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声科技(02018)

搜索文档
港股苹果概念股走强 瑞声科技涨15%
快讯· 2025-04-10 09:34
港股苹果概念股走强 瑞声科技涨15% 智通财经4月10日电,截至发稿,瑞声科技(02018.HK)涨15%、高伟电子(01415.HK)涨14.92%、比亚迪 电子(00285.HK)涨13.75%、丘钛科技(01478.HK)涨9.14%。 ...
"对等关税"对瑞声科技(2018.HK)影响有限,且公司议价能力较强
格隆汇· 2025-04-09 11:13
文章核心观点 - 国盛证券认为在美国“对等关税”事件中瑞声科技承受成本有限、议价能力强,挑战更是机遇,且看好其在多场景的强劲产品力,在外部环境波动中有望加强多维度竞争力 [1][2] 瑞声科技应对关税挑战优势 - 自身对美国市场敞口有限,处于消费电子产业链上游核心零部件环节,传导更间接 [1] - 在全球多个国家有产能布局,可优化供应链布局、降低影响 [1] - 基于核心技术能力,在客户声学、马达、相关结构件有较高份额和竞争力,议价能力强 [1] - 车载业务本区域生产、本区域销售,不受此次关税波动影响 [1] 瑞声科技产品业务布局 - 智能手机方面,声学、马达、结构件持续迭代,积极推进光学升级,塑胶镜头、模组、WLG相关产品获高端突破 [1] - 车载业务方面,除声学外,麦克风模块、车载光学进入量产导入期 [1] - 新场景应用方面,积极布局机器人赛道,拓展头部客户,打造垂直一体化能力;XR赛道拓展声学和光学布局 [1] 行业趋势与公司竞争力 - AI硬件升级趋势势不可挡,瑞声科技作为龙头企业,纵向推进产品升级创新、横向加强多场景拓展,有望加强多维度竞争力 [2]
瑞声科技连续20日回购,累计斥资3.24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4-08 23:18
文章核心观点 - 瑞声科技今年以来多次进行股份回购,自3月11日起连续20日回购,4月8日回购金额达8771.44万港元,当日股价上涨3.33% [1] 回购情况 - 4月8日公司以每股32.200 - 34.900港元的价格回购260.00万股,回购金额8771.44万港元,当日收盘价34.100港元,上涨3.33%,全天成交额7.76亿港元 [1] - 自3月11日以来公司连续20日回购,合计回购794.90万股,累计回购金额3.24亿港元,其间该股累计下跌34.86% [1] - 今年以来公司累计进行58次回购,合计回购1539.15万股,累计回购金额6.29亿港元 [1] 回购明细 - 文章列出2025年1月2日至4月8日期间每日的回购股数、回购最高价、回购最低价和回购金额 [1][2]
受益AI手机升级,瑞声科技散热业务全年收入同比增长40.1%
格隆汇· 2025-04-01 13:51
文章核心观点 - 2024年瑞声科技收入创历史新高,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各业务板块表现良好且散热业务有新增长空间 [1] 各业务板块表现 电磁传动及精密结构件业务 - 2024年全年该业务分部收入97.1亿元,同比增长17.8%,毛利率为23.3%,同比提升3.2个百分点 [1] - 金属中框导入更多中高端机型和折叠机,收入同比增长近24%,成为安卓阵营手机金属结构件头部供货商,是多款爆款机型金属中框主要供应商 [1] 散热业务 - 2024年全年收入为3.26亿元,同比增长40.1%,成为国内旗舰智能手机散热片主要供应商,份额超50% [1] 笔电机壳业务 - 得益于高价值量新项目放量和PC市场需求回暖,该产品线收入达到13.5亿元,同比增长53.3% [2] 未来展望 - 随着手机性能算力提升和AI大模型本地部署,手机散热需求不断提升,公司将强化技术创新,配合大客户升级需求,打开散热业务新增长空间 [2]
瑞声科技(02018)以2.88亿元收购初光约53.74%股权 进一步完善集团的声学系统解决方案能力
智通财经网· 2025-03-28 20:13
文章核心观点 瑞声科技间接全资附属公司瑞声投资收购初光约53.74%股权,总代价约2.88亿元,交易将完善集团声学系统解决方案能力,董事认为交易公平合理且符合股东整体利益 [1][2] 交易情况 - 2025年3月28日瑞声投资与初光及创始人签署《股权转让及增资协议》,收购初光约53.74%股权,总代价约2.88亿元 [1] - 交易以低于10倍的市盈率定价 [2] 初光公司情况 - 初光成立于2016年,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及专精特新企业,是国内领先的电子元器件模组研发生产厂商 [1] - 主营业务是汽车前装电子产品的研发配套,致力于车用声学语音交互和声学主动降噪系统中感应单元技术创新和产品应用 [1] - 产品包括车用类比麦克风模组等多种麦克风模组及RNC感测器模组等,近年来产品技术扩展至车内充电模组等车电子内模组类产品 [1][2] - 拥有产品相关核心知识产权数十项,与多个国内主流合资品牌、自主品牌头部汽车厂以及主要新能源汽车厂建立了广泛合作 [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未经审计收入为2.52亿元,过去三年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108%,数位麦克风模组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行业前列 [2] 交易影响 - 交易将进一步完善集团的声学系统解决方案能力,增强消费电子领域对电子元器件模组能力,在车载领域实现从声音感知、声音处理到声音播放的全面闭环 [2] - 交易后集团将利用全球资源布局助力初光推进全球市场开拓 [2]
瑞声科技(02018)2024光学毛利率同比大增19.5%,25年7片式镜头出货将数倍增长
智通财经网· 2025-03-28 13:53
文章核心观点 - 3月20日瑞声科技发布2024年全年业绩报告,集团收入创新高,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光学业务成业绩增长主因之一 [1] 业绩表现 - 2024年集团收入273.3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33.8%,毛利率22.1%,同比提升5.2个百分点,净利润18.0亿元,同比增长142.7% [1] - 2024年光学业务下半年收入27.9亿元,同比增长50.2%,环比增长26.0%,毛利率7.9%,同比改善17.1个百分点,环比提升3.2个百分点 [1] - 2024年光学业务全年收入50.0亿元,同比增长37.9%,毛利率同比大幅提升19.5个百分点至6.5% [1] 业务进展 塑料镜头 - 6P及以上塑料镜头出货量持续攀升,2024年下半年6P镜头出货量占比超18%,预计2025年6P及以上高端镜头出货量占比持续提升 [2] - 2024年7片式镜头出货量约350万只,2025年出货量将数倍增长,7P镜头携手超薄旗舰折叠机亮相加强高端光学布局 [2] 光学模组 - 受益于出货量与ASP大幅提升,全年收入同比显著增长55.2% [2] - 32M像素以上的模组出货量占比达32.0%,同比提升近4个百分点,正配合客户开展更高端模块预研工作 [2] WLG - 工艺良率稳步攀升,为赢得更多机型定点打下基础,如华为或将在Pura 80主摄采用其WLG混合镜头 [2] - WLG镜头已被多款中高端机型采用,1G6P WLG玻塑混合镜头方案有光学性能优势 [3] - WLG在制作微棱镜有一体化压铸独特优势,相关产品获客户认可和定点,有望向更多机型导入 [3] 车载光学 - 拥有智能驾驶类和智能座舱类镜头,和海外头部新能源客户合作的高规格项目即将量产 [3] XR光学 - 深度布局衍射光波导和光引擎等品类,光波导与国际头部设计厂商达成独家战略合作,量产线完成量产调试 [4] - 光波导有多个客户项目已定点并开发交付,AI camera、大视场角AR模组等定点多家客户项目,年内量产 [4]
瑞声科技车载声学营收35.2亿,已供货理想、吉利、小米等热门车型
格隆汇· 2025-03-27 14:10
文章核心观点 - 瑞声科技2024年全年业绩创新高,盈利能力大幅提升,车载声学业务取得突破进展,收购PSS后协同效应显著 [1][2] 业绩表现 - 2024年集团营收达人民币273.3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33.8% [1] - 2024年毛利率为22.1%,同比提升5.2个百分点 [1] - 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42.7%至人民币18.0亿元 [1] 车载声学业务 - 2024年车载声学业务全年收入为人民币35.2亿元,毛利率为24.8% [1] - 收购PSS后构建垂直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一站式服务,提升客户粘性,实现商业拓展 [2] - PSS在欧美一线车企中占据领先市场份额,彰显集团在全球车载声学领域影响力 [2] - 集团与PSS车载声学产品供应中国头部新能源品牌热门车型,车载NLC Pro算法定点全球头部豪车品牌 [2] - 问界M9、小米SU7等热门车型采用瑞声科技/PSS公司扬声器产品 [2] 收购情况 - 2024年2月完成对PSS首期收购,PSS成为瑞声科技拥有80%权益的间接附属公司,财务业绩并入整体业绩 [1] - PSS是全球领先高端音响系统供应商,有超50年经营历史和广泛客户群,是多家汽车原厂零部件一级供应商 [1]
净利大增142.7%:从技术生态构建到跨领域复用,看瑞声科技(02018.HK)底层增长逻辑
格隆汇· 2025-03-26 10:42
文章核心观点 瑞声科技2024年业绩创新高,归母净利润大增,公司已从声学元件商转型为整体感知解决方案供应商,通过多技术域融合构建生态,在光学、智能汽车、AI眼镜和机器人等领域展现增长潜力 [1][2] 各部分总结 光学成超预期的核心驱动力 - 2024年光学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7.9%,毛利率暴增19.5个百分点,源于6P及以上高端镜头出货占比上升和WLG技术良率与产能质变 [3] - 2025年WLG玻塑混合镜头出货量将超千万颗,多家主流客户旗舰机型锁定该方案,汇丰预测光学产品盈利能力改善将延续至2025 - 2026年 [3] - 声学领域2024年收入82.1亿元,同比增长9.5%;电磁传动及精密结构件等业务合并分部收入同比增长31.3%至60.7亿元,环比上升67.0% [4] 开启智能汽车第二增长极 - 公司将手机系统整合能力延伸至汽车领域,2024年车载声学业务收入35.2亿元,毛利率24.8%,产品应用于传统及新势力车企 [5] - 全套扬声器实现量产出货,功放产品交付快,产能利用率爬升,品牌音响系统、独立声学算法、麦克风模组均取得进展 [5][6] - 光学业务WLG玻塑混合镜头加速导入车载客户群,全球汽车摄像头需求预计2027年前保持16%年复合增长率 [6] 感知技术撬动AI眼镜与机器人新支点 - AI眼镜领域,公司打造全栈式技术闭环,声学、光学、触觉反馈均有突破,实现声、光、触三感协同,交付大客户项目 [7][8] - AI眼镜市场前景可期,正从极客玩具向大众刚需转变 [8] - 机器人领域,公司从零部件供应商向系统级感知方案商转型,计划未来三年突破人形机器人赛道,展示微型电机产品矩阵 [9] - 2025年人形机器人将进入量产元年,全球机器人灵巧手市场规模预计到2030年突破141万只/30亿美元 [10]
瑞声科技:预计2025年各业务板块均能实现稳步成长-20250321
浦银国际证券· 2025-03-21 22: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重申瑞声科技“买入”评级,上调目标价至 60.5 港元,潜在升幅 16%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瑞声科技 2H24 业绩增长强劲,符合盈利预告,2025 年各主要业务板块保持稳健成长动能 [11] - 短期消费电子业务受益国补政策,车载声学业务有望放量,在机器人等领域布局奠定长期增长空间,当前市盈率 24.6x,估值有上行空间 [11] - 采用分部加总估值法,对各业务板块给予不同目标市盈率,得出目标价 60.5 港元 [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报表分析与预测 - 2023 - 2027E 营业收入分别为 204.19 亿、273.28 亿、308.05 亿、349.41 亿、397.67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1%、34%、13%、13%、14% [2] - 2023 - 2027E 净利润分别为 7.4 亿、17.97 亿、22.61 亿、25.77 亿、28.31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10%、143%、26%、14%、10% [2] - 营运指标增速、盈利能力、利润率、营运能力等指标在 2023 - 2027E 期间有不同表现,如营业收入增速、净资产收益率等有变化 [12] 业绩回顾及预测调整 - 瑞声科技 2H24 收入 161 亿元,同比增长 44%,环比增长 43%,各主要业务板块同环比增长,毛利率、营业利润、净利润等指标改善 [11][13] - 上调 2025 年、2026 年盈利预测,新预测较前预测在营业收入、毛利润、经营利润、净利润等方面有提升 [11][15] 估值 - 采用分部加总估值法,对声学产品、电磁传动及精密结构件等业务板块分别给予 2025 年不同目标市盈率,得出目标价 60.5 港元 [11][17] SPDBI 乐观与悲观情景假设 - 乐观情景目标价 87.0 港元(概率 15%),悲观情景目标价 33.1 港元(概率 15%),分别对应不同的市场情况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