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座舱

搜索文档
“剪刀差”扩大 斑马智行上市烦恼多
北京商报· 2025-09-23 18:33
公司财务表现 - 2022至2024年营收从8.05亿元增至8.24亿元,但2025年一季度营收从上年同期的1.68亿元下滑至1.36亿元 [1][2] - 2022至2024年经调整净亏损总计22.75亿元,其中2022年亏损7.26亿元、2023年亏损7.92亿元、2024年亏损7.57亿元,2025年一季度亏损从上年同期的1.96亿元扩大至2.01亿元 [1][2] - 毛利率从2022年的53.9%降至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的38.9% [1] 营收结构 - 系统级操作系统解决方案是营收主要来源,2022至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占比均超80%,其中2025年一季度贡献率达89.7% [3] - 车载平台服务营收占比在10%至12.2%之间,AI全栈端到端解决方案营收占比始终为个位数 [3] - 系统级操作系统解决方案销售成本高达91.7%,车载平台服务销售成本仅为6.7%,两者毛利率分别为37.6%和45.2% [4] 客户与供应商依赖 - 上汽是公司最大客户,2022至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贡献营收占比分别为54.7%、47.4%、38.8%及47.8% [1][7] - 阿里是公司最大供应商,同时2022年是公司五大客户之一,主要提供云服务、软件服务及共享服务 [8] - IPO前阿里系持有公司44.72%股份及40.17%投票权,上汽系持有34.34%股份及37.16%投票权 [7] 运营数据与业务趋势 - 2025年一季度定点数量从上年同期的37个降至30个,主要因部分主机厂客户内部审批及合同签署流程延迟 [5] - 公司面临软件著作权许可合同纠纷败诉,被要求支付1555万元 [1] - 公司高管变动频繁,原副总裁兼CTO王军加入比亚迪智能座舱团队,原CFO夏莲因不看好业务发展而离职 [1][2] 行业竞争与挑战 - 智能座舱赛道竞争激烈,技术门槛较低,主机厂自研趋势增长可能导致市场份额被侵蚀 [9] - 公司优势在于与阿里等合作提供车厂难以快速复制的智能化体验,但尚未建立明显竞争壁垒 [9] - 公司营收增长与毛利率下降形成剪刀差,且高度依赖单一客户上汽,其需求变化可能对财务状况造成显著影响 [1][7]
博泰车联开启招股:中国高端智能座舱龙头企业
新浪财经· 2025-09-23 10:47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美港股观察社) 9月22日,博泰车联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泰车联",股票代码:2889.HK)作为中国汽 车智能化领域的领军者,正式开启港交所上市招股。此次招股,公司计划全球发售1043.69万股H股(视 乎超额配股权行使与否而定),其中,中国香港发售股份104.37万股,国际发售股份939.32万股,招股时 间为2025年9月22日至9月25日,招股价为102.23港元/股,并且将在2025年9月30日正式登陆港交所。此 外,公司还引入了基石投资者,包括Horizon Together Holding Ltd.(由智驾领域龙头企业地平线机器人- W(09660.HK)全资拥有)、Huangshan SP(为黄山市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及北京金控合作基金)、以及 Smart Ventures Limited(香港养和医院李氏家族旗下),它们计划认购4.659亿港元的发行股份,按照 102.23港元/股的发行价计算,认购股份数达455.752万股。 而在上市前融资阶段,公司是唯一获得一汽、东风及小米三家知名车厂联合投资的汽车智能化赋能企 业。已吸引众多明星机构投资者和车企, ...
“剪刀差”扩大、下降的里程碑数据 斑马智行上市烦恼多
北京商报· 2025-09-23 10:05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营收增长乏力,2022年至2024年营收从8.05亿元增至8.24亿元,但2025年一季度营收从上年同期的1.68亿元下滑至1.36亿元 [1][2] - 公司经调整净亏损持续,三年总计22.75亿元,2025年一季度净亏损从上年同期的1.96亿元扩大至2.01亿元 [1][2] - 公司毛利率显著下滑,从2022年的53.9%降至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的38.9% [1] 营收结构 - 系统级操作系统解决方案是公司营收绝对主力,2025年一季度营收贡献率高达89.7% [3] - 车载平台服务和AI全栈端到端解决方案营收占比较小,对公司整体营收拉动有限 [3] - 公司营收高度依赖单一最大客户上汽,2022年至2025年一季度,来自上汽的营收占比分别为54.7%、47.4%、38.8%及47.8% [1][7] 运营数据与战略 - 公司关键运营指标“定点数量”出现下降,2025年一季度从上年同期的37个降至30个 [5] - 公司研发费用在2025年一季度为1.96亿元,同比减少22.6%,而管理费用和销售开支则分别同比增长18.1%和7.4% [6] - 公司试图通过精简员工结构来控制研发成本,但预计未来将增加研发支出 [6] 股权结构与关联方 - 公司控股股东为阿里系和上汽系,IPO前分别持有公司约44.72%和34.34%的股份权益 [7] - 上汽既是公司最大客户,也向其提供硬件产品;阿里既是公司最大供应商,也曾是其客户,向其提供云服务等 [7][8] 行业竞争与挑战 - 智能座舱领域竞争激烈,公司被指尚未建立起明显的竞争壁垒,技术门槛相对较低 [9] - 主机厂自研趋势增长,可能侵蚀第三方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市场份额 [9] - 公司业务发展面临不确定性,其前首席财务官因不看好公司业务发展而离职 [1]
计算机行业“一周解码”:荣威上车豆包大模型,智能座舱进入深度思考时代
中银国际· 2025-09-23 08: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计算机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 [6] 报告核心观点 - 智能座舱进入深度思考时代 上汽荣威M7 DMH首搭豆包深度思考大模型 实现从指令式到自然人感交互的跨越 具备模糊语义理解 行业领先记忆贯穿能力 复杂控车能力和汽车大师功能 覆盖15类核心场景 支持超过300个车控能力和1000多个接口[1][11][12] - 人形机器人赛道加速升温 Figure AI完成C轮超10亿美元融资 投后估值达390亿美元 由Parkway Venture Capital领投 英伟达 英特尔资本等巨头参投 资金将用于扩展家庭和商业运营 构建下一代GPU基础架构及启动数据收集工作[1][13][15] - 散热成为AI产业链战略物资 英伟达因AI新平台Rubin与Feynman功耗或超2000W 推动MLCP液冷方案 单价为传统散热方案的3至5倍 供应商Boyd已向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交付500万块液冷板[1][16][17] 行业重点事件分析 - 智能座舱革新 荣威M7 DMH搭载豆包大模型实现四大能力提升 包括模糊语义理解(支持倒装句式 否定表达和多意图) 记忆贯穿(覆盖车端状态 地理位置及多轮交互信息) 复杂控车(300+车控能力)及汽车大师功能 重新定义人车交互模式[11][12] - Figure AI融资里程碑 融资额超10亿美元 估值390亿美元反映资本对人形机器人赛道看好 但需关注"演示能力"向"交付能力"转化 公司核心发展领域包括BotQ生产部署 GPU基础设施升级及多模态数据收集[13][14][15] - 液冷技术升级需求迫切 英伟达MLCP技术将芯片金属盖与液冷板整合 通过微通道直接冷却芯片 缩短传热路径 预计2026年下半年应用于Rubin GPU 目前面临流体力学复杂性及冷液渗漏风险 量产需3-4个季度[16][17][18] 产业链相关企业 - 智能座舱及车载AI领域关注中科创达 科大讯飞 四维图新 光庭信息 华阳集团 东软集团[1][6] -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涉及优必选 科大讯飞 凌云光 汉王科技 软通动力 智微智能 索辰科技[1][6] - 液冷散热产业链包括中科曙光 网宿科技 中国长城 润泽科技 依米康[1][6] - 投资建议覆盖智能座舱 人形机器人及液冷企业 具体为科大讯飞 软通动力 索辰科技 智微智能 中科曙光 网宿科技 中科创达 四维图新 华阳集团[4] 行业动态摘要 - 芯片及服务器领域 英伟达要求开发MLCP液冷技术 腾讯全面适配国产芯片 西部数据提高HDD价格 英伟达在英国部署12万个GPU 华为公布昇腾芯片三年迭代路线[19] - 云计算领域 科威尔与英伟达签署63亿美元算力订单 CoreWeave投资15亿英镑建设数据中心 华为CloudMatrix云节点将升级至8192卡[20] - 人工智能领域 湖南上线低空经济互联网平台 上海推动高端AI医疗器械发展 谷歌母公司市值突破3万亿美元 华为发布AGI驱动产业革命报告 微软建设AI数据中心 Meta推出智能眼镜及神经腕带[20] - 数字经济与工业互联网 丽江打造数字农业产业集群 金砖国家论坛聚焦AI绿色低碳经济 通威太阳能入选全球"灯塔工厂" 工业互联网同舟AI平台发布[21][22] 公司动态要览 - 奇安信拟注册发行不超过2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 含10亿元中期票据及10亿元超短期融资券[3][22] - 商络电子全资子公司收购立功科技88.79%股权 实现控股[3][22] - 软通动力解除限售股份2.73亿股 占总股本28.61% 控股股东刘天文解除质押1950万股[24] - 索辰科技全资子公司拟收购北京力控元通51%股权[25]
斑马智行上市烦恼多
北京商报· 2025-09-23 00:18
核心观点 - 斑马智行面临营收增长乏力、亏损扩大、毛利率下降及客户集中度高等问题 同时遭遇高管离职和行业竞争加剧的挑战 [1][2][9]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从8.05亿元增至8.24亿元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从1.68亿元降至1.36亿元 [1][2] - 三年经调整净亏损总计22.75亿元 2025年一季度亏损从1.96亿元扩大至2.01亿元 [1][2] - 毛利率从2022年53.9%降至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的38.9% [1] - 系统级操作系统解决方案占营收超80% 2025年一季度占比达89.7% [3] - 车载平台服务毛利率45.2% 显著高于系统级解决方案的37.6% [4] 客户与供应商 - 上汽系持股34.34% 2022-2025年一季度贡献营收占比54.7%-47.8% [7] - 阿里系持股44.72% 连续三年为最大供应商 2022年曾位列五大客户 [7][8] - 来自上汽的营收从2022年4.41亿元降至2024年3.19亿元 [7] 运营数据 - 2025年一季度定点数量从37个降至30个 主因客户审批流程延迟 [5] - 研发费用同比降22.6%至1.96亿元 管理及销售费用分别增18.1%和7.4% [6] 业务结构 - 系统级操作系统解决方案销售成本率达91.7% 车载平台服务仅6.7% [4] - AI全栈端到端解决方案营收占比始终为个位数 [3] - 公司预计车载平台服务将成未来增长动力 [4] 行业竞争 - 智能座舱领域技术门槛较低 主机厂自研趋势加剧竞争 [9] - 公司优势在于与阿里合作提供的智能化体验 [9] - 招股书重点提示行业竞争激烈风险 [10]
博泰车联网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已累计融资超40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2 22:13
又一家智能座舱公司即将登陆港股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智能座舱本身是技术迭代快、研发周期长、投资高的行业,持续外部资金支持将是企业 前期保持发展的关键。 "博泰车联网通过上市聆讯,将在香港上市,这有助于其获取更充足的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市场拓展 及产品升级,从而巩固高端市场优势。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拥有成熟的资本市场和良好的投资环 境,能为企业提供国际化视野,增强市场影响力。"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在接受《每日 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近日,记者向博泰车联网发邮件求证IPO(首次公开募股)相关事项,截至发稿,尚未获得回复。 目前已经完成多轮融资 从招股书披露数据来看,2022~2024年,博泰车联网的营收从12.18亿元增至25.57亿元,3年实现翻倍。 2025年前5个月,博泰车联网实现营收约7.54亿元,同比增长34.4%。 从数据来看,2022~2024年,博泰车联网分别产生研发开支2.77亿元、2.35亿元和2.07亿元;销售开支分 别为1.1亿元、1.17亿元和1.49亿元;行政开支分别为2.5亿元、2.6亿元和3.7亿元。 日前,据港交所披露,博泰车联网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 ...
高管变动、官司败诉,斑马智行上市烦恼多
北京商报· 2025-09-22 19:38
公司高管变动 - 斑马智行原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王军已加入比亚迪智能座舱团队,负责座舱架构和地图研发[1][3] - 公司首席财务官夏莲于2025年4月底离职,其离职原因之一是不看好公司业务发展[3] - 对于高管变动传闻,斑马智行方面未予回应[3] 财务表现 - 公司营收从2022年的8.05亿元微增至2024年的8.24亿元,但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下滑19.5%至1.36亿元[1][4][5]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经调整净亏损总计22.75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净亏损同比扩大2.5%至2.01亿元[1][4][5] - 公司毛利率从2022年的53.9%下降至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的38.9%[1] - 2025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同比减少22.6%至1.96亿元,而管理费用和销售开支分别同比增长18.1%和7.4%[11] 业务结构与客户依赖 - 系统级操作系统解决方案是营收主要来源,在2025年第一季度贡献了89.7%的营收[6] - 上汽是公司最大客户,2022年至2025年第一季度,来自上汽的营收占比分别为54.7%、47.4%、38.8%及47.8%[1][12] - 公司业务面临对单一主要客户上汽的高度依赖风险[12] 运营数据与市场竞争 - 被视为重要里程碑的定点数量在2025年第一季度从上年同期的37个下降至30个[11] - 智能座舱领域竞争激烈,行业观点认为技术门槛相对较低,主机厂自研趋势可能侵蚀供应商市场份额[14] - 公司在招股书中花费大量篇幅描述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14] 股权结构与关联方 - 首次公开募股前,阿里系持有公司44.72%的股份权益,上汽系持有34.34%的股份权益[12] - 上汽和阿里既是公司的主要股东,也是重要的客户和供应商,存在关联交易[12][13]
港股智能座舱第一股博泰车联开启招股
搜狐财经· 2025-09-22 19:28
上市招股详情 - 公司计划于9月30日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交易 股票代码为2889 HK [1] - 全球发售1043 69万股H股 其中香港发售104 37万股 国际发售939 32万股 [1] - 招股价定为102 23港元/股 招股时间为9月22日至9月25日 [1] - 基石投资者计划合计认购4 659亿港元的发行股份 按发行价计算认购股份数量为455 752万股 [1] 公司业务与技术优势 - 公司自2009年成立以来专注于汽车智能化核心领域 是中国最早开发智能座舱解决方案的企业之一 [2] - 公司采用软件+硬件+云端服务的一体化发展模式 构建了差异化战略和技术壁垒 [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 公司在国内智能座舱和网联服务解决方案供应商中注册发明专利数量位居首位 [2] - 2023年公司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两项核心技术被认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
博泰车联拟全球发售1043.69万股H股 预计9月30日挂牌
证券时报网· 2025-09-22 09:09
公司上市与招股信息 - 博泰车联将于9月22日至25日进行招股,全球发售1043.69万股H股,每股发售价为102.23港元,预计9月30日在联交所开始买卖 [1] - 此次全球发售预计所得款项净额约9.19亿港元 [1] - 发售所得款项将主要用于扩大产品组合和技术研发(30%)、提高生产和验证能力(30%)、拓展销售和服务网络(20%)、战略投资(10%)以及营运资金和一般企业用途(10%) [1]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中国智能座舱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提供软件、硬件及云端服务相结合的解决方案 [1] - 在2024年中国乘用车智能座舱域控制器解决方案市场,公司市场份额排名第三,占7.3% [1] - 公司的核心优势在于能够提供量身定制的一体化服务,区别于主要侧重硬件的竞争对手 [1] 基石投资者信息 - 公司已与Horizon Together Holding Ltd、Huangshan SP及Smart Ventures Limited订立基石投资协议 [1] - 基石投资者总投资额约4.66亿港元,将认购455.75万股 [1]
博泰车联(02889.HK)预计9月30日上市 引入智联高科等基石
格隆汇· 2025-09-22 07:07
格隆汇9月22日丨博泰车联(02889.HK)发布公告,公司拟全球发售1043.69万股H股(视乎超额配股权行使 与否而定),中国香港发售股份104.37万股,国际发售股份939.32万股;2025年9月22日至9月25日招股; 发售价将为每股发售股份102.23港元,每手买卖单位为20股,中金公司、国泰君安国际、招银国际、华 泰国际以及中信证券为联席保荐人;预期股份将于2025年9月30日开始在联交所买卖。 基于发售价每股102.23港元,并假设超额配股权未获行使,估计集团将自全球发售收取所得款项净额约 9.191亿港元。集团目前拟将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用作以下用途:约30%所得款项净额预计将用于扩 大产品组合和解决方案以及增强技术,进一步加强涵盖软件、硬件和云端车联网的全方位自主能力;约 30%所得款项净额预计将分配用于提高集团的生产、测试及验证能力;约20%所得款项净额预计将用于 扩大集团的销售和服务网络,以提高集团的品牌知名度;约10%所得款项净额预计将用于旨在进一步整 合行业资源的战略性投资;约10%所得款项净额将分配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集团是中国智能座舱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根据灼识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