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贸易
icon
搜索文档
渝港协作共拓西部大开发新机遇
新华网· 2025-05-25 17:20
经贸投资合作 - 香港在重庆投资项目超过3700个,两年组织2405家重庆企业赴港对接发展需求 [1] - 香港是重庆第一大外资来源地、第二大贸易合作伙伴,2024年渝港进出口额575.3亿元人民币 [1] - 重庆企业在港上市数量达19家,在港发行债券累计27.87亿美元 [1] 金融与服务业合作 - 渝港两地签约金融服务、资本合作、金融科技等领域7个项目 [1] - 重庆首家渝港合伙联营律师事务所成立,成为中西部地区探索内地与港澳律所合伙联营的重要里程碑 [2] 物流与基础设施 - "渝深港图定班列"2024年8月开通,重庆货物2天到深圳、3天到香港 [2] 区域协同发展 - 香港参与西部大开发合作范围从经贸拓展至人文交流等领域 [3] - 渝港澳三地举办电影、音乐、书法等文学艺术活动,香港位列重庆入境游客来源地首位 [3] 平台与机制建设 - 2023年渝港确立11个领域47条合作内容,组织29场服务港商活动,参与人数2153人 [1] - 香港作为国家双循环连接平台,积极担当"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角色 [2] - 西洽会成为香港与西部地区拓展合作机遇的重要平台 [2]
河南开封多措并举推动文化产业"走出去"
政策框架与战略定位 - 河南六部门联合印发《全省联动促进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20条具体措施推动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 [1][2] - 方案依托"两区一基地"(河南自贸试验区开封片区、开封综合保税区、开封国家文化出口基地)设立河南省对外文化贸易中心,形成"1基地+1中心+N分中心"联动格局 [2] - 开封综合保税区将打造河南唯一的文化综保区,开封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是河南唯一的特色文化贸易基地 [1] 制度创新与产业升级 - 支持开封片区探索文物流通领域登记交易制度改革、承接国家社会文物领域试点任务、开展博物馆"三权分置"改革 [2] - 推动文物艺术品数字化新业态,打造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和"一站式"服务平台,促进海外文物回流 [3] - 加快河南自贸区国际艺术品保税仓、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双创园、文创艺谷等载体建设 [3] 营商环境与贸易便利化 - 推行海关便利化措施包括信用培育、绿色通道、税收优惠政策,提升文化贸易通关效率 [2] - 实施省级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及项目认定,参与国家文化贸易"千帆出海"行动计划 [3] - 建立协调机制统筹政策与资金支持,确保任务落实 [3] 非遗文化与产业融合 - 支持非遗产业化与国际交流,建设非遗展示场馆,推动非遗与现代生活、旅游等领域融合 [2] - 组织企业参与国际展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贸易品牌 [4] 实施路径与未来规划 - 开封片区将加快文物流通改革试点,为全省提供可复制经验 [4] - 完善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建设,推动数字化平台落地,提供全链条服务 [4] - 发挥"两区一基地"示范作用,成为全省对外文化贸易门户和实操平台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