 吸引40余家知识产权金种子及拟上市企业参与 [1] - 钱塘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提出三点核心方向:将技术优势转化为高价值专利资产构建竞争壁垒 对接科创板"1+6"新政抢占产业链先机 探索专利证券化等金融工具活化知识产权 [1] 培训核心内容 - 上海证券交易所专家系统解读科创板"1+6"政策内核、实施路径与产业赋能 聚焦支持硬科技企业的制度设计与规则体系 [2] - 浙江省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专家通过实例分析企业高价值专利培育与专利池构建策略 [2] - 培训为企业提供上市路径指引和资本风口把握的行动指南 [2] 区域政策实施成效 - 钱塘区全面落实浙江省金种子计划实施方案 已建立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 [2] - 辖区累计吸纳221家企业加入金种子企业培育计划 指导23家企业及高校申报省市级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 [2] - 区域将以本次培训为契机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服务月活动 强化对金种子企业的培育支持 [2]
武汉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服务重点产业 专利预审助企业创新提速
长江日报· 2025-08-20 08:35
核心观点 - 武汉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通过强化高价值专利培育与快速保护机制 为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上半年专利预审申请量达2127件 同比增长20.3% 且预审专利在省级及以上奖项中获得多项认可 [1][2] 专利预审成效 - 上半年受理专利预审申请2127件 同比增长20.3% [1] - 预审专利中2项获中国专利优秀奖 7项获湖北省高价值专利及专利奖 [1] - 通过消除文本错误和实质性缺陷提升专利申请质量 为高价值专利快速保护提供支持 [1] - 精测电子两件发明专利经预审后分别获得第四届湖北省高价值专利银奖和第二届湖北专利银奖 [1] - 湖北江城芯片中试服务有限公司的半导体封装技术专利通过预审获第二届湖北专利优秀奖 系企业第二次在高价值专利培育中获奖 [1] 企业技术布局与产业化应用 - 精测电子借助预审通道使118件发明专利快速获得授权 形成半导体检测全领域技术布局 其晶圆检测产品已实现头部客户批量出货 [2]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43件发明专利在钢轨打磨、状态监测等领域快速授权 支撑"钢管混凝土轨枕专利技术产业化"入选全国优秀案例 [2] 协同机制与服务优化 - 武汉保护中心与审协中心协同推进批量预审和疑难案件质检 发明专利批量预审授权率达90% [2] - 通过定期交流和质量报告制度优化预审与实审衔接 并针对疑难案件推出专门质检制度 [2] - 联合武汉市经信局开展3场专题培训 尝试推出"优先预审"模式为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护航 [2] - 出台《预审质量控制规范》和地方标准《专利预审申请规范》 完善质控体系 [1] - 采用"主动送餐+按需定制"模式培训专业队伍以提升审查能力 [1]
厦门市湖里区四家企业闪耀专利奖 市场监管助力创新结硕果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7-31 14:36
企业获奖情况 - 科华数据凭借"电池装置、供电系统及相关的控制方法"专利获厦门市专利特等奖 [1] - 厦门金旅"星辰"无人驾驶客车获外观设计金奖 该产品是国内首款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L4级自动驾驶客车 [1][2] - 三安集成电路和亿联网络的专利项目同时入选获奖名单 [1] 技术创新亮点 - 科华数据获奖专利在锂电池集成设计、多层级安全防护及灵活扩展架构领域实现突破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近三年技术转化创造18亿元经济效益 [2] - 厦门金旅"星辰"客车采用独特自动驾驶技术路线 具备行业领先的"智能双向双控"能力 支持L4级自动驾驶与人工模式无缝切换 [2] 区域创新支持措施 - 湖里区市场监管局实施"靶向辅导"机制 组建专家团队开展一对一专利挖掘与战略布局指导 [3] - 设立知识产权维权工作站 通过"诊断小组"为企业定制专利策略 联动法律机构提供风险评估 [3] - 推行"四定"工作法(定目标/责任人/时限/反馈) 将远程指导转为上门服务 提升服务效能 [3] 产业影响与发展方向 - 科华数据技术实现国产化替代 已应用于多个大型智算中心供电系统 [2] - 厦门金旅"星辰"客车代表未来客车发展的前沿方向 体现"一车多能"设计理念 [2] - 湖里区以专利奖为导向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4]
蒙浙粤专利“联姻”包头稀土,单日签约额破3.2亿元!
内蒙古日报· 2025-07-23 20:24
专利转化合作成果 - 稀土高新区17家企业与内蒙古、浙江、广东等地科研院所及金融机构签署多领域协议,总金额突破3.2亿元 [1] - 协议涵盖专利技术合作、产学研协同、专利许可及质押融资等领域 [1] 知识产权积累与运用 - 稀土高新区有效专利总量达7258件,其中稀土相关专利1962件 [3] - 英思特稀磁公司拥有国内专利360件,支撑企业95%以上产品 [3] - 高新区通过"固定资产+知识产权"双质押模式为45家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完成融资超80笔,总额超40亿元 [3] - 2024年上半年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57亿元,企业获得市级奖补255万元 [3] 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 - 2024年组织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实务解析、海外纠纷应对等专题培训5场次,覆盖100人次 [3] - 英思特公司获得包头市首张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 [3] - 全国稀土领域"双五星"专利共330件,高新区企业拥有46件,占比13.9% [4] 跨区域协同创新 - 深化与粤港澳、长三角地区"研发孵化在外地、产业化在本地"飞地合作模式 [4] - 联合横琴国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等机构推进专利导航与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 [4] - 推动稀土产业从"资源优势"向"创新优势"转变,加速打造世界级产业 [4][5]
【西安】17个项目荣获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
陕西日报· 2025-06-20 06:47
中国专利奖西安获奖情况 - 西安17个项目获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 获奖总数位居全省第一 [1] - 中国专利奖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主办 是我国专利领域最高荣誉 旨在表彰对技术创新及经济社会发展有突出贡献的专利权人和发明人 [1] - 获奖项目涵盖光子 半导体及集成电路 太阳能光伏 航空 输变电装备等重点产业领域 [1] - 具体奖项包括3个银奖(如"基于声光调制的双滤波能量反馈型高光谱成像装置") 13个优秀奖(如"一种双Sn来源式Nb3Sn超导线材的制备方法") 1个外观设计优秀奖(多功能座椅) [1] 西安知识产权发展成果 - 西安市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0.94万件 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83.68件 [2] - 在2024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 西安位列全球第18位 中国上榜集群第7位 [2] - 通过存量专利盘点入库专利6.7万件 西安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累计发布专利成果超1万件 技术需求1200余项 [2] - 全市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147家 省级217家 [2] - 首批5个"秦创原IP示范园区"授权专利平均增长率超90% [2] 重点产业技术突破 - 获奖项目显示西安在光子 半导体 光伏等战略新兴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 [1][2] - 高光谱成像装置等银奖项目体现光学精密仪器领域研发实力 [1] - 超导线材制备方法等优秀奖反映新材料领域的技术突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