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Electronic Components
icon
搜索文档
M-tron Industries, Inc. Reports First Quarter 2025 Results
Prnewswire· 2025-05-14 04:50
财务业绩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270万美元,同比增长138%或150万美元,主要得益于国防产品出货强劲 [3][12] - 毛利率425%,较去年同期427%略有下降,主要因新产品初期生产成本较高及进口关税影响 [4] - 净利润160万美元,摊薄每股收益056美元,同比分别增长97%和每股003美元 [5][12] - 调整后EBITDA 250万美元,同比增长106%,主要受税前利润增长驱动 [6][12] 订单与需求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未交付订单5550万美元,环比2024年底增长203%或940万美元,反映大额订单持续流入 [7][12] - 公司CEO指出产品需求健康且新产品成功推出,强化了市场地位 [2] 供应链与关税影响 - 2025年3月起联邦关税政策对进口材料产生初步影响,涉及日本、中国、韩国原材料及印度工厂加工环节 [8] - 公司正与国防客户合作申请《联邦采购条例》豁免条款,并优化供应链以保障供应冗余和成本控制 [8] 股东回报举措 - 2025年4月25日完成权证股息分配,每5份权证可认购1股普通股,行权价4750美元,加速触发条件为股价连续30日超5200美元 [9][13] - 管理层强调该举措旨在增强股东长期参与公司成长的机会 [2] 运营数据趋势 - 2022-2025年季度数据显示营收复合增长稳健,2025年Q1同比增速138%低于2023年同期215%但高于2024年194% [17] - 调整后EBITDA利润率197%,较2024年同期202%微降,但显著高于2023年Q1的110% [23] 资产与负债 - 现金及等价物增至1366万美元,流动资产合计3044万美元,总负债461万美元,股东权益3315万美元 [21] - 研发及销售费用增加导致工程销售行政支出达339万美元,同比上升135% [19] 行业动态 - 高频电子元件需求持续增长,公司通过垂直整合和全球布局(美国、香港、印度)强化工程支持能力 [11] - 国防领域订单成为核心驱动力,但关税政策可能长期影响成本结构 [8]
电子行业2024年报及2025一季报综述:Q1业绩同环比增长,AI和自主可控驱动
信达证券· 2025-05-06 18: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AI是电子行业上行周期主驱动力,贸易摩擦使自主可控重要性凸显;2025年DeepSeek掀起开源模型浪潮,国产大模型竞争力提升,特朗普关税政策增强外部不确定性,电子产业自主可控关注度提升;AI和自主可控两条主线或带来众多投资机会 [4][11] 各板块总结 电子行业整体情况 - 截至2025年4月30日,478家电子行业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年报,476家披露2025年一季报;2024年行业营收34801.2亿元,同比增17.4%,归母净利润1379.1亿元,同比增35.8%;1Q25营收8411.6亿元,同比增17.6%、环比降13.0%,归母净利润353.56亿元,同比增28.2%、环比增22.0% [4][14] - 2024年行业毛利率同比降0.5pct至15.6%,净利率同比升0.5pct至4.0%;1Q25毛利率15.5%,同比/环比 -0.2pct/+0.8pct,净利率4.2%,同比/环比 +0.3pct/+1.2pct;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率分别为5.6%和5.4% [20] 半导体板块 - 全球半导体持续复苏,2025年2月销售额549.2亿美元,同比增17%、环比降3%;中国市场增长强劲,2月销售额同比+5.6%;自主可控重要性凸显,国产份额增长速度或加速 [31] - 2024年板块营收6022.3亿元,同比增21.1%,归母净利润353.4亿元,同比增12.8%;1Q25营收1281.3亿元,同比增14.5%、环比降14.5%,归母净利润79.0亿元,同比增29.1%、环比增51.9% [4][34] - 2024年毛利率同比降0.8pct至25.3%,净利率同比降0.4pct至5.9%;1Q25毛利率27.0%,同比升1.2pct、环比升1.6pct,净利率6.2%,同比升0.7pct、环比升2.7pct [41] - 细分板块中,设备和数字芯片环节业绩亮眼;云侧和端侧AI芯片一季度业绩良好,模拟芯片龙头企业基本面好转,设备和材料厂商受益于国产化进程提速 [4][55] 消费电子板块 - 2024年板块营收16459.1亿元,同比增21%,归母净利润641.6亿元,同比增13%;1Q25营收4008.5亿元,同比增22%、环比降17%,归母净利润142.9亿元,同比增7%、环比降12% [4][57] - 2024年毛利率同比降1.1pct至11.7%,净利率同比降0.3pct至3.9%;1Q25毛利率11.2%,同比降1.1pct、环比持平,净利率3.6%,同比降0.5pct、环比升0.2pct [61] - 品牌消费电子1Q25营收/归母净利润288.7/13.9亿元,分别同比 -4%/-42%;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1Q25营收/归母净利润3719.8/129.1亿元,分别同比 +25%/+17% [67] - 受益于北美CSP资本开支增加,海外AI算力产业链相关上市公司2024全年及1Q25业绩亮眼 [4][78] 光学光电子板块 - 2024年板块营收7188.1亿元,同比增6%,归母净利润72.6亿元,同比增153%;1Q25营收1741.1亿元,同比增4%,归母净利润34.5亿元,同比增249% [5][81] - 2024年毛利率同比升0.8pct至14.3%,净利率同比升3.0pct至1.0%;1Q25毛利率15.2%,同比升1.5pct、环比升2.3pct,净利率2.0%,同比升1.4pct、环比升1.1pct [85] - 面板板块受益于价格上涨,盈利能力大幅修复;LED板块4Q24和1Q25营收同比分别增8.6%/6.5%,1Q2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15.8% [5][91][96] 元件板块 - 2024年板块营收2848.1亿元,同比增18%,归母净利润224.5亿元,同比增22%;1Q25营收747.7亿元,同比增24%,归母净利润69.6亿元,同比增46% [5][107] - 2024年毛利率同比升0.2pct至21.0%,净利率同比升0.3pct至7.9%;1Q25毛利率21.9%,同比升0.8pct、环比升1.6pct,净利率9.3%,同比升1.4pct、环比升3.0pct [111] - 细分来看,印刷电路板复苏加速,1Q25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增25%/55%;被动元件收入增速放缓,1Q25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增19%/21% [117] 电子化学品板块 - 2024年板块营收591.2亿元,同比升9%,归母净利润45.9亿元,同比升1%;1Q25营收145.6亿元,同比增9%,归母净利润15.3亿元,同比增22% [5][131] - 2024年毛利率同比升1.0pct至28.5%,净利率同比降0.6pct至7.8%;1Q25毛利率28.7%,同比升0.4pct、环比升0.4pct,净利率10.5%,同比升1.1pct、环比升8.4pct;1Q25费用率环比小幅改善 [134] - 个股方面,安集科技、鼎龙股份、莱特光电1Q25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有不同程度增长 [5]
CTS Announces First Quarter 2025 Results
GlobeNewswire News Room· 2025-04-30 20:00
公司业绩 - 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额为1.26亿美元,与去年同期持平[10] - 多元化终端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14%,交通运输终端市场销售额同比下降12%[10] - 净利润1300万美元,占销售额的11%,高于2024年同期的1100万美元(占销售额9%)[10] - 稀释后每股收益0.44美元,高于2024年同期的0.36美元[10] - 调整后EBITDA利润率20.5%,略高于2024年同期的20.3%[10] 业务表现 - 公司在医疗、航空航天与国防以及工业市场获得强劲订单[2] - 多元化战略仍是重点,包括有机增长和战略收购[2] - 公司继续在充满挑战的经营环境中良好执行[2] - 可控营运资本占年化销售额的18.3%,低于2024年同期的18.5%[30] 财务指标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现金流1600万美元,低于2024年同期的1800万美元[10] - 自由现金流1100万美元,低于2024年同期的1430万美元[32] - 资本支出450万美元,占销售额的3.6%,高于2024年同期的3.2%[33] - 折旧和摊销费用850万美元,高于2024年同期的730万美元[35] 未来展望 - 公司维持2025年全年销售指引5.2-5.5亿美元[4] - 调整后稀释每股收益指引维持在2.20-2.35美元区间[4] - 管理层正密切关注关税和地缘政治环境对经济的短期影响[4] 非GAAP指标 - 调整后毛利率37%,高于2024年同期的36.2%[20] - 调整后营业利润率13.4%,略高于2024年同期的13.3%[22] - 调整后净利润1320万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0.44美元[24]
广东美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_招股说明书(注册稿)
2023-06-15 17:56
发行上市 - 公司拟公开发行不超1109.5149万股A股,发行后总股本不超4426.00万股,每股面值1元,拟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9] - 保荐人为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上市申请需经深交所和中国证监会相应程序[9] 业绩数据 - 2020 - 2022年委托加工费用占主营业务成本比例分别为40.11%、37.81%、29.02%[24] - 2020 - 2022年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7.23%、27.99%、26.10%[25][26] - 2022年网络变压器收入29166.69万元,占比60.81%;片式电感收入3776.96万元,占比7.87%;功率磁性元器件及其他收入15021.83万元,占比31.32%[36] - 2020 - 2022年研发费用分别为1104.82万元、1917.83万元、2261.85万元,2022年较2020年复合增长率达43.08%[43] - 2022年营业收入48731.26万元,净利润6667.86万元,研发投入占比4.64%[45] - 2022年末资产总额70144.40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36568.85万元,资产负债率47.69%[45] - 2023年1 - 3月资产总额70070.56万元,较2022年末变动 -0.11%;负债总额32596.51万元,较2022年末变动 -2.92%;所有者权益合计37474.05万元,较2022年末变动2.48%[49] - 2023年1 - 3月营业收入9831.24万元,较2022年同期变动 -0.77%;净利润878.46万元,较2022年同期变动 -5.6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840.78万元,较2022年同期下滑7.29%[50] - 2023年半年度预计营业收入2.25 - 2.45亿元,较2022年同期变动 -2.92%至5.71%[53] - 2023年半年度预计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750 - 3000万元,较去年同期下滑14.15%至6.35%[53] 股权结构 - 公司注册资本3316.4851万元,发行前总股本3316.4851万股,发行后不超4426.00万股,发行股份不低于发行后总股本的25.00%[31][153] - 实际控制人张定珍、胡联全夫妇合计控制公司76.6439%表决权,本次发行后为57.4307%[86] -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全珍投资持股2035.38万股,占比61.3716%,为控股股东[135] 风险提示 - 公司面临市场竞争、需求波动、外协管理、技术更新、租赁等风险[23][24][26][27][28]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可能存在发行失败风险,部分股东对赌协议可能影响股权结构[91][92] 业务模式 - 公司主要原材料为塑胶外壳、磁环等,产品生产采用“以销定产”模式,以自主生产为主,部分简单工序外协加工[37][38] - 公司采用“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销售模式[39] 对赌协议 - 公司与投资方存在业绩承诺、上市时间、股权回购等对赌协议条款,部分条款已终止或调整[163][164][166][177] 公司治理 - 公司本届董事会成员5名,其中独立董事2名,任期三年;监事会成员3名,其中职工代表监事1名,任期3年[181][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