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ectronics Manufacturing Services

搜索文档
TTM Technologies (TTMI) 2025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9-05 05:12
公司概况 * TTM Technologies是一家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 业务范围从顶层任务系统到子系统 元件组装 微电子 以及基础的印刷电路板(PCB) 公司最初是一家PCB公司 目前约75%的业务仍与PCB相关[3] * 公司去年收入约为25亿美元 今年有所增长 并正从PCB背景多元化发展至集成电子领域 向价值链上游移动[4] * 公司服务于五大终端市场 数据中心计算 网络通信 航空航天与国防(占约一半业务) 医疗/工业/仪器 以及汽车[4] 业务与市场表现 * 航空航天与国防是公司最大的终端市场 占2024年净销售额的46% 该市场90%的业务是国防业务[11][15] * 国防业务增长强劲 Q2收入同比增长约21% 年初至今同比增长约15% 高于该行业3-5%的五年复合年增长率(CAGR)预期[13] * 项目积压订单接近5亿美元 约占年销售额(约12亿美元/年)的50% 积压订单预计可持续约两年[14] * 数据中心计算是商业应用中最大的市场 占去年收入的20% 网络通信占7% 该领域增长受到生成式AI的推动[20][21] * 汽车市场面临挑战 预计增长将低于3-5%的行业基准 公司在该市场可能持平或略有下降[22][23] * 医疗和工业仪器市场各占约5% 合计占业务的14-15% 仪器领域今年有所回升 部分受数据中心和半导体增长的驱动[25] 战略重点与转型 * 公司战略核心是多元化和差异化 通过收购和内部发展 从仅提供PCB转型为能设计 制造子系统和完整任务系统(主要是雷达)的公司[6][7] * 公司已退出波动性大的商业业务 如移动业务(曾为苹果iPhone提供PCB) EMS业务和背板业务 以减少对周期性商业产品的风险敞口[9] * 公司专注于与客户早期接触 进行工程设计 以被“设计进入”产品 尤其是在航空航天与国防领域 其产品生命周期长 可达数十年[7][28] * 公司正投资于工程和技术 以及全球产能布局 以支持增长[7] 产能扩张与投资 * 公司在马来西亚槟城(Penang)新建了一个80万平方英尺的高度自动化设施 作为中国的替代选择(China plus one) 目前正在提升产量 目标最终实现2亿美元的年收入[31][32] * 公司已获得槟城工厂旁的土地权利 以备未来在东南亚需求增长时进行扩张[33] * 公司在美国纽约锡拉丘兹(Syracuse)新建一个设施 服务于航空航天与国防市场对超高密度互连(HDI) PCB的需求 该设施目标最终实现1亿美元的年收入[33] * 公司在美国收购了一个75万平方英尺的设施(已建成但无设备) 为AI电路板潜在的回流美国(onshoring)做准备[34] * 产能扩张资金来源于强劲的运营现金流 公司首先将资本再投资于自身差异化发展和产能建设[39][42] 财务表现与目标 * 公司运营利润率(OM)持续改善 今年已高于9.6% 最近几个季度达到11% 2025年平均为10.8% 长期目标运营利润率是11%-13%[36][37] * 槟城新工厂目前对公司运营利润率造成约200个基点的拖累 当其完全投产并达到预期收入后 将帮助公司达到长期利润率目标的高端[37][38] * 公司上半年收入增长17% 超出4-6%的长期增长目标[38] * 公司资本结构良好 杠杆率仅约1.2倍 目标维持在1.5-2倍之间 无债务在2028年前到期 债务成本可控且大部分为固定利率[40][41] * 公司有股票回购计划 将机会性地使用[43]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看到了商业航天市场的增长机会 但当前业务占比较小[16] * 公司提及了“Golden Dome”计划(可能指某国防项目) 认为其中存在大量机会 但尚未反映在当前积压订单中 预计需要18-24个月才能产生收入[46][47] * 公司新任CEO于9月2日上任 拥有更强的技术背景 可能会更注重技术和创新[55][58] * 公司约75%-80%的业务(航空航天与国防 数据中心计算和网络)目前增长良好[57] * 公司在商业方面的能见度通常不超过三个月 对远期技术走向的能见度不高[12][54]
JBL Stock Surges 98% in a Year: Is it a Must-Have in Your Portfolio?
ZACKS· 2025-09-04 21:55
股价表现 - 过去一年股价上涨97.9% 但低于行业127.8%的涨幅 [1] - 表现优于Flex Ltd(上涨76.6%)但落后于Celestica Inc(上涨361.6%) [1] 业务多元化战略 - 终端市场和产品多元化是核心增长动力 单个产品线运营收入或现金流占比不超过5% [3] - 业务覆盖30个国家100个地点 通过集中采购流程和统一ERP系统增强全球供应链可见性 [5] - 内部重组使运营更贴近特定终端市场 旨在发展领域专业能力并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6] 财务指引上调 - 2025财年收入预期从279亿美元上调至290亿美元 [8][9] - 非GAAP每股收益预期从8.95美元上调至9.33美元 [8][9] - 调整后自由现金流预期超过12亿美元 [8][9] 终端市场增长动力 - 医疗健康、云计算、零售和工业领域表现强劲 [4] - 长期受益于5G无线技术和云计算的快速普及 [4] - 云和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资本设备及数字商务市场成为2025年主要增长驱动力 [9] 人工智能技术布局 - 与英特尔合作开发800G硅光子光学收发模块 专注于AI/ML可扩展性和可靠性 [8][10] - 利用英特尔晶圆级制造测试技术 确保模块集成可靠性和简易性 [11] - 制造实力和技术专长使其成为AI/ML生态系统的理想合作伙伴 [10] 盈利预期修正 - 2025年Zacks共识每股收益预期同比上涨8.7%至9.39美元 [12] - 2026年预期上涨12%至11.05美元 [12] - 长期盈利增长预期为16.6% 过去四个季度平均盈利惊喜达6.7% [17] 长期发展前景 - 重点关注AI数据中心硬件、能源基础设施、电动混合汽车软件及医疗领域 [15] - 强劲利润率和现金流支持持续投资盈利增长及股东资本回报 [15] - 战略方向和财务实力使其能更好应对当前挑战并聚焦高潜力增长领域 [16]
Celestica: The AI Infrastructure Goldmine Still Climbing
Seeking Alpha· 2025-09-03 23:17
投资服务订阅 - Beyond the Wall Investing订阅服务可节省数千美元股权研究报告费用 提供最新高质量分析 [1] - 服务内容包括基本面投资组合构建 机构投资者洞察周度分析 技术信号短期交易提醒 读者需求个股反馈及社区讨论 [1] Celestica公司表现 - Celestica(NYSE: CLS)自2024年3月获看好评级以来股价上涨约344% [1] - 分析师通过股票、期权或其他衍生工具持有Celestica多头头寸 [1]
KTCC Gains 5.3% Despite Posting Wider Q4 Loss Amid Tariff Pressures
ZACKS· 2025-08-29 00:46
股价表现 - 第四季度财报发布后股价上涨5.3% 同期标普500指数仅增长0.2% [1] - 近一个月股价下跌0.3% 同期标普500指数上涨1.7% [1] 财务业绩 - 第四季度收入1.105亿美元 同比下降12.7%(上年同期1.266亿美元) [2] - 全年收入4.679亿美元 较上年5.669亿美元下降17% [2] - 季度净亏损390万美元(每股0.36美元) 上年同期亏损200万美元(每股0.18美元) [3] - 全年净亏损830万美元(每股0.77美元) 上年亏损280万美元(每股0.26美元) [3] - 调整后季度亏损380万美元(每股0.35美元) 上年同期亏损70万美元(每股0.06美元) [3] 盈利能力指标 - 第四季度毛利率6.2% 较上年同期7.2%收缩 [4] - 全年毛利率7.8% 较上年7.0%有所改善 [4] - 全年营业利润率0.1% 低于上年1.2% [4] 现金流与资产负债 - 第四季度经营现金流880万美元 高于上年同期770万美元 [5] - 全年经营现金流1890万美元 较上年1380万美元提升 [5] - 总负债减少3270万美元(降幅14%) [5]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95天改善至86天 [5] 战略调整与产能布局 - 将墨西哥工厂调整至合理规模 同时扩大美国和越南业务 [6] - 预计2026财年约半数制造产能将位于美国和越南 [6] - 阿肯色州新旗舰设施投资2800万美元 预计创造400+就业岗位 [11] - 越南产能翻倍 新增医疗器械制造能力 [11] 新业务进展 - 获得虫害防治、医疗技术、汽车和空气净化等领域项目 [7] - 与大型数据处理OEM签订服务合同 预计年收入超2000万美元 [7] - 采用寄售材料模式 在密西西比工厂实施新项目 [7] 业绩影响因素 - 两大长期客户需求减少及关税波动导致订单延迟 [8] - 全年产生290万美元遣散费 但通过裁员800人实现成本节约 [8] - 第四季度计提110万美元坏账准备 全年计提180万美元 [9] 未来展望 - 未提供2026财年第一季度业绩指引 [10] - 预计随着产量提升将改善毛利率 [10] - 长期目标将毛利率恢复至两位数水平 [10]
Here's Why Celestica (CLS) Could be Great Choice for a Bottom Fisher
ZACKS· 2025-08-21 22:56
股价表现与技术形态 - 公司股价在过去一周下跌10.4%后出现锤形线技术形态 暗示可能触底并存在趋势反转潜力 [1] - 锤形线形态特征为下影线长度至少是实体部分两倍 通常出现在下跌趋势末端 表明卖压衰竭和买方力量介入 [4][5] - 该技术形态需结合其他看涨指标共同验证 其有效性取决于在图表中的具体位置 [6] 基本面改善信号 - 华尔街分析师对公司未来盈利预期转向乐观 当前年度共识EPS预估在30天内上调12.2% [7][8] - 公司获得Zacks排名第1(强力买入) 该排名基于盈利预测修正趋势和EPS超预期表现 涵盖4000多只股票的前5% [9] - Zacks排名被证明是有效的择时指标 排名第1或第2的股票通常跑赢市场 强化了基本面改善的可信度 [10] 多因素共振效应 - 技术面的锤形线形态与基本面的盈利预测上调形成共振 共同增强趋势反转概率 [2] - 买方在当日低点成功阻止价格进一步下跌 结合盈利预期改善 构成技术面与基本面双重支撑 [1][7]
CLS vs. JBL: Which Stock Has the Edge in AI-Fueled Demand Backdrop?
ZACKS· 2025-08-20 21:25
行业与公司定位 - Celestica Inc (CLS) 和 Jabil Inc (JBL) 是全球电子制造服务(EMS)行业的两家领先企业 [1] - Celestica 主要为原始设备制造商、云服务提供商和商业企业提供全面的制造和供应链解决方案 产品范围涵盖低产量高复杂度定制产品到高产量大宗商品 [1] - Jabil 业务覆盖航空航天、汽车、计算、消费电子、国防等众多行业 提供电子设计、生产、产品管理和售后市场服务 [2] - 两家公司均拥有特定领域专业知识 具备满足企业不断演变的人工智能需求的能力 [3] Celestica竞争优势与挑战 - 公司拥有超过20年制造经验 具备简化优化的全球网络 致力于提供下一代云优化数据存储和行业领先的网络解决方案 [4] - AI应用和生成式AI工具的普及推动技术生态系统投资 带动对Celestica企业级数据通信和信息处理基础设施产品的需求 包括路由器、交换机、数据中心互连、边缘解决方案及服务器存储相关产品 [4] - 产品多元化战略和在高价值市场增加布局具有积极意义 强大的研发基础使其能为通信、医疗、航空航天、国防、能源、半导体等多个行业生产高产量电子产品和复杂技术基础设施产品 [5] - 多元化客户基础增强业务韧性 减少对单一行业依赖 最小化特定行业经济下滑对财务业绩的影响 [5] - 面临利润率困境 产品高度复杂且基于最新技术创新导致研发成本高企 高运营费用压缩利润率 [6] - 除Jabil外 还面临富士康、Flex和Sanmina等行业巨头的激烈竞争 半导体行业高度周期性特征特别是在互征关税后仍是潜在风险 [6] Jabil竞争优势与挑战 - 在全球30个国家100个地点设有业务 可能从具有强劲利润率和现金流动态的长期增长驱动因素中受益 [7] - 无与伦比的终端市场经验、技术设计能力、制造专长、供应链洞察和全球产品管理专业知识构成优势 [7] - 集中采购流程和单一企业资源规划系统强化全球布局 为客户提供端到端供应链可视性 全球互联工厂网络使其能根据市场动态扩展生产 [7] - 管理层专注于改善营运资本管理及整合先进AI和机器学习能力以提升内部流程效率是主要顺风因素 [7][9] - 营收预计受益于AI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资本设备和仓库自动化市场的强势 长期将受益于5G无线和云计算的快速采用 [10] - 在关键终端市场需求强劲、卓越运营执行和供应链动态熟练管理的共同推动下获得收益 [10] - 在高度竞争环境中运营 面临国内外电子制造商、制造服务提供商和设计公司如Sanmina的竞争 [11] - 中美紧张地缘政治局势及欧洲和中东战争仍是逆风 全球不确定性背景下某些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市场需求低迷对利润率产生负面影响 [11] 财务业绩与估值比较 - Celestica的2025年销售和每股收益共识预期分别暗示同比增长20.6%和43% 过去60天每股收益预期呈上升趋势(增长9.9%) [12] - Jabil的2025年销售和每股收益共识预期分别暗示同比增长0.9%和10.6% 过去60天每股收益预期呈上升趋势(增长0.3%) [13] - 过去一年Celestica股价上涨244.1% 同期行业增长112.2% Jabil上涨89.7% [14] - 从估值角度看Jabil更具吸引力 其股票目前以18.73倍远期市盈率交易 低于Celestica的29.28倍 [15] 投资前景总结 - Celestica获得Zacks排名第一(强力买入) Jabil获得Zacks排名第二(买入) [16] - 两家公司均预计2025年销售和利润改善 但Celestica的增长预期远超过Jabil [17] - Celestica近年来显示强劲收入和每股收益增长 而Jabil面临下降趋势 [17] - Celestica拥有更好的价格表现 但Jabil的估值指标相对更具吸引力 [17] - Celestica在大多数其他指标上表现优于Jabil 整体天平向其倾斜 目前似乎是更好的投资选择 [17]
ODM 业绩公布后,GB200-300 上调
2025-08-19 13:42
行业与公司 - 行业:大中华区科技硬件(Greater China Technology Hardware)[1] - 公司:主要涉及ODM厂商鸿海(Hon Hai)、纬创(Wistron)、广达(Quanta)[1][5]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GB200/300机架出货量预测上调** - 全年预测从30k上调至34k机架,主要因鸿海强劲指引(3Q AI机架出货量环比增长300%,4Q继续增长)[2][9] - 鸿海预计占2025年市场份额57%(19.5k机架)[2][18] 2. **季度与月度出货量调整** - 3Q预测从10-11k上调至11.6k机架,4Q预计达15.7k机架[3][4][9] - GB300机架预计4Q开始放量(占全年13%,约4.5k机架)[4][21] 3. **ODM厂商偏好排序** - 鸿海 > 纬创 > 广达,基于产能和客户需求(如广达客户等待GB300)[1][4][5] 4. **2026年初步展望** - 假设库存200万颗Blackwell芯片,即使芯片产量持平,下游组装商或可交付60k+机架[5] 其他重要内容 - **风险与估值方法** - 鸿海:权益成本8.5%,中期增长率13%[23] - 广达:权益成本9.0%,中期增长率8.5%[24] - 纬创:权益成本8.7%,中期增长率7.0%[25] - **图表数据** - 月度机架出货分布(Exhibit 1)[11] - 季度ODM份额(Exhibit 2)[14] - 2025年ODM供应占比:鸿海57%、广达21%、纬创18%(Exhibit 3)[18] - GB200/300机架占比:87%/13%(Exhibit 4)[21] 可能被忽略的细节 - 纬创3Q因产能转换导致出货延迟,4Q将恢复增长[4] - 报告覆盖的其他科技硬件公司及评级(如AAC Technologies、BYD Electronics等)[86][88]
Here Is Why Bargain Hunters Would Love Fast-paced Mover Kimball Electronics (KE)
ZACKS· 2025-08-18 21:50
投资策略 - 动量投资者通常不进行市场择时或"低买高卖" 而是通过"买高卖得更高"在更短时间内获得更高收益 [1] - 仅依赖传统动量参数投资可能具有风险 因股票可能因未来增长潜力无法支撑高估值而失去动量 [2] - 投资近期出现价格动量的廉价股票是更安全的选择 结合Zacks动量风格评分可识别优质动量股 [3] 公司表现 - Kimball Electronics过去四周股价上涨33.2% 反映市场关注度提升 [4] - 过去12周股价累计上涨47.5% 显示持续动量特征 [5] - 当前贝塔系数为1.22 表明股价波动幅度比市场高22% [5] 评级与估值 - 公司动量评分达到A级 表明当前是入场把握动量机会的最佳时机 [6] - 获得Zacks排名第一(强力买入) 因盈利预测修正呈上升趋势 [7] - 市销率仅为0.42倍 相当于每美元销售额仅需支付42美分 估值处于合理水平 [7] 筛选标准 - "快速动量且估值合理"筛选模型可识别类似投资机会 [8] - Zacks提供超过45种专业筛选策略 可根据个人投资风格选择 [9] - 策略历史回测功能可通过Research Wizard工具实现 验证策略有效性 [10]
Kimball Electronics(KE) - 2025 Q4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08-14 22:00
业绩总结 - 第四季度净销售额为3.81亿美元,同比下降12%,剔除AT&M后下降8%[12][14] - 医疗部门销售额为1.07亿美元,同比增长5%,占公司总收入的28%[15][17] - 汽车部门销售额为1.84亿美元,同比下降13%,占公司总销售的48%[19][22] - 工业部门销售额为9000万美元,同比下降12%,占公司总销售的24%[23][25] - 第四季度毛利率为8.0%,较去年同期下降50个基点[30][32] - 调整后的销售和管理费用为1080万美元,同比减少23%[37] - 调整后的营业收入为1960万美元,占净销售的5.2%[41] - 第四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880万美元,运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7810万美元[47] - 财年2025净销售总额为14.87亿美元,为公司60多年历史中的第三高年收入[58] - 财年2026预计净销售额为13.50亿至14.50亿美元,同比下降2%至9%[59] 用户数据与未来展望 - Q1'24净销售增长为8%,Q2'24为-4%,Q3'24为-12%,Q4'24为-13%[71] - 外汇汇率影响在Q1'24为1%,Q2'24为1%,Q3'24为0%,Q4'24为0%[71] - Q1'24的调整后营业收入为$21,006千,Q2'24为$19,063千,Q3'24为$22,694千,Q4'24为$12,590千[71] - Q1'24的净收入为$10,754千,Q2'24为-$6,076千,Q3'24为$7,543千,Q4'24为$3,154千[71] - 调整后净收入在Q1'24为$12,038千,Q2'24为$9,783千,Q3'24为$5,527千,Q4'24为$7,354千[71] - Q1'24稀释每股收益为$0.43,Q2'24为$0.33,Q3'24为-$0.24,Q4'24为$0.30[71] - 调整后稀释每股收益在Q1'24为$0.48,Q2'24为$0.39,Q3'24为$0.39,Q4'24为$0.38[72] 财务指标 - Q1'24的营业收入(GAAP)为$93,648千,Q2'24为$92,769千,Q3'24为$61,118千,Q4'24为$49,277千[72] - Q1'24的调整后营业收入(非GAAP)为$101,170千,Q2'24为$100,679千,Q3'24为$91,839千,Q4'24为$81,496千[72] - 投资资本回报率(ROIC)在Q1'24为10.4%,Q2'24为9.8%,Q3'24为9.0%,Q4'24为8.2%[72]
AI demand boosts iPhone maker Foxconn's second-quarter profit by 27%, beating forecasts
CNBC· 2025-08-14 14:35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营业利润同比增长27%至565 96亿新台币[1] - 第二季度净利润达443 6亿新台币 超出市场预估的388 1亿新台币[2] - 第二季度营收达1 79万亿新台币(约597 3亿美元)[6] AI服务器业务 - AI服务器业务收入预计本季度同比增长超过170%[3] - 为英伟达制造AI工作负载服务器机架并成为关键合作伙伴[3] - 与东元电机达成战略合作建设AI数据中心[4] 业务多元化 - 积极拓展电动汽车组装和半导体制造新领域[4] - 已将面向美国市场的iPhone最终生产主要转移至印度[5] - 持续监控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对业务的影响[3] 市场地位 - 全球最大电子产品代工制造商及苹果iPhone主要代工厂[2] - 致力于将消费电子成功经验复制到AI领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