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陶瓷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文化+”赋能,泗水乡村振兴有了“金钥匙
齐鲁晚报· 2025-07-01 05:27
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 泗水县入选国家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名单,打造"泗水模式"让当地民众受益[2] - 柘沟镇制陶工艺有4000年历史,被誉为"中国陶乡",上世纪80年代"柘沟大缸"畅销全国[3] - 山东儒陶工艺制品有限公司通过现代技术改造传统工艺,产品从大缸升级为茶具、酒具等精美制品[3] - 儒陶公司为附近村民提供30多个就业岗位,并培养年轻匠人传承技艺[3][4] 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融合 - 柘沟陶土经1200℃高温淬炼,产品呈现冰裂纹、澄泥砚台等现代美学特征[3] - 公司邀请外地大师指导教学,计划派遣年轻匠人赴景德镇学习提升技艺[4] - 中央美院毕业生加入制陶行业,运用专业审美能力创新产品设计[3] 文旅融合创新发展 - 龙湾湖示范片区开发民宿、非遗体验等项目,带动400余人就业[6] - "虎咬瓜"地瓜系列国潮零食年销售额突破500万元[6] - 景区展示红薯粉皮制作过程,周末可售上百份,日均产量约40斤[6] 地瓜产业价值提升 - "泗水地瓜"品牌价值达62.53亿元,全国粉条市场占有率30%[7] - 建设甘薯全产业链项目,包括研学基地、博物馆、主题酒店等文旅设施[7] - 利丰食品公司打造三产融合体,涵盖种苗繁育、20条加工线和地瓜宴等业态[8] - "薯乐恬园"项目预计年吸引15万游客,带动村民人均增收2000元[8]
帝欧家居: 关于可转换公司债券2025年跟踪评级结果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6 01:55
评级调整 - 公司主体信用评级由"A"下调至"Aˉ",评级展望维持"稳定" [1][2] - "帝欧转债"信用等级由"A"下调至"Aˉ" [1][2] - 评级机构为东方金诚,跟踪评级报告出具时间为2025年6月24日 [2] 评级依据 - 评级调整基于对公司经营状况、行业情况及财务情况的综合评估 [2] - 前次评级时间为2024年6月25日,主体与债券等级均为"A" [2] 信息披露 - 公司通过巨潮资讯网披露《帝欧转债2025年度跟踪评级报告》 [2] - 公告强调信息披露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无虚假记载或重大遗漏 [1]
*ST松发: 广东松发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度新增日常性关联交易预计情况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0 20:06
关联交易审议情况 - 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以5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审议通过2025年度新增日常性关联交易预计议案,关联董事卢堃回避表决[1] - 独立董事专门会议一致通过该议案,认为交易定价公允且未侵害中小股东利益,同意提交董事会审议[2] - 本次关联交易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需回避表决[1][4] 关联交易金额及类别 - 新增关联交易预计总额142,900万元人民币,其中采购类交易92,740万元(含恒力石化89,440万元成品油等采购),销售类交易44,300万元[3][5] - 主要交易内容包括:采购成品油/建筑材料/技术服务(恒力石化)、系统服务/电子设备(苏州恒力智能科技)、会务服务/场地租赁(陈建华控制企业)[3][5] - 2025年5月累计已发生采购交易23,571.05万元,销售交易221.06万元[3] 关联方信息 - 交易对方均为实际控制人陈建华、范红卫夫妇控制的公司,包括恒力石化(化工品生产)、苏州恒力智能科技(技术服务)等[5] - 关联方注册资本显示:恒力系统集成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2万元,苏州恒力智能科技注册资本66万元[5] 交易目的及定价 - 交易基于重大资产重组后生产经营需求,用于日常生产及投资项目建设[5] - 定价采用市场化原则,经双方协商确定,涉及能源/设备采购、技术服务销售等[5] - 历史交易显示关联方经营状况良好,无履约障碍[5]
松发股份一季度尚未扭亏为盈,入主恒力重工后盈利能力有望显著增强
华夏时报· 2025-06-19 19:45
公司业绩与重组进展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3 34%至2 75亿元,其中陶瓷主业营收2 745亿元,同比增长33 19%,毛利率同比增加5 15个百分点 [2][3]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664 24万元,同比减亏4035 59万元,扣非后净利润为-7834 37万元,同比减亏4074 93万元 [2][3] - 2025年一季度净利亏损2086 86万元,同比增亏,营业收入5746 06万元,同比增长23 17%,扣非后净利润-2149 74万元,同比增亏 [4]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5 72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 1%,归母净资产为151万元,较上年度末下降98 0% [4] - 2025年5月16日恒力重工完成过户及工商变更登记,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2] - 重组完成后截至2024年末上市公司总资产规模增至188 73亿元,2024年度营业收入54 96亿元,利润总额3 84亿元 [2][7] 业务转型与重组细节 - 公司拟置出全部资产及经营性负债5 13亿元,置入恒力重工100%股权,交易价格80 06亿元,并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6] - 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发行价格为10 16元/股,数量为7 38亿股人民币普通股 [6] - 2025年4月18日重组方案获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通过,成为2024年9月"并购六条"出台后首单过会的跨界并购项目 [6]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战略性退出日用陶瓷制品制造行业,置入船舶及高端装备制造业务资产 [6] - 恒力重工2024年营业收入54 96亿元,净利润3 01亿元,交易对方承诺未来三年累计扣非净利润不低于48亿元 [8] 行业与市场表现 - 公司主要经营家瓷、定制瓷、酒店瓷、陶瓷酒瓶等陶瓷用品 [3] - 恒力重工具备散货船、油轮、集装箱船及气体运输船等高端船舶的生产制造能力 [5] - 截至2024年末恒力重工新接订单全球排名第4,手持订单1795万DWT(载重吨)、442万CGT(修正总吨) [5]
国网白银供电公司:安全用电进企业 共织安全“防护网”
中国能源网· 2025-06-19 19:12
行业概况 - 白银市平川区陶瓷产业为当地支柱性产业之一,拥有8家陶瓷企业11条生产线,瓷砖日产能达24.3万平方米,占全省瓷砖日总产能的82.1%[1] - 山川陶瓷有限公司占地118亩,采用国内最先进的大吨位压机和自动化窑炉生产线,是西北地区少数大板生产厂家之一[1] 企业用电需求 - 陶瓷企业作为24小时不间断运转的用电大户,对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要求极高,短暂电力波动可能导致设备停机并造成经济损失[3] 供电服务举措 - 国网白银供电公司开展"安全用电进企业"活动,通过红外测温、设备巡检等方式检查变压器、配电箱等关键设施,发现并整改线路老化、接触松动等隐患[3] - 服务队员通过案例分析和现场答疑普及安全用电知识,重点讲解触电急救、电气火灾防范等实用技能[3] - 截至活动时已走访20余家企业,消除6处安全隐患,计划通过定期走访、技术指导等方式提供全流程用电保障[6] 企业反馈 - 山川陶瓷负责人表示供电公司上门服务及时,不仅排查隐患还提升员工安全意识,为企业降本增效提供支持[4]
特稿丨“联通”赋能 中国助力非洲工业化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 2025-06-11 11:43
中非工业化合作成果 港产联动重塑经济格局 - 喀麦隆克里比深水港二期项目投入运营后年处理能力跃升至450万吨,成为中部非洲大宗商品出口核心枢纽,一期运营以来货物吞吐量年均增长22%,带动60余家企业落户并创造逾6000个就业岗位 [1] - 科达制造在喀麦隆投资的陶瓷生产项目凭借港产联动优势使本地陶瓷生产成本降低35%,产能覆盖喀麦隆及中非国家需求 [2] - 尼日利亚莱基港与莱基自贸区形成"港口+产业+城市"生态闭环,港口年设计处理能力120万个标箱,自贸区吸引投资23亿美元,实现家电、汽车"非洲制造、全球销售" [2] 基础设施共建规模 - 中非合作论坛25年来帮助非洲新建和升级近10万公里公路、超1万公里铁路、近千座桥梁、近百个港口 [2] 人才赋能与技术转移 职业教育合作 - 安哥拉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与安中工程技术学院合作培养超2000名学员,采用中国职业教育标准构建教学体系,首批机电一体化专业76名学员将赴中国接受拓展培训 [3] - 马达加斯加鲁班工坊电气工程专业毕业生可衔接天津大学深造,该国高教部长称其通过先进设备与实操培训提升人力资本水平 [4] 清洁能源与数字化转型 能源项目突破 - 中国电建承建的赞比亚卡布韦100兆瓦光伏电站年发电量达1.8亿千瓦时,满足15万户家庭用电需求,缓解区域30%电力缺口,为矿业升级和农业现代化提供动力 [5][6] - 中非合作清洁能源项目包括肯尼亚Orpower 22地热电站、赞比亚下凯富峡水电站等,有效缓解非洲能源瓶颈 [6] 数字基建进展 - 长飞光纤与南非企业合资设立非洲最大光缆制造厂,针对农村地区开发低成本紧凑型光缆产品,覆盖南非及纳米比亚、津巴布韦等多国需求 [6][7]
连亏股帝欧家居实控人新增"资本老手"朱江 停牌前涨停
中国经济网· 2025-06-06 16:34
公司股价及复牌情况 - 帝欧家居6月6日复牌收盘报5.46元,跌幅4.04%,总市值21.52亿元,停牌前6月3日收盘价为5.69元(涨幅10.06%)[1] - 公司股票及可转债因控股股东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于6月4日停牌,6月6日复牌并恢复转股[1] 控制权变更及股东结构 - 朱江、刘进、陈伟、吴志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和《一致行动协议》,合计持股比例达26.46%(朱江系3.26%,刘进7.86%,陈伟7.62%,吴志雄7.71%)[2][3] - 变更前刘进、陈伟、吴志雄为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23.20%[4] - 新实际控制人朱江为资本市场资深人士,曾涉足川发龙蟒、琏升科技等上市公司[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连续下滑:41.12亿元→37.60亿元(-8.56%)→27.41亿元(-27.12%)[4][6] -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持续亏损:-15.08亿元→-6.58亿元(收窄56.37%)→-5.69亿元(收窄13.53%)[4][6] - 2025年Q1营业收入5.07亿元(同比-10.16%),归母净利润-4407万元(同比减亏1.26%),经营活动现金流改善134.53%至1847万元[6][7]
股市必读:*ST松发(603268)6月4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1.44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6-05 04:07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4日收盘,*ST松发报收于39.5元,上涨1.54% [1] - 当日换手率0.55%,成交量6833手,成交额2693.33万元 [1]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出41.44万元 [2][4] - 游资资金净流出17.16万元 [2][4] - 散户资金净流入58.6万元 [2][4] 公司公告 - 下属公司恒力造船(大连)有限公司于2025年5月30日收到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资金3000万元人民币 [3][4] - 补助金额占公司2024年度经审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的1982.84% [3] - 补助确认为递延收益,具体会计处理及对损益影响以年度审计结果为准 [3]
磁州窑火融今技 瓷枕健康应时需
消费日报网· 2025-06-03 11:04
磁州窑文化传承与创新 - 磁州窑是世界最大的民窑体系,中国艺术陶瓷的起源,肇始于8000年前的磁山文化,鼎盛于宋金元明时期,至今窑火不断 [3] - 磁州窑以白地黑绘技法开创文人水墨瓷画先河,诗书画印与陶瓷的完美融合将中国陶瓷画艺术推向了巅峰,白地黑绘、红绿彩是中国彩绘瓷之鼻祖,对后世青花瓷、五彩瓷的发展影响深远 [3] - 磁州窑的装饰技法蔚为大观,为世界陶瓷装饰技法之冠,涵盖文学、民俗等领域,被美、英、法、德、日等国的30余家世界顶级博物馆珍藏 [3] 公司产品与技术创新 - 大家陶艺有限责任公司携梅瓶、瓷枕、茶具等百余件经典与创新之作首度亮相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以沉浸式宋韵展台展示磁州窑"守古韵、开新篇"的工美故事 [2] - 磁州窑紫金茶道系列坚守传统工艺内核——全手工拉坯而成,融入创新设计——以太行山优质瓷土与西藏观音山之土入泥,釉质丰厚温润,精华内敛 [4] -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安际衡将古法汉方与氛香疗法融入瓷枕,研发出凹形双峰结构瓷枕,结合人体工程力学防落枕设计,枕内暗藏药仓,可置入云南白药特制四季养生药包 [4] 行业发展趋势与品牌建设 - 本届博览会以"工美中华,向品而兴"为主题,强调工艺美术产品需具备艺术品质与文化内涵,并通过品牌化建设提升行业影响力与市场竞争力 [5] - 磁州窑聚焦文化传承与创新,强化传统工艺保护与非遗传承人培养,结合现代技术提升产品工艺与设计水平,打造研学、旅游、电商运营一体化,推动磁州窑文化与产业向高端化、精品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5] - 展出的磁州窑作品《祥龙纹瓶》深植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原件收藏于日本神户白鹤美术馆,将龙的威严与灵动巧妙融入瓶身设计,瓶肩与瓶底以菊花瓣纹覆盖支撑,夔龙目圆齿尖、须发飘逸 [5]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文化中华丨600年龙窑为何“炉火不息”?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01 20:45
行业概况 - 宜兴作为"中国陶都",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前墅龙窑,是目前江苏唯一仍以传统柴烧技艺烧制陶瓷品的古龙窑,每窑可入陶坯8000件左右 [1] - 前墅龙窑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同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 - 当地陶瓷产业以家庭作坊为主,紫砂壶为主要产品,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1] 生产工艺 - 传统龙窑需添柴烧制40多小时,温度达上千摄氏度,保留明代以来的柴烧工艺 [1] - 现代普遍采用电窑炉技术,温度控制更精准稳定,年减排二氧化碳4万吨、二氧化硫131吨、氮氧化物114吨 [2] - 部分企业接入光伏清洁能源,推动绿色制陶转型 [2] 市场发展 - 丁蜀镇建成紫砂产业抖音直播基地,入驻商家超8000家,直接从业人员5.5万人 [2] - "非遗+直播"模式带动紫砂制品销售近两年大幅增长,开窑仪式直播吸引数百万网友 [2] 文化传承 - 龙窑烧制在传统节庆期间仍会举行,开窑仪式结合舞龙表演形成文化IP [1][2] - 年轻从业者认为龙窑既是传统技艺载体,也是心理文化地标,代表行业根源 [3] -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指出龙窑仪式感有助于向年轻人传播非遗文化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