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派格生物医药港股首日破发跌26% 无收入募3亿港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5-27 16:34
上市表现 - 派格生物医药在港交所上市首日开盘破发报13港元,收盘报11.56港元,跌幅达25.90% [1] - 公司最终发售价为15.60港元,较开盘价下跌17.33% [1][6] 股份发售 - 公司共发售19,283,500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9,642,000股,国际发售9,641,500股 [1][2] - 上市后已发行股份总数达385,955,532股 [2] 募资情况 - 所得款项总额为300.8百万港元,扣除69.1百万港元上市开支后净募资231.8百万港元 [5][7] - 募资将用于核心产品PB-119商业化及适应症扩展、主要产品PB-718开发、其他管线研发、业务开发及营运资金 [7] 财务表现 - 2023年和2024年公司年内总亏损分别为279.2百万元和283.4百万元人民币 [7] - 研发开支是主要亏损来源,2023年研发开支236,731千元人民币,2024年为95,427千元人民币 [8] - 2023年和2024年经营亏损分别为277,454千元和280,852千元人民币 [8] 现金流 - 2023年和2024年经营活动所用净现金分别为233.3百万元和183.4百万元人民币 [9] - 2023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7,147千元人民币,2024年末降至28,392千元人民币 [10] 业务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8年,专注于慢性病创新疗法研发,重点布局代谢紊乱领域 [7] - 目前无产品获批商业销售,未产生任何收入 [7] - 预期2025年将继续录得净亏损 [9]
美国公司最近发现了一个漏洞,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可以大幅降低关税
搜狐财经· 2025-05-27 16:26
首次销售规则的应用 - 美国企业利用首次销售规则合法降低对中国商品的关税负担 该规则允许以商品首次销售价格(如5美元)而非中间商转售价格(如10美元)作为关税计算基数 从而大幅减少关税支出[3][5] - 规则自1988年存在但长期未被关注 直到2018年美国对中国加征高关税后 企业开始主动挖掘该规则的应用价值 涉及行业包括奢侈品、生物技术和烧烤炉制造等[5] - 应用规则需满足多重条件 包括两次以上独立交易、真实买卖关系、完整交易文件 最关键的是需要中国供应商配合披露真实出厂价格[5] 经济效益分析 - 在30%-35%关税税率下 将计税基础从10美元降至5美元可节省近50%的关税成本 对于145%高关税商品节省空间更为显著[7] - 部分美国企业已将该规则作为关键成本策略 节省金额呈现翻倍效应 法律界认为在某些品类中这已成为刚需操作[7] 行业影响 - 中国制造业仍保持明显竞争优势 包括成本低、交货快、质量稳定等特点 即便面临高关税美国企业仍倾向选择中国供应商[10] - 该规则的应用凸显了全球供应链的现实需求 企业会持续寻找规避贸易壁垒的合法途径 政策调整难以完全遏制这种市场行为[12] 政策博弈 - 该规则的应用对美国贸易保护政策形成挑战 可能削弱高关税政策的实际效果 但修改规则面临立法程序和企业阻力的双重障碍[9] - 政策制定者需在保护主义诉求与企业实际利益间寻求平衡 规则的重新激活可能成为贸易博弈的新转折点[12]
今天,杭州减肥药IPO了
投资界· 2025-05-27 15:43
公司概况 - 派格生物医药(杭州)股份有限公司于2024年5月27日登陆港交所,发行价为15.6港元,首日市值约35亿港元 [3] - 公司成立17年,累计融资超13亿元人民币,背后投资方包括君联资本、元禾控股、凯风创投、联想之星、云锋基金等知名机构 [3] - IPO前夕引入杭州国资作为基石投资人,并将注册地从江苏苏州迁至浙江杭州 [3] 核心业务与产品 - 专注于慢性病创新疗法研发,重点布局代谢紊乱领域,已开发1款核心产品及5款候选产品 [5] - 核心产品PB-119为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针对2型糖尿病及肥胖症,已提交新药上市申请 [6] - GLP-1类药物2020年全球市场规模超130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达400亿美元 [6] 财务表现 - 2023年其他净收入1464万元,2024年为701万元 [6] - 2023年亏损2.79亿元,2024年亏损2.83亿元 [6] - 研发开支2023年为2.37亿元,2024年为9543万元 [7] 融资历程 - 累计完成至少9轮融资,早期A轮融资120万美元,2020年F轮融资达7.83亿元人民币 [10] - 2023年F+轮融资1.338亿元人民币,投后估值达40亿元人民币 [10] - IPO基石投资者杭州拱墅区国资认购1.98亿港元,占发售股份65.82% [11] 行业背景 - 杭州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2024年超140家医疗健康企业获融资,上市企业超65家 [13] - 杭州提出2026年生物医药产业总营收达6000亿元目标,制造业产值突破1500亿元 [14] - 长三角地区竞争激烈,上海推出37条生物医药支持政策并设立100亿元并购基金 [14] - 苏州发布"筑峰强链"措施,推动生物医药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15]
深度|ARK Invest 木头姐:医疗领域是AI最被低估的受益者,推出新药所需的时间将从13年缩短到8年
Z Potentials· 2025-05-27 10:37
美国经济与贸易政策 - 美国GDP预计将超出预期加速增长 谈判可能不仅降低关税还包括非关税贸易壁垒 若达成则形成减税和市场放开的积极信号 [3] - 企业税率从35%降至21%后 企业税收从2000亿增长到5000亿 因更多公司回流提升美国竞争力 [4] - 个人税收占GDP比例17%-18% 政府支出24%是主要问题 需通过增长而非增税解决赤字 [5] AI与科技创新 - AI训练成本年降75% 推理成本年降85% 技术驱动创新使全球涌现更多创新公司 [6] - 多组学公司受益于AI 如CRISPR Therapeutics治愈遗传病 Coinbase和Palantir快速增长 Roku全球扩张 [7] - 非MAG-6技术公司估值严重低估 其企业价值/EBITDA比率从标普275%溢价降至10%溢价 [8] 医疗行业变革 - AI将药物研发周期从13年缩短至8年 研发回报率从低个位数回升至20%-30%水平 [16] - CRISPR结合AI可治愈镰状细胞贫血等疾病 开发一次性替代他汀类药物疗法 [16] - 医疗领域是AI最被低估受益者 37万亿细胞数据通过AI分析推动分子诊断突破 [14][16] 国防与技术效率 - 无人机商品化改变战争形态 传统防务公司存在资源错配 需转向电子化作战 [11] - Palantir提升政府效率 FDA首次批准AI诊断软件代码 淘汰无效动物实验 [10] - 自动驾驶是最大AI项目之一 特斯拉为核心代表 医疗为最深远的应用领域 [14] 行业投资机会 - 标普500成分股中技术公司市值2019-2024年增30% 远低于MAG-6的5倍增幅 [6] - Twist Therapeutics等通过血液检测早期癌症 多组学技术推动生命科学突破 [7] - 软件即服务模式普及 AI编程工具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提升生产力 [12][13]
隐藏了30多年的关税“神器”,正在被全球企业重新激活
金十数据· 2025-05-26 19:13
首次销售规则概述 - 企业利用美国海关"首次销售规则"以商品首次销售价格而非最终进口价格计算关税,降低关税成本[1] - 该规则已有数十年历史,在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期间重新受到关注[1][2] - 举例:越南制造商以5美元卖给马来西亚供应商,后者以10美元卖给美国零售商,零售商可按5美元而非10美元缴纳关税[1] 规则运作机制 - 适用条件包括:商品必须明确出口美国、交易符合独立原则、存在真实货物产权转移[3] - 企业需提供完整交易文件(订单/合同/发票)证明合规性[3] - 可通过海关同意或进口后修正调整关税[3] 企业应用现状 - 高价值消费品和奢侈品行业受益显著,因利润空间更大[5] - Moncler表示首次销售价格(工业成本)约为内部转售价一半,带来显著效益[5] - Kuros Biosciences调整业务结构至苏黎世批发中心以适用该规则[5] - Traeger和Fictiv在财报中将规则列为供应链缓冲工具[5] 实施挑战与策略 - 需供应商披露商业信息,但存在信任风险[4] - 企业需筹划供应链架构、保管完整单证、定期评估合规性[3] - 尽管程序复杂,但成本节省潜力使投入物有所值[4] 行业竞争影响 - 未采用规则的企业面临成本上升和价格优势丧失风险[4] - 供应商通过协助客户节省成本可增强客户黏性[4]
港股生物技术板块多股高开,昭衍新药(06127.HK)涨超4%,泰格医药(03347.HK)涨近3%,君实生物(01877.HK)、百济神州(06160.HK)等跟涨。
快讯· 2025-05-26 09:28
港股生物技术板块表现 - 昭衍新药(06127HK)股价上涨超4% [1] - 泰格医药(03347HK)股价上涨近3% [1] - 君实生物(01877HK)和百济神州(06160HK)股价跟涨 [1] 行业动态 - 港股生物技术板块整体呈现高开态势 [1]
IPO周报|觅瑞登陆港交所;52TOYS成又一赴港上市的IP玩具公司
IPO早知道· 2025-05-25 22:07
港股IPO动态 - 觅瑞于2025年5月23日以股票代码"2629"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发行4662万股 香港公开发售获25.51倍超额认购 引入九江国资和复星国际作为基石投资者 累计认购5792万美元(约4.49亿港元) 以每股23.30港元发行价计算 募集资金总额达10.86亿港元 [3] - 觅瑞是专注于miRNA技术的生物科技公司 核心产品GASTROClear™已在新加坡商业化 另有2款商业化产品和6款临床前候选产品 公司是全球首家获得分子胃癌筛查IVD产品监管批准的企业 [4][5] - 手回集团计划于2025年5月30日以股票代码"2621"在港交所上市 拟发行2435.84万股 发行价区间5.84-8.08港元 最高募资1.968亿港元 已引入天津海泰集团和鹿驰资本作为基石投资者 累计认购4955万港元 [7] - 手回集团是中国领先的线上保险中介平台 2023年长期人身险总保费市场份额达7.3% 旗下拥有小雨伞、咔嚓保和牛保100三大平台 2024年营收13.87亿元 经调整净利润2.42亿元 净利润率17.4% [8][9][10] - 52TOYS于2025年5月22日递交港交所上市申请 是中国第二大多品类IP玩具公司 2024年收入6.3亿元 海外收入从2022年3500万元增长至2024年1.47亿元 复合增长率超100% [11][12] A股IPO动态 - 威高血净于2025年5月19日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股票代码"603014" 是国内血液净化制品龙头企业 2023年血液透析器和管路市场份额分别为32.5%和31.8% 均居行业第一 [13] - 威高血净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34.26亿元、35.32亿元和36.04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5亿元、4.42亿元和4.49亿元 产品覆盖国内6000多家医疗机构 包括1000多家三级医院 [13] 行业概况 - miRNA检测行业 觅瑞是该领域的先驱者和领导者 专注于开发无创、精准的疾病早期检测解决方案 [5] - 线上保险中介行业 手回集团通过创新平台赋能保险交易 已与超过110家保险公司建立合作 覆盖中国70%以上人身险公司 [8][9] - IP玩具行业 52TOYS提供多品类玩具产品 兼具自有和授权IP 海外市场增长迅速 [12] - 血液净化制品行业 威高血净产品线丰富 在血液透析领域占据领先市场份额 [13]
AI精准医疗平台公司Caris Life Sciences(CAI.US)申请美股IPO 拟筹资至多3亿美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5-24 10:05
尽管医疗和生物技术领域的IPO通常是美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近期多起知名交易表现不佳 后,2025年该领域IPO活动显著降温。彭博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美国交易所该板块新股发行融资总额为 14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下降56%。 文件指出,这家总部位于得克萨斯州欧文市的公司股东包括创始人兼董事长大卫·迪恩·哈尔伯特(David Dean Halbert),以及私募股权公司JH Whitney Capital Partners和第六大道资本的关联实体,上述股东持 股比例均不低于5%。 智通财经APP获悉,专注于癌症诊断与治疗技术的医疗公司Caris Life Sciences Inc.(CAI.US)周五向美国 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首次公开募股(IPO)申请,拟筹资至多3亿美元。 文件显示,这家由第六大道资本(Sixth Street Partners)支持的公司在2025年前三个月实现营收1.209亿美 元,净亏损1.27亿美元;相比之下,2024年同期营收为8070万美元,净亏损1.341亿美元,营收增长的同 时亏损有所收窄。 Caris成立于2008年,利用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分析肿瘤学 ...
港股IPO赚钱效应太强了!2只新股暗盘暴涨
证券时报· 2025-05-22 21:51
港股IPO市场表现 - 近期港股IPO赚钱效应显著,两只新股恒瑞医药和MIRXES-B暗盘竞价期间分别暴涨32.24%和34.76% [1][2] - 恒瑞医药申购倍数达409倍,MIRXES-B仅25倍,市场热度差异显著 [7] - 今年已上市的23家港股公司中仅6家首日破发,映恩生物和蜜雪集团首日涨幅分别超116%和43% [9] 恒瑞医药业务分析 - 公司为A股老牌药企,2024年研发投入占总收入29.4%,累计现金分红达80.29亿元(A股募资额的16.8倍) [6] - 创新药收入占比持续提升,从2022年38.1%增至2024年46.3%,仿制药收入占比同期从60.3%降至42.0% [6][7] - 2024年总收入280亿元,2014-2024年复合增长率14%,远超全球制药市场4%的增速 [6] MIRXES-B业务概况 - 公司为新加坡miRNA技术企业,专注于癌症早期检测试剂盒开发,是全球首家获分子胃癌筛查IVD批准的公司 [7] - 亏损持续扩大,2022-2024年亏损额从0.56亿美元增至0.92亿美元 [7] 其他新股表现 - 宁德时代港股最新股价329.8港元,较发行价263港元上涨超25% [8] - 表格数据显示多只新股首日涨幅超50%,如炉上的薄(68.49%)、石曲리(81.61%) [9]
英诺特: 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关于北京英诺特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的法律意见书
证券之星· 2025-05-22 20:15
股东大会合法性 - 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对北京英诺特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的合法性进行见证并出具法律意见,审查依据包括《公司法》《证券法》《股东会规则》及《公司章程》[1] - 股东大会的召集程序符合规定,公司已通过公告形式通知全体股东会议时间、地点、审议事项等关键信息[3] - 会议于2025年5月22日在公司会议室召开,董事长叶逢光主持,现场与网络投票时间分别覆盖交易时段和全天[4][5] 出席及表决情况 - 现场会议出席股东及代理人共7人,代表有表决权股份68,709,082股(占总数比例未披露),网络投票股东57名[6] - 所有议案均以超99.9%同意率通过,反对票占比最高为0.7177%(关联议案),中小投资者反对率最高0.7083%[7][8][9][10] - 关联股东在特定议案中回避表决,涉及股份67,647,516股,非关联股东表决股份5,326,916股[9] 程序合规性结论 - 律师事务所确认股东大会召集、召开程序、出席人员资格及表决结果均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要求[11] - 表决结果统计涵盖现场与网络投票合并数据,监票计票流程规范[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