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座舱

搜索文档
就在今天|物理智能产业与资本峰会:L3高阶智驾专题暨VLA模型产业白皮书及产业图谱发布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9-04 06:29
文章核心观点 - 视觉-语言-动作模型(VLA)正成为L3级智能驾驶和具身智能产业的核心技术框架 有望构建类似人类驾驶员的整体认知体系 将重塑产业格局并带来巨大市场机遇 [1][2] 会议议程及参与方 - 国泰海通证券与上汽集团金融事业部高层领导出席致辞 体现金融机构与产业资本对智能驾驶领域的重视 [3] - Momenta作为全球领先自动驾驶公司 通过"一个飞轮"技术洞察和"两条腿走路"产品战略 实现量产辅助驾驶与RoboTaxi的规模化应用 [3] - 车联天下定位全球领先AI智能座舱和机器人系统提供商 多个高通SOC平台全球首发 整合优化大语言模型在智能座舱领域落地 [4] - 觉非科技以数据闭环为核心引擎 通过多传感器融合实现时空数据高效处理 成为AI数据要素主要供给方 [5] - 艾博连科技专注于汽车智能座舱技术革新 通过Al-Link平台实现动态场景生成和零层级交互系统 降低车企开发成本80% [5] - 零一汽车作为新能源重卡科技企业 基于VLA架构推进重卡智能化跃迁 通过垂直集成技术打造运输机器人解决方案 [6] 技术发展趋势 - VLA模型将视觉 语言和动作能力深度融合 形成类似人类驾驶的认知框架 成为实现L3智能驾驶与具身智能的关键技术路径 [1][3] - 智能座舱向AI大模型驱动演进 从"功能堆砌"向"主动智能"跃迁 端云协同架构成为主流技术方案 [4][5] - 数据闭环体系成为智能驾驶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 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实现高精度时空数据处理 [5] - 情感计算与多模态交互技术推动智能场景创新 显著提升用户体验和开发效率 [5] 产业应用方向 - 乘用车领域量产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已实现全场景端到端智能辅助驾驶体验 [3] - 商用车领域VLA架构正推动重卡智能化升级 开启绿色高效运输新时代 [6] - 智能座舱系统向情感化 个性化方向发展 形成新的车载交互范式 [4][5] - 自动驾驶商业化路径呈现"量产辅助驾驶+RoboTaxi"双线并行发展态势 [3]
3年亏掉26亿元 斑马智行拟赴港IPO
新浪财经· 2025-08-30 04:58
公司分拆上市计划 - 阿里巴巴拟分拆斑马智行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独立上市 联席保荐人为德意志银行、中金公司和国泰君安国际 [1] -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 阿里巴巴持有斑马智行44.72%股份 上汽集团持有34.34%股份 [1] - 公司估值达220亿元 位列2025年全球独角兽榜第331位 [1]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收入分别为8.05亿元、8.72亿元和8.24亿元 [2] - 同期年度亏损分别为8.78亿元、8.76亿元和8.47亿元 [2][5] - 亏损主因包括对基础技术的大量前期投资、战略定价策略以及早期业务线的长期变现潜力 [6] 市场地位与业务规模 - 按2024年收入计算 斑马智行是国内最大的以软件为核心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 [3] - 智能座舱解决方案搭载量从2022年83.5万台增长至2024年233.4万台 复合年增长率达67.2% [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解决方案已在60个主机厂的逾800万辆车上搭载 覆盖超过14个国家 [5] 技术优势与核心竞争力 - 国内仅有的两家完全自研汽车操作系统的第三方供应商之一 [4] - 唯一实现系统级操作系统解决方案、AI全栈端到端解决方案和汽车平台服务三大核心支柱无缝整合的企业 [4] - 大语言模型能力在九家国内顶级汽车AI公司中排名第一 在多场景表现领先同行 [4] 行业前景与市场规模 - 中国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1290亿元增长至2030年3274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16.8% [3] - 基于软件的座舱解决方案市场预计从2024年401亿元增至2030年1149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19.2% [3] - 硬件趋同、软件定义汽车成为行业主旋律 智能座舱整合高算力芯片、多模交互、整车OS等综合载体 [3] 发展战略与盈利路径 - 核心战略为长期技术领先、深度产品整合与领先主机厂建立紧密合作关系 [6] - 通过优惠条款加速市场采纳 已获得多款战略重要性车型的量产订单 [7] - 随着技术模块化和运营效率提升 预计中期实现可持续盈利 [6]
新股消息 | 四维智联拟港股上市 中国证监会要求补充说明已实施的股权激励方案合规性等事项
智通财经网· 2025-08-29 20:30
公司业务与资质合规 - 证监会要求四维智联补充说明广告设计、代理、制作、发布及互联网信息服务、第二类增值电信等业务开展情况及资质许可获取情况 [1] - 需说明公司及子公司业务是否符合《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要求并持续合规 [1] - 要求核查下属公司经营范围是否涉及外商投资负面清单领域 [1] 股权结构与股东情况 - 需补充说明最近12个月内新增股东入股价格合理性及价格差异原因 [1] - 要求就是否存在利益输送问题出具明确结论性意见 [1] - 需说明拟参与"全流通"股东所持股份是否存在质押、冻结或权利瑕疵情形 [2] 股权激励方案合规性 - 要求详细说明已实施股权激励方案的人员构成、任职情况及关联关系核查 [2] - 需补充说明股权激励的价格公允性、协议约定、决策程序及规范运行情况 [2] - 要求就是否合法合规及是否存在利益输送出具明确法律意见 [2] 公司控制权状况 - 需结合股权结构、近三年《公司章程》中董事提名与决策机制条款说明控制权稳定性 [2] - 要求通过董事会构成、股东实际提名情况及独立董事提名方式分析控制权变化依据 [2] 行业地位与业务规模 - 四维智联为中国领先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 以软件开发能力及端到云产品覆盖闻名 [2] - 2024年国内一级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中排名第十 市场份额0.1% [2] - 全球以软件驱动的中国一级供应商中排名第三 舱泊一体解决方案服务量全国第二 [2]
阿里巴巴和上汽热捧!这家独角兽要IPO了!
IPO日报· 2025-08-28 10:30
公司分拆与上市计划 - 阿里巴巴集团拟分拆旗下智能座舱解决方案提供商斑马网络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独立上市 [1] - 斑马网络已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拟通过全球发售方式进行 联合保荐人为德意志银行、中金公司、国泰君安国际 [1] - 分拆上市有助于更好反映斑马网络价值 提高运营及财务透明度 并使其能够独立进入资本市场融资 [18] 行业前景与市场规模 - 全球智能汽车销量预计从2024年5800万辆增长至2030年8650万辆 复合年增长率6.9% [5] - 中国智能汽车中大语言模型渗透率预计从2024年10%提升至2030年40% [5] - 中国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1290亿元增长至2030年3274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16.8% [5] - 基于软件的座舱解决方案市场预计从2024年401亿元增至2030年1149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19.2% [5] - 中国车载平台服务规模预计到2030年达147亿元 2024年至2030年复合增长率64.8% [5] 公司业务与技术优势 - 主要从事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开发 提供系统级OS解决方案、AI全栈端到端解决方案和车载平台服务 [4] - 按2024年收入计算是中国最大的以软件为核心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 按解决方案搭载量计算排名第一 [11] - 中国仅有的两家完全自研汽车操作系统的第三方供应商之一 [11] - 大语言模型能力在九家中国顶级汽车AI公司中排名第一 [11] - 车载平台服务涵盖180多个品类的座舱原生应用 覆盖范围在中国所有智能座舱提供商中最广 [12] 财务与运营数据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05亿元、8.72亿元和8.24亿元 2024年收入略有下滑 [6]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6亿元 同比下滑19.53% [6] - 2022年至2024年净亏损8.78亿元、8.76亿元、8.47亿元 亏损幅度逐年收窄 [7] - 2025年一季度净亏损15.82亿元 同比增长6.75倍 [7]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持续净流出 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5.85亿元、-4.17亿元、-4.87亿元 2025年一季度为-1.99亿元 [8] - 2022年至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11.11亿元、11.23亿元和9.80亿元 占营收比例超过100% [1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22亿元 [14] 市场地位与成长性 - 搭载量从2022年83.5万台增长至2024年233.4万台 复合年增长率67.2% [1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已在60个主机厂的逾800万辆车上搭载 覆盖超过14个国家 [11] - 最新估值达220亿元 市销率约26.7倍 显著高于德赛西威的3倍和华阳集团的3.8倍 [14] 股东背景与客户关系 - 阿里巴巴通过多家子公司拥有斑马网络已发行股本总额约44.72%份额 控制40.17%投票权 [17] - 上汽集团通过上海赛为及嘉兴瑞佳拥有约34.34%份额和37.16%投票权 [17] - 2022年至2024年来自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始终在90%左右 [17] - 最大客户上汽带来的收入累计达12.38亿元 2022年至2024年占比分别为54.7%、47.4%、38.8% [17] - 阿里巴巴是最大供应商 报告期内累计采购额达7.7亿元 采购占比超50% [17] 融资历程与估值 - 2018年完成由阿里巴巴领投的16亿元融资 投后估值突破60亿元 [12] - 完成六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超过百亿元 [12] - 2023年9月最新一轮融资投后估值达220亿元(约30亿美元) [12] - 以220亿元估值位列《2025全球独角兽榜》全球第331位 [13]
阿里巴巴和上汽热捧!这家独角兽要IPO了!
国际金融报· 2025-08-27 15:53
公司分拆与上市计划 - 阿里巴巴集团拟分拆旗下智能座舱解决方案提供商斑马网络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独立上市 [1] - 斑马网络已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拟通过全球发售方式进行 联合保荐人为德意志银行、中金公司、国泰君安国际 [1] - 分拆上市有助于更好反映斑马网络价值 提高运营及财务透明度 使其能够独立进入资本市场融资 [11] 行业市场前景 - 全球智能汽车销量预计从2024年5800万辆增长至2030年8650万辆 复合年增长率6.9% [4] - 中国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1290亿元增长至2030年3274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16.8% [4] - 基于软件的座舱解决方案市场预计从2024年401亿元增至2030年1149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19.2% [4] - 中国车载平台服务规模预计到2030年达147亿元 2024年至2030年复合增长率64.8% [4] 公司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05亿元、8.72亿元和8.24亿元 2024年收入略有下滑 [5]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6亿元 同比下滑19.53% [5] - 2022年至2024年净亏损8.78亿元、8.76亿元、8.47亿元 亏损幅度逐年收窄 [5] - 2025年一季度净亏损15.82亿元 同比增长6.75倍 [5]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持续净流出 分别为-5.85亿元、-4.17亿元、-4.87亿元、-1.99亿元 [5] 公司业务优势 - 按2024年收入计算是中国最大的以软件为核心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 按解决方案搭载量计算排名第一 [6] - 中国仅有的两家完全自研汽车操作系统的第三方供应商之一 [6] - 唯一一家将系统级操作系统解决方案、AI全栈端到端解决方案和汽车平台服务无缝整合的供应商 [6] - 搭载量从2022年83.5万台增长至2024年233.4万台 复合年增长率67.2% [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已在60个主机厂的逾800万辆车上搭载 覆盖超过14个国家 [6] - 车载平台服务涵盖180多个品类的座舱原生应用 覆盖范围在中国所有智能座舱提供商中最广 [7] 估值与融资情况 - 最新估值达220亿元(约30亿美元) 位列2025全球独角兽榜第331位 [7] - 累计完成六轮融资 融资额超过百亿元 其中2018年阿里巴巴领投16亿元融资 投后估值突破60亿元 [7] - 以220亿元估值计算 市销率约为26.7倍 显著高于德赛西威的3倍和华阳集团的3.8倍 [8] - 研发投入持续高企 2022年至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11.11亿元、11.23亿元和9.80亿元 占营收比例超过100% [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22亿元 [7] 股东结构与客户关系 - 阿里巴巴通过多家子公司拥有斑马网络已发行股本总额约44.72%份额 控制40.17%投票权 [10] - 上汽集团通过上海赛为及嘉兴瑞佳拥有约34.34%份额和37.16%投票权 [10] - 2022年-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始终在90%左右 [10] - 最大客户上汽带来的收入分别为4.41亿元、4.13亿元、3.19亿元、6490万元 占比54.7%、47.4%、38.8%及47.8% [10] - 阿里巴巴是最大供应商 报告期内采购额分别为1.79亿元、2.81亿元、2.57亿元、5430万元 占采购总额53.5%、58.4%、50.5%及54.7% [10]
三年亏26亿!前CFO炮轰“上市圈钱”,斑马智行IPO蒙阴影
凤凰网财经· 2025-08-27 11:40
公司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8.05亿元、8.72亿元和8.24亿元,合计25亿元,2024年收入同比下降5.5% [7] - 同期年度亏损分别为8.78亿元、8.76亿元和8.47亿元,三年累计亏损约26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亏损扩大至15.8亿元 [7][8] - 毛利率从2022年53.9%降至2023年46.4%,2024年进一步降至38.9% [9] - 研发费用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11.11亿元、11.23亿元及9.8亿元,合计32.14亿元,占同期收入137.9%、128.8%、118.9%,2025年第一季度研发投入1.96亿元占当期收入144.7% [10] 业务结构 - 系统级操作系统解决方案持续贡献近9成收入,2022年至2024年占比分别为86.7%、86.2%、83.4% [5][6] - AI全栈端到端解决方案收入占比从2022年2.0%升至2024年6.6%,车载平台服务同期占比从11.3%降至10.0% [6] 客户与供应商集中度 - 2022年至2024年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93.0%、89.9%、88.5%,2025年第一季度升至92.2% [11] - 最大客户上汽集团同期收入占比分别为54.7%、47.4%、38.8%,2025年第一季度回升至47.8% [11] - 向阿里巴巴采购占比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53.5%、58.4%、50.5%,2025年第一季度为54.7% [11] 股东结构与战略矛盾 - 阿里巴巴持股44.72%,上汽集团持股34.34%,存在供应商(阿里)与客户(上汽)的利益矛盾 [11][12] - 头部车企如蔚来、理想、小鹏、小米、比亚迪加速自研智能座舱系统,压缩第三方供应商市场空间 [12] 管理层与市场评价 - 前CFO公开质疑公司业务前景,称"不看好公司业务发展"并批评高管价值观 [13] - 2019年出现高管离职潮,涉及CEO、CTO、CFO等多位核心管理人员 [14] 融资与上市计划 - 2018年获16亿元首轮融资,2021年获四大股东联合增资30亿元人民币 [14][15] - IPO募资计划用于加强研发、拓展市场份额、支持收购及补充营运资金 [15]
被前CFO炮轰上市圈钱,斑马智行的焦虑和压力
搜狐财经· 2025-08-26 14:40
上市计划与背景 - 阿里巴巴计划分拆斑马智行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独立上市 联席保荐人为德意志银行、中金公司和国泰君安国际 [3] - 斑马智行股东包括阿里巴巴、上汽集团、国投创新、云锋基金和尚颀资本等知名机构 [5] - 阿里巴巴在2024年12月财报中将斑马智行转为"权益法核算的投资对象" 持股44.72% 为分拆上市埋下伏笔 [13]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收入分别为8.05亿元、8.72亿元和8.24亿元 年度亏损分别为8.78亿元、8.76亿元和8.47亿元 [12] - 毛利率从2022年53.9%下降至2024年38.9% [12]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36亿元 同比减少19% 毛利5284万元 同比减少21.8% 亏损15.82亿元 同比扩大675% [12] - 过去三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累计亏损达41.83亿元 [12] - 2025年第一季度进行18.41亿元无形资产减值 导致净亏损超过20亿元 [20] - 截至2025年6月底现金及现金等价物31.61亿元 总权益47.43亿元 [20] 业务与技术 - 核心业务分为系统级操作系统解决方案、AI全栈端到端解决方案和车载平台服务三大板块 [14] - AI全栈端到端解决方案收入从2022年1590万元增至2024年5460万元 复合年增长率85.3% [15] - 截至2025年6月拥有超500项核心专利 覆盖操作系统底层架构、车载AI模型和多模态感知等关键领域 [15] - 提出"AI in All"十年战略 发布"元神AI"技术体系 与宝马达成合作 2026年新世代车型将搭载基于斑马元神AI的AI Agent [14][19] - 解决方案覆盖60家主机厂的超800万辆汽车 服务延伸至全球14个国家 [22] 客户与供应商依赖 - 上汽集团为最大客户 2022-2024年贡献收入占比分别为54.7%、47.4%和38.8% 2025年第一季度占比47.8% [23] - 阿里巴巴为主要供应商 2022-2024年采购占比分别为53.5%、58.4%和50.5% 2025年第一季度占比54.7% [23] - 上汽集团转向与华为合作 投入60亿元专项资金组建超5000人团队推出"尚界"品牌 [24] - 上汽旗下智己品牌搭载斑马系统 2025年上半年销量19158辆 同比下降14.67% [24] 行业竞争环境 - 中国智能座舱软件市场规模年增速超19% [26] - 竞争对手包括华为鸿蒙OS、百度Apollo、德赛西威、亿咖通、博世等Tier1供应商 以及蔚来、小鹏、理想等车企自研系统 [26] - 斑马智行在IDC《智能座舱大模型能力评估2025》报告中获得6项第一 其中3项满分 [22] - 公司是中国唯一整合三大核心技术(系统级操作系统、AI全栈架构和车载平台服务)为统一方案的企业 [22] 战略与发展挑战 - 分拆上市旨在实现"解绑不脱钩" 淡化"阿里生态附属品"和"上汽关联方"标签 [13] - IPO募资将重点投向大模型驱动的AI座舱研发、全球市场拓展、业务收购与扩张计划以及营运资金补充 [20][28] - 面临盈利模式可持续性质疑 需证明独立商业化能力和技术护城河坚固性 [5][25] - 行业存在技术同质化风险 车企自研趋势加强 [26]
阿里巴巴拟分拆斑马智行赴港IPO,立讯精密、胜宏科技等3家公司冲击“A+H”
搜狐财经· 2025-08-25 22:41
上交所和深交所市场动态 - 报告期内无新股上市 [2] - 无公司通过上市委员会审议会议 [3] - 无公司递交上市申请 [4] - 上交所1家公司终止上市审核 深交所无终止审核案例 [5] 港交所上市活动 - 1家公司成功上市:天岳先进首日股价上涨6.40% 收盘价45港元较发行价42.8港元上涨5.14% 市值达329亿港元 [7][8] - 2家公司进行新股招股:双登股份(储能电池商)和佳鑫国际(哈萨克斯坦钨矿公司) [9][11][12] - 1家公司通过上市聆讯:大行科工(中国最大折叠自行车公司) [13][14] 港股IPO申请概况 - 12家公司递交主板上市申请 涵盖AI基础设施、精密制造、口腔医疗、智能汽车等多个领域 [15] - 包括多家A股上市公司寻求"A+H"双重上市:星环科技(AI基础设施软件)、立讯精密(精密智造)、胜宏科技(AI计算PCB)等 [16][17][18][26][29][43] 重点企业财务表现 - 星环科技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73亿元、4.91亿元、3.71亿元 连续三年亏损且亏损扩大至3.44亿元 [28] - 立讯精密2022-2024年收入从2140.28亿元增长至2687.95亿元 净利润从104.91亿元增至145.79亿元 [31] - 胜宏科技2024年收入达107.31亿元 净利润11.54亿元 较2023年6.71亿元显著改善 [46] - 英发睿能2024年收入43.59亿元 同比下滑58.4% 从盈利4.10亿元转为亏损8.64亿元 [51] 行业地位与市场排名 - 星环科技在中国AI基础设施软件市场排名第五 是最大纯AI基础设施软件提供商 [27] - 胜宏科技在AI及高性能计算PCB领域市场份额全球第一 [44] - 英发睿能是全球第三大N型TOPCon电池片专业制造商 市场份额14.7% [49] - 群核科技是中国最大空间设计软件提供商 市场份额23.2% [71] 募资用途规划 - 多家企业计划将募集资金用于产能扩张、技术研发和全球市场拓展 [27][30][33][41][45][50][53][57][60][64][67][71] - 生物医药企业重点投入核心产品临床开发和商业化 [57][60] - 科技企业注重AI技术升级和国际化布局 [27][41][67] 特殊上市历程 - 沪鸽经历多次上市尝试 包括新三板挂牌和三次A股上市辅导终止 本次为第二次递表港交所 [35][36][37][38][39] - 乾元微珂、天辰生物医药、上海宝济药业均为二次递表港交所 [55][58][62]
阿里养出个 200 亿超级独角兽:做汽车操作系统 年入 8 亿全国第一
搜狐财经· 2025-08-25 22:13
公司概况 - 斑马网络是一家汽车操作系统超级独角兽 2024年估值突破210亿元[3][8] - 公司累计完成5轮融资 起步融资16亿元 最高单轮融资30亿元[4] - 大股东为阿里巴巴 2015年与上汽集团共同设立10亿元互联网汽车基金[9][10] - 核心产品为汽车操作系统 2022-2024年该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86.7%/86.2%/83.4%[11] - 2022-2024年总收入依次为8.05亿/8.72亿/8.24亿元 呈现先升后降趋势[13] - 最大客户为上汽集团 2022-2025年3月订单占比介于38.8%-54.7%[11][12] 行业前景 - 2024年中国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市场规模达1290亿元 预计2030年增长至3274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16.8%[13] - 基于软件的座舱解决方案市场将从2024年401亿元增至2030年1149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19.2%[13] - AI+智能座舱占比将从2024年15-20%跃升至2030年35-40%[4][20] - 车载平台服务市场规模2024年约7亿元 预计2027年突破50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超60%[22] 技术演进 - 行业正从部分认知座舱(CL2)向高级认知座舱(CL3)和全面认知座舱(CL4)演进[14][15] - CL3核心特征为多模态传感器实时监测驾乘人员状态 实现无唤醒词响应和预判需求[16] - CL4核心特征为大模型驱动的自主执行 包括共情对话和智能决策[17] - 具备主动感知能力的智能座舱渗透率将从2024年10%提升至2026年35%[21] 竞争格局 - 2024年智能座舱软件解决方案前五名厂商合计市场份额26.9%[18] - 斑马网络以7.8%市场份额位居行业第一[18] -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华为、科大讯飞、德赛西威等[19] - 公司为国内仅有两家完全自研汽车操作系统的第三方供应商之一[20] - 唯一整合系统级操作系统、AI全栈端到端解决方案和汽车平台服务的企业[20] 产品创新 - 开发斑马智行系统 支持车载娱乐功能和OTA升级[11] - 与饿了么合作推出行业首款车载AI点餐应用 实现语音下单功能[22] - 车载平台覆盖180多个品类原生应用[22] - 实现需求主动感知功能 如基于日程自动推送停车场信息[6][20] - 支持跨场景任务执行 如低电量时主动导航至充电站并完成预约支付[17]
估值220亿独角兽递表 3年累亏26亿元的斑马智行赴港IPO
中国经营报· 2025-08-25 15:12
中经记者 夏治斌 石英婧 上海报道 汽车行业已全面迈入智能化竞争的下半场,智能座舱作为人机交互的核心载体,正成为车企争夺用户心 智的关键战场。与此同时,布局智能座舱领域的企业也纷纷角逐资本市场。 8月21日,阿里巴巴发布公告,拟分拆斑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斑马智行"),并在香港 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独立上市。而在阿里巴巴发布公告的前一天,港交所披露了斑马智行的上市申 请文件,联席保荐人为德意志银行、中金公司和国泰君安国际。 据2025年6月26日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5年全球独角兽榜》,斑马智行的估值达到220亿元,位列榜单 第331位。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斑马智行诞生于2015年,由阿里巴巴与上汽集团联手发起的互联网汽车基 金孵化而来,自诞生之日起便自带"互联网巨头+整车龙头"双重基因。 招股书显示,斑马智行本次IPO募资金额将用于加强研发投入、增加中国市场份额、拓展全球市场、支 持业务收购及扩张计划,以及补充营运资金等。除此之外,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阿里巴巴持有斑马 智行约44.72%的股份。上汽集团持有斑马智行34.34%的股份。 不过,斑马智行仍处于亏损阶段。招股书显示,20 ...