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非遗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辽宁省促消费工作视频会议召开 多举措激发消费活力冲刺 "双过半"
商务部网站· 2025-06-12 23:16
会议背景与目标 - 省商务厅召开全省促消费工作视频会议 旨在贯彻国家及省委省政府关于提振消费的工作部署 巩固消费市场良好增势 努力完成上半年"双过半"目标任务 [1] - 厅党组成员 副厅长郭斌出席会议并对下一步促消费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1] 当前消费市场形势 - 全省商务系统迎难而上 创新开拓 消费市场呈现稳步增长良好态势 [2] - 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 需采取更有力措施保持消费市场向上向好势头 [2] 促消费重点工作部署 政策落实 - 贯彻落实提振消费6条政策及促进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2] - 加大政策宣传解读力度 通过多种渠道向企业和消费者广泛宣传政策内容 [2] - 提前做好政策兑现准备工作 确保政策尽快落地见效 让企业和消费者享受政策红利 [2] 以旧换新活动 - 统筹推进建平台 优流程 防风险等工作 精心组织消费品以旧换新"五进"系列活动 [2] - 扩大活动覆盖面 提高消费者参与度 激发市场换新需求 [2] 离境退税政策 - 扩大离境退税店覆盖面 提升商品品类 将辽宁消费名品 非遗产品 工艺美术和文化创意产品纳入离境退税范畴 [2] - 加强对外宣传推广 吸引更多境外游客来辽消费 [2] 安全生产工作 - 加强监督检查力度 建立健全问题发现和整改机制 [2] - 及时梳理问题成整改清单 反馈相关部门并跟进整改情况 为消费者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2] 内外贸一体化 - 重点梳理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名单和优质产品名单 [2] - 加强内外贸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实现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 [2] 消费新场景打造 - 探索AI技术与实体商业的深入融合 推动全省商业街区的智能化 数字化升级 [2] - 引入智能导购 虚拟试穿 线上线下融合等新型消费模式 提升商业街区吸引力和影响力 [2] 会议其他内容 - 通报今年以来全省促消费工作情况 沈阳 大连 抚顺 葫芦岛市作经验交流发言 [3] - 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分管负责同志及相关处室负责人参加会议 [3]
分类推进帮扶产业提质增效
经济日报· 2025-06-10 05:47
精准适配基础设施。对于传统种养业,重点布局区域性仓储保鲜和冷链物流设施网络,强化农产品流 通"最先一公里"保障,推动生态产品标准化生产与碳汇价值转化。在精深加工产业方面,整合驻村工作 队与龙头企业资源,打造"种业研发—非遗融合—品牌营销"垂直链条,破解产业链断点。对于部分低效 产业,通过物联网技术嵌入生产全流程,构建土壤墒情监测、病虫害预警等数字化管控体系,促进集约 化转型。 分类施策激活要素潜能。立足差异化技术需求,重构科技服务与人才培育机制。对于涉农加工、文旅融 合等高附加值产业,强化科技特派员"双向选择"机制,建立县域人才驿站作为产学研转化枢纽,推动区 块链溯源、智能灌溉等技术向产业链末梢渗透。开发"理论授课+田间实操+电商运营"复合课程,重点 提升监测户质量管控与市场对接能力,如通过村级数字化服务站实现生产流程再造等。建立"企业主导 +合作社承接+农户参与"协同推广模式,破解数字技术应用断层。 "毫不松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平稳有序衔接过渡到常态化帮扶,长久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 底线",这是近期召开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这表明,分 类促进帮扶产业提质增效,通 ...
高质量建设共富市集促进农产品销售的建议
搜狐财经· 2025-06-03 14:15
■寇博 王国灿 在当前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战略背景下,"高质量建设共富市集促进农产品销售"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核心举措,旨在通过建设高标准、多功能的市场平台, 打通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链条,直接提升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这不仅响应了国家共同富裕的政策导向,还为农村经济注入新动能。在当前经济转型 期(如2025年消费升级趋势),此策略能有效缓解农产品"卖难"问题,促进内需增长。其本质上是将市场建设与民生福祉相结合,实现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 的统一。 本文提出通过"四维赋能"(数字赋能、品牌赋能、制度赋能、生态赋能)构建新型共富市集体系。基于对全国32个典型案例的实证研究,建议形成"政府引 导-市场运作-农民主体-科技支撑"的协同机制,可提升农产品溢价空间,以促进县域经济循环效率大力提升。 资料图 共富市集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其促进农产品销售的社会意义已超越单纯的经济范畴,形成多维度的价值网络。基于当前城乡融合发展背景,其核 心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重构城乡要素流动的毛细血管 破解小农户对接难题通过建立"田头直供+社区直销"的短链体系,将农产品流通环节从6-8个缩减至2-3个。 浙江"百县千集"工程 ...
“特色赛事”激活县域消费新动能 “观赛+”变赛事“流量”为消费“增量”
央视网· 2025-06-02 16:57
文体旅融合新趋势 - 各地通过特色体育赛事串联非遗、市集、美食等文旅场景,激活假日消费市场与县域发展新动能 [1] - 贵州省惠水县举办国际藤球赛事,吸引8个国家13支队伍参赛,同时配套非遗巡游、文创市集与特色美食活动 [1] - 四川青川县通过坝坝篮球赛事带动78间闲置商铺转型为文旅消费场所,并推出"三天两夜游"等复合体验项目 [7] 赛事经济带动消费增长 - 惠水县端午节期间接待游客23.66万人次(同比+7.68%),旅游总收入1.79亿元(同比+7.56%),酒店出现一房难求现象 [5] - 青川县唐家河景区借赛事累计接待游客11.5万人次(同比+147%),周边民宿入住率超90%,餐饮消费额增长129% [7] - 江苏省"苏超"足球联赛催生"观赛+消费"模式,盐城主场赛事带动周边商圈客流,体育用品销售激增 [9][11] 创新文旅联动模式 - 惠水县打造藤球主题商业步行街,文创与非遗产品成为游客消费热点 [3] - 江苏推出文旅消费"大礼包",如常州景区对扬州市民免票、淮安凭票根领消费券等,强化"赛事+"联动效应 [14] - 盐城赛事吸引全国球迷,推动文旅产业增长,奥体中心与商圈形成消费闭环 [13]
武汉首家市内免税店正式开业运营
经济观察网· 2025-05-30 13:06
公司动态 程久龙 实习生 李渡 随着《湖北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深入推进,武汉商业迎来历史性时刻——5月30日,由王府井集团与武商集团 (000501.SZ)合资运营的武汉市内免税店在武商MALL正式亮相。这也是财政部等五部门新政出台后,全国首家新开的市内免税店。 市内免税店是指设立在市内特定区域,向即将出境的国际旅客销售免税商品的商店。2024年8月,财政部等五部门发出通知,在武汉、广州、成都、深圳、 天津、西安、长沙和福州8个城市,各设立1家市内免税店。此前,我国在北京、上海、青岛、大连、厦门、三亚已设有6家市内免税店。此外,通知明确将 北京、上海、哈尔滨、大连、青岛、南京、杭州、郑州、重庆、合肥、南昌、昆明的13家外汇商品免税店转型为市内免税店。 武汉市内免税店位于武商集团旗下高端购物中心武商MALL的六楼,毗邻全明星滑冰俱乐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是武汉市核心商圈,为旅客提供了 绝佳购物条件。武商MALL被誉为"华中第一商圈",是全国示范智慧商圈、智慧商店,2024年客流量超过3200万人次,以突破百亿级的销售体量成为华中地 区高端消费地标,也为武汉市内免税店提供了精准触达目标用户的场景入 ...
2024年文化贸易总额达1.4万亿元!多部门热议合力助推文化抢滩全球新蓝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7 14:56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吴佳楠 深圳报道 当前,数字经济的发展为中国文化出口贸易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如何依托新一轮科技革命,抓住数字 经济重大机遇,保障、推动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成为业内关注的话题。 5月27日,"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数智赋能文化贸易论坛"在深圳举行,来自中宣部、商务部、文 旅部等部门代表及与会嘉宾,热议如何通过多方合力,保障文化贸易扬帆远航。 "当前,我国文化出口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尤其是网游、网剧、网文涌现了一批领军企业,成为我国文 化出口、文化出海的骨干力量。"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司长孔德军表示。 据介绍,2024年我国文化贸易总额达到1.4万亿元,其中网络游戏、网络视听等数字元素非常富集的文 化贸易超过3700亿元,在文化贸易的比重达到了25.8%,已经超过四分之一。 目前,商务部在全国范围 内认定了112家国家特色服务出口基地,29家文化出口基地和14家语言出口基地,辐射带动全国文化贸 易的创新发展。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际合作司司长周继红则认为,推动对外文化贸易发展的三个关键点在于内容建设、 渠道建设和主体培育。 围绕内容建设,广电总局对电视剧、动画片、纪录片、微短剧等 ...
河南开封多措并举推动文化产业"走出去"
河南开封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近日,河南六部门联合印发《全省联动促进对外 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指出将依托河南自贸试验区开封片区、开封综合保税区、开封国家文 化出口基地等国家级金字招牌及政策优势,合力推动全省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 据了解,开封综合保税区将打造河南唯一的文化综保区,开封国家文化出口基地也是河南唯一的特色文 化贸易基地。 《方案》围绕八个方面提出了20条具体措施。 在强化联动发展方面,依托"两区一基地"设立河南省对外文化贸易中心,并在省内文化产业发展较好的 地市设立分中心,形成"1基地+1中心+N分中心"联动格局;在加强制度创新方面,支持开封片区探索文 物流通领域登记交易制度改革、承接国家社会文物领域试点任务、开展博物馆"三权分置"改革;在优化 营商环境方面,推行海关便利化措施,如信用培育、绿色通道、税收优惠政策等,提升文化贸易通关效 率;在弘扬非遗文化方面,支持非遗产业化与国际交流,建设非遗展示场馆,推动非遗与现代生活、旅 游等领域融合。 此外,《方案》指出,打造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文物艺术品"一站式"服务平台,促进海外文物回流和 文化贸易。支持文物艺术品数字化新业态, ...
年轻力量激活城市新经济
中国青年报· 2025-05-06 10:09
江苏盐城新弄里潮玩文化街区汇聚"食、游、购、娱、体、展、演"多元业态,融入小众创意青年小店, 为青年提供个性化消费选择和专属乐享空间,成为"五一"期间青年必去打卡地。 西安"大唐不夜城"推出青年艺术家市集;成都"24小时青年社区"带动夜间消费增长75%;湖北武汉光谷 电竞馆、宠物社交馆等新业态占比超30%;湖南长沙"青年技能市集"兴起摄影换烘焙等新模式,组团参 与城市探索的订单量同比翻番;河南新乡大学生用短视频带火的"胖东来式服务",吸引全国游客前来体 验,超市单日客流突破15万人次……这些鲜活场景,不仅展现了消费新趋势,更折射出中国经济的活力 与韧性。 "我们更愿意为独特的体验和文化认同买单。"一名参与市集活动的95后表示。"Z世代"青年消费已从单 一购物转向社交分享、文化认同和个性化表达。 这个"五一",城市的脉搏因年轻一代而强劲跃动。从大唐不夜城的汉服巡游到上海安福路的话剧快闪, 从江西南昌蛤蟆街夜市到成都麓湖的水上音乐节……全国多地涌现的消费新场景,展现了青年群体强劲 的消费活力和文化创造力。年轻人正通过多元化的消费方式和文化表达,重塑城市经济格局,成为推动 城市新经济发展的增长引擎。 Z世代打造消费 ...
消费|离境退税细则落地,推广提速提振内需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30 08:06
文 | 姜娅 陈聪 杨清朴 杜一帆 刘济玮 今年以来我国消费政策全面升级创新,近期细分领域政策相继出台,政策体系逐步完善。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离境退税管理 办法修订细则,三方面推动前期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推广政策落地:①备案流程简化、时间缩短、资质放款,退税商店扩容覆 盖更广阔中小商家;②提额度+降起退点拓宽价格带场景,优质国货商品有望受益;③进一步提升退税便利度。根据我们测算 乐观假设下离境退税市场潜在空间近千亿级别,有望进一步提振消费扩大内需。建议密切关注政策效果显现,潜在受益板块包 括:传统零售板块中经营能力强、调改转型领先企业、消费基础设施和相关运营商、出行服务提供商、景区目的地。 ▍ 离境退税管理办法修订细则发布,"即买即退"推广加速落地。 4月2 6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修改《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管理办法(试行)》的公告,从推动退税商店增量扩容、丰富退 税商品供给、提升离境退税服务水平3个方面提出8条政策举措,有望推动"即买即退"推广加速落地。具体来看: 2)额度优化拓宽场景,品类明晰下优质国货受益。 额度上,单笔消费退税上限从5万元提升至1 0万元,现金退税限额从1万元 上调至2万元,起退点从同 ...
种类更多、店铺更全!离境退税再次扩围,激活入境消费市场
华夏时报· 2025-04-29 17:18
北京前门大栅栏,几家充满中国特色的商铺被外国人塞得满满当当。物美价廉的真丝衣物、充满北京特 色的工艺品,不停让外国人发出惊叹的声音。 近年来,我国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对38个国家实行了单方面免签政策,对54个国家实行过境 免签并将停留时间延长至240小时,并推出一系列入境便利化政策。 这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好。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接待外国游客2694万人次,同比增长96%;入境旅 客总花费达到942亿美元,增长了77.8%。 为了进一步提高境外旅客在华购物的便利性,提升旅游、消费的获得感、满意度,值"离境退税"政策全 面实施10周年之际,经国务院批准,商务部会同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中国民 航局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的通知》。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在解读政策时对包括《华夏时报》在内的记者表示,此次退税政策的优化与国 货商品的扩容,能有效激发入境消费的快速增长。 "按照退税率11%计算,境外游客消费1万元人民币的商品,最高可获得1100元退税。不过,一般商场会 有一定手续费,扣除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