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

搜索文档
赛多利斯完成收购MatTek,进一步扩充细胞技术产品线
仪器信息网· 2025-07-24 10:39
收购事件 - 赛多利斯于2025年7月1日正式完成对BICO集团旗下MatTek公司(包括Visikol)的收购 [2] - 收购标的MatTek是全球领先的人体细胞微组织与三维模型开发和制造商 [3] 战略整合 - 公司将MatTek并入实验室产品与服务板块 [1][2] - 此次收购扩充了公司的细胞技术产品线 [1][2] - 新业务将与现有药物开发解决方案形成协同效应,包括细胞分析仪器、试剂和AI模型 [1][2] 被收购方业务优势 - MatTek的细胞模型能模拟人体组织结构和功能 [3] - 相比传统二维细胞培养,其技术能提供更精准、更具成本效益且可重现的结果 [3] - 该技术可减少动物实验需求 [3] 被收购方基本情况 - MatTek拥有80余名员工 [3] - 总部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阿什兰市 [3] - 在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设有生产基地 [3]
深夜,暴涨近600%!中国资产也爆发
证券时报· 2025-07-23 23:20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道指涨0.5%至44723.24点,纳指微涨0.07%至20908.24点,标普500涨0.27%至6326.52点 [1][2]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一度涨近1.4%,宏利营造涨超100%,脑再生涨超30% [2][3][4] - 万得中概科技龙头指数涨近2%,拼多多涨超4%,腾讯控股ADR涨超3%,美团ADR涨超2% [6][7] 中概股强势表现 - 热门中概股中,拼多多涨4.56%至120.283美元,腾讯控股ADR涨3.52%至70.070美元,美团ADR涨2.20%至33.890美元 [7] - A股沪指突破3600点,港股恒生指数逼近近4年高点,腾讯控股(00700.HK)涨近5%,总市值重返5万亿港元 [7] 外资机构看好中国资产 - 瑞银、德意志银行、惠誉等上调2025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测 [8] - 花旗将中国和韩国股市评级上调至增持,看好中国及韩国市场 [8] - 约60%中东主权财富基金计划增加对中国资产配置,亚太和非洲地区主权基金中分别有88%和80%的机构表示将增加对中国市场的投资 [8] 个股异动 - 法国生物技术公司Abivax暴涨574.9%,其口服溃疡性结肠炎治疗药物在后期试验中取得积极结果 [9][10][11] - 美股"迷因股"狂欢,GoPro一度涨超70%,Krispy Kreme一度涨近40%,两者卖空比例分别为10%和28% [12][13][16]
深夜,暴涨近600%!中国资产也爆发
证券时报· 2025-07-23 23:10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道指涨0.5%至44723.24点,纳指微涨0.07%至20908.24点,标普500涨0.27%至6326.52点 [1][2] - 法国生物技术公司Abivax因溃疡性结肠炎药物III期试验结果积极,股价一度暴涨近600% [2][9][10][12] - 散户投机情绪升温,Krispy Kreme(涨近40%)、GoPro(涨超70%)等加入"迷因股"狂欢,部分股票卖空比例达28% [2][13][14][17] 中概股表现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近1.4%,宏利营造涨超100%,脑再生涨超30% [2][3][4] - 热门中概科技股普涨:拼多多涨4.56%至120.283美元,腾讯控股ADR涨3.52%至70.070美元,美团ADR涨2.20%至33.890美元 [6][7] - A股沪指突破3600点,港股恒生科技指数逼近4年高点,腾讯控股(00700.HK)涨近5%市值重返5万亿港元 [7] 外资机构观点 - 瑞银、德意志银行、惠誉等上调2025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测,花旗将中韩股市评级上调至"增持" [8] - 全球主权财富基金加大对中国资产配置:中东60%、亚太88%、非洲80%、北美73%机构计划增持,看好数字技术、可再生能源等领域 [8]
干细胞走向临床:癌症、糖尿病和帕金森病的治疗方法或将问世 | 红杉爱科学
红杉汇· 2025-07-23 13:52
干细胞临床研究进展 - 干细胞疗法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在帕金森病、癫痫、黄斑变性和糖尿病等领域展现出潜力,通过替换或补充受损组织提供新治疗思路 [2][4] - 全球范围内已有116项针对各类疾病的干细胞临床试验获批或完成,其中约半数使用人类胚胎干细胞,其余使用诱导多能干细胞 [10] - 帕金森病试验中,源自人类胚胎干细胞的A9祖细胞移植显示出安全性,部分参与者减少或停止多巴胺能药物依赖,且未出现严重副作用 [10][11] 帕金森病治疗突破 - 帕金森病患者Andrew Cassy参与临床试验,接受人类胚胎干细胞衍生的神经元移植,旨在替代退化多巴胺能细胞 [3][4] - 两项关键试验(BlueRock Therapeutics和剑桥大学团队)使用胚胎干细胞衍生的A9祖细胞,初步结果显示疗效和安全性 [10] - 大脑免疫豁免特性使干细胞移植后仅需短期免疫抑制,且移植细胞能适应非原生位置(如壳核) [11][12] 其他疾病应用案例 - 癫痫治疗中,Neurona Therapeutics的中间神经元移植使两名患者严重癫痫发作频率降至零,效果维持两年 [12][14] - 糖尿病领域,Vertex Pharmaceuticals的胰岛细胞移植试验中,9/12重症患者完全停用胰岛素 [16] - 眼部疾病(如黄斑变性)已有29项临床试验,利用眼睛的免疫豁免优势 [15] 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 心脏和肾脏修复难度高:心脏需原位修复复杂组织,肾脏结构精密,研究进展缓慢 [17][18] - 免疫排斥问题通过基因编辑、物理隔离(如胶囊封装胰岛细胞)或定制化诱导多能干细胞解决 [20] - 细胞来源选择争议:人类胚胎干细胞更天然但存伦理争议,诱导多能干细胞需排除致癌风险 [19][20] 行业未来展望 - 研究人员预计部分干细胞疗法将在5-10年内进入常规医疗,如帕金森病和癌症免疫治疗 [6][18] - 癌症领域23项试验测试干细胞衍生免疫细胞(T/NK细胞),部分案例实现完全缓解 [18] - 需扩充细胞种类(如乙酰胆碱神经元)以覆盖疾病多症状,并长期评估疗效 [21]
2021版“散户暴打空头”重演?这是美股最被做空的小微盘名单
华尔街见闻· 2025-07-23 09:06
"2021年的氛围又回来了……市场感觉很疯狂",高盛交易员如是感叹当前的市场狂热。 近日散户投机热潮正席卷美股市场,一场堪比2021年GameStop行情的"Meme股"逼空大戏正在重新上演。散户投资者将目标对准机构大举做空的 小微盘公司,试图复制当年"散户暴打空头"的经典剧本。 继房地产科技公司Opendoor六个交易日暴涨312%后,华尔街开始关注下一批可能遭遇轧空的高做空股票。当前,美股期权市场看涨合约交易占比 飙升至70%,创2021年"史诗级散户逼空"事件后新高。 高做空小微盘股成散户新猎物 在此背景下,市值在1000万至15亿美元、空头头寸占自由流通股比例超过25%的小微盘股票,正成为散户猎杀空头的下一个目标。 据彭博筛选数据,40只符合条件的高做空股票已浮出水面。这些公司涵盖生物技术、零售、机器人技术等多个行业。 其中,BEELINE HOLDINGS空头比例高达166.77%,排在名单榜首。该公司市值仅1800万美元,上周股价已经大涨31.1%。 紧随其后的NEOVOLTA (NEOV)空头比例为81.22%,市值1.604亿美元。游戏公司SKILLZ (SKLZ)空头比例达81.02%,市值 ...
赛诺菲斥资16亿美元收购生物技术公司Vicebio
快讯· 2025-07-22 19:35
赛诺菲公司同意以高达1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英国生物技术公司Vicebio Ltd.,从而获得了实验性疫苗以及 一种能加快疫苗研发进程的技术。赛诺菲首席执行官Paul Hudson正在寻找与赛诺菲现有产品相契合的 创新方案,而Vicebio的实验性疫苗旨在预防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这也是赛 诺菲新疗法Beyfortus所针对的疾病。 ...
三家外卖平台被约谈,利空出尽?美团涨超4%,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涨超1%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1 10:40
港股市场表现 - 7月21日早盘港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涨超1% [1] - 科网股涨跌不一 电力设备股大涨 证券及经纪板块延续涨势 稳定币概念股部分上涨 生物技术板块活跃 [1] - 美团涨超4% 京东集团 阿里巴巴 蔚来等涨幅居前 [1] 平台监管动态 - 市场监管总局于7月18日约谈饿了么 美团 京东三家平台企业 [1] - 要求平台严格遵守电子商务法 反不正当竞争法 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 [1] - 强调落实主体责任 规范促销行为 理性参与竞争 构建多方共赢生态 [1] 行业竞争分析 - 外卖价格补贴大战与"反内卷"政策诉求不兼容 [2] - 电商平台是"反内卷"重点聚焦领域 遵义餐饮商会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联合抵制内卷式补贴 [2] - 补贴大战可能提升决策层对反内卷议题的重视程度 [2] 指数估值水平 - 恒生科技指数截至7月18日PETTM为20.84倍 [2] - 估值处于指数发布以来14.8%分位点 即低于历史85%以上时间 [2] - 指数处于历史相对低估区间 具备高弹性与高成长特性 [2]
中国市场,为何让黄仁勋惊叹?
搜狐财经· 2025-07-18 20:47
中国市场吸引力 - 英伟达CEO黄仁勋高度评价中国市场,称其"非常神奇且有活力",并首次在链博会开幕式上用中文演讲彰显重视[1][3] -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拥有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20年39.1万亿元增至2024年48.3万亿元,年均增长5.5%,2025年有望突破50万亿元[3] - 按实际购买力计算,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达美国的1.6倍[4] 外资投资表现 - "十四五"期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累计达7087.3亿美元,提前6个月完成7000亿美元引资目标,累计新设外资企业22.9万家,比"十三五"增加2.5万家[4] - 中国持续优化外资环境,制造业领域准入限制已全部"清零",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条目持续缩减[12] - 22个自贸试验区开展先行先试,给予最不发达国家和非洲建交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13] 中国市场优势 - 中国拥有全球最齐全的产业体系、稳固的供应链产业链和持续释放的人才红利,被黄仁勋称为"供应链奇迹"[7][8] - 创新动能爆发式增长,形成"研发在中国、应用在中国、迭代在中国"的独特模式[8] - 长期稳定的政局与社会环境使中国成为世界最安全国家之一[9] 开放政策 - 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推进,增值电信、生物技术等服务业领域开放试点有序开展[13] - 在单边主义抬头背景下,中国市场的开放与活力成为全球经济稳定器[14] - 中国明确表示开放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17]
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出口份额稳超14%……商务高质量发展这五年怎么看?
证券时报· 2025-07-18 19:33
消费引擎作用 -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到60%左右,主引擎作用持续凸显 [1][3] - 过去4年社零年均增速5.5%,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地位巩固,按购买力计算社零规模为美国的1.6倍 [3] - 2024年社零总额预计突破50万亿元,服务消费支出年均增速达9.6%,智能化和绿色化商品消费占比提升 [3][4] 贸易强国建设 - 货物贸易规模全球第一,出口、进口国际市场份额稳定在14%和10%以上,服务贸易规模全球第二且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 [1][6] - 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达18.2%,跨境电商进出口2.7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67%),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增长38% [6] - 东盟连续5年成为第一大贸易伙伴,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比重超50%,对美出口占比从17.4%降至14.7% [7] 外资与开放政策 - 实际使用外资累计达7087.3亿美元,提前6个月完成7000亿美元引资目标,制造业准入限制全部"清零" [1][9] - 设立43个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对相关国家实施零关税,外资专班机制常态化运作 [9] - "外资24条"59项举措中42项已落实,增值电信、生物技术等服务领域开放试点推进 [9] 中美经贸关系 - 2024年中美货物贸易额6883亿美元(较2017年增18%),服务贸易额1558亿美元(增34.7%),互为重要投资伙伴 [11] - 中方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强调合作是唯一正确道路,反对单边关税和"脱钩断链" [11][12] - 两国需为全球经济注入稳定性,中方愿落实元首共识及日内瓦、伦敦框架下的磋商机制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