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armaceutical

搜索文档
解码产业向好攀高的四川“力度”
新浪财经· 2025-04-29 11:37
产业转移与四川发展机遇 - 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将在四川举办,这是推动四川产业能级跃升的关键契机 [1] - 四川六大优势产业(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纺、能源化工、先进材料、医药健康)构成工业经济支柱,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行业增长面达80.5% [1][3] - 四川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夯实硬实力、优化软环境,将其作为经济增长引擎和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抓手 [1] 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 - 四川省出台《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行动方案(2022—2027年)》,聚焦20个集群50个产业链,目标打造国家级乃至世界级制造业集群 [4] - 2024年六大优势产业增加值增长6.9%,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0.3个百分点,贡献率超九成 [9] - 目标到2027年建成6个万亿级产业,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支撑 [9] 智改数转行动推进 - 四川启动制造业"智改数转"行动,形成95项重点工作清单,编制12个领域实施指南,目标2027年数字化转型水平进入全国第一梯队 [7] - 省级财政每年拿出1/3工业发展资金支持"智改数转",已撬动社会投资超560亿元,带动建设1200余个数字化车间 [8] - 2024年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62.9%、84.3%,培育智能工厂273家、数字化车间1200余个 [9] 新兴与未来产业布局 - 四川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无人机、核技术应用等新兴产业发力,如天府绛溪实验室发布全球首款室内超小型便携式测绘无人机 [10] - 出台《产业新赛道争先竞速行动计划(2023—2027年)》,明确25条新赛道,涵盖人工智能、绿色氢能等 [10] - 目标2027年在未来产业重点领域打造10个以上高能级创新平台,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创新产业集群 [11] 人工智能与创新成果 - 四川省推进人工智能"一号创新工程",涌现"贡嘎二号""夸父-MY"等产品,实现人形机器人从"0"到"1"突破 [13] - 一季度工业机器人、传感器、半导体分立器件产量分别增长20.9%、23.3%、25.4% [13] - 积极布局6G、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培育新模式新业态 [13]
Is Eli Lilly Stock a Buy Right Now?
The Motley Fool· 2025-04-20 04:05
文章核心观点 - 制药行业可能面临特朗普政府的全面关税,这会对礼来公司业务产生影响,短期内公司或面临逆风,但长期前景乐观,当下投资需有长期思维,可采用美元成本平均法投资 [1][3][14] 制药行业现状 - 特朗普近期关税使各主要行业均显疲软,制药行业虽暂未受直接影响,但白宫暗示可能随时加征新关税,引发投资者担忧 [1][2] 礼来公司短期面临的挑战 - 制药公司除研发外,原材料成本是主要开支,若对制药行业加征关税,原材料价格可能上涨,贸易关系紧张引发的报复性关税也会影响公司业务,导致运营费用上升、利润率压缩 [4][5] 礼来公司长期发展机遇 - 过去两年,公司主要增长点是畅销药Mounjaro和Zepbound,这两款GLP - 1药物竞争成功 [7] - 公司还有快速增长的抗癌药Verzenio,获FDA多项批准,拓展了肿瘤市场机会 [8] - 阿尔茨海默病市场预计未来数年价值达数百亿美元,竞争有限,公司的AD药物Kisunla去年获FDA批准,未来有增长潜力 [9][10] 礼来公司股票投资建议 - 若制药行业加征关税,公司需削减成本,因部分市场药价受限,难以将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当下投资需有长期思维 [11][12] - 过去一年礼来股价有所回调,虽短期有不确定性,但长期前景好,建议长期投资者采用美元成本平均法投资 [14][15]
Paysign(PAYS) - 2024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3-26 11:27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全年营收增长23.5%,达5840万美元,调整后EBITDA增长43.3%,达960万美元,调整后EBITDA利润率提高230个基点,至16.5% [8] - 2024年第四季度总营收1560万美元,增加190万美元,增幅14%,毛利润率为58.9%,高于去年同期的52.2% [21][22] - 2024年第四季度净收入140万美元,即每股完全摊薄收益0.02美元,2023年同期净收入560万美元,即每股完全摊薄收益0.05美元,2023年净收入包含430万美元的税收优惠 [23] - 2024年第四季度调整后EBITDA为290万美元,即每股摊薄收益0.05美元,去年同期为250万美元,即每股摊薄收益0.05美元 [23] - 2024年末无限制现金为1080万美元,较2023年减少630万美元,调整后现金余额为1110万美元,高于上一年的1030万美元 [24] - 2025年预计总营收在6850万 - 7000万美元之间,同比增长17.5% - 20%,净收入预计接近盈亏平衡,调整后EBITDA预计在1250万 - 1350万美元之间,即每股摊薄收益0.22 - 0.24美元 [26][29] - 2025年第一季度预计总营收在1750万 - 1800万美元之间,调整后EBITDA预计在400万 - 500万美元之间,占收入的21.7% - 27.2% [30][31]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患者负担能力业务 - 2024年该业务年收入同比增长212%,达1270万美元,处理的索赔增加272%,新增33个净项目,较上一年增长77% [9] - 2024年第四季度制药收入1270万美元,占总收入的21.7%,高于去年同期的8.6%,新增10个净项目,年末共有76个制药患者负担能力项目 [20] - 2025年第一季度已新增14个净项目,预计该业务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收入至少再翻一番,在总收入中的占比将进一步提高 [10][20] 血浆捐赠者补偿业务 - 2024年该业务收入4390万美元,较2023年的4200万美元增长4.6%,年末有480个中心,较上一年增加16个 [11] - 2024年第四季度收入下降6.2%,至1080万美元,新增2个净中心,加载到卡上的总金额减少6.4%,加载总数减少7.8%,总消费额减少7.8%,每个血浆中心的平均收入下降9.5%,至7510美元 [18] - 预计2025年将再增加10 - 15个中心,目前已增加4个 [11]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文档未提及相关内容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长期战略是拓展解决方案的深度和广度,创造新的收入来源,特别是在成熟业务领域,将支付视为整体消费者参与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13] - 公司收购了Gamma Innovation LLC,并任命Michael Ngo为首席创新官,进入高利润率的软件即服务市场,扩大了总潜在市场 [13][15] - 血浆采集行业由分馏商和独立采集商组成,目前行业存在血浆供应过剩问题,主要因新冠疫情后产能扩张和血浆采集技术升级导致 [48][4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患者负担能力业务是主要增长驱动力,预计2025年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收入至少再翻一番 [8][10] - 血浆业务受血浆供应过剩影响,第四季度收入下降,预计这种情况至少会持续到今年年底,但公司认为可以有效应对这一下滑 [11][12] - 公司认为2025年将是一个转折点,期待在未来的电话会议中向大家更新进展 [86]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股票回购情况,2024年第四季度回购36700股,约13.5万美元,全年回购136700股,约49.5万美元 [25] - Gamma收购交易采用现金和股票组合方式支付,并包含与总营收绩效目标相关的或有对价,具体现金部分未披露,支付期限为五年 [31][73]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1: 请解释2024年第四季度和2025年初患者负担能力业务中现有项目和新项目的优势 - 公司今年已推出14个新项目,第四季度新增10个,部分是大型制药合作伙伴。上半年该业务通常贡献更高收入,因为人们尚未达到自付费用上限,之后主要收取月管理费和其他辅助费用。基于历史项目和第一季度情况,该业务收入可见性良好 [35][36][37] 问题2: 请解释Gamma的营销战略,以及其对公司指导和收入假设的影响 - 收购Gamma旨在为血浆和制药业务增加参与工具和能力,使其在市场中脱颖而出,为患者负担能力和捐赠者领域带来积极影响 [39][40] - 指导中未包含Gamma三个应用程序的收入,这部分是额外的潜在收益。出售业务的人有动力推动业务产生有意义的收入,以获得公司股份形式的额外补偿。目前Gamma相关收入每年略超100万美元 [41][44] 问题3: 请深入分析血浆业务放缓的原因 - 血浆采集行业由分馏商和独立采集商组成,独立采集商受供需关系变化影响较大。供应过剩的原因一是新冠疫情后产能扩张,二是血浆采集技术升级提高了血浆产量,导致分馏商对独立采集商血浆的需求减少,捐赠数量和捐赠者补偿降低 [48][49][51] 问题4: 2024年新增16个中心,2025年预计新增10 - 15个,这些新中心是否是竞争性收购 - 新增中心并非全部为独立采集商,其构成多样。这些中心均来自现有客户,并非竞争性收购。目前已有4个中心投入运营,预计能够实现新增目标。行业供应过剩可能是暂时现象,投资的客户有望从中受益。该业务50%为可变成本,收入和成本会同步波动 [53][56][59] 问题5: 2024年新增33个患者负担能力项目,2025年预计新增多少 - 2025年第一季度已新增14个项目,目前暂无法提供更多信息,但公司希望保持与去年相同的增长速度,实现至少翻倍增长 [63][64][66] 问题6: 新增的患者负担能力项目主要来自现有制药客户还是新客户 - 新增项目是现有客户和新客户的健康组合。公司注重深耕现有客户,但去年也赢得了约20%的新药物推出项目,今年这一比例有望更高,新客户包括新的制药公司和大型制药企业 [68][69] 问题7: 请量化Gamma收购交易中的现金部分 - 公司未披露现金部分金额,交易采用五年分期支付方式。公司考虑到现金状况,无债务,能够用当前现金流和现金余额支付对价,并计划在未来四年继续这样做 [73][74] 问题8: Gamma的应用程序和解决方案是否适用于现有客户,还是仅作为构建新解决方案的技能 - 公司认为Gamma的应用程序、CRM系统和其他解决方案在血浆和制药业务中都有现有的应用途径,能够为现有客户带来价值 [77] 问题9: 第一季度指导是否意味着制药业务在第一季度后会大幅下降 - 第一季度制药业务收入可能最高,之后第二、三、四季度收入会下降,但不会大幅下降。预计三个季度收入相近,第四季度可能最低。患者负担能力业务在第一季度的权重相对较高,且公司对该业务至少翻倍增长有信心 [79][80][81] 问题10: 其他项目是否有比预期更有潜力的情况 - 其他项目进展平稳,公司将继续探索利用自身能力的其他领域 [83]
中国生物制药:Adjusted net profit beat; guidance of double-digit growth in 2025-20250325
中银国际研究· 2025-03-25 17: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BUY”,目标价从4.20港元上调至4.50港元,较当前股价3.70港元有22%的上涨空间,行业评级为“OVERWEIGHT”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2024年调整后净利润超预期,营收同比增长10.2%至289亿人民币,调整后净利润同比增长33.5%至34.6亿人民币;管理层预计2025年营收将实现两位数增长,受创新药和生物类似药销售增长以及仿制药稳定增长驱动;报告微调了营收预测,削减了销售和研发费用假设,更新DCF模型后得出新目标价4.5港元,维持“BUY”评级 [3][7][10] 各部分总结 交易摘要 - 截至2025年3月20日,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流通股为188.15亿股,自由流通股占比53%,市值696.16亿港元,3个月平均每日成交额2.48亿港元,2025E净债务/股权比例为NM;大股东谢家族持股47%,其他公众股东持股53% [2] - 年初至今、1个月、3个月和12个月的绝对涨幅分别为15.6%、12.5%、15.3%和17.5%,相对恒生指数涨幅分别为 -4.2%、4.8%、 -6.1%和 -19.8% [2] 投资总结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收(人民币百万元)|26199|28866|32171|34197|35624| |报告净利润(人民币百万元)|1847|3500|3276|3553|3864| |核心每股收益(人民币)|0.098|0.102|0.174|0.189|0.205| |完全摊薄每股收益(人民币)|0.098|0.102|0.174|0.189|0.205| |核心市盈率(倍)|35.1|33.8|19.8|18.2|16.8| |完全摊薄市盈率(倍)|35.1|33.8|19.8|18.2|16.8| |企业价值/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倍)|10.9|10.8|8.8|7.9|7.1| |市净率(倍)|2.1|2.0|1.9|1.8|1.6| |股息每股(人民币)|0.050|0.056|0.052|0.057|0.062| |股息率(%)|1.5|1.6|1.5|1.6|1.8| |净资产收益率(%)|6.1|6.1|9.9|10.0|10.1| [5] 2024年业绩情况 - 营收同比增长10.2%至289亿人民币,略低于预期;调整后净利润同比增长33.5%至34.6亿人民币,超市场预期 [3][7] - 各业务板块中,肿瘤/骨科及镇痛药/呼吸系统药物营收同比分别增长22%/19%/6%至107亿/45亿/32亿人民币,肝炎/心脑血管药物营收同比分别下降10%/21%至34亿/22亿人民币 [7] - 创新药销售额同比增长21.9%至120.6亿人民币,占总营收的41.8%(2023年为37.8%),仿制药营收同比增长3.1% [7] - 毛利率提高0.6个百分点至81.5%,销售及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至42.1%,研发费用率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至16.2% [7] 2025年展望 - 管理层预计营收将实现两位数增长,创新药和生物类似药预计增长25%,贡献30亿人民币的增量销售,仿制药将保持稳定或正增长 [7] - 预计到2025年底、2026年底和2027年底,创新药数量分别达到22种、27种和30 + 种,创新药营收贡献将分别提升至50%、55%和60% [7] - 由于10000升生物反应器投入运营带来的规模效益,毛利率可能会略有提高;研发费用绝对值将增长,但占营收的百分比将稳定或下降;销售及管理费用率因新产品推出不太可能下降;预计2025年达成5笔BD合作交易,并强调了部分药物的对外授权潜力;预计2025年为CTTQ员工持股计划额外回购10亿人民币的股份 [7] 2025年关键数据看点 - 安罗替尼 + 本美司托巴特(PD - L1)在一线PD - L1 + 非小细胞肺癌与帕博利珠单抗对比的III期研究;安罗替尼 + 本美司托巴特在一线鳞状非小细胞肺癌与替雷利珠单抗对比的III期研究;TQB2102(HER2双特异性抗体偶联药物)在HER2低表达乳腺癌的Ib期研究;TQB3616(CDK2/4/6)在一线HR + /HER2 - 乳腺癌的III期研究等 [8] 估值 - 业绩公布后,微调营收预测,削减销售和研发费用,更新DCF模型后得出新目标价4.5港元,维持“BUY”评级 [10] 财务报表数据 - 损益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展示了2023 - 2027E的各项财务数据,包括营收、成本、利润、现金流、资产、负债等指标及其同比变化情况 [16] - 盈利能力、流动性、估值、活动比率、回报率等关键比率数据也在报告中呈现,反映了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表现 [16]
Mixue Group's Splashy Debut, Kroger's Change, Stuffed Crust Pizza, and Med Spas
The Motley Fool· 2025-03-11 04:53
文章核心观点 文章围绕多个行业和公司展开讨论,包括中国奶茶冰淇淋连锁品牌Mixue在港交所上市、美国超市巨头Kroger CEO离职、Domino's推出 stuffed crust pizza以及美国医疗美容行业的发展和相关公司情况,分析各公司现状、面临的问题及潜在投资机会[4][13][21][31]。 分组1:Mixue相关情况 - Mixue是中国茶和冰淇淋快餐连锁店,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门店数量超麦当劳和星巴克,主要采用特许经营模式,是预算友好型连锁店,承诺顾客花约两美元就能吃喝好[4][5][6] - 该公司主要在二三线城市,未来增长方向可能是竞争更激烈的一线城市和国际市场,虽门店数量可观,但销售额和收入与星巴克、麦当劳相比仍较小,上市首日股价上涨43%,分析师建议观察几年经审计的财务报告后再考虑投资[6][10] 分组2:Kroger相关情况 - 美国最大超市连锁店Kroger的CEO Rodney McMullen因个人行为问题离职,公司董事会对此进行了调查,该事件与公司运营和业绩无关,McMullen担任CEO超十年,自20世纪70年代末就在公司工作[13] - 公司收购Albertsons的交易因反垄断问题未获政府批准,被Albertsons起诉,目前董事Ronald Sargent将暂代CEO,尽管面临收购失败和CEO离职问题,公司股价接近历史高位[14][16][18] - 分析师认为公司应继续保持现有业务,做好日常运营,如更新门店、寻找合适位置等,以实现股东回报最大化[20] 分组3:Domino's相关情况 - Domino's在抵制多年后推出 stuffed crust pizza,旨在赢回被Pizza Hut和Papa Johns抢走的顾客,每年约有1300万顾客从竞争对手处购买该款披萨[21] - 该产品研发过程长达三年,公司此前担心影响 throughput,此次推出需进行大量细致规划,若不影响 throughput,将是一个增量增长机会[25][26][27] 分组4:医疗美容行业及相关公司情况 - 医疗美容行业是医生办公室和沙龙的混合体,可提供多种服务,2010 - 2023年行业规模增长六倍,美国现有超10000家医疗美容机构,平均每家年收入近150万美元,2023年行业规模达150亿美元,预计未来每年增长15%,多数机构为私人所有,私募股权对投资和整合该行业兴趣渐增[31][33][34] - 投资医疗美容业务的直接机会有限,但可投资相关产品,市场约三分之二由皮肤填充剂和神经毒素驱动,这些产品将持续以高个位数或低两位数的速度增长[34] - Evolus是“性能美容公司”,专注医疗美容产品,旗舰产品Jeuveau是Botox的竞争对手,对使用者效果无显著差异,但对注射者而言更有利可图,公司采用现金支付业务模式,在营销和定价上更灵活[35][36] - 第二季度Evolus将进入填充剂市场,推出品牌Esteem,公司认为填充剂产品将使目标市场扩大78%至60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净收入达7亿美元,非GAAP运营利润率至少20%,复合年增长率约28%,其填充剂产品在统计上优于市场领先产品Galderma's Restylane[37][38] - 2024年Botox化妆品销售仅低个位数增长,而Jeuveau最近一个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30%,Botox市场份额有所下降但仍居领先,其销售放缓主要因竞争加剧和消费者预算转向其他产品,长期来看行业仍将增长,投资者应关注各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变化[39]
Fulgent Genetics(FLGT) - 2024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3-01 00:57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全年核心收入(不包括新冠检测收入)为2.812亿美元,较2023年的2.621亿美元增长7%,略高于2.8亿美元的整体指引 [31] - 2024年GAAP亏损为4270万美元,即每股亏损1.41美元;非GAAP收入为1500万美元,即每股0.49美元 [31] - 第四季度收入总计7620万美元,2023年第四季度为7050万美元;核心业务收入总计7600万美元;GAAP毛利率为41.8%,非GAAP基础上为44.2% [32] - 第四季度GAAP总运营费用为4800万美元,2024年第三季度为4390万美元;非GAAP运营费用总计3740万美元,2024年第三季度为3290万美元 [33] - 非GAAP运营利润率环比提高约1个百分点至 - 5%;第四季度调整后EBITDA收入约为77.4万美元,2023年第四季度亏损680万美元 [34] - 截至今日,公司已回购约18.5万股,总成本约310万美元;目前回购计划下约有1.47亿美元可用于未来购买普通股 [35] - 预计2025年核心收入约为3.1亿美元,同比增长10%;非GAAP全年毛利率略超40%,非GAAP运营利润率约为 - 15% [37][39] - 预计2025年GAAP每股收益亏损约1.95美元,非GAAP全年净亏损每股0.65美元 [40] - 预计2025年底现金、现金等价物和有价证券投资约为7.8亿美元 [41]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实验室服务业务 - 第四季度同比增长14%,环比增长6%,略超年度核心收入指引2.8亿美元 [16] 解剖病理学业务 - 第四季度环比增长9%,销售团队全年扩张并计划2025年继续扩张 [17] 精准诊断业务 - 第四季度同比增长23%,环比持平;生殖健康检测因Beacon扩展携带者筛查产品市场采用而表现突出 [19][20] 生物制药服务业务 - 第四季度环比增长56%,从第三季度的390万美元增至610万美元 [27]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治疗开发业务有临床管线,FID - 007开展二期临床试验,FID - 022提交新药研究申请并获批,预计开展一期试验 [9][11] - 实验室服务业务通过扩大实验室能力、销售团队表现和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有机增长,持续评估并购机会 [28][29] - 解剖病理学业务调整市场策略,针对皮肤科业务发力,扩大销售团队以获取市场份额 [55][58] - 精准诊断业务推出新产品,与Foundation Medicine合作推出检测项目,有望推动肿瘤学业务量增长 [21][24]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对2024年第四季度和全年业绩满意,核心实验室服务业务同比增长,治疗开发业务取得进展,财务状况良好,有信心在2025年取得进一步进展 [8][14][15] - 预计2025年核心业务各领域均有增长,但解剖病理学和生物制药服务业务可能因客户和合作伙伴因素出现季度波动 [37][38]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药物候选物采用纳米封装技术,有多项专利和专利申请,旨在改善癌症药物治疗窗口和药代动力学特征 [12] - 公司在抗体 - 药物偶联物开发方面取得进展,临床前研究显示其ADC在多种肿瘤上疗效优于市场上的一些基准产品 [13][14]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FID - 107的关键里程碑、临床试验成本、ASCO预期及头颈部癌症机会 - 临床试验预计招募约46人,每人平均费用约20万美元,共约1000万美元;去年ASCO公布FID - 107单药治疗头颈部癌症结果,今年与西妥昔单抗联合治疗的初步结果显示两种药物有协同作用 [44][45][46] 问题2: 第四季度14%同比增长是否有一次性因素及后续增长放缓原因 - 第四季度无一次性事件,增长源于市场份额获取;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较第四季度略有下降,主要因医疗福利重置和恶劣天气等季节性因素,但同比仍高于2024年第一季度 [47][49][50] 问题3: 解剖病理学业务9%环比增长的修订计划内容 - 2024年决定大力拓展皮肤科业务,销售团队利用公司在皮肤科病理学的优势,如优秀的病理学家、出色的周转时间,获取了大量业务;公司将继续扩大销售团队 [55][58][59] 问题4: 精准肿瘤学和诊断业务2025年增长预期及新合作项目是否有上行空间 - 公司对2025年指引有清晰可见性,但新合作项目如与Foundation Medicine的合作未纳入指引,随着项目推进和数据积累,后续可能调整指引 [66][68][69] 问题5: VA医院合同进展及2025年预计收入 - VA医院合同进展非常顺利,公司在2025年指引中对VA收入的预估较为保守,若进展持续良好可能有上行空间 [71][72] 问题6: 解剖病理学业务获取账户速度、销售代表规模及维持动力问题 - 销售团队规模仍不足,公司计划在2025年继续扩大;公司AP设施先进,销售团队销售公司的质量和周转时间,有望继续获取市场份额 [73][74][76] 问题7: 精准诊断业务新客户签约延迟情况及对增长指引的影响 - 部分大客户签约因地点多、医生多,比预期耗时久,但已签约地点对公司服务满意,预计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完成签约;目前指引未包含Foundation Medicine、VA和Nova的全部潜在增长 [79][81][82] 问题8: 解剖病理学业务增长来源及其他业务板块提升方法 - 业务增长源于改善客户管理,保持基础业务稳定,同时在皮肤科、GI、GU和普通外科病理学等领域取得进展;公司对AP业务进行了大量技术投资,提高了效率 [89][92][95] 问题9: 制药业务临床试验现金使用情况及未来规划 - 预计2025年制药治疗开发部门的烧钱率(包括研发和临床研究)约为2500万美元,公司认为这是高效的资金使用方式,期待在ASCO看到FID - 007二期试验结果,预计第二季度为FID - 022招募患者 [97][99][100]
Precigen: UltraCAR-T Development Brings Another Side Of Pipeline Advancement
Seeking Alpha· 2025-02-28 21:56
作者及服务介绍 - 文章作者Terry Chrisomalis运营Seeking Alpha Marketplace上的Biotech Analysis Central医药分析服务,提供制药公司的深度分析[1] - 该服务月费49美元,年度订阅可享受3350%折扣至399美元年费[1] - 作者已撰写600+篇生物科技投资文章,维护包含10+中小盘股的投资组合模型[2] 过往研究内容 - 作者此前曾分析Precigen公司(NASDAQ: PGEN)的AdenoVerse技术平台在RRP治疗领域的应用潜力[2] 注:文档3和4涉及免责声明与披露内容,根据任务要求已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